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间的人们,或许会对“颜值”这个词有着不同的解释:它有时是指漂亮的脸蛋,有时是指时尚的着装,有时候甚至仅仅是个帅气的动作或小习惯。但在70年前,一群现代人眼中的“高富帅”年轻人们却在国难当头的战争年代,在祖国西南边陲大地上用自己最花样的年华与充满着无数可能的未来,向世人展示了能够穿越70年时空却依然直达人心的风采。(本版图集所有黑白照片均由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提供)
新华网重庆频道6月30日电(记者 彭博)倘若谈到中国抗战史上最重要与最悲壮的一条道路,那必然不能不谈到滇缅公路。这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承担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用血肉筑成的“生命之路”。而昆明,作为滇缅公路的起点,则见证了无数在抗战期间感人肺腑的人与故事。南侨机工,则是这许许多多个色彩斑斓却又跌宕起伏故事中,笔墨最鲜活的一抹色彩。
27日,新华社重走“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报道团队在进入滇缅公路的起点城市——昆明之后,第一时间探访了“南侨机工”这个昔日曾在滇缅公路上最耀眼的爱国运输者群体及其背后的故事。
许多人在听到南侨机工这个字眼后,或许都会觉得摸不到头脑: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是干啥的?为啥提到滇缅公路一定得提到他们?但事实上,正是有了这一群热血青年的存在,滇缅公路作为运输通道的作用才真正得以体现。
如果把公路比作动脉血管,抗战援华物资比作身体所必需的氧气,那南侨机工便是一个个渺小但却必不可少的血红细胞——少了他们,运输援华物资的汽车便不可能在陡峭艰险的盘山道上迅速流畅地通行,为中国的抗战前线带去动力与力量。
抗战爆发后,日军侵略沿海城市,中国当时沿海重要港口基本都失陷,而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也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先后断绝。国民政府考虑了可能出现的上述危机,于1938年年底修建了一条从昆明至缅甸的公路,公路和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通缅甸的仰光港,这就是滇缅公路。本来公路是为了抢运国际援助和国外购买的物资而紧急修建的,但是在公路竣工后,公路就成为了当时中国和外界联系的重要公路,不仅要负责抢运军事物资还要运输工业生产原料和大后方人民的生活物品。
然而,由于当时的中国由于社会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开车、修车,甚至许多人连汽车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这就让运输线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之中。介于此种情况,当年旅居海外的华侨向祖国伸出了救援之手。东南亚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得知祖国需要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之后,发出了“南侨总会第六号公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参加抗战,与国家一同战斗。
通告马上得到了响应,众多爱国华侨踊跃报名,有的甚至放弃了当时的优越条件,当时志愿回国援助抗战的华侨前后共有近4000人。他们被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先后9批回国。
这批年轻人,当时在南洋家乡并不愁吃穿,许多人家境还相对殷实,是名符其实是“高富帅”,所以才会开车、修车。但他们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与熟悉的家乡,毅然乘船回到祖国,投身于报效祖国的抗日热潮中去。
就是这样一批闲暇是爱喝咖啡,无时无刻都梳理好自己头发,看起来颇有“国民帅哥”范儿的年轻人们,却处处冲锋在滇缅公路最艰险、最辛苦的地方,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亦甚为难能可贵。若是将他们称之为当年滇缅公路上最热血的爱国青年,也并不为过。
在回国后的运输过程中,滇缅公路的车队常常会遭遇日军敌机的轰炸。一边冒着炸弹在身边爆炸的危险,一边沿着崎岖的公路开车,对于南侨机工们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当时的公路是修建之后便立即投入使用,并非如现在的现代化公路一样宽敞、平坦,有时穿行于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也容易让机工们染上疾病。高强度的运输任务和紧张的生活,让许多南侨机工们因为疾病或战火而牺牲。
据战后统计,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及失踪的南侨机工高达其来华总数量的一半,只有一千余人回到了居住国,而剩下来的一千多人则一直留了下来。目前,幸存者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2人,云南省内的则只剩下两人,其年纪均为百岁上下。
此次探访南侨机工群体,新华社重走滇缅公路报道团队实地采访了研究南侨机工相关历史的专家、南侨机工的后人以及尚存人世的南侨机工老人,取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与口述历史故事。真正从全方位、多角度还原了南侨机工那段虽然耀眼但却鲜为人知的抗战历史。
6月27日,昆明市,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的副会长汤晓梅是无数南侨机工中的一员,作为父亲最小的女儿,汤晓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对于父亲的这个身份一无所知。而正是这个因素的影响,促使着她走汤晓梅上了研究南侨机工相关历史的道路。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尽管父亲离世时汤晓梅尚未年幼,但她依然记得父亲在弥留之际口中喃喃念着的却是“阿嬷,我回来啦”这样一句在云南很少听到的闽南方言。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虽然是个热血报国青年,但却因为放不下家乡的阿嬷(奶奶),足足隐忍住了8次招募,直到第9次才终于归国投身抗战,直到最后也没能再回国看到阿嬷一眼。在为国大孝与为家小孝之间,父亲选择了后者。‘此身已许国,却再难许家’,没想到却成为了父亲终身的遗憾。” 汤晓梅在叙说父亲过往的时候,不禁哽咽起来。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虽然在记忆中并未存留下父亲完整的音容笑貌,但汤晓梅却常常在梦中见到父亲穿戴着南侨机工的工作装,一如70年前那副一丝不苟、意气风发的年纪,就那样寡言却又鲜活地站在那里,冲着她似乎在笑。 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汤晓梅与父亲之间似乎有着无法割舍的羁绊,而联系他们的那条无形的线,则是“南侨机工”这段寡默却又无比令人震撼的历史过往。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摄
6月27日,昆明市,如今的罗开瑚居住在昆明市中心一所僻静整洁的老房子里。虽然南侨机工回国支援的人数一度达到了数千人之多,但如今尚在的仅有12人,而在云南省内的则只有2人,其年纪均为百岁上下。作为历史见证者的他们,正逐渐在时代的洪流中凝固成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历史。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如今的罗开瑚居住在昆明市中心一所僻静整洁的老房子里。虽然南侨机工回国支援的人数一度达到了数千人之多,但如今尚在的仅有12人,而在云南省内的则只有2人,其年纪均为百岁上下。作为历史见证者的他们,正逐渐在时代的洪流中凝固成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历史。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6月27日,昆明市,罗开瑚正在向新华社记者讲述当年自己回国报效祖国的经历。罗老说,在南洋的海南人大多因家贫自幼被迫闯荡南洋,他们吃苦耐劳,对家乡父老的爱朴实真挚。“对家乡对祖国爱得越深,对敌人就恨得越深!” 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罗开瑚正在向新华社记者讲述当年自己回国报效祖国的经历。罗老说,在南洋的海南人大多因家贫自幼被迫闯荡南洋,他们吃苦耐劳,对家乡父老的爱朴实真挚。“对家乡对祖国爱得越深,对敌人就恨得越深!”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6月27日,昆明市,据罗开瑚老人回忆,当时南侨机工驾驶的汽车主要是雪佛兰、福特,运输的物资有汽油、军火等。滇缅公路危机四伏,敌人的飞机隔三岔五地来轰炸,一旦炸中汽车,汽油着火、军火爆炸,几乎难以生还。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当问到当时在运输途中遇到那么多艰难险阻,是否有过畏难或者害怕的时候,罗开瑚老人的神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你们没经历过国破家亡的痛楚,也很难理解我们当时所抱定的抗日救亡的信念。南侨机工什么危险都不怕,我们回国不是为了享福,而是抱定牺牲生命也要救国的想法。为了国家和民族,南侨机工从来就没有后悔过。” 彭博 摄
6月27日,昆明市,在罗开瑚老人的书房中,很多史书都与南侨机工有关,如《南侨风》、《南侨回忆录》、《南侨机工抗战纪实》等。而书房中的一张罗老妻子方德和与孙子的合影照背面,则用清秀的小楷写着:“老伴:永恒的怀念,无限的眷恋”。彭博 摄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及失踪的南侨机工高达其来华总数量的一半,只有一千余人回到了居住国,而剩下来的一千多人则一直留了下来。而这些留下来的人,大多在当地成立了家庭并养育了后代,再逐渐地老去,逝去。
由于当时经常要一面穿越环境艰险的山路,一面躲避日军的轰炸,许多南侨机工的身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然而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在南洋时的习惯:即使生活再窘迫、病魔再凶残,都不能改变他们穿着整洁,注重仪表,待人有礼的气度与原则。
当时的南侨机工的小伙子们相对国内来说,大多受过较好的教育,总是把自己整理的很有精神,当时许多人都觉得这些小伙子们,仪表堂堂、有文化水平,是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因此,不少南侨机工们与当地的女生们共结连理。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9-24 10:36: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