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潘家峪的人,老幼众黎民。一齐被火焚,小儿童命归阴,苦死老年人。”这是赵永安当年在村中荒废多年的大庙中指挥着村中的青年们一齐高唱的抗日救亡歌曲。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持并参加抗日战争。
一、誓死不当亡国奴
1921年赵永安出生在河北省遵化县一个叫做般若院的小村子。抗战爆发之后,作为村中的一名青委(青年救国委员会委员),赵永安的一个很大任务就是通过组织村中的百姓“唱歌子”这种方式,来宣传抗日救国的理念,调动村民的抗日积极性。“其实我最初没有意识到抗日的意义,但是后来我听了八路军的宣讲,就开始从心底觉得誓死也不能当亡国奴。”而日军在中国农村的胡作非为更是加深了赵永安对鬼子的仇恨。“日本鬼子经常来村子里抢东西,他们来了后又打又吃又抢。每次只要他们一来,全村的鸡就肯定被他们给抢光,而百姓们对于手中拿枪的鬼子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为了防止日军晚上进村抓人,村子里的年轻人晚上都要去村外的农民家里去住。而身为抗日积极分子的赵永安则更是不得不把全家人晚上都接到村外去住。1941年的一个晚上,日本人把村庄包围了起来,正在村外一个朋友家熟睡的赵永安被房东急叫了起来。“他把我叫出屋子领着我往外一看,村子里烧着熊熊大火,浓烟滚滚,我急着要回去灭火,他拦住我说这肯定是日本鬼子干的,现在不能回去,甚至还得往更远处跑。没过多时,果然看到有村民向外逃。”直到第二天中午确定日本鬼子已经离开了村子,赵永安才和村民一起赶回了已经烧成灰烬的村庄。“我回到家里一看,啥都没有了,一片废墟,真是恨透了日本鬼子。”
比这更为悲惨的经历发生在赵永安所在的般若院的几十里之外的潘家峪。“潘家峪是一个有一千多人的大村子。原来有一个兵工厂,专门负责给八路军制造手榴弹什么的,后来兵工厂搬走了。可是潘家峪早就激起了日本鬼子的愤恨,一天晚上日本鬼子冲进了村子,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统统赶到一个大院之中,然后就是架起的机枪扫射,结果村子里的人一个活着的都没有,惨极了。”于是一首“可叹潘家峪的人,老幼众黎民。一齐被火焚,小儿童命归阴,苦死老年人。”的歌子也就开始在般若院的村中传唱开来,誓死不当亡国奴,赶跑日本鬼子也就不仅仅成为赵永安一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体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军民团结一家亲
1941年,村里第一次设立了村委会,而赵永安也成为了第一届村委会的财粮委员,主要负责收集百姓粮食,以支持八路军在敌后开展的工作。“我们的政策就是合理负担,地多的多出,地少的少出。”为了配合八路军的抗战,村里的百姓都做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财主,还是普通贫民,都积极主动地给八路军提供粮食。如“我们村里当时有兄弟俩:哥哥高安,弟弟高勇,都是贫农。他们平时靠扛长工为生,家里只有很少的土地,打的粮食也不多。但是就这种情况下哥俩还是主动纳粮,每年交五六斤或者十来斤小米。”许多村民说 :“打鬼子我们积极拥护,抗日是大伙的事情,捐粮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除了积极筹措公粮外,最大限度地为八路军提供方便也是村里的百姓们对抗日的巨大支持。“八路军也曾经在我们村里住过。有时候一两个连,多的时候有一个营。他们来了都住在村民家里,而老百姓也都主动腾出好房子给他们住。百姓们还主动给战士烧洗脚水,洗衣服等。村里甚至还曾凑钱买头肥猪慰问八路军。”赵永安在讲述中回忆起八路军曾经住在自己家的那段经历。“那时候我们家有四、五口人,住在我们家的八路军战士有十几个。我们给他们腾出了两间房子。家里人对八路军十分热情,为他们缝军装,补袜子,洗衣服。战士们也是帮着我们打扫院子,如果白天不走还要主动帮着干农活,大家像一家人似的。”
三、艰难抗战得胜利
1945年8月15号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可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立刻能知道这个消息。“有一个在城里为日本人干事的伪军,那天他一个人往村子里跑,在村子门口被我们给抓住。他嚷嚷着要求我们带他去找八路军,说是要到八路军那里投降,因为日本鬼子已经投降了。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个天大的喜讯,全村人都高兴极了。”虽然村子里百姓们甚至没有钱去买鞭炮,没有吃一顿好饭以此来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村民们的兴奋心情。“大家都说过去粮食被日本鬼子抢光,老百姓没有饭吃,现在日本鬼子被赶跑了,五天不吃饭都愿意。”
赵永安老人最后还深情地说:“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富强了,全国各族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一定要教育后代勿忘国耻。”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8-03 09:55: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同安坊,日军在此屠杀芳村百姓
下一篇:烽火家书:一个华侨家庭的抗战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