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横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世代生息着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发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对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文化宝库,缔造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100多年来,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统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抗日战争中,内蒙古地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的主战场,各族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史上,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是经天纬地的。
在内蒙古民族抗日斗争中,东部区的抗日斗争与东北战场有着密切联系,抗日力量主要有东北抗日联军、抗日义勇军等。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青山抗日游击队。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有以国民党军队傅作义指挥的部队等抗日队伍。在内蒙古各地区,还有以蒙古族上层王公与宗教界人士组成的抗日队伍、民众自发组成的抗日队伍等。在内蒙古的辽阔土地上,无论是巍巍兴安岭,还是茫茫大草原;无论是雄浑大漠,还是城镇乡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游击队、国民党军队傅作义部、上层王公和各族各界民众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同仇敌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内蒙古东部地区
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当时的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呼伦贝尔部和西布特哈地区,大致为今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以及黑龙江省西南部、吉林省西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西北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开始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渗透。日俄战争后,日本在内蒙古权益逐步扩大,积极策划和支持“满蒙独立”运动,并一步步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经济渗透。1931年,发生在内蒙古东部兴安盟索伦地区的“中村事件”,成为“九一八事变”导火索。“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迅速进行军事占领,1932年侵占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盟大部地区;1933年3月侵占昭乌达盟地区。接着将东部蒙古地区并入伪满洲国版图,设立专管蒙古人事务的机构,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殖民统治体系。在伪满洲国政府内,设置伪兴安局(后改称兴安总署),废除盟(部)一级建制,设伪兴安东分省、南分省、北分省、西分省,隶属于伪兴安局;1934年改为东、西、南、北4个省。1943年建立伪兴安总省后,撤销东、西、南3省,改称地区;此外,还有伪热河省、北满特别区。在各伪省、旗及内设机构均设有日本人专任的参事官,掌握实权,成为省、旗的实际统治者。1933年3月,又成立“兴安西警备军”。4个“兴安警备军”统称为“兴安军”,属于伪满洲国正规军,总兵力达1万人。
为加强殖民统治,日本侵略军在伪满洲国建立警察机构。1932年12月,在海拉尔、扎兰屯、郑家屯设立伪兴安警察局。1933年8月,在开鲁设“立兴安警察局”。1943年开始,在离国境线较近的重要旗县成立警察警备队。日本关东军在博克图、海拉尔等地设立宪兵队、情报部和保安局等组织,对蒙汉各族人民进行屠杀与镇压。通过调整地方行政建制及废除“旗县并存”制,实行以“特权奉上”形式,延续近300年的蒙古王公制度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被彻底废除。
日本侵占内蒙古东部地区后,以极其凶残的手段,对各族人民进行野蛮残酷的屠杀和肆意残害。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部署大量兵力,其中包括陆军第23师团、关东军第6军、日军第8国境守备队与关东军第119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80旅等,对各族人民实行法西斯白色恐怖,包括镇压反满抗日、清乡与维持治安、实行保甲制度与“集家并村”、实行高压统治、进行细菌战与毒气试验、开设特别法庭审判无辜人民、施行“国民勤劳奉公”制、残酷剥削中国工人、奴役和虐杀劳工、强制征兵、设立矫正院等,各种残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日军侵占内蒙古东部地区后,实行统一管制的经济“统制”,建立兴农合作社,实行“配给”制和一系列经济掠夺政策;通过实行“蒙地奉上”,攫取大量土地的所有权和地租收入;通过“出荷”粮谷产品、“出荷”牛羊掠夺无数农牧产品及森林矿产资源。特别是通过垄断铁路交通经营、操纵金融大权、控制通讯和海关、实行名目繁多的税赋,夺取经济命脉。实行“鸦片买卖”、强迫农民种植鸦片,造成鸦片毒害泛滥。划定移民开拓地带、建立移民开拓团,进行移民侵略。此外,设立思想文化统治机构,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通过改革喇嘛教和建立“协和会”、成立“蒙民厚生会”与“蒙民裕生会”、创办各类奴化教育学校,实行奴化教育,对蒙古族传统文化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三、日军侵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在侵占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后,日本侵略势力不断进行扩张,一步步占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933年4月,占领多伦。1935年,占领宝昌、商都等6县。1937年9月,攻占丰镇、集宁;10月,归绥、萨拉齐、包头沦陷;11月,侵占准格尔旗黄河以北地区和达拉特旗部分地区。至此,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城镇和平绥铁路沿线相继沦陷。1940年2~3月,日军一度占领河套地区五原等地。
日军占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后,相继建立各种伪政权:伪察东特别自治区、伪察哈尔盟公署、伪蒙古军总司令部及蒙古军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晋北自治政府和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委员会、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各种伪政权或由日本人直接出任正副职,或设立日本参事官和顾问,掌握实际行政权力。1941年,成立伪蒙疆政府警察队总司令部,有警察18500人(含日本警察)、自卫团6230人、灭共青年团74000人。这些日伪军警宪特,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和镇压,绞杀抗日救国力量,制造牛王庙、油葫芦湾、田家镇、归绥、萨拉齐等多起惨案。他们屠杀无辜百姓,派飞机狂轰滥炸,强征大批劳工,实行法西斯白色恐怖。
日伪政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大力推行“统制”政策,由日本人控制的特殊、准特殊和普通会社进行经济掠夺。设立各种金融统制机构,发行和通用伪满货币、伪钞,统制税收,严格控制铁路和交通。详细调查矿产资源,统制煤铁盐等矿产资源,统制畜产品,统制贸易、物资和物价,统制商业。建立鸦片统制体系,两次重组“土业组合”,对鸦片实行“统制”。建立从上到下的殖民教育体系,创办各类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将对各族人民的奴化教育贯穿始终。设立众多殖民统治喉舌,控制、利用和改革宗教,并野蛮地摧毁文化古迹,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四、东北抗日义勇军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入侵与残酷统治,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抗日武装中有高文彬领导的辽北蒙边民众义勇军,关玉衡的辽北蒙边义勇军右路军,苏炳文的东北民众救国军,李海青的东北民众抗日自卫军,周荣久的反满抗日救国军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绿林好汉”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组成许多义勇军队伍,其声势之大,人数之多,历史空前。他们是东北民众力量抗日的重要武装。
高文彬领导的辽北蒙边民众义勇军,先在通辽以北阻击日伪军向通辽的进攻达4昼夜,迫使日伪军退回舍伯吐。1932年5月,辽北蒙边宣抚专员行署辖区划为辽宁义勇军第5军区(后改为第5军团),8月,编成骑兵分队,从开鲁出发,长驱300里,沿途击溃多股日军后,兵不血刃收复康平。8月底至10月初,义勇军先后3次进攻通辽。之后转战辽源、康平、开鲁。11月27日,与日军血战5昼夜的高文彬部被日军的飞机、坦克、装甲车围困于康平,伤亡惨重。在向开鲁方向突围途中,高文彬在康平杜家窝堡被俘。之后,李海山、刘振玉率部继续坚持斗争。1933年2月,第4次攻打通辽。5月,李海山部编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骑兵挺进军孙良诚部;7月,参加收复多伦之战。抗日义勇军的将士们迎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用鲜血和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五、中国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战争
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一直关注和领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1932年1月至1933年9月,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以崭新思想风貌和战斗风格,活跃在抗日战场上。1933年9月至1936年2月,反日游击队相继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共6个军。第1军独立师于1933年9月18日成立,从1934年1月开始,即联合几支抗日义勇军、山林队共同作战。1935年冬,东北人民革命军各部开始着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组建完毕,共11个军,人数最多时4万多人。在长达14年的岁月里,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千次,歼灭大量日伪正规军,牵制近40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特别是从1939年底至1942年,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广大地区,同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起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沉重打击。
1940年8月,中共冀东地委和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派出工作组,深入承(德)平(泉)宁(城)地区。10月,在宁城县霍力川一带组建一支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1942年5月,在承平宁地区建立4个区级抗日政权。11月,发动热南战役,连续攻克宁城八里罕伪警察署和洼子店、黄土梁子、六沟、七沟等11个伪警察分驻所,袭击上谷、永合两个火车站。八路军第11、12团在承德县三沟、宁城县黑里河等地与日伪军多次作战,重创敌人。1945年5月,成立宁(城)赤(峰)联合县,热河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逐步扩大,成为进军和解放东北的前沿阵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第3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蒙古工作的指示信》,号召绥蒙当局与蒙汉人民动员起来抵抗日军进攻,提出以蒙古民族,不分盟旗,不分上下,团结一致,抗日援绥,保卫绥远,保卫蒙古,驱逐日寇出绥蒙作为动员蒙古民族抗日的口号,采取发动下层与联络上层相结合的方针,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于1938年春作出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决策后,同年6月,八路军120师抽调358旅715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着手组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组建战动总会晋察冀绥边区工作委员会,辖由太原成成中学师生组成的战动总会抗日游击第4支队(简称4支队),随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敌占区,参加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7月底至8月初,大青山支队、总动委会及4支队约2300余人向大青山进军。主力部队于9月初进入大青山腹地陶林县大滩一带。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在东起集宁灰腾梁,西到包头、固阳,北起达尔罕旗、四子王旗,南到黄河、长城的广大区域展开游击战争。
1939年夏,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需要,大青山支队通过缴获、购买和群众捐献等多种方式,逐步充实马匹和鞍具,改建为骑兵支队。1940年冬,骑兵支队奉命将3个营扩充为3个团。1941年12月,4支队亦改建为骑兵,编为大青山骑兵支队独立营。1938年9月至1940年1月,共与日伪军交战120余次,击毙日军1000余人、伪军500余人,俘虏伪军500余人,缴获枪支500余支,击毁敌军车50余辆,并多次破坏电台、桥梁、铁路等设施。1940年,日军对大青山以及根据地发动十几次“扫荡”,据不完全统计,骑兵支队与敌进行大小战斗95次,毙、伤日伪军794人,俘虏日伪军193人,缴获许多枪支战马。
同时,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地方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各县区政权大部建立游击队,并组织群众成立游击、锄奸、侦查小组。游击队担负起锄奸、放哨、侦查、袭击日伪军,破坏敌通讯设施,掩护党政工作人员,征收抗日物资等任务。其中,较著名的有蒙汉抗日游击队和蒙古抗日游击队。由中共党员杨植霖等组建的“蒙汉抗日游击队”,是大青山地区由共产党员创建的最早的一支蒙汉联合抗日武装。在旗下营附近伏击日军火车,在归武公路伏击日伪军汽车,夜袭归绥城北坝口子村伪警察所,并严惩阻挠游击队征集物资的伪地主保甲团。到1938年8月,发展到230余人,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会师后,改编为“绥蒙游击大队”,与大青山支队一起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初,贾力更、李森等发动群众,由察素齐塔布子村十几个蒙古族青年农民为基本骨干,组建成蒙古族抗日游击队。李森调离后,高凤英领导这支队伍,担负掩护绥西地委、专署的任务,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八路军警备骑兵团进入桃力民,建立中滩第一支抗日武装窦支队,成立八路军骑兵第3营等。中共领导的河套地区抗日斗争,还有扒子补隆垦区的抗日武装、安北抗日救国后援会及河套地区党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
1940年夏,为加强对各地游击队的统一领导,中共绥远区委将各县游击队统编为绥察独立第2支队,绥西、绥中、绥南游击队分别编组为第1、2、3大队,协同主力作战,配合地方政权开展群众工作,保卫党政机关,成为坚持大青山游击战争的一支生力军。直至1945年8月15日本侵略军投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青山根据地与各路抗日武装,为内蒙古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并作出贡献。
六、国民党军队傅作义部进行的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军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抗日斗争,有百灵庙战役、察哈尔和绥远的抗战、反攻绥远之战、袭击包头之战、绥西之战和收复五原之战。1938年春,蒋介石为牵制华北日军南援,命傅作义指挥所属部队,并配属门炳岳骑兵第6军、原东北军何柱国骑兵第2军、马占山东北挺进军,攻击太原或归绥,以策应徐州会战。傅作义拟定袭击绥南各县、攻打归绥的作战计划,同时命马占山部由准格尔旗北渡黄河,进入大青山、武川以西进行游击,以牵制归绥日军;令门炳岳部由河套东进,进攻包头、固阳守敌,以分散敌人兵力。4月23日,傅作义部第35军211旅422团进攻伪蒙古军门树槐部,攻占清水河县城后继续前进,25日攻占大红城,26日收复和林格尔县城。主攻部队101师在211旅掩护下,通过和林继续向归绥挺进,在反攻绥远之战中,马占山部在察素齐附近破坏平绥铁路数处,并与伪蒙古军激战两天,后由白石头沟进入大青山,对武川形成进攻态势,吸引和分散归绥日军兵力。门炳岳部受命进攻包头、固阳日伪军,策应35军主力反攻绥远作战。八路军120师贺炳炎部配合傅作义部、何柱国部、门炳岳部反攻并收复偏关。反攻绥远之战历时近两个月,大小战斗十几次,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生俘日军数十人,缴获山炮数门,长短枪2000余支,战马400余匹,其他弹药物资甚多,一度收复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等县城并周边地区。
日军入侵河套,占领五原等地。傅作义精心部署,发动收复五原的战役。1940年3月20日向五原及外围据点发起总攻。同日下午,800名掏心突击队员突入五原城内,与敌展开激战。22日下午,攻占五原新城。29日,收复乌梁素海、西山咀等地。五原战役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缴获各种炮、汽车、轻重机枪、步枪、电台等。五原大捷开创抗战反攻胜利先河,牵制日军主力南下,有力配合全国各抗日战区的其他战役。
在绥西抗日战争中,蒙古族巾帼英雄中将女司令奇俊峰、中将女司令巴云英和少将女司令额仁庆达来的抗日行动,也为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英雄史诗增添了精彩的篇章。
七、民族团结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激起了中华民族的同仇敌忾,各族各界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各族各界民众支前抗日救亡,参加和支持义勇军、抗联的抗日斗争;各族群众纷纷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例如,海拉尔民众怒杀日军、科左中旗民众反满抗日等。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绥远敌占区的抗日救亡活动,主要有《塞原》《新绥远》《西北日报》等绥远抗日救亡报刊。1937年7月底,由绥远民先队、牺盟会、妇女会、绥远学联等抗日救亡团体,联合发起组织“绥远民众抗日救亡会”,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在城镇、铁路沿线和日伪统治地区,积极开展地下斗争。“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秘密的群众抗日团体,以财神庙内的蒙疆道教会为掩护开展活动,到1940年初,会员发展到200多人。九世班禅与内蒙古僧俗群众抗战,在百灵庙发出“抗日通电”,阻止德王与日本“合作”分离蒙古的阴谋;沈逸千画笔当枪宣传抗日;陈波儿、崔嵬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吕骥在归绥教唱救亡歌曲;绥远文艺界组织抗敌协会通俗读物宣传抗日等。
在对日军的统战工作中,被称为“日本八路”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也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福冈留从战俘到战友,户光略为八路军当翻译,渡边被宽大释放,是其中成功的事例。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蒙古族上层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例如,土默特总管荣祥取缔日特电台,筹集军需支援马占山部,退守榆林组织抗战;沙克都尔扎布(沙王)主持成吉思汗灵榇西迁和领导伊克昭盟各旗武装起义;那木济勒色楞亲王严词拒绝替日本人做事;孟克鄂齐尔等对大青山支队的支持;“二喇嘛”补英尔计支援八路军;策思德巴拉吉尔同日伪的斗争等,都让人钦佩。土默特蒙古族地方武装“老一团”及其团长李根车的剿匪与抗日;“八一一”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葛根庙武装起义和其他蒙古族官兵的起义,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对日寇的仇恨。他们的抗日斗争业绩可歌可泣。
鄂温克族具有反帝爱国传统,他们大力支持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联最可靠的同盟军,协助抗联同日伪军警英勇战斗,涌现出许多抗日民族英雄。
鄂伦春人勇敢强悍,鄂伦春族民众为抗日大业慷慨捐躯,其中有,陈号义屯薛和献身、通河县李宝太父子殒命、佳木斯元宝光荣牺牲、赵国志献身抗日事业。
达斡尔族民众踊跃抗战,其民族上层反抗日本侵略者做出巨大牺牲,例如,郭道甫不做日本人的奴隶、凌升以生命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达斡尔族民众支援马占山、苏炳文的抗日斗争,支援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郭文林领导伪兴安军官兵哗变。回族民众的抗战也是内蒙古地区各族民众抗日的组成部分。l937年10月,包头回民组成“西北回民救国会”,发表《告西北回民书》,强烈谴责日寇侵占包头、绥远。抗战时期,无论回族上层、宗教领袖、军政要员,还是普通回胞、老人、妇女、青年、学生,乃至士绅商人,都以各种方式与途径,在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积极表达他们的抗日立场,踊跃投入抗日救亡、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洪流中。其中,粉碎日寇“蒙回互杀政策”、多伦回族群众支持抗日同盟军夺取多伦、抗议日军盗取回民坟地骨殖的斗争,是最典型的几例。
八、抗战胜利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联合签署《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10日,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向日本宣战。
1945年8月9日,苏蒙军队150万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总长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苏军第17、36、39、5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和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分4路向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地区挺进。8月9~14日,先后占领满洲里、海拉尔、牙克石、突泉、索伦、王爷庙等地。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军仍未放下武器。15~17日,苏、蒙军先后占领林西、乌丹、通辽、赤峰、博克图、扎兰屯等城镇。10~16日,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在普列耶夫指挥下联合作战,向多伦方向疾进,很快将这一方向的日军和伪蒙古军击溃,先后攻占多伦、康保、张北等地,19日占领承德。至22日,苏蒙联军共前进950公里,并占领长春、沈阳、大连等城市。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题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配合苏联及其他盟国作战,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地进攻,猛烈地扩大解放区。10~11日,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7道命令,其中4道命令涉及绥蒙地区,命令八路军向绥察热挺进并配合苏蒙联军作战,迫使敌人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地区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宣告彻底结束,内蒙古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责任编辑:陈亦可 最后更新:2023-08-21 09:25: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红色故事:蒙古抗日游击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