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贵州省博物馆特精选了38件反映红军长征过贵州的文物,以“文物里的长征”为主题展出。此批文物既有红军宣传书写的文书布告、木板标语、印章传单等;也有反映贵州民众支援红军的文物,多角度地展示了红军长征过贵州的壮举。
1935年底,红二、红六军团撤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向西战略转移。1936年1月进入贵州黔东地区,2月3日,红二、红六军团占领了乌江西岸的黔西县,随即召开会议,成立“中共川滇黔省委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布告》(第四号)(见上图),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布告所署时间为“公历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一日”,钤有“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的朱文大圆印。左下角三行署名分别为:主席 贺龙、代主席 陈希云、副主席 朱长清。
布告详细阐述了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黔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宗旨,明确提出反蒋抗日的救国主张,即“我红二、红六军团为着挽救中国之危亡,数年来与蒋介石进行不断的流血的艰苦的战争,此次转战千里进入川滇黔边,担负着扩大抗日反蒋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神圣的光荣的责任,在川滇黔边创造抗日的苏维埃区域与扩大抗日的红军,联合一切反日反卖国贼的势力共同挽救中华民族之危机。”根据这一宗旨,联合一切力量,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根据地领导人贺龙、王震等拜访当地很有名望的民主人士周素园。周素园曾为辛亥革命时期贵州的主要领导人,出任过大汉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辛亥革命失败后退出政坛,归居家乡,思考探寻救国之路。红二、红六军团的到来,让周素园看到了希望。周素园受新的政权之邀,召集民众,组织抗日武装。以原有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掌握的三支武装力量为基础,迅速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周素园出任司令。在革命政权和各方爱国人士的组织下,根据地各地相继成立了抗日救亡委员会、抗日救国团、抗日大同盟等爱国抗战团体。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布告》(第四号)还宣布了七条施政方针: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组织各级革命政权;二、组织民众抗日武装力量;三、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四、改善人民生活;五、保证红军和民众的物质供给,保护、发展生产;六、提高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七、惩治反革命和汉奸。
在红二、红六军团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大定县(今大方县)的群众成立了拥护红军委员会,积极支持红军。该委员会发布了欢迎红二、红六军团的布告,该布告保存至今。各地老百姓还组织众多的担架队、妇女队、儿童团,做好各项后勤工作,配合根据地的红军作战。大定、毕节两县的苏维埃政府发动全县的裁缝和妇女日夜赶制军装2万套,解决了红军缺乏冬装的问题。群众踊跃参加红军,出现了父子、兄弟、夫妻争相参加红军的感人场面。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地区参加红军人数达5000余人。
这份在毕节城内文顺石印局印制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布告》(第四号),内容十分丰富,既可作为反映“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客观存在的实物见证,又是研究它的历史任务和革命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作者刘 恒 单位:贵州省博物馆)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5-02-06 10:55: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太行烽火中的爱情绝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