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段苏权、詹大南等创建了以赤城县海陀山区为中心的平北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位于原北平以北、张家口以东、承德以西的三角地带,地跨冀热察三省,覆盖了赤城、崇礼、怀来、延庆、丰宁、沽源等15个县区,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海陀山区由此也成为平北数百万军民团结抗日的指挥中心。就是在这里,党和八路军领导平北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拔地而起的海陀山,在那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就像中流砥柱一样挺立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就像高擎的航灯一样,为平北人民指引着抗战斗争的方向……
-1945年10月解放赤城时,我军炸开的西城墙缺口
三进平北燃烽火
“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三进两出的曲折和挫折。”河北省文史研究会会员、赤城县政协文史科科长、作家蒲润洲说:“当时的平北,正是白色恐怖笼罩的日伪统治最黑暗的地区,是日伪统治所谓的‘模范乡’。日寇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千里无人区。然而,由于它地处蒙疆、满洲、华北三个伪政权的接合部,东承冀东抗日根据地,西接平西抗日根据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
1938年5月,为了支援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根据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等的指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和晋绥军区宋时轮雁北支队奉命改编为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的第四纵队,在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下,进踞冀东、热南、察东北创建抗日根据地。
1938年秋,八路军第四纵队从冀东返回平西时,派出三十四大队由热河省丰宁县经黑河进入赤城县境内。10月4日晚,在大队长易耀彩、政委王再兴带领下,部队利用抓到的俘虏叫开城门,巧取赤城县城。毙伤和俘敌200余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棉花、布匹等重要物资。5日傍晚,日军驻张家口部队乘30余辆汽车气势汹汹地向赤城扑来。但八路军早有准备,下午就已从县城西沟转移,并伺机歼灭敌人……
宋邓部队到赤城后,一路行军打仗,一路宣传发动群众,连打了十几个胜仗,先后攻下赤城、独石口、龙门所、后城等许多据点。所到之处,纪律严明,从不扰民,野炊露宿,用粮付款,秋毫无犯。饱受兵匪战乱之苦的赤城百姓,第一次见到如此文明仁义之师,无不心生感佩,箪食壶浆以迎之,云集而响应。
八路军部队首次突进平北,虽然活动时间不长,但却影响巨大。在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的同时,极大地鼓舞了赤城民众的抗日斗志,让赤城百姓认识了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抗日打鬼子的八路军,真正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他们所播下的抗日火种,为日后开辟这一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39年6月,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派遣三十四大队和游击一支队再次挺进平北,执行开辟平北任务。大队长刘开锡、政委吴迪所部在十三陵受阻,返回平西。
接着,又派平北游击一支队继续开进平北,后遭敌人包围,部队伤亡很大。司令员孙洪元又意外死亡,受到重挫的部队也返回平西。
1939年11月,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组织力量,第三次开展开辟平北活动。在汲取前两次进入平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小股部队梯次进入,在敌人点线间进行游击活动,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隐蔽到公开,在获得立脚点的基础上,逐步前进。先建立小块游击根据地,再逐步连成大块根据地”。
1940年4月,挺进军第十团进入北平,与地方武装一起创建了昌(平)延(庆)怀(柔)、龙(关)崇(礼)赤(城)、龙(关)延(庆)怀(柔)、昌(平)怀(柔)密(云)四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12月,成立了中共平北地委,段苏权任书记。同时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司令员程世才(后覃国翰),政治委员段苏权。1941年,平北军民粉碎了日伪军三次较大规模的“扫荡”,开辟了北至独立口,东至古北口,东南至平古路,西至平绥路康庄、下花园一带的游击区和根据地。
从1940年第三次挺进平北,到1941年初,平北地区已经有了昌平北一块,赤城白河川一块,赤城红河川及延庆、怀来北一块,白河下游的丰滦密地区一块,赤城西北部至崇礼、龙关间一块等几个小块根据地。这些小块的根据地由小到大,从点到面,继而连成一片,成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或游击根据地。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军政委员会确立的“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得以实现。
-平北抗日纪念馆展示37勇士跳崖图
浴血杀敌救家国
平北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后,带领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
“平北抗日根据地可写的战斗实在是太多了。”刚刚离岗不久的赤城县民政局原副局长、《赤城英烈》一书的主编张进中说:“闫家坪西伏击战,是我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出奇制胜打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东山庙围困战是我游击队用填井退敌的办法取得的巧胜;血战南梁的战斗让日军尝到了最为惨重的失败,从此使龙关的鬼子龟缩不前,而我方转入了战略大反攻。还有收复张家口,在张北与苏蒙联军会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蒲润洲说:“人们都知道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而平北长嵯突围战中的37勇士跳崖殉国的壮举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同样壮烈感人。”
蒲润洲所说的长嵯突围战发生在1942年5月23日,平北十团团长王亢、政委吴涛等带领三营奉命沿途护送由平西经平北到冀东的十一团干部和地方党政要员60多人。不料,部队在怀来过铁路时暴露了目标,敌人纠结兵力一路围追堵截。至赤城南部时,敌人已组织了2000多兵力围拢而来。面对日伪军的四面包围,王亢团长机智地把部队带入了赤城的四十里长嵯,以密林为掩护,以绝壁为屏障,在大山中与敌人周旋,使敌人重兵的优势很难施展。
为掩护主力突围,王亢命令一个班战士向北运动,吸引敌人兵力,至尹家窑村东长嵯下,被敌人团团包围,8位战士全部战死。
部队爬上长嵯巨崖后,立即占据了有利地形。王亢命令团参谋海健,率一个排在范家沟村东的长嵯隘口上,居高临下阻击敌人,掩护干部和部队向嵯东突围。日伪军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多次向嵯头发起猛烈攻击,但都被打退。弹药打完了,战士们就搬起石头砸向敌人,拼死把敌人拖在了长嵯西侧,最后终因弹尽援绝被敌人包围在嵯头上。战士们望着安全转移的主力部队,面对一步步逼上来的敌人,毅然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悬崖。37位跳崖壮士,除龙文水一人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
在这些战士们的拼死阻击下,王亢等率部得以向东越过长嵯,向东冲下山去,最终摆脱了敌人的重兵围困,同时毙敌司令官以下官兵200多人。
兵民一心长城固
在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里,记者看到,除了抗战将领的大幅照片外,还有几个普通农民的大幅照片引人注目,他们是赵顺、杨金花等拥军支前模范。
给地主放羊当了31年长工的赵顺,自从1938年路遇八路军四纵第三十四大队讨水喝还要付钱的战士以后,就被这支文明仁义之师所感动,从此把自己的一颗心全部交给了八路军。1939年冬,赵顺第一批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会,带头把自己唯一的儿子赵尚文送去参加八路军,掀起了踊跃参军的热潮。
1941年,当得知独生子赵尚文在攻打崇礼县狮子沟据点的战斗中牺牲后,赵顺擦干眼泪,继续拥军。在斗争最残酷的1942年和1943年,他又让大女儿、二女儿、四女儿、儿媳张秀英投身抗战救国。
赵顺主动腾出自己的三间房并收拾干净,让伤病员住在里面,自己和老婆孩子睡在地上。他和妻子背地里吃糠、野菜,却把仅有的玉米面和高粱面留给伤病员吃……赵顺家没有设过卫生所,但住在赵顺家养好伤的战士有100多人。
▲赵顺
▲杨金花
赵顺家是地委、县委敌工部的常驻点,他还曾负责保管过一些不便运走的重要文件和军用物资,从未有过任何闪失,被誉为“活的保险柜”。1944年12月,赵顺被评为平北根据地“拥军拥政模范”。
与赵顺同样义无反顾支持八路军抗战的,还有巾帼英雄杨金花。她是平北军分区司令部驻地碾沟村的村民,平北地委和军分区司令部的机要室和收发报机就设在她家中。日寇不断对碾沟村一带进行“扫荡”。杨金花家的房子被烧了,就砍树搭棚子住。没有粮食吃,就挖野菜,不让八路军挨饿。
1943年9月,日寇重兵进攻平北军分区司令部。转移作战前,覃国翰司令员亲手把一些重要文件交给杨金花保管。当天深夜,杨金花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挖坑把文件柜埋好。上山躲藏敌人时,杨金花不放心藏好的文件,摸黑回去查看,不料天快亮时碰上了鬼子。她被敌人追到了山崖上。眼见敌人已追到近前,她毅然纵身跳下悬崖,所幸被树杈挂住了身体。她摔断了一个手腕,身上多处受伤。
正是由于有了赵顺、杨金花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无私无畏的支持,我们的人民军队才能取得百年以来第一次抵御外侮的全面胜利,他们与人民军队一起,用血肉之躯为中华民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八路军在海陀山驻地
浩气长存史长歌
如果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平北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就是这史诗中一段华彩的乐章!
抗战期间,平北军民对日作战200余次,歼敌2.3万人,攻克张家口、赤城、张北、宝昌等塞上重镇20余个,收复失土5万平方公里。特别是张家口,成为八路军收复的第一座省会级城市,为大城市攻坚解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中国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北军民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段书权、覃国翰、钟辉琨、詹大南等10多位开国将领从这里走出,白乙化、耿玉华、夏德元等数十位优秀指挥员长眠于此。
为了抗战胜利,平北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仅龙赤两地就有1.1万人为国捐躯。赤城县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军的就有11700人。经典战役载入史册,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拥军模范毁家纾难……这些无不书写着平北军民的浩气长歌!
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了70年之久,但是,平北英烈们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却永远流传在海陀儿女的心中。
为了铭记历史,昭示后人,赤城人民勒石以记,在海陀山下的巨石之上镌刻下聂荣臻书写的“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题词和原平北地委书记段苏权题写的“大海陀”三个字。一侧碑文在结尾处这样写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海陀精神光耀千秋!”
在山下,赤城县还筹资1200万元建起了由迟浩田上将题写馆名的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不仅如此,赤城县还收集史料30余份,革命文物500余件,编著出版了《海陀纪事》、《海陀风云》、《赤城英烈》等革命史实书籍10种,拍摄《红色海陀》、《浴血海陀》、等纪实影片4部,让海陀山的红色史实永远不被磨灭!
这正是:
砥柱中流大海陀,
民族危亡义云薄。
三进平北燃烽火,
浴血杀敌救家国。
兵民一心长城固,
浩气长存史长歌!
-记者郑军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25 10:37: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石家庄,热血谱就抗战壮歌
下一篇:堡垒户:子弟兵的坚强后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