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唐山境内日伪工事概况
2022-08-01 10:40:30  来源:唐山党史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唐山,从1933年5月日军入侵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3年间,由于冀东地方党组织坚定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全民抗战路线,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运动战,使日军惊恐万状,遂不断增派军队,妄图扑灭熊熊燃烧的抗日烈火。根据现有资料,驻扎在唐山境内的日伪军有20多个部队,总兵力约127000余人,其中日军44000余人,伪军82000余人。日伪军为了长期占据唐山,与八路军作战,建立了328个军营。日伪兵营规模大小,分布地域,人数多少各有不同,如唐山市区,日伪军营达70余个,驻军较多,特别是交通大学院内,先后就驻有日军唐山宪兵总部司令部、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司令部、日军独立第八混成旅团司令部、日军唐山陆军联络部司令部、日军华北特别警备队司令部、冀东道警备司令部、华北治安总署唐山行营等。在开滦煤矿及各矿所在地兵营也较多,如古冶区有赵各庄矿、林西矿、唐家庄矿等,日伪兵营33个。在唐山市周围的丰润、丰南、滦县日伪兵营也很多,有92个。日军为制造“无人区”、分割、“蚕食”冀东抗日基本区,在长城南侧的迁安、迁西、遵化兵力不断增加,在这三个县内有兵营116个。这些兵营强占了学校、商号、古庙、民宅、工厂、矿业等,给唐山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失。随着日伪军的增加和战事活动的频繁,军事设施不断加强,最突出的是各项工事的构筑。

  一、日伪工事构筑的四个阶段

  日伪军在各时期构筑工事的规模、形式也不一样,从历史发展脉络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3年5月~1938年春,即从唐山沦陷到冀东抗日大暴动前。1933年5月,日军侵入冀东腹地唐山,国民党军队弃唐西撤。冀东地区根据“塘沽协定”,被划为非武装区,不准中国驻军。1935年11月25日,日本帝国主义唆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了傀儡政权——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个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从此冀东彻底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唐山及各县设日本领事馆与宪兵队,北宁铁路沿线车站和重要城镇均驻有日军,控制交通要道,伪政权还扩充地方“保安队”,使之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伪政权建立了“防共协会”,悬赏缉共,并逐步收缴民间枪支,建立“保甲制度”。这一阶段,中共地方组织还很薄弱,活动范围尚小,军事力量还不强大,给敌人造成了比较稳定的环境。日军工事较少。如迁西县境内1937年以前构筑的工事有:碉堡9个,占总数的15%;岗楼30个,占总数18%;修公路7条,占总数12%;挖封锁沟3条,占总数5%;据点3个,占总数6%。滦县1937年建据点2个(县城,大石佛庄),占总数的5%。1933年至1937年,唐山境内日伪军12000余人,其中非战区保安队2000人,分驻丰润、唐山和滦县;华北日本驻屯军10000人,分驻唐山和滦县。日伪军主要分布在北宁铁路沿线。

  第二阶段:从1938年春至1941年春,即从冀东抗日大暴动至春季反“扫荡”。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扩大对华侵略,不断增兵华北,总兵力达到37万人,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还制定了一系列开发华北的经济侵略计划,加紧榨取华北等地的资源财富,以实现其“以战养战”的阴谋。此时的冀东首当其冲成了日军侵华的后方基地。冀东伪政权秉称其日军旨意,对冀东人民实施残酷统治,广大群众不堪忍受欺凌,早已怒火中烧。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的意愿发动了有20万人参加的大暴动,组成10万人的武装。这次大暴动,是冀东全民抗战的一次武装大发动,是敌后战场的伟大壮举,轰动全国、震惊中外,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因此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极度关注,深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势力不可低估,一方面增加兵力,进行围剿,一方面构筑工事,加强防范。1939年1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将原驻唐山、天津一带日军第二十七师团从武汉前线调回,接替一一O师团承担河北北部防务及治安肃正。其主力军第一联队、第二联队部署在冀东各县。10月又将新组建的伪治安军3个集团军调往唐山;第一集团驻唐山市和遵化,后驻迁安和滦县,兵力2800人;第二集团驻开平镇和滦县,后驻玉田县和马家沟,兵力2800人;第三集团驻唐山市、遵化、乐亭,后驻丰润,兵力2800人;1940年10月开始建立的第四集团驻丰润,兵力2800人;第五集团驻迁安、滦县,兵力2800人;第六集团驻唐山市,另外两个独立团和一个炮兵团都曾驻过唐山市。

  随着日伪军兵力的增加,同时加大了构建工事的力度。滦南县日伪据点共13个,其中有6个据点是1938年至1940年构筑的,占总数的46%。迁西县共有日伪据点51个,其中1938~1941年构筑10个,占总数的20%;公路40条,其中1938~1941年修建17条,占总数的43%;碉堡共122座,其中1938~1941年构筑11个,占总数的9%;岗楼162个,其中1938~1941年建46个,占总数的28%。乐亭县抗战期间境内有日伪据点14个,其中1938~1940年构筑据点8个,占总数57%。滦县抗战期间日伪据点共42个,1938~1941年构筑据点15个,占总数的35%。

  第三阶段:从1941年春至1942年底,即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冀东游击根据地连续推行的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时期。这一阶段,日军为了疯狂“扫荡”,摧残抗日根据地,封锁“蚕食”抗日基本区,实施了“冀东一号一期作战”、“冀东一号二期作战”、“冀东一号终期作战”,采取了挖沟筑堡,制造“无人区”等恶毒措施,修筑了大量的工事。1941年1月6日,日本大本营制定出《对华长期作战计划》,集重兵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战场,并以华北地区为重点,进行“肃正作战”。据此,日本华北方面军制订了为期三年的“治安强化运动”。日军将华北分为“治安区”(即日伪军占领区)、“非治安区”(即抗日根据地)和准治安区(抗日游击区)。对“治安区”,以清乡为主,加紧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对“准治安区”,以“蚕食”为主,修筑封锁沟墙,平毁村庄,制造“无人区”;对“非治安区”,实行经济封锁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抗日根据地人畜不存、房舍为墟,妄图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日军极力强化伪政权,大力扩充伪治安军,建立“自卫团”等民众武装,将汉奸组织“新民会”向农村发展。通过“以华治华”的手段,把“治安区”由占华北总面积的10%扩大到70%,“非治安区”由占华北总面积的30%压缩到10%,“准治安区”由占华北总面积的60%压缩到20%,预期到1943年,使华北的治安状况达到伪满洲国的程度。

  自1941年3月30日至同年9月,日军连续推行了第一次、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日本华北方面军按照其《1941年度肃正作战计划》,于1941年5月25日前,集中6万重兵,并将其主力隐蔽地集结于机动位置,完成了对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四面包围,分多路迅速插向抗日游击基本区,又利用公路、山脉、河流形成10条封锁线,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日伪军在“清乡”、“扫荡”之前,已在基本区构成两条封锁线:一条是北起马兰峪,经由遵化之石门镇和蓟县、玉田边界的团城,南至宝坻县之新安镇,挖一条深4米、宽3米的“防共壕”,沿壕修一条公路,构筑13个碉堡和据点,每点驻日伪军50余人。另一条是西起三河县,经蓟县、玉田至丰润县城,沿通唐公路每隔1?5公里筑一碉堡或据点,驻兵把守,以此隔断冀东基本区北部与南部、东部与西之联系。中共冀东地方党组织对这次春季大“扫荡”虽有预料,但日伪军制造了“兵力空墟”、“无力扫荡”的假象,使八路军领导的机关不了解日军进攻的规模和意图,误认为青纱帐前不会有大规模“扫荡”。于是八路军主力团分散在各地活动。在敌人围攻“扫荡”中,八路军主力虽然英勇顽强,与日军激战,但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主力部队实力锐减。

  1941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日军在冀东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在前两次“治强”运动期间,冀东八路军被迫避开日军的锋芒,转移到热南山区发展抗日根据地。华北日军却误认为冀东抗日力量“不足为患”,并将日军第二十七师团防卫重点由冀东移到津浦线,由“治安军”担任冀东地区的防卫,共3万余人,在唐山建立了伪华北治安总署唐山行,并在滦县设置了唐山行营前进指挥所。他们以团营为单位,占领主要集镇和交通要道,立足“扫荡”,把八路军消灭或赶走。以连排为单位,占领基本区各村庄,以达到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1941年12月15日至1942年2月5日,为粉碎日军“以华治华”的企图,冀东八路军趁“治安军”移防和立足未稳之机,发动了打“治安军”战役,此役历时52天,共作战20余次,攻克了遵化县之双城子、大寨、铁厂、平安城、旧寨,迁安县之殷家营、杨庄子、沙河驿、王庄子,玉田县之二百户、珠树坞,丰润县之丰登坞等20余处据点,歼敌5000余人,平毁了由遵化石门至宝坻县新安镇之“防共壕”。打“治安军”战役的胜利,打乱了日军在冀东的战略部署,并使其“以华治华”的方针未能得逞。

  “治安军”惨败之后,华北日酋冈村宁次惊呼:“对冀东应有再认识”。1942年1月,他命令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将其防卫重点由津浦线再移向冀东,以“确保冀东地区的安全”。并任命少将步兵团长铃木启久为“北部防区”司令官,将司令部由沧州移至唐山。随后便加强构筑据点、炮楼、封锁沟,扩大“无人区”等工事。首先以重兵设防,在抗日基本区构筑四条封锁线:北面一条,东起迁安之冷口,沿长城线至古北口;东面一条,北起冷口,南下卢龙至滦县城;南面一条,东起滦县城,沿北宁路西至芦台、宝坻县;西面一条,北自古北口,沿潮白河经密云南至三河县。与此同时,还驱使万名民夫,在基本区内开挖两条封锁沟:一条,沿通州——喜峰口公路;另一条,北起蓟县东北部之东葛岑,沿蓟县、遵化边界至六百户。以此隔断冀东南部平原与北部山区、东部与西部游击根据地之联系。此外,日军在迁安滦河西部迁滦丰联合县境内恢复、增设杨店子、宗佐、野鸡坨、赵店子、靳官营、郝树店10几个据点和炮楼,并设北、东、南3条封锁线构成了对迁安基本区的包围。从1941年秋后至1942年的第四次“治强”期间,在迁西县境内,日伪军强征大批民工,开凿了玉山公路,扩建了长达40华里的龙井关经漆棵岭、潘家口、喜峰口至铁门关的沿长城公路,开凿了60多华里长的罗家屯经太平寨至金厂峪的大路。同期,还加宽加固了三屯营据点至罗家屯据点间的公路,将新集据点经言前峪、米城庄到新庄子据点间20多华里的小路扩建为大路,修建了徐庄子据点经莲花院至牵马岭和新集据点经十字口、东西河南寨到兴城据点的马车路,这样将迁西地区的日伪各大据点连接起来,将滦河南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分割成数块,进行严密封锁,以期将该地区由“准治安区”变成“治安区”。

  日伪军在完成各项部署之后,从1942年3月30日开始,以两个半月的时间推行了第四次“强化治安运动”,4月6日至10日,日军实施的“冀东一号一期作战”计划,成为第四次“治强”的主要组成部分。日军投入5万余兵力,冈村宁次亲自到唐山、玉田及鸦鸿桥等地视察部署,对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疯狂的“扫荡”,以图摧毁根据地,“蚕食”基本区。首先“扫荡”冀东东部之丰玉遵、丰玉宁、丰滦迁和迁滦卢等联合县境,以优势兵力,多路包围。由“分进合击”改为“辗转清剿”。日军在第四次“治强”期间,几乎村村遭到“清剿”,天天都有抗日军民被抓走、惨杀。由于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并采取野蛮、残暴的方法,使群众和地方工作遭受严重损失,一部分基本区,包括丰玉宁全县、丰滦迁一半,丰玉遵四分之一和蓟县平原地区被“蚕食”,总计约有1000个村由根据地变成日伪占领区或游击区,盘山、鲁家峪两块根据地遭受严重摧残。地方武装和各级地方干部受到比较严重损失。

  1942年6月至7月,中共冀东地委、冀东军分区组织了青纱帐“复仇战役”,以恢复被“蚕食”的基本区。此役共与日伪军作战50余次,歼敌1600余人,攻克和逼退滦河沿岸之商家林、油榨、樊各庄、前后石梯子、野鸡坨等10余处日伪据 ,破交10余处,平毁壕沟10余公里,大部分地区均得到恢复,战役取得了胜利。由于日军连连遭到挫败,在冀东的四次“治强”目的远未达到。日本方面军感到“京津地区特别是冀东的治安恶化”,冈村宁次哀叹“冀东方面的治安,处于极其令人忧虑的境况”。因此,决定集中重兵,并在华北方面军的直接指挥下,对冀东进行大“扫荡”,即所谓“冀东一号终期作战”。这次大“扫荡”,自1942年9月17日至11月15日,与第五次“治强”同步进行,成为日军在冀东推行的五次“治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日伪军大兵团一日不停地反复“扫荡”与沟壕堡垒战术相结合,“分块剔抉”、“分别蚕食”。在“准治安”区(抗日游击区),开挖“遮断壕”,构筑封锁墙和碉堡、据点,实行分割、封锁、“蚕食;对“非治安区”(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妄图一举摧毁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9月,日军计划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对冀东基本区的沟壕堡垒,分割封锁。强迫凡60岁以下,16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去挖沟筑堡、修据点,强迫妇女修公路。为加快进度,从山东、冀中等地强征10万民工,加上本地群众最多达二三十万人,用重兵监督施工到年底挖成了深3米,宽5米的跨县大封锁沟12条:东西走向6条:即①西起平谷县稻地,入三河县、沿通喜公路,经蓟县邦均,过蓟县城北,入遵化境,经石门镇、堡子店、遵化城北入迁安县境三屯营至罗屯,入卢龙县,止于刘家营;这一条大体上把冀东山区根据地同平原基本区分割开。②西起邦均,沿平榆公路经蓟县之别山镇,入玉田、经沙流河、过丰润、榛子镇至卢龙县城西之南丘,这一条把冀东平原基本区分割为南北两大块。③沿北宁路南侧,东起滦县马城,西至丰润之大庄坨,再向西至宁河之芦台。另外还有西北和北部36条较短东西走向的封锁沟。其中:①自密云县东南之大华山,经平谷之大华山、峪口、山东庄,东至上宅村;②西起遵化马兰峪,东至洪山口;③西起迁安县之龙王庄到罗屯北与东去卢龙刘家营的沟壕合并。这三条封锁沟是为制造长城南侧“无人区”而构筑的。另外,南北走向6条:①北起蓟县孙各庄经东葛岑南沿蓟县,遵化边界至六百户,再沿蓟县、玉田边界经团城入玉田境,过黄土坎、杨家板桥,南至宝坻县新安镇;②北起遵化之四十里铺,南下经党峪,过丰润境至唐山;③北起遵化城东之大安乐庄,经铁厂入丰润县左家坞,止于丰润县城;④北起迁安县罗屯、南下经杨店子、赵店子至沙河驿东之唐庄子;⑤北起榛子镇,南至古冶;⑥滦东地区,北起卢龙县之刘家营,沿青龙河东岸南下至卢龙城东之五里庄。除以上6条跨县大封锁沟外,各县还挖了许多县内封锁沟,如丰润县内挖封锁沟29条,总长度165公里。迁西县内挖封锁沟57条,总长度120公里。在不能挖沟又需隔断的则构筑封锁墙。如迁西县构筑隔断墙28面,长约4.7公里。沿封锁沟墙,每隔1.5公里筑一碉堡,25公里设一据点。如玉田县在第五次“治强”期间,新增碉堡171个。迁西地区当时不足340个行政村,建有40多个据点,190多个碉堡,迁滦丰一总区(后改九区)共200个村庄,设了14个据点,77个碉堡,平均每4个村一个据点,每个碉堡由两个班到一个连的日伪军把守,沿沟昼夜巡逻。在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中,日本华北方面军为了彻底摧毁冀东山区根据地,制造一条“绝缘”地带,割断长城南北两侧抗日根据地,扼住抗日武装部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达到“竭泽而渔确保华北治安”的目的。在长城南侧山区制造“无人区”。唐山境内“无人区”的范围包括迁安约500平方公里;迁西约500平方公里;遵化约300平方公里,总计约1300多平方公里,涉及259个村,14180户,6?3万人。

  第四阶段:从1943年春至1945年5月,即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开展三次恢复基本区战役至打伪满军战役,粉碎日军“确保冀东”计划。在这一阶段中,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日军实感力不从心遂放弃了对抗日根据地“彻底摧毁”和“绝对控制”的计划,由原来的高度分散部署改变为“迅速逐步集结兵力”重点进攻的策略。在工事设施上,主动撤掉了一批集镇据点、碉堡,集中兵力控制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和重要城镇据点。此间日伪军构建工事较少。如日伪据点:滦县14个,乐亭1个,迁西3个。

  二、唐山境内日伪工事种类及分布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和抗损调研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在唐山境内构筑的工事,主要有:

  (一)据点。从1933年至1945年日伪军在唐山境内共建据点275个。

  分布情况是:唐山市区28个,(包括开平区7个,古冶区7个,路北区8个,路南区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迁安市21个,迁西县51个,乐亭县14个,滦县42个,玉田县14个,遵化市38个,丰润区28个,滦南县13个,丰南区25个,唐海县1个。据点的建筑结构,虽然有所不同,较大的据点一般是四周有高厚围墙,墙上设有多处射击孔,围墙四角建有炮楼,墙外有防护沟架设铁丝网,有的据点设有碉堡,院门设有岗楼、吊桥。这些据点面积较大,大都设在市区、县城和较大集镇,辐射周边街村。

  (二)碉堡。是军事防守用的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建成,结构坚固。

  据现有资料记载,日军在唐山境内,共建碉堡584个,其中:乐亭县33个,迁西县190多个,滦县35个,玉田县171个,遵化市27个,丰润区99个,丰南区5个,滦南县12个,古冶区12个。炮楼610座。其中:迁安市70余座,迁西县61座,乐亭县21座,玉田县23座,滦县120座,遵化120座,丰润区99座,丰南区53座,滦南县7座,古冶区37座。每个炮楼有日伪军几十人至上百人。在规模上,圆形炮楼直径8~10米,高7~16米,2~4层,每层有2~6个枪洞。方形炮楼高2~4层,10~15米,每层有2~6个枪洞,长、宽7~8米。炮楼外面,建有房屋,供日伪军吃饭和休息用。四周有道路、壕沟、铁丝网。这些明碉暗堡多建筑在据点、铁路沿线、沿河两岸重要交通道口、“无人区”山头上。为了修筑碉堡等军事设施,从1937年至1945年加强了对唐山市启新水泥的控制,共用水泥1655679吨。日伪利用这种形式的工事,防卫八路军的突袭,窥测抗日军民的动向。

  (三)壕沟。日军为分割、封锁抗日根据地,在唐山境内共挖壕沟约148条,总长约734.8公里,这些壕沟也称“封锁沟”、“遮断壕”、“防共沟”、“防护沟”等。此外,在各地还挖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战壕,作战时用以攻击和防御(或掩体)。这种战壕遍及城乡田野,数量难以计算。

  (四)遮断墙。也称封锁墙、防护墙。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秋,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期间,实施了“壕沟堡垒”政策,同时,对不能挖沟,又需遮断的山区,构筑了约200多华里的封锁墙。1942年秋,日伪军从西起丰润县王官营,往东经滦县孟家峪、齐家峪,西上五岭、梯子岭,再向北经迁西县的罗家峪至新集的滦河沿筑起一道大墙。该墙高4米,长达百里,中间修筑20个大炮楼。日军还在迁安县的王家滦子至郝树店之间的西山上构筑了封锁墙。在迁西县境内的大峪、新庄子、青山口、河北庄、夹河、钓水院、兴城等20村的山岳地带构筑隔断墙,用水泥和石头垒成,宽1?1米,高2?3米,墙与山顶碉堡相接,下与壕沟相连。总长度达100余华里。在遵化境内两道山各山口,除“去祥关”以外,其余山口都筑起了高1?5丈,宽0?3丈的封锁墙。

  (五)飞机场、“飞机窝”。在1937年至1943年,日军在唐山境内修建飞机场4处:1937年,日军在迁西县三屯营镇贾庄子、官园修建飞机场一处,占地320亩。1940年,日军在迁安县建昌营镇北原营房道两侧即现在的和平村、北新庄村、保一村强占土地400余亩,修建了临时飞机场。1941年5月,日军在遵化东关提家场修建飞机场一处,占地303亩。1941年,侵华日军在唐山市路北区西部修建了唐山飞机场,可容纳飞机10架次。驻有日军警备队1个中队,宪兵队1个小队。

  1943年至1944年,日军动用大量民工和童工在唐山市路北区曹家口、碑子院、张各庄修建飞机窝(飞机掩体)共18座,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半圆形,厚30公分,直径20米,分卧式、棚式和拱式三种。1945年日本投降时大部拆除,现保留6座。

  (六)公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为了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利用公路连接各大据点,分割、封锁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清乡”,在唐山境内开凿、扩建公路69条,(其中:迁安10条,迁西37条,丰润7条,滦南8条,唐山市路北区5条,丰南2条)。1941年秋至1942年日军,在迁西地区强征大批民工,修建公路37条,共132.5公里。在迁安地区修建公路10条,总长220公里。

  (七)桥梁。日军入关后,先后在迁西境内的滦河上修建了6座大桥和1座公路桥。即洒河大桥。全长30余丈,宽5丈,桥下可降桅走船,是迁西地区出喜峰口的陆路主要通道,控制着上溯承德,下至滦州(现滦县)的水上运输线,日军在此修建炮楼比别处都高。峡口大桥,桥长20丈,宽3丈,桥檩25条,桥面用厚木板覆盖。两侧有栏杆,十分坚固,日伪军及机动车辆在大桥上往来穿行,两岸人民深受其害。郭沟大桥,是连通兴城据点和滦河北各大据点的主要通道。另外,高台子滦河大桥、喜峰口鹦鹉河大桥、张湾桥、南观村东公路桥,上述桥梁于1941年均被抗日军民烧毁。

  (八)铁路。唐山飞机场建成后日军修建1条从唐山火车站至唐山机场的铁路,主要是运输石油和运送日伪军。

  三、日伪工事的危害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唐山境内构筑了浩繁的工事,真可谓兵营如麻,壕沟如网,碉堡如林,据点星罗棋布,遮断墙纵横交错。敌人依托这些工事,给唐山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罪不容诛。

  (一)破坏耕地和良田。据冀东区资料统计,日伪军在唐山境内修筑碉堡、公路、壕沟、封锁墙等工事占地45.5万亩。其中:丰润4.2万亩,遵化3.5万亩,迁西4.4万亩,迁安4万亩,乐亭9万亩,滦县3?5万亩,滦南8100亩,滦西4?5万亩,丰南3?9万亩,玉田4?1万亩。

  在1942年9月,日军在迁安县境内挖壕沟330余条,毁坏良田数万亩。1937~1943年,日军在迁西、迁安、遵化、开平先后建临时飞机场4处,占地1300多亩。1942年9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实施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期间,在长城线上制造“无人区”,唐山境内的迁安、迁西、遵化3县259个村纳入“无人区”范围,总计约1300多平方公里,在抗日游击根据地划为“无住禁作”地带,群众被驱赶进了“人圈”,大量耕地被毁、荒废,因无粮饿死者不计其数。

  (二)抓工要夫修工事,百姓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日伪军无论是修炮楼、碉堡、据点,还是挖封锁沟、遮断墙、修战壕,都要抓工要夫,使无辜百姓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据冀东区抗战8年敌伪烧杀抢掠统计表记载,日伪军修碉堡炮楼、修公路挖沟筑墙,抓工要夫共755万个工时。抓壮丁54947人。1941~1942年,日伪军在迁西地区强征大批民工修建公路37条,不完全统计,用工16.7万个。毁坏林地273?5亩,毁坏林木12450棵,破坏良田1621亩。由于工事工程浩繁,时间紧迫,敌人强抓民夫,男性青壮年几乎全部被驱赶到工地上,有些少年儿童也被抓当民夫。民夫们在敌人的刺刀、皮鞭的逼迫之下,日夜不停地作业,忍受着非人的劳役之苦。稍要休息,就会遭到敌人皮鞭、枪托的毒打,甚至挨刺刀的扎挑而丧生。由于日伪军的残酷奴役,加之过度被劳,病死者不计其数。

  (三)据点是日伪军“清乡”、“扫荡”周边村庄的指挥中心,更是拘捕、关押、毒打、残杀百姓的魔窟。1942年8月14日驻迁安沙河驿的日伪军1000多人,包围大杨官营村,当场杀害村民徐春头,抓捕党员干部群众40多人,日军把被捕群众带到木厂口据点,严刑拷打,逼问八路军的去处,群众怒目不答,5名群众当场被日军杀害。把18名群众推入一口水井里,用石头活活砸死。其余19名群众,除1人被保释放外,其余18名全部被杀害在滦县。1942年11月9日,驻滦南县柏各庄、司各庄、胡各庄三处据点的日伪军近千人,包围了荣各庄、赵各庄两个抗日堡垒村,敌人用枪杀、火烧、棒打、活埋等残酷手段,屠杀群众51人。1942年9月,日军调动4600多兵力对丰润县域反复“梳篦围剿”,制造了中门庄、吴事庄、妈妈洞、太平庄、冉各庄、石各庄、豆各庄等12起惨案,杀害群众4000多人。1942年3月,日伪军对大张屯、义王庄等15个村进行大“扫荡”,将300多人严刑拷打后,用火车运到东北当劳工。1942年9月,日军包围了火石营,烧毁民房3256间,使全村695户、3096人无家可归,被迁到附近的68个村分散居住,成为“无人区”。据玉田县统计,日军入侵玉田12年余,依据点的军力“扫荡”1319次,围攻3462次,清乡2573次,杀害县、区、村干部449人,无辜群众1404人,烧毁民房6193间,抢劫烧毁粮食140多万公斤,奸淫妇女454人次。

  (四)据点是日军淫乐残害百姓的场所。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唐山、丰润、迁安等军营和据点中设有“慰安所”,抓捕妇女充当慰安妇,仅在丰润县和滦县,日军抓了96名妇女充当“慰安妇”,供他们奸淫玩乐。

  不仅如此,驻守在各据点的日军还在疯狂进行“清乡”、“扫荡”的同时,为满足其兽欲,实施“性暴力”,据乐亭县、玉田县数字统计,在日伪军“清乡”、“扫荡”中,被强奸的妇女达1400多人。凡是日军所到之处,就有性暴力的存在,青年女子首当其冲,产妇、孕妇、老人和幼女也难以幸免。他们用尽杀戮、轮奸、强奸、割心、挖眼、割乳、烧阴、灌水、压杆、犬咬、当众奸淫和裸体摧残等手段残害妇女,无数同胞姐妹被日军蹂躏和杀害,有很多妇女不堪凌辱而自尽。

  (五)“无人区”是腥风血雨笼罩的人间地狱。

  从1942年秋至1943年,日军在长城南侧的遵化、迁安、迁西等县,制造了大片“无人区”,并设立了据点,开挖壕沟,修筑碉堡炮楼,垒起封锁墙,架设铁丝网,划定“无住禁作”地带,把人们赶进“人圈”。村民们既不准居住,也不许种田,大片土地荒芜,生活无着落,群众只能以野菜、草根、树皮充饥,住的是草棚、山洞,过着非人生活,饥寒难忍。疾病流行,尸骨遍野。1943年5月~9月,遵化立新村“人圈”流行瘟疫,死亡530多人。迁安小关村因疾病流行死亡300多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日军派快速部队,推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填平水井,烧光房屋,抢光粮食,掠走财物,无辜杀人。遵化“无人区”被杀群众1200多人。迁安县“无人区”被日军烧毁房屋6400余间。迁西县狗捎书村,群众拒绝搬进龙井关“人圈”,38人被日伪军杀害。还烧毁了洒河西岸的韦庄、列马峪等18个村的所有房屋。据“无人区”计划的主要策划和指挥者之一的日军大尉木村光明在战后供述:1943年秋季,驻喜峰口日本宪兵队第二游击队对这一带连续“扫荡”,9月10日,从王厂沟、暴河口、石梯子、南天门等村共逮捕580多人,屠杀380人,200多人送到东北当劳工,其中80%死在劳役之中。“千村一片黑,万尸闻鬼泣”,就是“无人区”惨景的写照。

  附:唐山境内日伪主要据点分布情况

  唐山境内日伪据点分布情况

  一、迁安市:21个。

  迁安县城、五重安、提岭寨、平林镇、建昌营、包各庄、古松庄、东赵店子、赵店子、沙河驿、宗佐、杨店子、靳官营、好树店、马兰庄、高各庄、野鸡坨、冷口、二郎庙、殷官营、爪村。

  二、迁西县:51个。

  迁西县城、东路庄子、徐庄子、常甸、新庄子、新集、北观、西岗、夹河、尹庄、兴城、忍字口、龙王庙、旧城、白庙子、大寨、西寨、米峪口、二拨子、史家峪、吴家沟、罗家屯、太平寨、庙岭头、板桥、河北庄、三屯营、擦崖子、高家店、南团汀、白枣峪、玄武山、东营、青山口、龙辛庄、牛店子、金厂峪、下营、洒河桥、滦阳、榆木岭、上营、龙井关、上青山口、董家口、喜峰口、铁门关、西城峪、漆棵岭、龙塘、马家冲。

  三、遵化市:38个。

  遵化县城、清东陵惠陵圈、东新庄、朱官屯、馒头山、夏家峪、张庄、河口、草场、马兰峪南大村、党峪、闫屯、石门、双城子、刘备寨、大安乐庄、甄庄、侯家寨、吴家沟、马店子、平安城、王各庄、柴王店、山里各庄、汤泉、义王庄、新店子、铁厂、二十里铺、西铺(四十里铺)、马兰峪、堡子庄、东双城、大寨、南新城、东新庄镇、马相营、燕各庄(现属蓟县)。

  四、玉田县:14个。

  玉田县城关、亮甲店、窝洛沽、散水头、石旧窝、林南仓、鸦鸿桥、虹桥、马头山、彩亭桥、彭桥、杨家板桥、螺山、钱家沟。

  五、滦县:42个。

  滦县县城、东吴坨、张各庄、茨榆坨、王官营、赤峰堡、望府台、油榨、樊各庄、无税庄、松树营、柏店子、安各庄、沈官营、马庄子、周庄、坨子头、糯米庄、八里桥、上寺、古马、兴隆庄、田疃、李兴庄、东上五岭、杨柳庄、大贺庄子、老新庄子、鲁家庄、王店子、甘河草、榛子镇、麻弯坨、宋家峪、郭各庄、九百户、宜安、石佛口、雷庄、史家洼、杨庄子、大石佛庄。

  六、乐亭县:14个。

  乐亭县城、刘石各庄、红房子、姜各庄、王庄子、大清河、张潘庄、各庄、闫各庄、汤家河、马头营、汀流河、胡家蛇、新寨。

  七、滦南县:13个。

  奔城、司各庄、柏各庄、胡各庄、南堡、孙坨、大庄河、晏各庄、小集、长凝、马城、扒齿港、小徐庄。

  八、唐海县:1个。

  曾家湾。

  九、丰润区:23个(原资料28个)

  丰润城关、阎家铺、沙流河、七树庄、王官营、左家坞、下水路、石王庄、韩城、新军屯、丰登坞、三女河、高丽铺、老庄子、白官屯、西胡各庄、池家屯、杨官林、靳家屯、胡各庄、车轴山、板桥、李庄子、黄家屯。

  十、丰南区:25个。

  河头、胥各庄、宣庄、王兰庄、稻地、小集、大新庄、黄各庄、宋各庄、宋家营、戟门、爽坨、王家盘子、郭家岭坨、太平庄、钱营、蒲子泊、张六庄、柳树瞿阝、黑沿子、宋家营、涧河、毕家瞿阝、大神堂、小神堂。

  十一、唐山市区:28个。

  (一)路北区:曹家口、缸窑、大官庄、华岩新庄、启新南门、西北井、唐山制钢厂、华新纺织厂。

  (二)路南区:唐山吉祥桥、刘屯、唐山交大、增盛里。

  (三)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傅家屯、龙王庙。

  (四)古冶区:赵各庄、唐家庄、古冶火车站、石佛庄、卑家店、杜军庄、南范各庄。

  (五)开平区:开平镇、马家沟、王盼庄、洼里、大佛头、越河、尤各庄。

  节选《唐山抗战伤亡损失纪实》,略有修改。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2-08-01 10:42: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河北:私自买卖棉花会被判刑

下一篇:《地道战》的“高家庄”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