引子
东北各民族
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像群峦吐翠,
似银珠闪烁,
白山绿水之间,
矗立起一片亮丽的山河。
长白山挺拔巍峨,
那是我们不屈的性格,
拒日设领的呐喊、东北抗联的篝火,
铸就了白山儿女顶天立地的魂魄;
鸭绿江波澜壮阔,
那是我们跃动的脉搏,
四保临江的洗礼,保家卫国的烈火,
赋予了白山儿女赤诚报国的经络。
……
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长白山巅,俯视苍茫的林海、莽莽的大地和蜿蜒曲折的松花江,浩浩荡荡,滚滚向北流去,对这块神奇的大地和它的历史多少人怀有无限的向往。
东北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兴起于辽西地区、震惊中华大地的红山文化。考古学家对红山文化作出了科学的评价:“5000年前,这里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它“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夏以前将不是只有传说”。因此,学术界把它称为“中华大地上第一道文明曙光”。而这一曙光,划破人类数十万年的漫漫长夜,把文明之光带给了中华民族。东北考古一系列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证实,辽河流域的文明走到了历史的前列,其原始文化达到了世界的顶峰。辽河流域以其辉煌的文化创造,表明它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上古时期,殷商民族和东夷文化就起源于东北的辽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东北少数民族曾6次逐鹿中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公元前19世纪前后,东北民族第一次南下中原。殷人起自东夷,自辽西越过燕山,与易水流域的有易部落发生冲突。殷商首领王亥被杀。继任首领上甲微杀有易之君绵巨,灭掉有易,进入华北平原。六代以后,殷商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控制了中原500余年。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
4世纪,东北民族第二次南下中原。鲜卑人为东胡之后,起源于大兴安岭东麓。西晋末年,天下大乱。鲜卑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先后南下中原,建立了诸燕、诸魏和北周政权。386年,鲜卑拓跋圭建立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至581年,北周宇文氏政权为隋所灭,鲜卑人控制中国北方195年。
10世纪,东北民族第三次南下中原。契丹人起源于西辽河流域,唐末式微,契丹崛起。907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不断入侵中原。先后逼后晋、后汉、北汉政权称臣,割幽云十六州,逼北宋签订澶渊之盟。至1125年为金所灭,辽朝控制长城以北凡218年。
12世纪,东北民族第四次南下中原。女真人为东北古老民族肃慎之后,起源于松花江流域。1115年,女真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至1234年为蒙古所灭,金朝控制中国北方凡109年。
13世纪,东北民族第五次南下中原。蒙古人为东胡之后,起源于大兴安岭,后向西发展,控制蒙古草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34年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至1368年为明所灭,元朝控制北方并统治中国凡134年,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
17世纪,东北民族第六次南下中原。满族为女真之后,起源于长白山区。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至1661年一统天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版图。至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灭亡,统治中国凡267年。
综上所述,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6次南下,影响并统治中国长达1400余年。自夏以来,中国有国家政权的历史仅4000多年。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由东北唱主角。东北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强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他们创造的业绩,也使世界感到震惊。满族创立的清朝给世界带来了影响;即使如渤海国,不过是东北地区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却在日本的历史中留下了它深深的印记。
清初的东北疆域,东至日本海,南濒渤海和黄海,西与蒙古高原接壤,北至外兴安岭,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地理条件极为优越。从北向南而论,巍峨的外兴安岭,绵亘数千里,是黑龙江江北原野的天然屏障;黑龙江源远流长,水势壮阔,奔腾入海,是亚洲东北部流入太平洋的唯一可通航的大河;江口东南,库页岛如巨鲸卧伏在碧波万里的太平洋之滨,与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隔海相望;而南濒渤海和黄海的辽东半岛,复与山东半岛隔海相对,如同两扇大门横锁渤海入口,拱卫着中国腹里内地。因此,这一地域成为去中国腹地和朝鲜半岛、日本诸岛、欧俄以至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及美洲的通衢或跳板,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可以左右中国历史的进程。谁控制了东北,谁就掌握了全国,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东北的经营上。有人说“得东北者得天下,失东北者失天下”,言之不谬。
近代以来,东北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之重要焦点,被人称为“东方的巴尔干”。但俄国捷足先登,一度出兵占领了全东北。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帝俄不仅是偷偷摸摸的窃贼,又是像野兽一样的明火执仗的强盗。东北各族人民以各种形式奋起抵抗。张贲的《宁古塔杂诗》:“五月飞寒雪,三更抚剑霜。军威歼劲敌,贺捷报长扬。”形象地再现了东北人民搏击霜雪、抗击沙俄的战斗场面,驱逐外虏、保家卫国的战斗豪情感人至深。诗章以鲜明生动的文笔,真实地再现了长白山那久远的历史、苍茫的情怀、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传递着原始的神秘感、浓重的历史感、深重的民族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激励着人们昂然进取,百折不回。
光绪六年(1880年),吴大澄受朝廷之命,以三品卿衔赴珲春、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督办边防和屯垦,编练近代边防军。他主持创建了吉林机器制造局,生产枪、炮、各类弹药等新式武器,对当时抵御外敌入侵、保卫边疆起到了一定作用。
1885年,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对俄方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帕”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澄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澄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澄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而后来居上的日本则通过日俄战争把沙俄势力驱赶到东北北部,夺取了东北南部的铁路权益和旅大租借地,并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东部内蒙古地区。此后,日本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沙俄政府垮台的时机进一步在东北各地扩充势力。东北人民开展了抗俄抗日斗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一首《松花江上》曾让多少国人对东北心驰神往。从三江平原到白山黑水之间,那里是一片多么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天地。
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时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4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广阔的松辽平原,江河纵横,土地肥沃,盛产大豆、高粱、小麦、玉米、水稻。连绵起伏的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生物、矿产资源十分丰赡。海岸线绵长,不仅盛产鱼虾,而且有一些天然良港广通舟楫之利。东北的富饶美丽令人向往,东北的无尽宝藏更是发展工业生产的“风水宝地”。日本人对长白山区林、矿资源垂涎三尺,称这里为“东洋的萨尔”(萨尔,德国的一个重工业区)。
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日本统治集团急于通过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寻求摆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出路。为此,日本朝野大造舆论,狂热叫嚣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前满铁副总裁、政友会议员松冈洋右在其精心炮制的《动荡的满蒙》小册子中说:“今天‘满蒙’之地位,对我国来说,不仅在国防上十分必要,而且对国民经济也是不可缺少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来看,不仅在我国的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我国要牢固地确保和死守这条生命线,而不必害怕任何国家和任何人。”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则更露骨地说:“归根到底,也要把‘满蒙’变为日本的领土。”
责任编辑:张世昌 最后更新:2018-04-24 15:51: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东北的义勇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