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萨苏:致远舰打捞现场报道(上)
2015-10-14 11:19:07  来源:搜狐  点击:  复制链接

  

  老萨在打捞船上发稿照片

  2015年9月30日,丹东南侧海域,安东六号拖轮上,北京电视台的女主持人小祖在晕船,但到底是大台的记者,脸色煞白,却撑着愣没吐。面对这样一个江姐式的“女英雄”大家实在不好开玩笑,若是唐师曾,老萨便要说他倒驴不倒架了。

  海上女汉子小祖

  这是在前往致远舰打捞现场的工作船上,我们的目标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巨大发现 – 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遗骸。这一天,我们一起去看望和考察这艘命运多舛的战舰,看它在一百二十年之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印记,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浮出人们的记忆。

  9月28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报了一条消息,称“丹东一号”沉船已经被基本确认为于大东沟海战中壮烈战沉的致远号巡洋舰,我国著名早期优秀海军将领邓世昌著名的座舰。这条新闻的效果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李默然先生在《甲午风云》中塑造了一个坚定果决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从此,这艘战舰便成了中国人的一个心结。它的发现,牵动了无数的关注。而我们今天有幸作为第一批记者,乘安东六号前往考察船所在的水域,来近距离了解打捞探摸的进展情况。新华社及《辽宁日报》等当地媒体也派出记者,跟随工作船前往打捞现场参加调查工作。

  致远舰

  致远舰,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工厂1886年为中国生产的穹甲巡洋舰,该舰长76.2米,吃水最深4.57米,排水量2,300吨,动力为2座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增压最大马力7,600匹,航速18.5节。致远舰舰首装备一座双联装,舰尾一座单装210毫米主炮炮塔,舯部两侧得耳台上还各有一门150毫米舰炮,此外还装备四门57毫米舰炮,六门名为“格林炮”的十管11毫米口径机枪,和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四具。该舰1887年编入我国第一支近代化远洋舰队北洋水师,管带为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从此再未更换过指挥官。该舰编入北洋水师后,曾多次出访新加坡,香港,俄国远东地区乃至日本,也曾在多次朝鲜半岛出现危机的时刻前往当地稳定局势。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中日两国主力舰队在大东沟发生一场激烈的海战。致远舰在苦战中冲锋在前,多次重创日舰,自己也身负重伤,并在试图冲撞日舰的途中壮烈战沉,舰长邓世昌以下二百五十名将士中,只有七人生还。

  2013年,开发丹东海洋红新港区的丹东港集团,于新港清淤过程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提示可能有沉船的存在。该集团负责人一贯重视文物工作,迅即邀请文物部门介入进行调查 – 当时丹东港集团的工作人员都不经意间注意到,这一片海域正是当年大东沟海战的战场。国家文物局对此颇为重视,很快责成水下考古中心参加考察,连准备用于“南海一号”发掘工作的“水下考古一号”调查船都被紧急派到了丹东水域。

  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两甲子的纪念年,在这一年中,无论是国防大学的《甲午祭》,还是央视专心制作的《北洋水师兴衰史》,电视上、平面媒体上关于甲午战争的报道让人们对这场战争产生了新的认识。

  在这些报道的夹缝之中,9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发出了一条并不太引人注目的消息:“丹东黄海水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船”。

  根据央视当时的报道,国家文物局考古人员确认在丹东黄海水域发现一艘残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考古队认为,该船是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战舰,并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记者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这艘战舰全部深深的陷在淤泥之中,只有船体边缘微微突起于泥沙之上,船身上覆盖着大量的海底生物和鱼网。

  参加这次考古的调查队领队,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周春水研究员当时如是回答记者的提问:这艘船损伤很严重,目前还需要对它进行抽沙才能获取关于船体的更多情况,但是体型符合军舰的特点。而调查队员黎飞艳介绍,他在下面拍照的时候发现该舰被大火烧过,而且烧的很厉害,到处都是凝结的碳粒。他还找到了一节已经被炸断的大炮炮管,他认为以此可以判断这确实是一艘北洋水师的战舰。

  

  周春水队长(中)在指导潜水员下水作业

  这条新闻在发出的时候便引起很多关注,而且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在这条新闻的末尾还播放了由考古队员在水下拍摄的录像资料,显示幽暗的海底之上,连绵的战舰铁甲和残骸接续不断,一直蔓延到摄影机无法看到的深邃空间。

  

  2014年3月 大东港口刚刚打捞出水的沉船残骸

  这艘战舰残骸的第一块钢板,是在2014年3月起吊出水的,当时笔者就在现场。该舰的身份当时还没有得到认定,但这一幕却让人永生难忘。这是一块带有翻卷创伤的锻制钢板。由于长期埋藏于水下泥土之中,保存十分完好。其上的双排大型铆钉孔清晰可见,其锻造的分层特点与北洋水师建军时期的典型造船工艺十分接近。这无疑使认定沉船身份和价值的工作朝前走了一大步。

  

  出水钢板上银色的光芒

  然而,让我真正永生难忘的是,由于长时间埋藏于泥下,当年的钢板依然闪烁着银色的金属光泽,仿佛那场海战就发生在昨天。或许,那是依依不舍的的战舰,在展现等待了我们一百二十年的容颜,那是曾经浴血奋战的中国水兵对于一个强国梦的呼唤。

  邓世昌在最后时刻,率舰冲向日本舰队的勇悍给日本海军官兵们留下了如此震惊的感受,以至于他们画下了致远舰冲锋时的真实身影。

  1896年由若林钦大尉所绘制的《致远的最后时刻》一图,让我们第一次从最近的距离看到这艘冲向敌阵的中国战舰。画面上海水一片碧绿,背景是沉重的硝烟,致远舰修长的身躯已经倾斜,但仍然在破浪前进冲向自己的对手。

  

  最后的致远

  就在这个画面上,有一个令我们几乎泪下的细节,在若林钦所绘制的这艘致远号之上竟然没有一艘救生艇,所有的吊艇钩都空空如也!这让我们回忆起在《清末海军史料》之中曾经记载,邓世昌在冲向敌舰之前下令将所有的救生艇抛入大海以示决死之战,不胜不归。

  我们曾经以为这只是一种对于英雄的宣传,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在敌方的记录中看到了他真实的身影,那种感触令人难以言表。

  也许,在决心以死报国的那一刻,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便坚信总有一天,中国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那一刻,我们这些后世子孙,一定会来寻找曾经为这个国家浴血奋战的他们。

  于是,致远舰便把自己的最后一刻雪藏起来,在冰冷的大海中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待续】

责任编辑:梅曼雪 最后更新:2015-10-14 11:23: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民企筹资3700万元重建致远舰纪念甲午海战(图)

下一篇:尚无证据表明黄海所发现沉船是致远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