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县,地处小兴安岭西麓,毗邻苏联远东地区。这里既是日本关东军严防死守的敏感地区,也是东北抗日武装进入苏联的边境地区。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绥棱县始终受到敌我双方,乃至苏联的极大关注。马占山曾领导抗日救国军在这里进行过抗日活动,中共北满省委率领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及其所属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西征到过这里,并在这里开展过游击战争。在绥棱这块土地上,抗日志士英勇不屈,谱写下不朽的英雄史诗,人民群众毁家纾难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绥棱县的抗战史,也是东北人民参加抗日战争的缩影。
一、马占山抗日救国军
收复江北作战在绥棱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民党政府、当时的东北地方政府放弃抵抗的情况下,东北各阶层人士奋勇杀敌,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其中,马占山成立抗日救国军,在黑龙江进行抗日活动,曾经转战绥棱县。
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宣布抗日,组成黑龙江抗日救国军,自任总司令。5月14日,马占山在黑河举行出征誓师大会。5月17日,马占山所部包围松浦镇日军。因敌防守甚严,并有日军一个大队前来增援,救国军主动撤兵。淞浦战斗后,救国军士气高涨,积极收复江北各镇,并准备进攻哈尔滨。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为了对救国军发动大规模攻势,命令在吉林地区作战的第十师团主力和刚到中东铁路东线的第十四师团,立刻返回哈尔滨集结。5月23日,本庄繁亲自到哈尔滨,指挥日军、伪军进攻马占山抗日救国军团。5月24日,日军第十师团向呼兰区一带救国军发起猛烈攻击,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步兵、骑兵轮番进攻。5月25日,救国军吴松林、邓文、才洪猷、李云集、李天德部,以及大刀会、红枪会等与日军激战两天,终因武器弹药不足向绥化县(今属绥化市)撤退。
1932年6月中旬,马占山率部转移到绥棱县境内,所部救国军在青冈县、克山县、绥棱县、甘南县、拜泉县、海伦县(今海伦市)等地不断袭扰敌人。6月11日至12日,邓文率部攻击驻海北天主教堂的日军,歼敌150余人。6月24日,本庄繁飞抵绥化县,部署捕捉和消灭马占山的方案。日军除调动第十师团、第十四师团外,又急调骑兵第一旅团和关东军野战汽车队增援。日军兵力集中于绥棱县、庆城县(今庆安县)地区,向马占山救国军进攻。战斗持续半个月,敌人未能找到马占山司令部。6月28日,马占山到达肇东县(今肇东市)十间房,检阅李海青旅。随后,马占山偕少将参议韩述彭(韩家麟)、卫队旅长邰斌山、参谋处长容聿肃、副官杜海山、民政厅长韩树业等和随行官兵约2000人,从兰西县出发东行,欲联合丁超、李杜会攻哈尔滨。不料,此行动计划泄露,敌人跟踪追击,封锁沿江,使东行计划无法实现。于是,马占山放弃东行计划,转向北进。7月27日,马占山率部经东兴县(今属木兰县)、巴彦县、木兰县、庆城县,到达绥棱县王荣庙,与敌交战。7月28日,马占山部到达十七井子,与敌激战到深夜。7月29日,马占山率1000余人行至绥棱县与海伦县交界的罗圈甸子,被敌军近1万人包围。经三天三夜激战,马占山仅率少数人突围,阵亡及失踪者约500人[1]。
二、北满抗联部队
第一次西征在绥棱
七七事变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号召北满地区民众响应全国抗战,积极行动起来,反对征发粮食、征发人夫,反对“归屯并户”,反对建立“集团部落”。要求东北抗联部队积极破坏敌人兵站、仓库、交通,主动袭击敌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向各级党组织提出,“加紧领导和布置抗日游击区的各种斗争,保持旧的抗日区域继续支撑活动和新的抗日区域的突击与开展”,积极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冲破1937年度日军的“大讨伐”。
1937年7月,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戴鸿宾根据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和北满抗联总司令部的指示,率第六军军部保安团、第六军直属特科连、第二师第四团、第二师第五团、第四师第十一团、第五师第十四团,一共700余人进行西征。经过20多天长途跋涉,西征部队穿越人迹罕至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与活动在海伦县、绥棱县交界处八道林子的抗联第三军第六师张光迪部、第六军先遣部队第三师会合。第六军、第三军西征部队乘敌不备,攻打下侯家碗铺、孙广林屯,摧毁当地伪警察所,解除了伪自卫团武装。攻打叶家窝堡时,守敌已有防备,西征部队久攻不下,牺牲26人,负伤40余人。在援敌大批到来的情况下,戴鸿宾遂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
1937年7月底,大批日军、伪军向绥棱县集结,戴鸿宾对西征部队调整部署。尔后,戴鸿宾率领部队向通北县进发。途中,戴鸿宾所部在宋家店缴获敌人许多粮食和布匹,解决了部队给养和服装问题。西征部队在海伦县、通北县、绥棱县的活动,引起敌人的极大注意。大批日军、伪军跟踪而至,妄图消灭西征部队。8月中旬,戴鸿宾在八道林子主持召开第六军师、团干部会议,决定第六军西征部队全部返回汤原县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下旬,戴鸿宾率部回到汤原县[2]。
三、北满抗联部队
第二次西征在绥棱
1937年秋,日本关东军根据《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调集日军、伪军对东北抗联进行“讨伐”。它认为,三江省是抗联活动的集中地区,应该进行“大讨伐”。所谓三江省,是满洲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因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其间,故称三江地区。当时,活动在三江地区的抗联部队,有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抗联独立师(后整编为抗联第十一军)。在“三江大讨伐”中,松花江下游地区又是日伪军“特别大讨伐”地区。
当时,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对于党的方针政策不了解,致使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于来自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一些指示出现不同理解,产生了许多争论。敌人在“大讨伐”中更换枪械、子弹后,抗联枪械三分之二的连珠枪子弹无法从缴获中得到补充。为数不多的兵工厂被敌人摧毁后,丧失了制造能力和修理能力。1938年5月至6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铁骊县(今铁力县)、通河县相继召开第七次、第八次常委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会议决定:为了冲破敌人的“大讨伐”,跳出敌人包围圈,迅速组织北满所属抗联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以主力穿越小兴安岭,向西北方向的海伦县、通北县进行远征;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选择时机打通与关内八路军的联系。此前1936年冬至1937年夏,第三军、第六军西征曾远征海伦县、通北县、绥棱县,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此时,第三军第六师张光迪部仍在这一带坚持斗争,发动群众,建立密营,储备粮食。北满抗联部队再次西征,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是有充分条件的。
北满第二次西征的抗联部队为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各一部,共800余人,分三批行动。(1)第一批西征部队,由第三军、第九军组成,共150人。1938年7月,西征部队到达绥棱县境,在栾家烧锅附近山沟时,发现一位在玉米地里干活的中年妇女,人称张寡妇。西征部队请求她帮助解决粮食和药品,她将自家已经成熟的2垧多地玉米全部献出,又冒险到二十多公里外去买来药品。随后,张寡妇买来胶鞋、食盐送给西征部队,使西征部队摆脱了困境。11月,第一批西征部队在第九军第二师师长郭铁坚率领下,到达八道林子,部队减员至23人。(2)第二批西征部队,由第三军、第六军组成,共500人。1938年10月,第二批西征部队在第六军参谋长冯治刚、第三军政治部主任金策、第三军第四师(原第三师)政治部主任侯启刚、第六军第三师师长王明贵的率领下,到达八道林子,部队减员至300人。(3)第三批西征部队,由第六军、第十一军组成,共100余人。1938年12月29日,第三批西征部队在北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兼第六军政治委员张寿(李兆麟)的直接领导下,到达绥棱县境内的抗联后方营地白马石。张寿派第六军教导队副官耿殿君率领先遣队到八道林子,与先期到达的抗联部队联系。此时,西征部队粮食断绝,急需救援。1939年1月3日早晨,王明贵率马队驮着粮食赶到,及时支援了第三批西征部队。至此,北满抗联主力西征宣告胜利结束。
在组织准备西征及西征途中,张寿与其战友创作了著名诗篇《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成为东北抗联官兵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3]。
四、北满抗联
领导抗日游击战争在绥棱
北满抗联主力部队西征的胜利,为在小兴安岭西麓、黑嫩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域创造了条件。1938年10月15日,金策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身份,在海伦县主持召开西征部队师领导干部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在黑嫩平原开辟新游击区、开展游击战争的计划。为了培养、提高干部政治和军事领导水平,决定开办短期训练班,培训干部。为了加强地方党和群众工作,决定派出4名干部到讷河县(今讷河市)、绥化县、庆城县、肇州县(今属大庆市)开辟地方工作,建立地方党组织,组建群众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4]。
1939年1月,东北抗联江省西北临时指挥部正式成立。张寿任政治负责人,许亨植任军事负责人,冯治刚任参谋长,李景荫任参谋处长。1939年2月中旬,北满抗联西征部队第四支队在雷炎率领下,由绥棱县东山里穿越滨北铁路(哈尔滨—北安)到达望奎县、绥化县、兰西县平原地区活动。部队每到一地,便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主动帮助群众干活。部队严格的纪律、良好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月16日,雷炎率部在海伦县与望奎县交界处李老卓屯活动,不幸被日伪军1000余人包围。雷炎指挥部队依托村内岗洼、壕沟、矮墙、柴垛与敌人展开激战,毙伤敌军100余人。傍晚,第四支队在突围中损失严重,雷炎不幸牺牲。第四支队突围后,由参谋长郭铁坚带领,返回绥棱县东山里,后并入第三支队[5]。
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德都县朝阳山后方基地正式成立,张寿任总指挥,许亨植任总参谋长。第三路军部总指挥部辖抗联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下设参谋处、军需处、训练处、秘书处、教导队,共计800余人。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为加强对各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成立了3个地区性指挥部。
龙南地区是抗联第三军、第六军活动的老区,北满抗联主力西征部队曾途经这里。因此,敌人在这一地区集结许多兵力,用以“讨伐”抗联。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龙南部队避开日军、伪军的正面进攻,深入到绥棱县、绥化县、铁骊县、庆城县、青岗县、拜泉县等山边、丘陵、平原地带,广泛开展群众工作,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伺机打击敌人。龙南部队根据北满临时省委的指示和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部署,派出所属部队深入到绥棱县、庆城县平原地带农村中,开展群众性抗日宣传工作,并对保甲长和自卫团进行分化瓦解,争取他们向抗联靠拢或保持中立。据此,独立第二师所属原第十一军部队以绥棱县等地山岳地带为依托,编成骑兵深入青岗县、明水县、拜泉县、克东县、肇东县等平原地带开展游击活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支援抗日斗争。他们开展游击活动得到群众广泛拥护,一些青年参加抗联,民众反日斗争情绪不断高涨。1939年9月中旬,独立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朴吉松率领抗联第三军第三师第七团袭击铁骊县北关门嘴子伪警防所,共计缴获步枪13支,子弹1200发,粮食3石多[6]。
五、抗联第三路军第六支队
坚持抗日斗争在绥棱
截至1939年底,经过艰苦的反“讨伐”斗争,东北抗联严重挫败了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的图谋。但是,东北抗联部队也受到严重损失,人员从3万余人减少到1800余人。原有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部被破坏,游击区被压缩。1940年,中共吉东省委代表、中共北满省委代表在苏联伯力召开联席会议,总结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经验教训,确定今后斗争方略,研究今后同苏联远东军建立联系及相互合作问题。
1940年4月中旬,参加伯力会议的中共北满省委代表冯仲云,从苏联回到通北县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冯仲云向张寿传达伯力会议精神,布置了第三路军今后的工作。5月20日,冯仲云来到绥棱县与庆城县交界的老金沟中共北满省委驻地,向省委书记金策以及部分干部传达了伯力会议精神。金策等与会干部完全同意和接受伯力会议确定的指示纲领,决定将这一指示纲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决定冯仲云任抗联第三路军总政治委员。由于敌人正在绥棱县一带开展“大讨伐”,难以召开较大规模会议,因此省委决定分头进行传达落实指示纲领精神。于是,金策和冯仲云一起来到在省委附近活动的抗联第三军第二师、抗联第十一军第一师驻地,将这两支部队合编为抗联第三路军第六支队。第六支队支队长李景荫,副支队长高继贤,政治委员于天放,党委书记朴吉松。该支队以绥棱县东部山区为后方基地,活动于拜泉县、明水县、青岗县、海伦县、绥化县、兰西县、呼兰县、通北县等地。
第六支队成立后,冯仲云与指战员研究贯彻伯力会议精神,落实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关于开展“红五月”活动的计划。同时,认真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著作,进一步坚定长期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心,确定第六支队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任务。第六支队根据冯仲云的指示,计划先在绥棱县、铁骊县山边活动,入夏到拜泉县、望奎县、青岗县、明水县、林甸县平原地带开展游击战争,入秋青纱帐倒时再回绥棱县、铁骊县山边活动。会后,抗联第六支队在后方山里密营开荒种地,以解决部队给养[7]。
在纪念“红五月”活动中,第六支队积极响应中共北满省委号召,成立“红五月”纪念活动筹委会,制定活动计划,认真选择打击目标。1940年4月5日,抗联第六支队在庆城县东南袭击日本移民“开拓团”,毙伤敌9人。4月19日 ,第六支队攻破绥棱县瑞穗村日本移民“开拓团”团部。瑞穗村日本移民“开拓团”,是日本在北满地区建立较大、较早的“开拓团”,有近1000人的日本移民。这个“开拓团”团部院子里有制米厂、汽车库、兵器库、油库、商店、学校、医院、会堂、邮局、办公室等。“开拓团”团员大多数为经历过实战的“在乡军人”(退伍军人),配备有精良武器,由有战斗经验的军官做指导,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战斗开始前,金策派二道河子抗日救国会会员李泰打入村内侦察,了解“开拓团”军事实力。第六支队60余人突然向穗村发动袭击,“开拓团”毫无防备,仓促应战。经1小时枪战和白刃格斗,毙伤敌2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手枪1支、子弹6000余发,以及一些布匹和服装[8]。
六、东北抗联光复行动在绥棱
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声中,苏联出兵东北,向日本侵略者发起反攻。在苏联远东的东北党委员会和抗联教导旅分析研究新形势后,决定抗联部队配合苏军全力投入战略反攻,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东北党决定,在东北12个城市和地区设立党的委员会,领导该地区受降、接收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工作。
绥棱县地处苏军反攻战略前沿地区,是12个重要地区之一。根据东北党委员会的决定,海伦县及其周围的绥棱县、明水县、克东县等由张光迪领导接收。领导机关设在海伦县,海伦中心战略点下辖绥棱县和克东县两个战略分点。这些地方曾经是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中共北满省委的根据地,张光迪曾经长期在这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45年8月中旬,张光迪、王钧、于兰阁等10人同机飞抵北安县,然后立即乘火车赶到海伦。张光迪以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身份活动,迅速展开工作。绥棱县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绥棱
黑龙江省绥棱县,地处小兴安岭西麓,毗邻苏联远东地区。这里既是日本关东军严防死守的敏感地区,也是东北抗日武装进入苏联的边境地区。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绥棱县始终受到敌我双方,乃至苏联的极大关注。马占山曾领导抗日救国军在这里进行过抗日活动,中共北满省委率领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及其所属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军西征到过这里,并在这里开展过游击战争。在绥棱这块土地上,抗日志士英勇不屈,谱写下不朽的英雄史诗,人民群众毁家纾难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绥棱县的抗战史,也是东北人民参加抗日战争的缩影。
一、马占山抗日救国军
收复江北作战在绥棱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民党政府、当时的东北地方政府放弃抵抗的情况下,东北各阶层人士奋勇杀敌,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其中,马占山成立抗日救国军,在黑龙江进行抗日活动,曾经转战绥棱县。
1932年4月,马占山再度宣布抗日,组成黑龙江抗日救国军,自任总司令。5月14日,马占山在黑河举行出征誓师大会。5月17日,马占山所部包围松浦镇日军。因敌防守甚严,并有日军一个大队前来增援,救国军主动撤兵。淞浦战斗后,救国军士气高涨,积极收复江北各镇,并准备进攻哈尔滨。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为了对救国军发动大规模攻势,命令在吉林地区作战的第十师团主力和刚到中东铁路东线的第十四师团,立刻返回哈尔滨集结。5月23日,本庄繁亲自到哈尔滨,指挥日军、伪军进攻马占山抗日救国军团。5月24日,日军第十师团向呼兰区一带救国军发起猛烈攻击,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步兵、骑兵轮番进攻。5月25日,救国军吴松林、邓文、才洪猷、李云集、李天德部,以及大刀会、红枪会等与日军激战两天,终因武器弹药不足向绥化县(今属绥化市)撤退。
1932年6月中旬,马占山率部转移到绥棱县境内,所部救国军在青冈县、克山县、绥棱县、甘南县、拜泉县、海伦县(今海伦市)等地不断袭扰敌人。6月11日至12日,邓文率部攻击驻海北天主教堂的日军,歼敌150余人。6月24日,本庄繁飞抵绥化县,部署捕捉和消灭马占山的方案。日军除调动第十师团、第十四师团外,又急调骑兵第一旅团和关东军野战汽车队增援。日军兵力集中于绥棱县、庆城县(今庆安县)地区,向马占山救国军进攻。战斗持续半个月,敌人未能找到马占山司令部。6月28日,马占山到达肇东县(今肇东市)十间房,检阅李海青旅。随后,马占山偕少将参议韩述彭(韩家麟)、卫队旅长邰斌山、参谋处长容聿肃、副官杜海山、民政厅长韩树业等和随行官兵约2000人,从兰西县出发东行,欲联合丁超、李杜会攻哈尔滨。不料,此行动计划泄露,敌人跟踪追击,封锁沿江,使东行计划无法实现。于是,马占山放弃东行计划,转向北进。7月27日,马占山率部经东兴县(今属木兰县)、巴彦县、木兰县、庆城县,到达绥棱县王荣庙,与敌交战。7月28日,马占山部到达十七井子,与敌激战到深夜。7月29日,马占山率1000余人行至绥棱县与海伦县交界的罗圈甸子,被敌军近1万人包围。经三天三夜激战,马占山仅率少数人突围,阵亡及失踪者约500人[1]。
二、北满抗联部队
第一次西征在绥棱
七七事变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号召北满地区民众响应全国抗战,积极行动起来,反对征发粮食、征发人夫,反对“归屯并户”,反对建立“集团部落”。要求东北抗联部队积极破坏敌人兵站、仓库、交通,主动袭击敌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向各级党组织提出,“加紧领导和布置抗日游击区的各种斗争,保持旧的抗日区域继续支撑活动和新的抗日区域的突击与开展”,积极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冲破1937年度日军的“大讨伐”。
1937年7月,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戴鸿宾根据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和北满抗联总司令部的指示,率第六军军部保安团、第六军直属特科连、第二师第四团、第二师第五团、第四师第十一团、第五师第十四团,一共700余人进行西征。经过20多天长途跋涉,西征部队穿越人迹罕至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与活动在海伦县、绥棱县交界处八道林子的抗联第三军第六师张光迪部、第六军先遣部队第三师会合。第六军、第三军西征部队乘敌不备,攻打下侯家碗铺、孙广林屯,摧毁当地伪警察所,解除了伪自卫团武装。攻打叶家窝堡时,守敌已有防备,西征部队久攻不下,牺牲26人,负伤40余人。在援敌大批到来的情况下,戴鸿宾遂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
1937年7月底,大批日军、伪军向绥棱县集结,戴鸿宾对西征部队调整部署。尔后,戴鸿宾率领部队向通北县进发。途中,戴鸿宾所部在宋家店缴获敌人许多粮食和布匹,解决了部队给养和服装问题。西征部队在海伦县、通北县、绥棱县的活动,引起敌人的极大注意。大批日军、伪军跟踪而至,妄图消灭西征部队。8月中旬,戴鸿宾在八道林子主持召开第六军师、团干部会议,决定第六军西征部队全部返回汤原县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下旬,戴鸿宾率部回到汤原县[2]。
三、北满抗联部队
第二次西征在绥棱
1937年秋,日本关东军根据《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调集日军、伪军对东北抗联进行“讨伐”。它认为,三江省是抗联活动的集中地区,应该进行“大讨伐”。所谓三江省,是满洲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因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其间,故称三江地区。当时,活动在三江地区的抗联部队,有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抗联独立师(后整编为抗联第十一军)。在“三江大讨伐”中,松花江下游地区又是日伪军“特别大讨伐”地区。
当时,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对于党的方针政策不了解,致使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于来自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一些指示出现不同理解,产生了许多争论。敌人在“大讨伐”中更换枪械、子弹后,抗联枪械三分之二的连珠枪子弹无法从缴获中得到补充。为数不多的兵工厂被敌人摧毁后,丧失了制造能力和修理能力。1938年5月至6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铁骊县(今铁力县)、通河县相继召开第七次、第八次常委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会议决定:为了冲破敌人的“大讨伐”,跳出敌人包围圈,迅速组织北满所属抗联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以主力穿越小兴安岭,向西北方向的海伦县、通北县进行远征;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选择时机打通与关内八路军的联系。此前1936年冬至1937年夏,第三军、第六军西征曾远征海伦县、通北县、绥棱县,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此时,第三军第六师张光迪部仍在这一带坚持斗争,发动群众,建立密营,储备粮食。北满抗联部队再次西征,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是有充分条件的。
北满第二次西征的抗联部队为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各一部,共800余人,分三批行动。(1)第一批西征部队,由第三军、第九军组成,共150人。1938年7月,西征部队到达绥棱县境,在栾家烧锅附近山沟时,发现一位在玉米地里干活的中年妇女,人称张寡妇。西征部队请求她帮助解决粮食和药品,她将自家已经成熟的2垧多地玉米全部献出,又冒险到二十多公里外去买来药品。随后,张寡妇买来胶鞋、食盐送给西征部队,使西征部队摆脱了困境。11月,第一批西征部队在第九军第二师师长郭铁坚率领下,到达八道林子,部队减员至23人。(2)第二批西征部队,由第三军、第六军组成,共500人。1938年10月,第二批西征部队在第六军参谋长冯治刚、第三军政治部主任金策、第三军第四师(原第三师)政治部主任侯启刚、第六军第三师师长王明贵的率领下,到达八道林子,部队减员至300人。(3)第三批西征部队,由第六军、第十一军组成,共100余人。1938年12月29日,第三批西征部队在北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兼第六军政治委员张寿(李兆麟)的直接领导下,到达绥棱县境内的抗联后方营地白马石。张寿派第六军教导队副官耿殿君率领先遣队到八道林子,与先期到达的抗联部队联系。此时,西征部队粮食断绝,急需救援。1939年1月3日早晨,王明贵率马队驮着粮食赶到,及时支援了第三批西征部队。至此,北满抗联主力西征宣告胜利结束。
在组织准备西征及西征途中,张寿与其战友创作了著名诗篇《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成为东北抗联官兵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3]。
四、北满抗联
领导抗日游击战争在绥棱
北满抗联主力部队西征的胜利,为在小兴安岭西麓、黑嫩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域创造了条件。1938年10月15日,金策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身份,在海伦县主持召开西征部队师领导干部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在黑嫩平原开辟新游击区、开展游击战争的计划。为了培养、提高干部政治和军事领导水平,决定开办短期训练班,培训干部。为了加强地方党和群众工作,决定派出4名干部到讷河县(今讷河市)、绥化县、庆城县、肇州县(今属大庆市)开辟地方工作,建立地方党组织,组建群众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4]。
1939年1月,东北抗联江省西北临时指挥部正式成立。张寿任政治负责人,许亨植任军事负责人,冯治刚任参谋长,李景荫任参谋处长。1939年2月中旬,北满抗联西征部队第四支队在雷炎率领下,由绥棱县东山里穿越滨北铁路(哈尔滨—北安)到达望奎县、绥化县、兰西县平原地区活动。部队每到一地,便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主动帮助群众干活。部队严格的纪律、良好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月16日,雷炎率部在海伦县与望奎县交界处李老卓屯活动,不幸被日伪军1000余人包围。雷炎指挥部队依托村内岗洼、壕沟、矮墙、柴垛与敌人展开激战,毙伤敌军100余人。傍晚,第四支队在突围中损失严重,雷炎不幸牺牲。第四支队突围后,由参谋长郭铁坚带领,返回绥棱县东山里,后并入第三支队[5]。
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德都县朝阳山后方基地正式成立,张寿任总指挥,许亨植任总参谋长。第三路军部总指挥部辖抗联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下设参谋处、军需处、训练处、秘书处、教导队,共计800余人。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为加强对各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成立了3个地区性指挥部。
龙南地区是抗联第三军、第六军活动的老区,北满抗联主力西征部队曾途经这里。因此,敌人在这一地区集结许多兵力,用以“讨伐”抗联。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龙南部队避开日军、伪军的正面进攻,深入到绥棱县、绥化县、铁骊县、庆城县、青岗县、拜泉县等山边、丘陵、平原地带,广泛开展群众工作,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伺机打击敌人。龙南部队根据北满临时省委的指示和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部署,派出所属部队深入到绥棱县、庆城县平原地带农村中,开展群众性抗日宣传工作,并对保甲长和自卫团进行分化瓦解,争取他们向抗联靠拢或保持中立。据此,独立第二师所属原第十一军部队以绥棱县等地山岳地带为依托,编成骑兵深入青岗县、明水县、拜泉县、克东县、肇东县等平原地带开展游击活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支援抗日斗争。他们开展游击活动得到群众广泛拥护,一些青年参加抗联,民众反日斗争情绪不断高涨。1939年9月中旬,独立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朴吉松率领抗联第三军第三师第七团袭击铁骊县北关门嘴子伪警防所,共计缴获步枪13支,子弹1200发,粮食3石多[6]。
五、抗联第三路军第六支队
坚持抗日斗争在绥棱
截至1939年底,经过艰苦的反“讨伐”斗争,东北抗联严重挫败了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的图谋。但是,东北抗联部队也受到严重损失,人员从3万余人减少到1800余人。原有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部被破坏,游击区被压缩。1940年,中共吉东省委代表、中共北满省委代表在苏联伯力召开联席会议,总结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经验教训,确定今后斗争方略,研究今后同苏联远东军建立联系及相互合作问题。
1940年4月中旬,参加伯力会议的中共北满省委代表冯仲云,从苏联回到通北县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冯仲云向张寿传达伯力会议精神,布置了第三路军今后的工作。5月20日,冯仲云来到绥棱县与庆城县交界的老金沟中共北满省委驻地,向省委书记金策以及部分干部传达了伯力会议精神。金策等与会干部完全同意和接受伯力会议确定的指示纲领,决定将这一指示纲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决定冯仲云任抗联第三路军总政治委员。由于敌人正在绥棱县一带开展“大讨伐”,难以召开较大规模会议,因此省委决定分头进行传达落实指示纲领精神。于是,金策和冯仲云一起来到在省委附近活动的抗联第三军第二师、抗联第十一军第一师驻地,将这两支部队合编为抗联第三路军第六支队。第六支队支队长李景荫,副支队长高继贤,政治委员于天放,党委书记朴吉松。该支队以绥棱县东部山区为后方基地,活动于拜泉县、明水县、青岗县、海伦县、绥化县、兰西县、呼兰县、通北县等地。
第六支队成立后,冯仲云与指战员研究贯彻伯力会议精神,落实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关于开展“红五月”活动的计划。同时,认真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著作,进一步坚定长期抗战和抗战必胜的信心,确定第六支队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任务。第六支队根据冯仲云的指示,计划先在绥棱县、铁骊县山边活动,入夏到拜泉县、望奎县、青岗县、明水县、林甸县平原地带开展游击战争,入秋青纱帐倒时再回绥棱县、铁骊县山边活动。会后,抗联第六支队在后方山里密营开荒种地,以解决部队给养[7]。
在纪念“红五月”活动中,第六支队积极响应中共北满省委号召,成立“红五月”纪念活动筹委会,制定活动计划,认真选择打击目标。1940年4月5日,抗联第六支队在庆城县东南袭击日本移民“开拓团”,毙伤敌9人。4月19日 ,第六支队攻破绥棱县瑞穗村日本移民“开拓团”团部。瑞穗村日本移民“开拓团”,是日本在北满地区建立较大、较早的“开拓团”,有近1000人的日本移民。这个“开拓团”团部院子里有制米厂、汽车库、兵器库、油库、商店、学校、医院、会堂、邮局、办公室等。“开拓团”团员大多数为经历过实战的“在乡军人”(退伍军人),配备有精良武器,由有战斗经验的军官做指导,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战斗开始前,金策派二道河子抗日救国会会员李泰打入村内侦察,了解“开拓团”军事实力。第六支队60余人突然向穗村发动袭击,“开拓团”毫无防备,仓促应战。经1小时枪战和白刃格斗,毙伤敌2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手枪1支、子弹6000余发,以及一些布匹和服装[8]。
六、东北抗联光复行动在绥棱
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声中,苏联出兵东北,向日本侵略者发起反攻。在苏联远东的东北党委员会和抗联教导旅分析研究新形势后,决定抗联部队配合苏军全力投入战略反攻,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东北党决定,在东北12个城市和地区设立党的委员会,领导该地区受降、接收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工作。
绥棱县地处苏军反攻战略前沿地区,是12个重要地区之一。根据东北党委员会的决定,海伦县及其周围的绥棱县、明水县、克东县等由张光迪领导接收。领导机关设在海伦县,海伦中心战略点下辖绥棱县和克东县两个战略分点。这些地方曾经是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中共北满省委的根据地,张光迪曾经长期在这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45年8月中旬,张光迪、王钧、于兰阁等10人同机飞抵北安县,然后立即乘火车赶到海伦。张光迪以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身份活动,迅速展开工作。绥棱县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6-27 10:38: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下江抗战中的义勇军老五团
下一篇:黄显声在辽西领导义勇军奋起抗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