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山西武乡——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2016-07-20 08:48:52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6-01-20 作者不详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华北版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总部先后5次进驻山西武乡,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师部以及抗大、鲁艺、北方局党校、《新华日报》华北版等,长期驻扎在山西省武乡县,这里“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武乡作为敌后文化的中心之一,新闻出版事业从无到有,广大新闻工作者一手握笔,一手握枪,在战火中坚持出版革命报刊,许多同志在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其英雄业绩永耀史册。

  在武乡,各类报刊的出版发行,不仅及时宣传了抗日政策,使干部群众能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且丰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抗战事业的发展。

  《新华日报》华北版

  1939年1月1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最重要的报纸、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沁县后沟村创刊。铅印,4开4版,间日刊,发行量达3万份。报社编委会各部门都归编委会领导。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陈克寒。

  同年7月,报社迁至武乡县大坪村。何云以为,此地靠近八路军总部,有警卫部队把守,因背靠大山而便于隐蔽,故为一个较为安全的办报地点。10月19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大坪村成立,何云兼任总分社社长、总编辑。报社与通讯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报社编辑科(后由电讯科)肩负向延安总社发送新闻稿的任务。12月,由于报社人员大增,大坪村容纳不下,移址安乐庄村,大坪村只留下石印厂。

  在敌后战场上,随着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派出大批记者,进行战地采访,采写出大量战地新闻。何云等社领导不仅在报社抓编发稿件和印报工作,还经常随总部和一二九师首长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写工作。当关家垴歼灭战打响后,何云和陈克寒带领部分记者,背负油印机跟着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一二九师刘、邓首长,日夜战斗在火线上,写好报道,立即审阅,油印发行。虽然在激烈的反“扫荡”烽火中,报社经常转移,但从未中断出报。朱德总司令评价说:“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不仅在根据地,在国统区也影响甚大,甚至受到海外关注,美国纽约的《今日中国》杂志、莫斯科外交人民委员会等都长期订阅。

  在1942年夏的反“扫荡”中,该报社共有46人壮烈牺牲。社长何云被敌人子弹打中,临终前说:“我的伤势不很严重,快去救治倒在那边的同志们!”等医务人员再来看他时,何云已停止呼吸。

  此后《新华日报》华北版由陈克寒继任社长兼总编辑。报社培养了大批新闻干部和技术骨干,积极支援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兄弟新闻单位,为发展华北敌后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胜利报》

  华北太行山敌后斗争前线最早的大众化报纸之一《胜利报》(中共晋冀特委机关报),1938年5月1日创刊于山西和顺。创办之初报社有十多名工作人员,张玉麟任社长,安岗任总编辑,徐平为通讯联络部部长,贾景佐负责行政总务工作,冀雨负责刻写,陈远负责油印。报纸版面4开4版,三日刊,起初是油印,后改石印,发行3000份。报纸印刷采用粉连纸(有光纸),分红、白、绿三种颜色,报名由朱德总司令题写。

  《胜利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战争形势;宣传抗日救国,揭露敌人罪行;宣传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和大生产运动。设有社论、新闻通讯、工作研究、经验介绍、三日国内大事、三日国际要闻、老实话、小说、漫画等栏目。

  由于驻地遭敌频繁“扫荡”,报社离开和顺县,先后转移到辽县西河头村、榆社县岚峪村。1939年9月,晋冀豫区党委在武乡东堡村召开首次党代会,为报道会议情况,胜利报社从榆社出发移驻武乡石门村。记者们步行数十里去东堡村采访,回石门村撰写稿件、刻蜡纸、油印等,驻扎一个多月时间。期间根据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决定,该报变身中共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9月20日正式归晋冀豫区党委领导,安岗任社长兼总编辑。10月,胜利报社离开武乡,经黎城迁往辽县高家井村。

  其他的一些报纸还有:1939年1月1日,武乡县牺盟会主办的《大众力量》报,在大有镇王庄沟出版,面向全县发行,该报系周报,8开手刻单面油印。报社负责人郭忠,主编先后由赵竹儒、郭忠、索芾堂担任,记者有殷士肤、赵俊川,美术设计、绘画刻板是范云。随着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为更好地指导根据地建设,1941年春,中共武西县委、武西县抗日政府创办了《漳西战报》,常健任主编,油印出版,为不定期的报纸,稿件来源主要靠小学教师和有文化的干部。同年冬,中共武乡县委创办县委机关报《生产小报》,主要任务是指导全县农业生产以战胜灾荒、对敌斗争等。

  《前线》

  八路军内部发行的秘密刊物《前线》于1940年7月创刊。杂志在《本刊启示》中明确,“《前线》月刊为我军部队内部刊物,不得出售,各级军政机关收到本刊后必须负责保管及负责分发,应与秘密文件同样重视,不得遗失。本刊每月15日出版,在内部发至营级,为避免发生遗失留压等情形,各军政机关如有未能按期收到者,可向其所属上级机关索取,或径来函本刊,当代为查明,补发。”

  杂志样式是16开铅印本,每期3万到4万字。彭德怀、邓小平、罗瑞卿、左权、杨尚昆、陆定一、聂荣臻、滕代远等为该刊编委。《前线》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八路军营以上各级指挥员。八路军政治部要求各战线上的同志,特别是负责同志,要多多写稿,写在每次战斗或战役后,军事政治工作的总结与经验教训,特别欢迎关于提高军事素养、战略战术的研究、政治工作的建设等文章。

  杂志办有众多专栏,如“工作通讯”“部队通讯”“缴获文件”等,内容丰富多彩。《前线》在武乡期间,还创办了《前线画报》。

  《党的生活》

  为了巩固党的组织,统一党内思想,坚持敌后斗争,争取最后胜利,中共北方局在武乡作出决定,创办党内刊物《党的生活》。1939年11月15日,《党的生活》杂志在王家峪村新鲜出炉。

  发刊词指出:“第一,它将努力阐明马列主义的原则,批评一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错误理论,使自己成为在思想上、政治上巩固布尔什维克党的武器;第二,它将努力解释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原则,使自己成为在组织上巩固党的队伍的武器;第三,它将努力使自己成为华北各地工作经验交换的园地,帮助各地同志解决工作困难,成为对各种工作实际指导的刊物。”

  《党的生活》每期刊发文件和文章5至8篇。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刘伯承、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陈云、傅钟等领导同志为杂志的“重点作者”。核心文章包括“巩固党”的文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群众工作,政治工作,党风、党纪、党性原则,根据地建设,对敌斗争,锄奸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党校工作等。

  抗日战争期间在武乡出版的重要刊物还有:1939年12月,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创办的综合性通俗读物———《青年与儿童》,发行量高达6万多份,创太行山杂志发行量之最;在武乡王家峪村,1940年春,北方局妇委创办了《华北妇女》;1939年4月1日《抗战生活》在长治创刊,到7月出至第6期时暂时停刊,翌年5月1日,《抗战生活》在武乡县安乐庄复刊,朱德总司令为杂志题写刊头,并题词“祝抗战生活复刊”。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7-20 08:50: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山西女兵连:烽火中百炼成钢

下一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