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致远舰究竟冲向何处
2015-10-14 11:36:40  来源:网易新闻  点击:  复制链接

  作者|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 张黎源

  1894年9月17日,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面遭遇,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东沟海战。沧海桑田,如今大舰巨炮的轰鸣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云烟中,这场大海战也鲜有国人能够记起。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有人守望着这个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日子。

  今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120周年纪念日,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的会员们在北洋海军的诞生地——山东威海用实时兵棋推演方式对大东沟海战的全过程进行了实时还原再现。《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记者在现场见证了全过程。

  

  为使推演尽最大可能接近历史上的战场态势,推演之前根据中、日文史料记载整理出海战的大事时间表,并对中日双方参战者、研究者绘制的海战各主要阶段战场航迹图进行汇总对比,以此梳理出黄海海战中一些标志性的时间点的战场情况。以这些节点为骨架,利用中日双方的战场记录为基础,通过推演进行分析、揣摩,连缀出各时间点之间战场上的运动态势,实际上可以称为海战过程的实时“复盘”。

  大东沟海战全过程长达近5个小时,推演者们需要在每一个相应的时间点上根据历史档案一次次移动、变换双方20多艘军舰的阵位,即便已经将广阔的战场浓缩到了一张小小的推演桌上,复杂的海战过程也足以令众人手忙脚乱。

  推演从中午12时许开始,北洋海军起锚,双方互相接近,随后经过双方的各自变阵,到下午12点50分海战爆发。这段时间里,推演者们“斗志昂扬”,仿佛双方军舰上摩拳擦掌的水兵。随着双方舰队的开炮,海战场一时间风起云涌,常常在一分钟里就会同时出现3、4件重大事件,令人目不暇接,推演者们也忙不迭地一次次变动沙盘上军舰模型的阵位。不久之后,海战进入胶着状态,根据历史的记载,此时双方的阵型都发生了一些混乱的状况,史料也多有语焉不详之处。这时,推演的战场上也出现了“混乱”,推演者常常因为一艘军舰的航向而讨论不休,推演过程也免不了出现不少反复与周折。

  下午3时多,“海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推演也逐渐进入了“中场休息”,起先围在推演桌边热烈讨论的人们逐渐坐回椅子上,开始了下午茶时间以补充体力——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纵然只是推演沙盘、分析战局,也让推演参加者充分感受到了疲劳。十分巧合的是,在当年日军的记录中,同一时间居然发现了这样的记载——秋津洲舰命令炮手休息;吉野舰奖励各舰炮手,分发点心等等。显然,在经历了2个多小时的浴血搏杀后,120年前海战的人们在这时也开始出现体力透支等状况。

  下午3时20分,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了推演桌上。因为历史上的这个时间点,是战场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北洋海军巡洋舰致远舰在冲击日阵的途中不幸沉没。关于致远舰的沉没,纵然是甲午战争史的研究者、爱好者,对其的理解更多时候其实还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传奇故事,而当时“致远”究竟处在怎样的环境中?究竟是不是冲向了日本军舰“吉野”?这些旨在更真实感受“致远”事迹的期待,早在海战推演前就已经萦绕在很多参加者的脑际。

  

  “吉野”事实上位于“致远”后方

  

  在甲午大东沟海战的诸多细节中,最为国人传颂和称道的无疑就是致远舰怒撞日舰“吉野”的故事。但进入新世纪后,围绕这一史事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争议,一些海军史学家就认为,“吉野”的航速达23节,而“致远”就算刚刚建成时也只有18节而已,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吉野”,所谓向“吉野”冲锋实为蛮勇无谋的行为;还有人认为,致远舰单舰脱离队列实际意图是为了向日舰发射鱼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试图找到解释这些混乱说法的答案,海战推演开始就对“致远”给予了特别的留意。凭借对中日双方史料的判读,根据日本各艘军舰不同时段所目击到的中国军舰的运动情况,一步步还原出了“致远”在海战场上的航迹——该舰一开始位于北洋海军左翼,当海战陷入“乱战”状态后,他主动冲出队列,与“来远”(或“经远”)、“广甲”等友舰一起尾追“赤城”,并重创了这艘日本炮舰,后来随着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赶来回援“赤城”,“致远”等舰才带着遗憾退回队列。

  战棋推演到下午3时20分“致远”沉没之时,沙盘上出现的景象令在场的研究者们都充满惊异。此时,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正在战场的南方转向,“意图与本队形成十字交叉炮火”,即第一游击队正在北洋舰队的背后,想要和位于北洋舰队前方的联合舰队本队形成对中国军舰的交叉射击。此时,如果“致远”冲出队列想要撞击“吉野”,非调转180度方向不可,因为“吉野”事实上位于“致远”的舰尾后方,而横在北洋舰队舰首前方的其实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本队。

  按照“致远”在下午3时过后,行将沉没之时“驶出‘定远’之前”,向日舰发起冲锋的记载,那么目标实际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本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去撞身后的“吉野”。这时,所有的推演者们都开始陷入沉思:沙盘上出现的这种推论是否有道理,“致远”撞击“吉野”一事是真的吗?

  对这件事提出质疑,不仅需要精密的考证,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众所周知,“致远”怒撞“吉野”事件的影响甚至及于电影银幕,《甲午风云》中邓世昌慷慨激昂的“开足马力,撞沉‘吉野’”的台词成了永恒的银幕经典,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几乎成了中国海军的精神魂魄。但是,作为历史研究者,电影的演绎、舆论的潮向都不应当是采信的理由。正确的方法应是回到一手海战记录中去,以排查、梳理史料的方法来推理考证此事,而不是人云亦云。

  最初的战报未言向谁冲锋

  

  推演后,笔者根据推演中所得到的感受开始重新梳理“致远”撞“吉野”一事。

  凡是日方参战人员的一手资料(联合舰队司令官、第一游击队司令官报告,各舰舰长报告,部分参战人员日记等)对于“致远”沉没一事的描写都非常简单,如“某时某刻,敌舰‘致远’沉没”一类,而均未提及“致远”撞击吉野一事。

  这不得不让我们需要重新检视当时的中方史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海战后向北洋大臣李鸿章发出的第一封较为详细的战况报告(9月22日发)中,只提到“致远”是“冲锋击沉”,至于向谁冲锋,被谁击沉均未明言。

  较早提及“致远”舰当时试图采用撞击战术进攻日舰的文献中同样得不出“致远”撞“吉野”的印象。如1894年9月21日《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的文章,该报道称亲历了海战的北洋军官(极有可能是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回到天津,讲述了海战的过程,关于“致远”舰的沉没,该报道如是说:“邓管带指挥的中国军舰‘致远’号,在海战的早期以全速接近敌人,试图撞击,不知其使用了撞击还是鱼雷,日舰翻转沉没了,随即四艘日舰近距离包围了‘致远’号,她的水线以下被炮弹撕裂,带着所有舰员沉没了。”这位亲历者证实了“致远”曾发动冲锋一事,但其冲锋的对象与将之击沉的军舰显然不是同一艘。该报也没有指出“致远”攻击者或将“致远”击沉者就是“吉野”。

  10月7日,李鸿章在得到了关于海战的进一步详细报告后,汇总撰写《大东沟战况折》向清廷汇报,这是中国官方对于大东沟海战战况的最详细、最权威的记载。折中称:“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驶出‘定远’之前,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管带邓世昌、大副陈金揆同时落水。”李鸿章的说法与《北华捷报》的说法十分相似,应该都是参考了同一人的说法(很有可能就是赴津向李鸿章汇报战况的汉纳根的说法)。同时,李鸿章也并未言明“致远”撞击者是否为“吉野”。

  然而仅仅一周之后,报章上的消息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如9月29日上海出版的《申报》登载了一篇《烟台访事人述鸭绿江战事》,已经将“致远”冲锋一事演绎为她在伤重情况下向日军的“旗舰”撞去,在将之撞沉后被围攻而沉。之后许多报纸的描述也开始将“致远”所撞者记载为日军之“旗舰”或“最大舰”,尽管如此,这些报纸都还没有明确指出此舰就是“吉野”。

  在这些报纸中,最引人注目者乃是1894年10月1日的《芝罘快邮》(Chefoo Express),该报称:“‘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城’。之后‘致远’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所有的炮弹都打在一侧,水密舱进水导致其倾覆。”《芝罘快邮》是甲午战争时最靠近威海卫的报刊,经常能得到极有价值的信息,这篇报道也是参考了海战亲历者的见闻后所写。从这篇报道中可以发现,“致远”所“冲锋追击”者很可能是“赤城”,而正因追击“赤城”,“致远”随后被回援的第一游击队包围,受创而沉。

  

  

  《芝罘快邮》的这种说法与日方的记录是比较吻合的。根据日方记录,北洋海军出队追击日本炮舰“赤城”者有“来远”、“致远”、“广甲”三艘巡洋舰,这些军舰甚至曾冲锋逼近到距离“赤城”40米之内!下午2时20分第一游击队回援“赤城”后,对这些北洋追击舰艇进行了猛烈打击,迫使其退却。根据第一游击队战后所画的航迹图,海军史研究会在此次推演中也复原了这一场面,证实了其说法的真实性。那么,“致远”所“冲锋”者,是否应当是指“赤城”呢?或许“致远”的“冲锋”和“沉没”本来就是两件事,不应混作一谈?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么无论是丁汝昌还是李鸿章的报告一下子都合情合理了——北洋海军一度认为“赤城”被击沉,也就是李鸿章所说“即将来船攻沉”;“致远”等舰被回援的第一游击队猛烈攻击,即李鸿章所说“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致远”冲击的目标是联合舰队本队

  那么,世所熟知的“致远”向“吉野”冲锋一说,最早的出处究竟是哪里呢?

  通过翻检比对各种史料,第一份明确地描述“致远”冲击的目标为“吉野”的史料是1895年英国伦敦出版的《布拉塞海军年鉴》,年鉴中刊载有一篇海军史学者库劳斯撰写的关于甲午海战的分析长文,文称:“‘致远’当时把舰首转向‘吉野’,试图冲撞,但被数发榴弹命中水线,终于右舷倾斜而沉没。据说当时有数枚榴弹同时命中,其状好似鱼雷爆炸。”该文据称也参考了亲历海战的欧洲军官的说法。但纵观1894年的所有海战报告和报章中的记载,均没有提到“吉野”,而时隔几个月之后“吉野”突然成了这一事件的主角,此说法的可信与否令人生疑。

  由于《布拉塞海军年鉴》在当时海军界的巨大影响力,“致远”撞击“吉野”的说法逐渐为各方面所接受。后来的许多重要文献,如《东方兵事纪略》、《戴理尔回忆录》、《甲午甲申海战阵亡死难群公事略》等均说“致远”向“吉野”冲锋,且越传越奇,细节越来越丰富,这不过是著书者的进一步演义罢了。正是由于《东方兵事纪略》等著述的广泛传播,“致远”撞击“吉野”一事逐渐为公众所接受。

  其实在部分日本的甲午海战档案中早就记载,“致远”舰主要是被日军本队所击沉,但是长久以来并没有被中国的研究者注意。结合此次推演结果,这种说法得到进一步的验证——3时20分“致远”沉没之时,其正前方正是面对着日本联合舰队的本队。

  有趣的是,虽然“致远”舰沉没的一幕并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资料,但在1894年11月24日的《伦敦新闻画报》上,却刊登了一张关于黄海海战的绘画,标题为《中国军舰“致远”号沉没》,画面上舰体倾斜的“致远”舰正在向前冲来,而在“致远”冲击的方向上,近处的军舰则是日军本队的“松岛”、“千代田”等舰,“吉野”舰根本不在这里。

  因一次推演而起,最终检证史料,发现9月17日下午3时之后“致远”撞击“吉野”其实是一件根本没有可靠史料佐证,甚至在海战战场上也没有可能出现的事件。

  然而有一些事确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黄海海战开战后表现奋勇,曾参加了对日本军舰“赤城”的追击、冲锋。又在下午3时旗舰“定远”中弹起火后,毅然冲出队列掩护旗舰,最终在舰体重创的情况下冲向了日本军舰,不幸中途陨落在黄海波涛间。

  下午3时之后“致远”冲击的目标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本队,这一举动事实上要比冲击第一游击队更为壮烈和危险。与日本第一游击队仅有“吉野”、“秋津洲”2舰装备速射炮的情况相比,本队则有包括了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在内的4艘日舰装备有大量的速射炮,如此,邓世昌和“致远”舰在最后的航程中所面临的是恐怖至极的炮火打击。

  英雄已逝,然而在对英雄的事迹考证上如果不严谨,或是任意夸张,或是张冠李戴,都无助于对英雄的传颂,反而会因为细节不真实,而折损了英雄的形象。

责任编辑:梅曼雪 最后更新:2015-10-14 11:41: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致远舰沉没真相:最致命的竟然是一个细节

下一篇:中国人为何打捞不出一艘甲午沉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