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辣椒面炮弹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为了打破日军妄图控制榆(社)辽(县)公路进而分割八路军太行北部地区的企图,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于1940年9月23日至30日发起了榆辽战役。
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首长调兵遣将,命令第三八五旅攻打坐落于辽县附近的管头据点。
这是一场硬仗。管头据点由日军山本中队约100人在此驻守,有4座全部是钢筋混凝土双层夹壁墙结构的碉堡,我军机枪和迫击炮都奈何不了这些坚固的庞然大物。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9月23日23时,战斗打响后,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敌人的工事异常坚固,毫发无损。日军固守顽抗,我军伤亡惨重。
面对日军的铜墙铁壁,面对我军劳而无功的炮击,赵章成焦急万分。他提醒自己不能一味强攻,得换个打法。于是他决定调虎离山,引蛇出洞,将蜷缩在乌龟壳里的敌人从工事里逼出来,暴露在我军炮火之下,然后聚而歼之。
怎样才能达此目的呢?赵章成运智铺谋,冥思苦索,终于想起了家乡炒辣椒辣气熏呛得人们咳嗽、流泪、打喷嚏的情景。受此启发,他急中生智,来了灵感,兴奋地翻身下床,赶紧叫醒了连队的文书和通信员,说出了他要制造辣椒面炮弹的想法。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踊跃送来了辣椒面。官兵三人说干就干,连夜动手改装炮弹。他们把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换成辣椒面,与剩下的炸药搅拌均匀重新装进去,然后安上引信。连续奋战几个小时后,特制了20发神奇的“辣椒面炮弹”。
我军再次攻击管头据点时,赵章成谋勇相资的新创造大显神威。一发发辣椒面炮弹腾空而起,不偏不倚地落入敌阵,在4座碉堡周围轰然炸开。顿时,一股股浓烈辛辣的烟气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地涌进碉堡,熏呛得日本鬼子涕泪纵横,惊呼八路军用毒气啦,赶紧逃命吧!纷纷鬼哭狼嚎连滚带爬地弃堡而出。我攻击部队乘机猛冲、猛追、猛打,将暴露在外的敌军一举歼灭,没用10分钟就解决了战斗。在辣椒面炮弹的威慑下,我军无一人伤亡,终于胜利夺取了管头据点。辣椒面炮弹打出了我军抗战史上出奇制胜的战例。
惊险的特大射角射击
1940年,赵章成参加了由彭德怀副总司令员亲自指挥的百团大战最后一战——关家垴战斗。据记载,迫击炮最快的射击速度是每分钟30发。赵章成在关家垴战斗中使迫击炮的射击速度提高到每分钟40多发。
日军第三十九师团的冈崎支队占据着一个山头,居高临下,集中十几挺机枪组成了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据险死守,负隅顽抗。我步兵部队连续数次冲锋都未能奏效。
关键时刻,赵章成迎难而上。他亲自带一门迫击炮和十几名战士,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动到敌占山头的断崖下,与敌人垂直距离只有三四十米,要用他独创的高射角间壁特种射击的绝技克敌制胜。原八路军炮兵团九连政治指导员丁本淳将军在回忆老战友赵章成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赵章成同志测好了距离,采用了88.5°的特大射角,以每分钟四十多发的速度,向敌人阵地猛烈射击。在射击时,有8个同志开启弹药箱准备炮弹,4个同志不停地装引信,供赵章成同志一个人射击。只见炮弹几乎是直上直下地成串飞上天空,落入敌阵地。”88.5°的特大射角,仅差1.5°就是90°。如果是90°,那就意味着炮弹要垂直落回原地。天有不测风云。即便只是88.5°,如果瞬间风向、风速稍有变化,也会改变弹着点,很有可能导致炮弹落在发炮者的头上。更何况在6分钟内,赵章成连续发射了240发炮弹,平均一秒半一发。万一有丝毫闪失,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特大射角是非常惊险的射击。胸无成竹的炮手是绝对不敢冒这个险的。然而,赵章成是胸有成竹的炮神,240发炮弹无一例外地全部落入了敌群。在赵章成硝烟如云,弹幕似雨的炮火掩护下,我步兵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占了日军盘据的山头阵地,歼灭冈崎支队400余人。俘虏反映说:只见炮弹满天飞,还没弄清楚炮弹是从哪儿打出来的,有多少门炮,人已经死了许多,所有的轻重机枪也全成了废铁。
战后,步兵旅首长在致赵章成的感谢信中写道:“你不仅是百发百中的神炮手,而且表现了坚决勇敢,战斗积极,所以说关家垴的胜利就是炮兵的胜利。”
平射迫击炮成为敌碉堡克星
赵章成将军讲述改装迫击炮为曲射、平射两用炮的经过
八路军百团大战胜利后,日寇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为了封锁和困死我军,在其控制的区域内大肆修筑碉堡和岗楼。我根据地四郊多垒,华北地区抗日军民的行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阻碍。当时,摆在八路军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拔除日军的碉堡和岗楼等据点。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最好能装备大量的平射炮和山炮。我军在作战中虽然也缴获了一些敌军的平射炮和山炮,但是在“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条件下,由于基本上没有运输这些庞然大物和生产与之配套的炮弹的能力,只好将它们大都弃置不用。所以靠大量的平射炮和山炮来拔除日军的碉堡和岗楼等据点,客观上是不具备条件的,必须另辟蹊径。
为了解决打敌人碉堡缺少平射炮的困难,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改造迫击炮。迫击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合山地游击战,因此装备部队最多。迫击炮还叫曲射炮。顾名思义,它的弹道是抛物线,而不是直线。因此,迫击炮不能直射,无法摧毁碉堡和岗楼类垂直工事,必须进行改造。谁能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呢?“赵章成”,“对,赵章成”,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首长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这位迫击炮专家的名字。立即指示该师炮兵主任赵章成想尽一切办法,使迫击炮能打碉堡。
要实现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首长的指示,必须将只能曲射的迫击炮改造成也能平射的炮。于是,第一二九师从相关部队抽调了20名经验丰富的迫击炮指挥员和炮手,由赵章成挂帅,于1942年5月成立了迫击炮平射研究班,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迫击炮的平射研究。迫击炮不能平射的原因在于,炮弹必须由炮筒前端装入,如果炮身放平,炮弹就不能下滑去击发雷管打火。所以首先必须解决炮身放平后的打火击发问题。大家冥思苦想,有人想到了平时擦炮用的洗把杆,它比炮管稍长些,其中一端是放置擦炮布的空心圆孔,这个圆孔或许可以用来套住炮弹,然后由炮手用力推动助其下滑来击发雷管。冥思苦想变成了奇思妙想,首战告捷,试验成功。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炮弹是打出去了,洗把杆也飞出好远。洗把杆是擦炮不可或缺的工具,是迫击炮的伴侣。试验时好办,可以派人把它找回来;战场上枪林弹雨,无法派人去找它。因此必须找出一次性的替代品。赵章成是个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联想,他看到高粱秆与洗把杆粗细差不多,便想白手起家、就地取材,于是大胆地提出用太行山区无处不有的高粱秆替代洗把杆送弹击发。
高粱秆可以激发炮弹在实战中得到验证,也受到炮手们的欢迎,但赵章成认为这种方法还存在严重缺陷,那就是加工或使用时一旦出现失误,射击时就有堵住炮弹甚至发生炸膛危及炮手安全的危险。为了杜绝这一隐患,赵章成要求平射研究工作不能浅尝辄止,而要更上一层楼,使研究成功的迫击炮平射既实用又安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受掷弹筒启发,他们全力以赴研发拉火击发装置。赵章成率领研究班全体同志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奋战了3个多月,于1942年8月,终于试制成功迫击炮平射的拉火击发装置,使迫击炮这种曲射炮增加了平射功能。成功之后,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立即责成第一二九师司令部电令各部队,分期分批改装迫击炮,以便攻坚破堡。我军的迫击炮从此如虎添翼,大幅度地提高了战斗力。
1943年4月29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签发《第一二九师命令》(训练第8号),表彰嘉奖赵章成的功劳:“查师炮兵主任赵章成同志研究迫击炮平射装置业已成功,将来益助战斗,弥补我炮火不足之弱点,收效必大。此种无产阶级的创造性实值得全师干部学习!除业由总部明令嘉奖,特制发列宁式军服等奖品,以示慰劳优异,并通令表扬之!望即传达,励所属发扬。”中央军委得知这一革新成果后,十分欣慰,于1943年11月电令一二九师:“闻悉你师研究成功迫击炮平射装置,甚好。请将迫击炮平射装置的构造与使用方法,速派干部带样来延安教授。”赵章成的发明创造迅速在全军生根、开花、结果。
赵章成改装的迫击炮,不仅在抗日战争中成为摧毁日寇碉堡、岗楼等据点的撒手锏,而且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这项一炮多用的奇迹,成为迫击炮发展史上的新创举。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炮兵主任赵章成在抗日战争中改造成功的一门平射、曲射两用八二迫击炮,已经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作为一级文物永久珍藏并展出。祖国和人民永远为这位抗战炮神抗日英雄点赞。
责任编辑:吴步璇 最后更新:2015-12-25 14:12: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粟裕智取重镇车桥
下一篇:帮会的抗日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