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口县境内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东岸小关门嘴子山西坡上,一座“八女英魂,光照千秋”的纪念碑巍然耸立。山下不远处的乌斯浑河畔,是著名的“八女投江”发生地。近日,“胜利之旅”报道组驱车来到了这里。
如今的乌斯浑河,已经没了六十多年前的湍急,更没有当年冰冷刺骨的感觉。不远处山坡上的八女投江纪念馆里,陈列着已经毁坏的枪支和大刀,当年八名女战士就是用这简陋的武器抗击着百倍于自己的日寇的——
1938年10月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五军一师的一支百余人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 原名郑志民 、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经过连日奔袭,抗联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翌日早晨过河。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伪军将露营的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战斗打响。冷云果断组织女战士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慌乱中的日军以为中了埋伏,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抗联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冲出日军包围圈的抗联大部队发现八名女战士没有突围,多次组织营救,终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砸毁了枪支,手挽着手走进了冰冷的乌斯浑河……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林口县博物馆馆长衣哓白感慨地对记者说:“八名女战士最可贵之处是她们原本有生的希望,因为敌人并没有发现她们,只要躲起来不出声,就能活下来。但是她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全力掩护大部队突围,这种精神可歌可泣。”
随后,记者来到了刁翎镇四合村,找到知情人王连财老人的家。今年81岁的王连财老人,曾经与八位女烈士中的王惠民和郭桂琴是一个村的村民,老人回忆说:“当年四合村有十几户人家,其中一大半通抗联,是有名的抗联堡垒村。王惠民的爸爸外号叫王皮袄,是抗联五军的副官。1937年,王皮袄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将家里最大的孩子王惠民带到了抗联部队。那时王惠民才12岁。我当时跟郭桂琴挺熟,她17岁那年母亲死了,父亲把她送到四合村的姥姥家抚养,大家都叫她菊花子。当年抗联五军到我们村动员她参军抗日,她姥姥雷老太太舍不得,后来抗联同志做了一夜思想工作才同意的。”
青山铭记,绿水藏情,八女殉难之地,吸引了各界人士慕名而来。1995年,家乡人民捐款40多万元,将纪念碑增高到10米,还建起13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纪念馆馆员唐洪生说:“虽然大家捐的钱不多,碑和纪念馆也都不大,但林口人精神上是富有的。纪念碑建成揭幕那天,山上坐满了群众。”如今纪念馆已被列为红色旅游景点,年接待游人3万余人。八女投江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和戏剧舞台。
责任编辑:武文滔 最后更新:2015-06-16 10:19:5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高洪:日本右翼势力眼中的国家观与战争观——《大东亚战争的总结》对今天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
下一篇:见证侵华日军投降的指挥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