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记日军侵热,热河人民奋起抗战
承德市档案局 周书星 韩婧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1931年12月,日本内阁制定了侵热计划,1932年3月伪满洲国政府成立时,在成立宣言中,将热河划为它的“国土”,在侵占热河前,日军制造了山海关事件,大造侵略热河的舆论。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热河。热河人民经历了长达十二年半残酷至极的殖民统治。当时热河省建制有承德、平泉、滦平、凌源、朝阳、阜新、开鲁等二十个县和十八个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热河,人民生活极度困苦,烟毒横行,吸毒种毒者非常多,“热土”成为唯一特产。沦陷之后,日军大肆掠夺、实行“三光政策”,造成了千里无鸡鸣,白骨遍丘野的惨象。
日军在热河的暴行
一、日军对承德文物古迹的劫掠破坏
1933年3月4日日军侵占承德以后,首先就占领了避暑山庄,将整个避暑山庄作为兵营。日军关东军第八师团司令部、西南防卫区司令部、日本宪兵队、八八一部队、陆军医院等都曾设在这里。日军侵华期间野蛮屠杀、镇压热河人民的阴谋计划及指令都是在这里密谋、制定、发出的。日军在避暑山庄内砍古树、拆毁古建筑,在山庄内建造日式平房和楼房等,使避暑山庄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受到严重破坏。日军不仅毁坏了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园林、建筑,并以各种借口对山庄、外八庙内的珍贵文物等进行劫掠,打包装箱运回日本,确有可查的就有:外八庙的各式镀金、银佛像143尊;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殿内装饰品120件;由乾隆亲自主持挑选60名喇嘛花费18年时间完成的满文《大藏经》一部;用金字书写,珍珠装饰而成,载有汉、满、蒙、藏4种文字的《丹珠经》、《甘珠经》两部;《古今图书集成》一部。
根据日本军国主义的习俗,在其对外侵略扩张时,每逢占领一地,都要放火烧房屋,以火光表示庆贺胜利占领。1933年3月4日,日军川原旅团先头部队从避暑山庄德汇门进入以后,为庆祝占领热河的胜利,首先放火烧毁了“卷阿胜境殿”。1938年,日军将罗汉堂改为军火库,殿内500尊罗汉也被“屈尊”移至普佑寺,昔日仿江南名寺而修建的圣洁之地也变成了日军为屠杀中国人民服务的工具。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惨重打击,连年不利的战争,使日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恶化,日伪当局到处掠夺铜器、铜件,以制造枪、炮、子弹等原材料匮乏之需,因此,所有部件都用铜铸成的宗镜阁,也被视为猎取对象。10月,日军派八八一部队工兵丧心病狂的拆毁了宗镜阁铜殿。据档案记载,被拆毁的宗镜阁共装26大箱、30抬(捆),约500余件,被拆毁的铜殿由避暑山庄运至承德火车站,然后装上火车,经锦承线运走。
日军对避暑山庄、外八庙的破坏及劫掠,不容置疑的记录了其侵华的野蛮罪行。
二、千里“无人区”
1941年始,日本帝国主义在热河省制造了沿线1000多公里的独特防线—“无人区”,将大约2.5万公里土地划作“无住禁作”地带,将大约140万农民,武装囚禁在无数个“集团部落”中。1942年至1943年春,热河全境开始了分为“无住禁作地带”和“集团部落”两个组成部分的“无人区”化。至热河省第一次解放(1945年),4年间,使10余万平民百姓死于屠杀、瘟疫、寒冷和饥饿。
无住禁作地带
伪热河省当局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在“无住禁作地带”开始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杀光:日本关东军曾下达过严令,在“无住禁作地带”,只要发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就要杀光。1943年初,兴隆县9个自然村仅1个月就被杀死722人、青龙县一个170户人家的村庄,被日伪杀害了86人。烧光:为了以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断绝“无住禁作地带”居民生存的活路,日军关东军和讨伐队对一切建筑物、庄稼、生活用具等,凡抢不走的均予以烧光毁净。1943年2月,日本关东军、讨伐队将宽城县7个自然村3天之内全部迁进“部落”,3天后,日伪军将四五百间房屋付之一炬。据统计,冀热边区的抗日战争期间被烧毁330余万房屋,“无住禁作地带”占205万间,被焚毁的森林和农作物,面积及数量都是巨大的。抢光:在“无住禁作地带”,粮食、牲畜、农具等生活必需品是第一抢劫对象,凡被划作“无住禁作地带”的村庄,满目废墟,遍地残骸。
集团部落
日本关东军推行“无住禁作地带”,仅是从战术角度出发,以控制复杂地形,割断抗日游击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接触,而实行“集团部落”,则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直接使用武装力量去“讨伐民众”、“争夺民众”,这才是“无人区”的核心内容。
1942年10月29日,热河日本宪兵队队长在《热警情发第324号》中,对“集团部落”做了解释:“鉴于冀察热国境地区当前的形势,其治本是第一要谛,无论怎么说也是匪民隔离……所谓集家,是为了把可能成为敌人游击区的国境地区的住民,集结到我方据点及附近地区,使之完全与敌人的活动隔绝,由我方掌握,从而封锁扼杀敌人所谓人力物力的动员工作……这是切断其与民众联系的纽带,救命之钢绳,此实致命之打击。”
据凌源县资料记载:每个“部落”长宽均在35米左右,围墙高3米,厚1米,四角为碉堡,最多开3个大门,最外是大约1.5米深的壕沟,这个标准,基本反映了热河全境“集团部落”的模式。按此计算,热河省约100多万人被驱赶进2100个“部落”之中,平均每个“部落”为476人,人均仅占2.6平方米,在集家并屯严重的县,很多“部落”的居住人口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日伪当局还在“集团部落”中实行频繁“大检举”,实际上,“大检举”就是大屠杀。兴隆县日伪当局曾在该县进行四次大规模的检举,检举人数上万,其中第二次“检举”中大磨峪“部落”被杀害男青年72人,导致42户人家30户没有男人,8户被杀绝。
三、承德宪兵队之暴行
“西南治安肃正”在1942年至1944年达到了高潮,其中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1943年最为残酷,当时受害最重的是承德、滦平、丰宁、青龙、兴隆5个靠近长城的县,这场大规模的武装镇压的最高指挥者是关东军西南防卫军司令官,主要参加者有日伪军、警、宪、政、协和五部分,人数在30万以上,原通化大讨伐的8个警察大队改编为热河警察大队,伪满宪兵总团编成“西南特务宪兵队“,承德宪兵队也根据讨伐的需要,改变了机构设置。
“西南治安肃正”期间,承德宪兵队特高课长木村光明、日伪警宪配合军事讨伐,在热河地区疯狂的搜捕、抓人,制造了无数起血案。日本帝国主义的屠杀暴行令人发指,被斩尽杀绝的不下几十户,上至六十岁的老人,下至不满周岁的儿童,以至哑巴、残疾人都无一幸免。由于屠杀,在承德街水泉沟、蓝旗营村造成了“万人坑”,在大莫峪村造成了“寡妇庄”。
热河人民团结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拯救民族危亡,热辽地区组织建立了抗日义勇军。1932年6月,中共河北省委在北平建立了热河特别支部,以抗日民众为基础,建立根据地。
日军占领承德后,为进一步对蒋介石施加压力,实现军事上击破中央军,政治上控制平津的阴谋,继续向长城各口进攻,进一步实现向华北进攻的战略目标,从而拉开长城抗战的序幕。当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时,驻守喜峰口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和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与日军激战,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取得了长城抗战唯一的一次胜利。
热河失陷后,热辽义勇军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撤退入关,小部分留了下来,继续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撤入关内的义勇军,有的被国民党收编、遣散,有的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抗日同盟军,有的秘密潜回热河地区,再次举起抗日的大旗。日军侵占热河后,日伪统治机构日趋完善,利用汉奸、警察和特务对人民的控制与镇压也越来越残酷。日军为了防止人民拿起武器进行反抗,1933至1934年间,收缴事变时期散落于民间的武器,大肆逮捕“反满抗日”的“国事犯”和“思想犯”,用尽了各种毒刑:吊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烙铁烙……热河百姓就这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人民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
在热辽义勇军的敌后抗战斗争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是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1933年12月,孙永勤在兴隆县黄花川孙杖子村拉起一支农民抗日武装,命名为“民众军”,包括黄花川附近一带的农民200多人,并发动了黄花川农民抗日武装起义。1934年5月,民众军在五指山整编,人数增至5000余人,并将“民众军”改为“抗日救国军”,整编后的抗日救国军,在战略思想上和战士士气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以总队为作战单位,分散活动在兴隆、承德、青龙、平泉、迁安和遵化等长城一带,予日伪军以重创。由孙永勤创建并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是在国民党长城抗战失败以后,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农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队伍,与日伪军作战200余次,攻克敌人据点100余处毙伤俘日伪军数千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称孙永勤为抗日民族英雄。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对中国的“速战速决”,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强化了对热河的殖民统治,将热河变成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哨基地,将热河沿长城一线划为“西南国境”,掠取热河铁路建筑权、矿产开发权、土地使用权等经济权利,在当时热河所辖的22个县旗,1935年指定种植罂粟3098顷,1936年扩大到6000顷,1937年就达到了7000顷。另外,还对热河人民推行奴化教育。1937年8月,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周恩来及朱德之间往返的3封电报中,提出派一部分队伍远出热河,发动冀热察的游击战争,毛泽东指出以雾灵山为中心区域,创建冀热边抗日根据地。为了把发动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决策付诸实施,晋察冀军区根据毛泽东1938年2月的电报指示,抽调第一军分区部分军政干部和第三团,组成八路军第十一支队、第十二支队,发动了以冀东为主体的冀热边人民武装抗日大起义,从而,20万人民揭竿而起,瓦解了20几个县的敌伪基层政权。冀热边人民武装抗日起义,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民武装抗日起义,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38年冬,冀热区基本由“游击区”向“游击根据地”转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集中主要力量进行敌后的军事“扫荡”与反“扫荡”,妄图彻底消灭八路军和游击队,而冀热边的游击根据地也因这样的残酷斗争日益发展巩固起来。 1942年,热河抗日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承德、平泉、宁城、凌源、青龙、绥中连接起来,与冀东连成一片。进入1944年后,冀热边界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斗争依然激烈,在热河这片土地上,展开了历史上罕见的“扫荡”与反“扫荡”,“集家”与“反集家”的激烈斗争,形成了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冀热辽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热河全境,分布在热河各地的八路军游击队、地下工作人员纷纷配合苏联红军、八路军,围据点,拆“人圈”,接收敌伪政权,收复热河全境。
拂去岁月的灰尘,日本侵略者自己当年制作的画报 、拍摄的照片、发行的报纸都留下了深深的侵略烙印。一张张图片记录着中国人民深重的苦难,也是侵略者不打自招的供词,日军侵占的行为是暴虐的,中国人民是勇敢的。至此,抗战胜利已七十年,但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历史是不能被忘记的,中华民族已由衰败走向了振兴,中华民族将更加强大、和平。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27 10:44: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邯郸地区抗战概况
下一篇:秦皇岛地区抗日战争期间基本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