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护文脉 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六迁”
2015-09-23 11:08:25  来源:人民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在浙江省图书馆,至今仍存有一件镇馆之宝,这就是曾藏于文澜阁的《四库全书》。

  这是一部被中国文人奉为“至尊宝典”的典籍资料丛书。其书分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分经史子集详细罗列。有了它,几乎无需再阅读其它文献,就可以通览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此书对中华传统文脉的传承和保护来说,意义也最为深远。

  自乾隆钦定此书之一部定居杭州文澜阁之日起,杭州,也担起护卫中华文脉之责。

  1861年,太平军攻破杭州,《四库全书》流散民间,当时的著名藏书家丁申和丁丙兄弟发现先是设法收集,后又组织补抄,待1882年文澜阁重修完成时,回阁保存的《四库全书》已基本补完。

  1915年,浙江省图书馆馆长钱恂整理各方搜集资料继续对书籍进行补抄,既“乙卯补抄”。

  1923年,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张宗祥再次结合史料发起第三次补抄,既“癸亥补钞”。

  经过三次补抄后,文澜阁《四库全书》成为了存世“四兄弟”中的“大哥”。其所含书册增加到36917册,比原颁的35990册多出近千册,不但原本中漏抄的部分被补充完整,还根据史料恢复了清廷对原文的篡改。

  这样一部文化瑰宝,在抗战期间杭州沦陷后,岂能不被日军觊觎。1938年2月22日,当日军派遣专业文物劫掠队前往文澜阁意图将它掠走之时,才恼怒地得知,《四库全书》早已被杭州文人转移,踏上了“抗战六迁”之旅……

  一迁富阳:为护阁书,乡绅拆了自家灶台

  7月28日,欣闻记者要来,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童圣江已早早等候在古籍部门口。谈起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保护大迁徙,他的故事把我们带回了1937年。

  1937年7月26日,杭州浙江图书馆孤山分馆,会议室坐满了馆员,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将大家召集到一起,人人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陈训慈(1901-1991)字叔谅,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二六市乡)人,陈布雷之弟。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七七事变”后,国内局势紧张,平津沦陷,日军正大举进攻华北,侵占华东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他在日记中写道:“吾人以为国人今后,应惕于日人摧残文化之野心……”,他敏感意识到《四库全书》将会有危险!

  于是,他召集图书馆馆员商议,提出搬迁《四库全书》。

  时任古籍部主任的夏定域建议,搬到富阳渔山石马头村,他的老乡赵坤良家。赵坤良是《东南日报》主编,家中宅地广阔,方便存放,其位置又位于乡间野地,不容易被敌军发现……大家当即议定,待夏定域负责与赵坤良沟通后,《四库全书》暂搬迁至富阳。

  36318册书从94个书橱中搬出,再从孤山分馆二楼搬下,整整忙了三天才搬完。8月3日,装好的《四库全书》140大箱加之其他善本88箱,228箱珍贵图书在天蒙蒙亮运往江干码头。

  书籍由浙江图书馆编目部主任毛春翔押运,从杭州到富阳,水路大约一百多里,由于书重船沉,直到8月5日下午才到江边码头,而赵坤良早在码头迎接了。由于江边码头到赵家老宅位于的石马村尚有十五里山路,路远山陡,必须由人挑担子过去才行。赵坤良是个爽快人,在当地又很有声望,很快叫来一百多个挑夫,自己掏腰包一人给二角五分钱,轻的一人挑一箱,重的两人抬一箱,用了半天就把全部书籍运至了赵家老宅……

  记者追寻当年的路线来到富阳渔山乡,在渔山乡文化站站长施尧兴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之前卸运书籍的江边码头。

  如今的江边停着一艘废弃已久的破船,原来的码头随着水运衰落,早已不复踪影。我们驱车十余里来到了位于半山腰石马头村。小村不大,方圆几里地,位于一个半山坳,四周植满竹林,隐蔽而幽静。村头,立着一座大理石雕刻的石马,正在奋蹄前行。在施尧兴带领下,我们看到了曾藏《四库全书》的赵家老宅。

  这是一个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位于村中部,坐东北朝西南,由门房、厢房、正楼组成。通面宽16.3米,通进深18.8米,正楼五开间,两坡硬山顶,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由于年久失修,门房、厢房、正楼已经坍塌,庭院中杂草丛生,地上折断梁柱上已生满青苔,只有朝向路边的一段围墙还仿佛可见当年风貌。

  在距老宅不久一个民居中,记者们见到了赵坤良的侄孙赵永明老人。老人69岁,精神矍铄,见到来人询问《四库全书》事宜,热情招待进屋。他坦言,当年他还未出生,许多事情并不晓得,但家谱中或有记载。

  当即,老人搬来《渔山赵氏宗谱》,一拨人帮忙寻找起来。很快,记者在宗谱中找到一篇文章,名为《文澜阁四库全书战时初迁渔山记》,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赵君坤良昆仲富有资产,待人和善,号召力强,一声令出,数百挑夫立至,故搬运书箱毫不费力。赵君坤良合家居住新厦,其旧宅弃置未用,阁书即庋藏其中,余偕工友居楼下。正屋一间原作厨房,供宅前店夥用,自阁书迁入,赵君即命拆灶,余与工友由新厦供应。”

  从文中得知,当年的四库全书存放在这家宅院时,楼上楼下堆得满满的。浙江图书馆毛春翔、叶守荣当时就住在楼下北厢房。毛春翔、叶守荣都是身怀武功的人,负责这里的安全保卫工作。当时原本赵家旧宅楼下还有一个厨房,赵坤良为了保证阁书安全,要求撤去灶台,老宅人的伙食全部由新宅子这边做好端过去。

  二迁建德:搬运阁书,浙大校长借出一辆卡车

  据童圣江讲述,自8月13日起,淞沪会战打响,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争。至10月下旬,中国军队逐渐失利。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11日,上海市长俞鸿君发表告市民书,上海沦陷。

  当时,浙江图书馆已经搬迁至兰溪,经商议,决定将阁书移往建德,然而搬迁费用成了难题。为了筹措搬迁费用,当时已身在建德的馆长陈训慈几次往返杭州,请示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然其态度消极、冷漠。阁书及善本的搬运费用,只得由总务主任史美诚出面,向赵坤良和夏定域借了二百几十元,雇人连夜搬运书箱至江边并装船。

  阁书在富阳停留了3个月零16天后,再次踏上了迁徙之路。当时护送阁书的有夏定域、毛春翔和赵坤良堂兄赵坤富,他们先把书送至富阳县城,再坐船运往建德。从富阳到桐庐,是一路逆水,满载阁书的船只走到桐庐俞赵村时,水流湍急,两名水手拼尽全力,也无法再把船向前划动一步。无法,船只好暂停俞赵码头,毛春翔先下船,搭乘一辆军车前往建德找馆长陈训慈解决。

  陈训慈也无法,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浙大校长竺可桢。竺可桢是陈训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候的老师,两人有师生之谊,竺可桢知《四库全书》的分量,当时浙大也正在搬迁往建德。竺可桢当即决定浙大匀出大卡车一辆。11月25日一早,卡车来到俞赵码头,浙大图书馆馆员王文莱、毛春翔随车搬运。书箱又重又大,一车仅能运送二十余箱,一百四十多箱书,足足运了三天才运完。阁书暂存建德杨村桥镇绪塘村方丽斋家中。

  记者一行人又循路来到建德市杨村桥镇绪塘村,试图找寻阁书存放的痕迹。在当地,记者见到了绪塘村党支部书记季松良。据他介绍,解放前方家曾是当地大户,房屋成片连栋,但解放后土改运动中,方家所有房屋都被拆毁,如今荡然无存。

  “遗迹没有了,那么会不会有方家老人记得此事呢?”记者好奇地问到。季松良想了想,说方丽斋的孙子方发宝、方宏昌还在世,可以问问看。顺着村道没走多久,记者就来到了方丽斋孙子方发宝家。

  方发宝今年82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提起文澜阁《四库全书》,他并无任何印象。只是回忆了爷爷当时家中场景。据讲述,方丽斋家楼阁里外好几进,总共有三个天井,门廊很高,甚至可以骑马进屋,提起爷爷当年家中遗物,他指了指家中一套红木桌椅,表示仅此而已。

  离开了方发宝,记者又来到方丽斋另外一位孙子方宏昌家中。方宏昌也是82岁,提起《四库全书》,方宏昌摇了摇头。但是他向记者提起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据他讲述,那时,方家有个很大的书房。书房有多大?他用手比划着,大约有现在几间教室那么大。记者猜想,当年文澜阁《四库全书》运到方家的时候,会不会就藏在方家书房呢?不得而知。

  阁书在方丽斋家中存放没多久,就听说政府要在当地组建游击队,又有传言说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率部在建德、桐庐之间,并在附近设置临时指挥所,阁书又有威胁。12月间,阁书又被搬至大山深处的松源坞一位仇姓人家中。

  记者又驱车深入大山深处,来到松源坞寻找曾经那户仇姓人家。打听后得知,松源坞一直以来都并无仇姓人家居住,倒是与松源坞紧邻的仇家村,姓仇的人很多。随后,记者又找来了当地年纪最大的仇姓老人78岁仇宝根,询问阁书情况。仇宝根对《四库全书》并无任何印象,只能回忆道,解放前仇姓在当地有24户,且都是大户,确实很阔,也许曾藏过阁书也未可知。

  三迁龙泉:藏书何处,教育部与省政府起争执

  1937年12月24日,日军兵分三路进入杭州,杭州沦陷。据童圣江讲述,不久,日寇成立了“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曾于1938年2月22日派了9个人从上海赶到杭州,花了很多时间寻找文澜阁《四库全书》,但均未能得逞。当时浙江很多藏书楼,如湖州皕宋楼所藏古籍善本,就被日本人掠走。试想当时,若不是陈训慈高瞻远瞩,及时转移阁书,或许文澜阁《四库全书》如今或许就在日本了。

  杭州沦陷后,距离杭州仅140公里左右的建德岌岌可危。馆长陈训慈放心不下,寻思着要把阁书继续往内陆搬迁。他曾数次去找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面陈,要求把阁书转移往更安全的内陆省区,但均遭到驳回。

  在陈训慈日记中,他曾这样记载:建德松阳坞离公路仅十里,其地易沦战区,最好迁往他省。……许先生于前二度想见时对此事甚冷淡,今日尚同情,惟致慨于公路局之弊政,……旋谓外省臂长莫及,可就处(即丽水)属特色一地,渠当与交通处商借车。

  事实证明,省政府担心不无道理。辽宁文溯阁《四库全书》在1966年中苏关系紧张时运到甘肃保管,后形势转危为安,辽宁省政府想运回此书,甘肃却不肯,以致辽宁有阁无书,甘肃有书无阁,争论迄今没有平息。

  最后,陈训慈拗不过省政府,只得将书继续迁往浙西。其时,省教育厅已在浙西觅好了一处地方,即龙泉县近郊东乡山脚(石达)石区一个叫季边村的地方,即时阁书开始起运。从1月24日开始雇工搬运,到1月30日装船由水路抵达金华,再从金华装卡车运往龙泉,起初暂存县城中心学校,后移到挞石山村金家祠堂。

  阁书虽然运到了龙泉,但是支持外迁的意见一直存在,其中还包括浙大校长竺可桢。竺可桢深知《四库全书》宝贵,一直在有机会面见教育部部长陈立夫时,诉说《四库全书》内迁之事。终于在1938年1月27日,教育部向浙江省政府发电报,要求省府将阁书转移往更为安全的贵州。之后,教育部又两次发函敦促省府尽快将书迁黔,并命浙大派员协助转运。

  浙江省政府接到函电后大为不满,认为教育部要迁自己迁,所有搬迁等费用由教育部负责,省政府一概不管。无法,教育部只得任命浙大主持《四库全书》搬迁事宜。

  四迁贵阳张家祠堂:书落溪中,众人城隍庙前开箱晒书

  据史料记载,龙泉旧属衢州地区,杭州笕桥机场失守后,衢州军用机场成为日军重要的战略目标,所以龙泉也非长久之计。在龙泉停留不到两个月时间,文澜阁《四库全书》再次外迁,这次迁移地点定在贵州贵阳,护送人员为浙大教授出史地系教授李絜非、浙江图书馆保管员虞佩岚。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阁书从龙泉出发,经过福建浦城,再折回浙江江山,从江山进入江西,再经过长沙,然后从长沙经湘北、湘西入贵州。一路上先走公路,先换乘铁路,再走公路,翻越崇山峻岭,莫不艰辛。

  据童圣江介绍,在卡车快到江山县城时,由于道路太过陡险,司机长途劳累又十分困顿,一辆卡车倾翻在距县城以南31公里处的峡口镇江山溪中。当下,车队乱作一团。李絜非、虞佩岚先下车查看落水阁书情况。数一数,一共11箱共计三千多册,占阁书二十分之一多。虞佩岚又赶忙到附近村庄招募农民帮忙捞书,另雇卡车将捞上来的落水之书装车运往江山县城。

  第二天,阳光甚好。大家决定在江山停留一日,先把落水阁书晒一晒,否则,书很容易结饼、霉烂。一大早,大家拿着借来的竹席,来到县城城隍庙天井前的空地上,七手八脚把书从箱子里拿出来晾晒。但是冬天山里温度很低,即使出着太阳,也不过十余度。阁书晒了两日,依然能够滴出水来。时间紧迫,李絜非痛下决心,立刻装箱起运,途中落水阁书注意通风,防止霉烂。

  在李絜非、虞佩岚等人护送下,阁书从江山经浙赣铁路转粤汉铁路,于4月14日前后抵达长沙,又于4月30日抵达贵阳县城西门外一里地外的张家祠堂。贵州省图书馆职员与运送人员先一起开箱检书,共收到文澜阁《四库全书》,另有清内府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书42536册。

  五迁贵州地母洞:书藏深洞,春秋两季曝晒爱护备至

  原本,阁书放在贵阳可高枕无忧,但世事难料。据史料记载,1939年2月4日,18架日机袭击贵阳,炸毁建筑无数,死人数千。投至城中心时,敌机弹药将尽,于是折返。幸运的是位于西郊的张家祠堂幸免于难,一次可逃,次次难防。阁书谋划着再次外迁。

  这次迁哪里呢?贵州省立图书馆一个勤工建议,可以迁去贵阳北面距离县城八里山顶一个叫地母洞的地方。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此洞位于山顶,洞内高四五丈,深七八丈,四周没有居民,非常荒凉,不会招致敌机轰炸,十分适合藏书。当即呈请教育部批准后,阁书即迁往地母洞。

  据童圣江介绍,当时教育部还批准在洞内隔出三间房屋,用于藏书,同时请来雇工两名,帮忙看管。洞口再搭建一间房屋,请当地警局派来两名警员把守。当时浙江图书馆的夏定域接到指令,也前来看管。他往来于地母洞还张家祠堂之间,接洽保管食物。

  贵州多雨潮湿,民谚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地母洞非常潮湿,书籍必须经常晾晒才能防止霉烂。于是每到秋季,保管员们就在地母洞口前的小块空地上晒书,一次晒五六箱。

  据史料记载,晒书的过程非常复杂。要晒之前先将书清点,然后按顺序把书放在夹板上翻晒。每隔一小时翻动一次,每夹书大约要曝晒五六个小时。晒好后,书还要先放到阴凉处回凉,再根据目录原样放回捆扎好。为了防止再次受潮,还要在洞中撒大量生石灰,以吸收潮气。

  如此三番,常常晒一次书就要数月之久。后来毛春翔接任阁书保管员,他有在每年春季增加一次晒书任务。这次晒书,没有向教育部申请津贴,而是勉强从办公费中挤出一点补助款给雇工。后来他曾回忆:“黔人质朴,得此少许津贴,亦知感奋,汗流浃背,毫无怨言。”

  六迁重庆青木关:书入“陪都”,辗转千里终得回杭

  阁书在地母洞从1939年2月4日到1944年12月7日,长达五年之久。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溃败,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南阳日军面临孤立无援困境。1944年4月~12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中国战场寻求突破。国民党的接连溃败,使得日军能够长驱直入,日军分三路入侵黔南地区,相继占领独山县、黑石关。贵州告急。阁书不得已转往陪都重庆。

  据童圣江讲述,1944年12月4日夜,保管员毛春翔接到国民政府将派车运书入川通知后,迅速雇了十余工人在两日之内将书箱运下山,搬进久候在山脚下的卡车上。12月23日,阁书抵达重庆青木关,藏匿于教育部部长公馆隔壁瓦房。瓦房坐西朝东,地势高适合藏书。部长公馆有4名警卫,各自都有武器,安全亦有保障。

  阁书在青木关呆了五个月不到,前方就传来日本投降消息,文澜阁《四库全书》终于可以回杭了。但四川方面却提出了异议。据四川“有力人士”建议,应当将此书留在西南,以帮助当地拓展文化。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曾试探张宗祥的意见。张宗祥是这样回答的:“这本是一件公物,是民国向清室接收下来的财产,任凭当局的处置,我个人有何意见可以发表。不过我补抄时未用公家一纸一笔,都是向浙人募来的财富,外省的富翁也不曾惊动一个。所以现在这一部书多多少少有一部分是属于浙人公有的……”此次,再无人对阁书回杭提过异议。

  1945年5月15日,押送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车队从重庆出发,于7月5日抵达杭州,中间也遇到不少惊险,如土匪抢劫、汽车爆胎、洪水拦路等,所幸在随行人员细心保管下,平安抵达杭州。直到如今,它一直安静躺在浙江图书馆地下古籍部中。

  采访结束时,记者有幸参观了存放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文澜阁《四库全书》。一扇扇大铁门推开后,摆放《四库全书》的书箱赫然眼前。如今的书籍,采用红楠木制作,精美考究。数一数,偌大的地下书库里,书箱有一百多箱。

  古籍部员工张群打开一个箱门,捧出一个木夹,里面有12本书,书夹上还贴着一个小纸条,上书:“民国元年 玄黓困敦 经部礼类礼记纂言 图书馆长钱恂手检”,纸条已经泛黄,记录着岁月痕迹。

  文澜阁《四库全书》历经战火佚失,饱尝路途艰险,终能安然无恙回到故乡,无疑是一个奇迹。这本象征着浙江人精神火种的书籍,早已超越了书的层面,正如童圣江评价那样:“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文化价值大于它的文物价值”。

  在张宗祥给陈训慈的赠诗里,这样表达了这趟“文化苦旅”:

  辛苦南征道路长,寿松秘笈在行囊。

  护书心血偿全愿,历劫缥缃发异香。

  ……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9-23 11:10: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剧原型:《地雷战》主角是3位“爆炸大王”

下一篇:共御敌 西湖“湖边邨”的中韩抗战友谊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