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发现“致远舰”,唤醒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悲壮记忆
2015-10-13 10:13:03  来源:网易新闻  点击:  复制链接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丹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通过近两年详实的水下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丹东一号”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这段深埋海下120余年的悲壮民族记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拨动了整个中华大地的神经。

  

  这是“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媒体见面会现场(2015年10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重见致远舰,我们等待了上百年。它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从沉没那一刻起就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难度大是致远舰迟迟不能被打捞的重要原因,它的可能沉没位置方圆也许几十公里,泥沙堆积又很高。运气好,出去探摸两周找到了,运气不好五年可能也找不到。

  

  甲午海战中奋勇作战之致远舰——采自《画报近代百年史》第六集。

  今天“致远舰”被发现,要得益于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拟在海洋红港区开展港口基础建设。为保护基建海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组建调查队,调查工作从2013年11月至今,此间发现一艘铁质沉船,通过详实的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其身份为致远舰。

  

  工作人员展示从海底打捞出来等待进一步考证的物品(2015年9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2014年,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遗物中发现有格林机关炮、主炮炮管残片及部分陶瓷器,“丹东一号”可确认为北洋水师的一艘沉船。2015年8月1日至10月6日,为确认“丹东一号”的身份及保存状况,相关部门开展第二期重点调查工作,海上历时67天。

  

  这是参与水下考古工作的中国考古01号船舶(2015年9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经过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有60余种、100多件。一件保存较为完好的方形舷窗也于4日打捞上岸,玻璃呈现龟裂状态,为高温下突然遇水造成,为我们还原了当时那场海战的激烈。

  

  这是本次打捞出水的舷窗(2015年10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中国海军研究会会长陈悦说,120多年前的甲午海战,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一战之耻,中国人铭记百年。然而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学者们大多是基于文字或图片档案资料,很少有实物。“致远舰”打捞出水,使人们第一次看到实实在在的“战争证物”。分析“致远舰”上的创伤和物品资料,完全有可能还原其沉没前十分钟的一段真实历史。此外,“致远舰”沉没的位置也很出乎意料。当年,致远舰的任务是保护陆军在鸭绿江口登陆,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和推想,致远舰应该沉没在鸭绿江的入海口附近。但此次发现他的沉没位置,距离入海口还有两三个小时的航程,这说明致远舰当年拼尽全力与日本舰船在海上缠斗,成功完成了掩护陆军登陆的作战任务。这些以往研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随着致远舰的出水将会越来越多浮出水面。

  

  这是打捞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2015年9月26日摄)。新华社发

  曾以《龙旗飘扬的舰队》一书为北洋海军作传的甲午战争史专家姜鸣说,打捞北洋水师沉船有几个令人兴奋的关键性时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威海甲午战争博物馆曾经打捞了济远舰主炮,比现在打捞致远舰早了20多年。但令人遗憾的是,济远舰在甲午海战后投降了日军,投入日本海军服役,参加了日俄战争。因此,济远舰在严格意义上已经是一艘日本军舰了,对我国研究和重现北洋水师历史价值不高。随后,在2006年左右,打捞致远舰的活动已经启动,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完成。当时很多人抱着热情和激情,希望能把致远舰打捞发掘出来,让沉没的民族魂重见天日,这其中蕴含着深沉的民族情怀。

  姜鸣说,今年打捞“致远舰”,是国人第三次触摸“龙旗飘扬的舰队”。而且引起举国广泛关注,这都显示出了致远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独特、巨大价值。

  

  这是从海底打捞出来等待进一步考证的物品(2015年9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姜鸣说,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水师,是鲜活的、不灭的、激昂的、悲壮的,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段失败的记忆,也是一种中华民族奋不顾身、拼搏反抗的记忆,体现了上一代或几代中国人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使命、精神。

  

  2014年,丹东市多家企业与个人自发捐资重建“致远舰”(2014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全程参与“致远舰”水下调查的文史专家萨苏指出,打捞“致远舰”的意义是为了两份值得纪念的感情:一是开放发展。在打捞过程中,一件件出水文物逐步揭开时代背景,中国人感受到自己落后于时代,开始追赶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二是保卫和平。北洋水师几艘军舰保卫了当时中国北部的水域安全,“海上长城”增强了陆上防御的纵深,也使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10月4日,考古队员下水(2015年10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致远舰打捞不仅是打捞起来一段历史,也是对历史的一次反思。萨苏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常被提起的“学习西方文明”说法并不准确,“它放大了东西方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在追求文明发展的阶段,近代工业文明是全人类的财产,应该抛弃东西方矛盾观念,看到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方向。”

  

  这是参与水下考古工作的海上工作平台(2015年9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责任编辑:梅曼雪 最后更新:2015-10-13 10:22: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多艘北洋战舰遭日军横蛮盗捞 沉舰被炸成碎片

下一篇:发现致远舰,唤醒哪些悲壮记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