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影激荡不屈的灵魂(铭记·抗战中的电影)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队伍里,除了浴血疆场的猛士,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于抗战的前线后方,以镜头为武器,以胶片为甲胄,不仅记录了中华儿女家园沦陷的痛与恨、舍命报国的勇与诚,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励精图治、团结抗日的精神面貌。他们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极具生命活力、艺术魅力与历史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不仅在当时鼓舞广大民众投身于抗日洪流,而且为后世留存了那个特殊时代的诸多珍贵记忆。这群把爱国赤诚付诸影像的战士今天已经渐次远行,但他们的作品与精神,却足以为后来人所记取。
——编 者
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天下人心向延安
王一岩
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周恩来亲自组织、安排进步的文艺工作者有计划地撤离上海,聚集到当时的抗战领导中心武汉。武汉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分管文艺的政治部第三厅则由郭沫若任厅长、共产党员阳翰笙担任办公厅主任。那时,自编自导自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桃李劫》的袁牧之找到阳翰笙,要求上前线去拍摄反映八路军抗日的纪录片。不久阳翰笙告诉袁牧之,八路军总政治部决定组建电影团,周恩来还委派他去香港购买胶片和机器。袁牧之喜出望外,立刻动身前往香港,在廖承志的支持下,购得了16毫米摄影机等器材和数万米胶片。回到武汉的时候,袁牧之见到了拍摄《四万万人民》的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并从后者手中获得了埃姆摄影机和一些剩余胶片的资助。
1938年秋天,袁牧之和吴印咸携带所有的摄影器材和电影胶片,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成立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简称“延安电影团”,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兼任团长,袁牧之担任编导,负责艺术创作。电影团成立后,袁牧之立即开始采访,并完成了脚本写作,纪录片定名为《延安与八路军》。
1938年10月的一天,陕北公学、抗大等部分青年学生登上华侨捐赠的两部卡车,随延安电影团前往黄陵县拍摄《延安与八路军》。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选择在黄帝陵开机拍摄第一个镜头。根据参加拍摄的青年学生、后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国家电影局局长陈播生前回忆,由于胶片紧缺,拍摄严格按照袁牧之的采访提纲进行。第一个镜头就是黄帝陵的石碑,第二个镜头俯拍公路上行走的男女青年学生,第三个、第四个镜头也是陈播等青年学生背着行李从各个方向奔赴延安。
影片拍摄并非一帆风顺。一天早晨,摄影师吴印咸在延安的南门城墙上架好了摄影机,陈播等青年学生和八路军战士列队在高高的城墙下等待。只等导演袁牧之一声令下“开麦拉”,就从巨幅的“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标语前走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预演了几次后正准备正式拍摄时,一场大雨从天而降。这个“大场面”的第一次拍摄只好草草收场。
那时,袁牧之和摄影师吴印咸等电影团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他们记录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工作情景;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生活、生产、经济的发展,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晋东南、晋西北和河北地区八路军、民兵和儿童团的抗日斗争;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白求恩大夫的工作场景……用一个个电影镜头表现了“天下人心向延安”的主题思想。
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前期拍摄完成后,因延安没有电力、清洁用水,也没有制作设备,不具备电影制作条件,于是中央派遣袁牧之和音乐家冼星海前往苏联,完成《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和配乐。
1940年初,袁牧之把拍摄的35毫米胶片部分带去苏联,于1941年在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将片子基本制作完成。然而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袁牧之随着莫斯科所有的重要机构迁往西伯利亚。迁移途中,胶片素材遗失大半。195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后, 曾由陈播同志去苏联找回一部分影片资料, 其中有不少是抗战期间拍摄的。但这部影片的全部底片和素材一直没有找到。
虽然纪录影片《延安与八路军》最终没能与观众见面,但是回望硝烟,中国纪录电影工作者用影像为时代记录的不懈努力,依旧值得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铭记。之后,电影团又拍摄了《南泥湾》《十月革命节》《新四军的部队生活》等大量纪录片、新闻片,为我们留下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最珍贵的影像。
(作者系中央新影纪录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93岁秦怡深情回忆
我这样成为文艺抗战的一员
1938年夏,我只身逃离家庭。当时16岁的我幼稚简单的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做亡国奴,去前线抗日。
当时的电影创作与戏剧演出构成了大后方文艺领域的一道风景。两者平行而又交叉,许多文化人既是电影创作的主力又是戏剧运动的中坚力量。抗战初期,戏剧活动集中于上海和武汉,武汉失陷后各方文化界人士涌向了重庆。我一路跟着大家走,从上海到了武汉,又从武汉转到了重庆。在重庆,我接触到中国电影制片厂的两位导演——应云卫和史东山,以及更多的文艺家,他们是我从事艺术的启蒙老师。
史东山早在1932年与蔡楚生等合作拍摄了《共赴国难》。1938年他拍摄的《保卫我们的土地》是抗战后推出的第一部表现抗战题材的电影,和后来的《好丈夫》《胜利进行曲》《还我故乡》等影片被称为“抗战四部曲”。抗战胜利后,他受周恩来委托,在上海和阳翰笙、蔡楚生、郑君里等组织联华影艺社,成为抗战后进步电影的新阵地。他编导的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被誉为“为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基石”。应云卫早在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他导演的《八百壮士》上映后轰动武汉,成为场面宏大、悲壮激烈的抗战电影的代表。1940年,他赶赴内蒙古草原外景地,导演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蒙汉团结抗日的影片《塞上风云》。两位导演的言传身教至今令我难忘。
在重庆,国民党政府对电影拍摄控制得很严。1942年初香港沦陷后,原先从香港进来的电影器材供应出现断档,大后方的电影活动几乎陷于停顿,戏剧便成为我们电影人的战场。
在日军飞机整日轰炸的情况下,应云卫、陈白尘曾带领我们十几个青年,住在南岸黄角桠一间破木板房里。我们既是编、导、演,又是炊事员、采购员,还要兼管化妆、服装、道具。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陈白尘编剧的《大地回春》于1941年11月底在重庆演出。
有一年过年时,我在一个朋友家里吃饭,同桌的几人中有一位是周恩来同志。吃饭时,周恩来问我:“你在哪里工作?”我说:“在做实习演员,有时还在合唱团里唱歌,就在那里混混。”他就问:“你唱什么歌?”我还很理直气壮:“当然是抗战歌曲了。”他就说:“你做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你想想看,千千万万的人都在你们这个歌声鼓舞下,走上了前线,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这件事情教育我,即使一个最普通的角色,在抗战中也有自己的价值。
在党和许多同志的支持下,我们演出了一部又一部戏:陈白尘编剧的《大地回春》《愁城记》、老舍编剧的《面子问题》、阳翰笙编剧的《天国春秋》、郭沫若编剧的《棠棣之花》《屈原》、石凌鹤编剧的《战斗的女性》,还有外国的《茶花女》《钦差大臣》等等。就这样,我从一个不想当演员的人,爱上了这个事业, 成为文艺抗战的一员。
(本报记者任姗姗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8日 24 版)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9 09:54: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