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丹东一号”初步确定为致远舰 尚无打捞计划
2015-10-13 08:57:56  来源:人民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有致远铭文的瓷盘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人民网丹东10月9日电 (边晗)随着近日来大量文物的陆续出水,历时三年水下探摸调查的“丹东一号”被考古工作者与历史学者一致趋向于认为就是在甲午海战中由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10月8日,“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媒体见面会在丹东举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表示,水下调查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将对已获取的文物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准备未来的工作计划。

  “丹东一号”身份基本确认 无限接近“致远”号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3年,丹东港正积极筹备着港口扩建工程。在新港清淤过程中,丹东港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可能是存在沉船。这一片海域正是当年甲午中日战争大东沟海战的战场,打捞当年沉船也是丹东人多年的心愿,于是丹东港迅即邀请文物部门介入进行调查。

  2013年11月,调查启动,但因冬季风力太大,开展不久即暂停。

  2014年4月,考古人员通过多种手段对规划海域划分出十一个区域,逐一进行大范围勘探。经潜水实地搜寻,发现少量出露海床的铁板、煤炭与木质船板,确认一处沉船遗址,并命名为“丹东一号”。

  2014年8月至10月,“丹东一号”进入一期重点调查阶段,对埋于沙下的沉舰进行清理揭露清出长达50米、宽10—11米的舰体,并发现一门十管格林机关炮及少量弹药、部分陶瓷器及主炮炮管残片。此外,调查队还在庄河海域发现经远舰的准确位置,并进行了水下调查。由此,“丹东一号”确认为北洋水师的一艘沉舰。

  2015年8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辽宁、天津、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省市文博单位共约20名队员组成的调查队伍再次出港,海上历时67天,完成了第二期重点调查工作。

  今年9月17日,甲午海战121周年之际,一组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出水,成为“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的转折点,也成为确认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

  据了解,该瓷盘最上面一行写着“CHIHYüAN”,即英文“致远”的拼写。左右两边各有三支带有橄榄叶的装饰。下方是一个半圆,写着“THEIMPERIALCHINESENAVY”,也就是“中国皇家海军”的翻译。中间有两个篆字,上面是“致”,下面是“远”,共同组成一个中心舰徽。

  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专家陈悦介绍,致远的拼音CHIH YüAN为威妥玛拼音,是一位叫威妥玛的英国人创立的一套学汉语的注音方式。这种拼音在中国已停用,但在西方还有人在使用这套拼音学习汉语。

  此外,还有其他间接的证据引领者人们揭开“致远”的面纱。“丹东一号”的仓库为方形船舱,在当时沉在海底的三艘舰(超勇、致远、经远)中,除“致远号”外,其他军舰并没有方形船舱。同时,在三艘沉舰中,只有“致远”配备有鱼雷,“丹东一号”上也发现了完整的鱼雷引信。以及近日出水的152mm口径炮弹也为“致远”独有。

  据悉,截至调查阶段结束,共发现水下文物60余个种类120多件,还包括60多枚清代铜钱,涉及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三大类。周春水表示,基于目前获得的信息,可以说“丹东一号”的身份已经无限接近于“致远”舰,待对已发掘文物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后,将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最后宣布“丹东一号”沉船的最终身份。

  沉舰舰体受损严重 爆炸及烧焦痕迹见证战事惨烈

  周春水介绍,如今,沉睡水下的“丹东一号”并非如人们想象一般,仍维持着整艘战舰的完整架构。埋于水底的仅剩下船体的基建部分和凌乱的零部件。

  旅日学者萨苏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末,日本曾组织人力对四艘甲午沉舰进行过打捞和拆卸,使这些本就在战火中受重创的舰船遭到严重破坏。加之百余年来海水的冲刷腐蚀与渔网的剐蹭拖拽,沉舰整体保存状况并不好。

  参与探捞的国家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致远舰”现在就在海面下12米到13米的位置,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整个船身呈侧卧,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宽9到10米,体量在1600吨左右。整个船体外轮廓形态保存尚可,但舱中损伤较大,杂乱分布较多碎木板、铁板等物品。

  据了解,“丹东一号”穹甲以上结构已经损毁,完好的舱室不复存在,其下为机舱,仍埋在泥沙之下。虽然本次调查揭露出更大面积与深度的舰体结构,但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以及保护文物的技术要求,此次水下调查并未对舱体内进行大规模抽沙。舱体结构以及舱内埋藏文物情况尚待日好更系统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

  在水下探摸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多处木板、钢铁上都有燃烧的痕迹。萨苏说,“这种燃烧的痕迹说明,在海战之中,致远舰曾经经历过很艰难的时刻。”尤为令人肃穆的是,在此次调查过程中,部分北洋将士的遗骸也被发现,且有些遗骸身上也有燃烧的痕迹。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5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邓与舰同沉,全舰仅7人获救。

  在萨苏向记者展示的一份由日本人于甲午海战结束两年后画就的画帖(复制品)中,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致远舰在被日舰击中后,船体已经倾斜。萨苏表示,结合史料及该画帖,可知当时致远舰一侧螺旋桨已经裸露在海面之上,除桅杆顶部的机关炮外其余火炮已无法发射,但所有官兵仍旧坚守在舰船上,且船上升起的两面旗帜也意为“其余战舰再跟我冲一次”。“在甲午海战结束后,日本有大量的照片流传,这份画帖即是当时日方一名参战军官根据当时的照片等史料,在两年后记述中日海战的画帖,可信度较高。”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崔勇表示,基于对逝者的尊重以及水下公约的遵守,目前考古队已经和相关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将士的遗骸,以供后人凭吊、纪念。

  “致远”打捞为时尚早 甲午其余沉舰还未有考古计划

  据周春水介绍,接下来,考古队将对所有资料与文物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丹东一号”的性质作深入研究,对其保存状况进行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对于大众关心的“丹东一号”能否打捞的问题,曾参与“南海一号”发掘打捞的崔勇介绍,对文物资料进行整理消化后,将对“丹东一号”的考古工作提出一些走向性的意见,整体的考古打捞方案很有可能会更改多次。“‘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整体打捞就历时近5年,期间方案更改过5次,现在谈打捞为时尚早。”

  但崔勇同时表示,从海洋工程的角度来说,“丹东一号”的打捞难度并不如“南海一号”,待日后工作计划与方案确定后,最后的打捞不存在太大问题。

  此外,调查阶段结束后,水下剩余文物与船体的保护工作就成为重点。周春水介绍,在水下调查过中已经对“丹东一号”进行了回填、做标记等初步保护。丹东港执行总裁黄梅雨告诉记者,丹东港已成立针对考古作业区的保护小组,并对考古作业水面进行长期巡逻。“丹东港集团从2013年发现这艘沉船起,每天都安排至少一艘拖轮对沉船进行24小时守护,以确保沉船的安全。”

  另据记者了解,继在庄河海域发现“经远”舰、“丹东一号”初步确认为“致远”舰后,剩余甲午黄海海战的沉舰考古工作还需考虑资金等其他综合因素,目前尚未有相关工作计划。周春水表示,“目前我们只负责‘丹东一号’这一个项目,资金也是由丹东港方面所出,其余的项目还不清楚。”就目前所了解到的信息,国家文物局对甲午海战沉船还未有整体的统筹安排。

  丹东港方面表示,如果“丹东一号”考古工作持续时间较长或国家对其余甲午战舰也有相应考古计划的话,丹东港将考虑调整港口扩建计划,以支持文物考古保护工作。

  

  “丹东一号”上的152MM炮弹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丹东一号”上发现的完整鱼雷引信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方形舷窗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打捞文物 边晗摄

  

  海上考古作业平台(中) 边晗摄

  

  中国考古01号 边晗摄

  

  考古作业平台上考古人员的潜水设备 边晗摄

责任编辑:梅曼雪 最后更新:2015-10-13 09:37: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烽火燃遍南粤大地

下一篇:“致远”纪念舰主体已建完 将铺甲板(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