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下考古专题聚焦“致远舰”试掘有咱天津人(图) 随考人员甘才超详解发掘过程
本月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丹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通过近两年翔实的水下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丹东一号”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这段深埋海下120余年的悲壮民族记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据考古队领队周春水介绍,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种类有60余种,数量有100多件,致远舰的舷窗也于4日打捞上岸。10日,考古作业船靠岸,结束了今年的水下考古作业工作,研究工作将继续开展,更多调查结果将陆续公布。
在考古队中,其中的一位考古队员就来自咱们天津,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的水下科考队员甘才超。他以一个随考人员的角度,为我们详解“丹东一号”发掘的“秘密”和水下考古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
从“初步推测”到“初步判断” 致远舰身份不容含糊
北半球10月的海面上,已经难以风平浪静,气温降得很快,这也意味着备受外界关注的“致远舰”试掘工作在2015年的现场采集部分告一段落。但对于参与前期考察与本次试掘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经历了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工作季”。
虽然对外直播的“致远舰”试掘工作仅仅有两天时间,而事实上,全体队员已经在这片海域作业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顺利完成了两个预期目标,一个是重点调查“丹东一号”的身份,另外一个是调查保存状况。现在看来,这两个任务都顺利完成,而且情况比较“乐观”。
对于“丹东一号”的身份问题,参与考古的人员一直对外用词谨慎,在长达两年甚至之前更长的考察时间里,一直用“初步认定”或“初步推测”这样的词汇。“致远”在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甲午海战的硝烟过去多年,它一直是民族气节的代名词之一。对于它的身份认定,是不容有半点马虎的。
有“致远”字样盘子在甲板下发现鱼雷引信为致远舰专用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出水证据使“丹东一号”与“致远舰”的身份重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甘才超告诉记者:“从各方面证据、出水文物来看,已经基本可以确认就是致远舰。”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文字”的直接证实。出水的最为完整的瓷盘上,有篆书写就的“致远”两个字,是致远舰的“舰徽”。这已经得到了专家的确认。作为“致远舰”身份最直接的证据,它也曾被“怀疑”过,海流不定,会不会是从真正的“致远舰”那里漂过来的?甘才超说:“这个瓷盘的出水位置在甲板残片之下,基本可以确定它是与这条船一起沉没的。”另一个不够完整的瓷盘上也有相同的舰徽,而在考古工作结束之前,考古队员又发现了一个小块瓷盘残片,虽然残破,但上面有一个清晰的“致”字。
在瓷盘出现之前,已经有很多证据将“丹东一号”的身份指向致远舰。据甘才超介绍,致远舰上所载的各类型炮弹和船上配备的炮管在历史上都是留有记录的,和出水的文物对照,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一一对应了,最为重要的佐证是,其中出水的152炮弹是当年致远舰上专有的。除此之外,这次出水的一个尚未使用过的“鱼雷引信”也是重要证据。在这个海域,一共有四艘沉船,“致远舰”和“超勇舰”位置很近,而根据记录,只有致远舰是配备鱼雷的。相信经过后期的专家论证以及研究工作,“丹东一号”到底是不是致远舰,将会很快有确切的答案。
水下考古时间短能见度高加速任务完成
对于水下考古队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天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都集中在每年的5月到10月的原因。风暴、台风甚至季风,都会对水下作业有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影响到科考船的正常工作,也可能会搅浑海水,使得海水的能见度变低,对于在水下“寻物”的人们来说,这是最大的“灾难”。在甘才超开始参与此次项目之前,能见度的问题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他说:“即使在5米深的浅水里作业,如果恰逢风天,风浪将海水搅浑,也会打断我们的工作。”这种没有“透度”的情况,即使是潜水员的高性能手电筒也无济于事。
但让甘才超和他的同事们感到幸运的是,这次的试掘工作拥有十分良好的环境,普通的水下考古在水下30米以内进行,“丹东一号”的作业深度在24米左右,但由于作业位置离岸的距离比较远,加之海底的泥沙比较致密,不容易被海浪卷浑,使水下仍然能够保持大概2米左右的能见度。甘才超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么好的环境,试掘工作可能会多花一倍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今日的进度。
泥沙清理任务重工作对象是庞然大物
这次水下考古工作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泥沙的清理,据甘才超介绍,在前期调查工作开始的时候,考古队就发现,舰船的大部分是被泥沙掩盖的,直接暴露在海水中的并不多。所以,在工作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全队人员都在清理泥沙。跟我们熟悉的陆地考古并不相同,水下考古的泥沙清理多用机械进行,将舰船周边的沙土抽吸转移。一直到边缘部分全部暴露,任务才能结束。实际上,不少残存遗物也是在这个抽吸的过程中被发掘的,与我们看到的陆地考古中常用毛刷处理的方法迥异。在整个工作面清理干净之后,水下考古队员才能开始在露出庐山真面目的舰船上工作。
给这次水下考古工作带来最大困难的就是超大的工作面面积。整艘船长度约70米,宽度超过11米,在水下,如此体量的工作对象可以说是一个“庞然大物”。水下考古人员从船首游到船尾大约需要十几分钟。而每次下水规定的工作时间仅为30到40分钟,而且这个过程对队员的体能消耗很大。
在这次的考古过程中,甘才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其他两个人一起,为整艘船的每个局部和细节拍照,并整理相关的图像资料,用以将来研究。仅这一项工作就花费了他们所有的工作时间,船体之大,可想而知。
天不亮就要下水手机信号跟“风”走
水下考古队员的生活紧张且单一,在长达三个月的作业期间,所有的考古队员都住在船上。虽然放眼就是一望无际的辽阔深海,但是船上的空间却很狭小。在不大的空间里,他们要完成水下和水上两个部分工作的前前后后。每天大家都是在后半夜起床,进入到紧张忙碌的下水准备工作。下水的时间要跟着潮汐走,所以天不亮,队员们就开始下水了。工作紧张的时候,他们要一天下水两次。水下作业极其耗费体力,出水之后,身体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同时,他们在船上还有很多工作,水下采集的都是基本素材,整理工作也很繁重。
“第一次在海上看日出日落,看海上升明月,每个人都会感到惊艳而震撼,但久而久之就看惯了。”甘才超告诉记者,船上几乎没有手机信号,由于离陆地比较远,信号只能偶尔会随着风“飘”过来,而且船顶是唯一能够接收到信号的位置,晚上,总有人在上面走来走去,追着时断时续的信号为家人报个平安。网络信号“飘”来的几率更低,偶尔连接2G网络成功,大家就赶紧刷下“新闻”和朋友圈。
中秋节的时候,补给船还特地给大家送来了月饼,考古队员们如同战友和家人,同吃、同住,共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责任编辑:梅曼雪 最后更新:2015-10-20 09:30: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水下探查“丹东一号” 还原一艘真实的致远舰 ——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许华
下一篇:读陶行知先生的抗日儿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