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侵略政策与明治维新两者的前因后果关系,世人一般都认为:日本是维新富强以后,需要向外发展,才侵略朝鲜、满洲、蒙古的。刘文典的见解恰恰相反。他在1932年11月13日的《独立评论》发表《日本侵略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日本“侵略政策在前,明治维新在后”。日本是因为要侵略朝鲜、蒙古、满洲,所以才尊王倒幕,变法维新。刘文典举出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德川幕府时代日本著名思想家佐藤信渊著了一部《混同秘策》。从这部书的名称,其野心之大也就可想而知。“混”者是混一天下,即并吞全球的意思,“同”者是万国来同,书同文,车同轨,就是要同化世界各国的意思。至于“秘策”,就是怎样并吞全球、同化世界各国的计划了。就并吞满洲和中国全部而言,刘文典找出《混同秘策》一段话:
当今世界万国中,我日本最易攻取之地无有过于中国之满洲也。满洲之地与我日本之山阴、北陆、奥羽、松前等处隔一衣带水遥遥相对,距离不过八百里,其势之易于扰乱,可知也……夫岂但取得满洲而已哉,支那全国之衰弱,亦由斯而始,既取得鞑靼以后(编注:满洲原称鞑靼),则朝鲜、中国皆次第可图矣。
在本文末尾,刘文典直言不讳地写道:
日本这个民族,处心积虑要吞并中国,南自菲律宾群岛,北自黑龙江和俄属极东堪察加,在八九十年前早已视若囊中之物,志在必得……什么蒙满政策咧,大陆政策咧,拥护既得权咧,都不过是一时诌出来的口号罢了。当局诸公既昧于日本的国情,又不能力图振作,把国家误到这步田地,是不足责的,今日号称知识分子的一班学者,如果不能看清楚这中间的因果关系,专在什么协定、什么条约上作精密的研究,也还是枝枝叶叶,无关大旨,决研究不出一点所以然来,和那些专讲究虚文的外交官之背诵非战公约、九国协定是一样的劳而无功。
中国的精神文明
1942年10月4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发表《中国的精神文明》。此文源于1933年3月4日承德失守,东北全境沦陷,悲观情绪弥漫全国。刘文典在清华园和某君发生激烈辩论。该君认为中国物质力量远逊于日本,如果自不量力和日本开战,是自取灭亡。刘文典则用匈牙利史学家埃密尔·莱希氏的话进行反驳:“自古无以战亡国者。能战者纵一时败亡,终有复兴之日,唯不敢一战之国家民族必然灭亡,且永无恢复之期耳。”
刘文典并说古今中外各国兴亡成败的史迹证明了这句话。所以刘文典坚决地对某君说:“纵然是战事毫无把握,必定亡国,为后世子孙光复旧物计,也不能不拼命一战。”针对该君说的中国武器远不如日本,刘文典反驳说:“任何利(厉)害的飞机大炮,都是人发明的,制造的。是要有志勇足备的人来使用它。所以,现代炮火虽然猛烈,但决定战事胜败的到底还是人。如果我们的人是行的,器械虽然差些,仗还是可以打的。”
刘文典从那场辩论总结三条:第一、精神确乎重于物质;第二、中国的精神文明确乎崇高伟大;第三、国家的兴替固然依赖科学,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这一国自己的哲学。
刘文典写此文是1942年10月,离那场辩论已过去9年,全面抗战也进入相持阶段的尾声。抗战虽然还没有取得胜利,但日寇无法打败中国已是事实。所以,刘文典写道:
只要看这五年来摆在眼前的事实就足够了。日本兵的飞机、大炮、坦克车,其数量品质固然远在中国之上,其运输的便利,以至兵的被服给养都不是中国所能及的。这在西洋的军事专家,尤其是机械化部队的专家,按照他们专门精密的方式计算起来,中国和日本简直是不能对打的。可是事实怎样呢?战事初期我们诚然是失利的时候多,到一两年后情形渐渐的改观了,两边打个平手。这一两年竟完全倒转过来,总是我们打胜仗了。
日寇最阴毒的地方
1943年2月26日《云南日报》发表刘文典《日寇最阴毒的地方》一文,文中说:“日本人最可恨之处,是在他除了屠杀焚掠,毁灭我们的肉体和有形的财物之外,还千方百计的要想毁灭我们中国人的精神。”
刘文典先以《顺天时报》为例。笔者查到,该报为汉文报纸,是日本文化侵华的重要工具。1901年10月创刊,由中岛真雄主编,日出两大张,1905年3月成为日本外务省机关报。发行量最高曾达到17000多份,一度成为华北地区第一大报。在京城引领舆论,在反日的浪潮中于1930年3月27日停刊。刘文典说:
这个《顺天时报》对于中国的政府自然是肆意胡说,闭眼造谣。其荒谬的程度,连周作人都忍不下去,他的《谈虎集》上有许多篇斥责《顺天时报》的文字。《顺天时报》的使命,除在政治上极力地诬蔑挑拨之外,还要想腐化中国的社会。报上有公然提倡嫖妓的一栏,天天登些捧妓女的文字,什么“才游花园,又过柳城”,什么“碧玉年华,绿珠风貌”等等肉麻的话和不堪入目的诗词,连篇累牍登之不已。
抗战细节:第六纵队
《第六纵队》是1942年11月13日刘文典在《云南日报》发表的文章。他用此文和《中国的精神文明》一文,从一反一正两个角度说明国人的精神状态对抗日战争的影响。文中,刘文典说:
(第六纵队)既不劳日本的训练总监来训练,也不属日本银行拨款豢养。连奔走活动用的汽车,接受训令用的广播收音机,都是由队员自己出钱备办的。东京的参谋部海陆军省不用费半点心力,他们竭忠尽力的为“帝国”“皇军”服务。他们的工作是在经济的、社会的方面。但是直接间接也影响到军事上。
刘文典列举涣散抗战意志的“第六纵队”的种种表现:传播敌特广播,轻信谣言,因物价腾贵就悲观叫苦,无理抬高物价等等。他说:第五纵队的活动,只要军警防范得严密,就可以无虞。“第六纵队”的活动是在每一个住宅商店的深处,军警是稽查不出来的。这班人自己替敌人组成“第六纵队”,一半是由于无知,一半也由于无耻。要知道在今天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自己忍耐劳苦,勉励别人也忍耐劳苦,这是一个国民最基本的义务。这点道理都不明白,还算得是一个人么?刘文典指出:第五纵队把一城一地取去,大军一到就可以克复,所以并不可怕。唯有这种“第六纵队”,侵蚀整个组织的细胞,动摇国民必胜的信念,他们无意地做了国家民族的罪人而不自知,真是既可恨而又可怜的众生。我们对于这班人,一面要以慈心视之,一面也要痛痛的鞭挞策励,望他们忏悔,促他们觉悟。
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
1943年7月,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由于蒋介石对收回琉球群岛态度含糊,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没有提琉球群岛。刘文典闻说后,于1944年3月30日和31日,在《云南日报》发表一万多字的长文《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浓墨重笔谈到琉球问题,批评了蒋介石对琉球群岛的放弃:
我对于战后和约的主张,可以说是个“无割让,无赔偿”的,不过“侵地”必须要“尽返”、“旧物”必然要全“光复”,不能含糊了事,以收复东北四省为满足。台湾固然要收回,琉球是关系国防的要害之地,无论如何,必然要收归自己的掌握。中国之不能放弃琉球,犹之美国之不能放弃珍珠港,英国之不能放弃直布罗陀,澳邦之不能放弃所罗门群岛。关于这一点,政府固然要在和会上力争,国民更要一致的为政府后盾。总要举国上下,一齐努力,把这个地方收回来,切不可视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岛,稍有疏忽,贻国家后日无穷之害。
后来,蒋介石也很后悔此事。如果刘文典是个“颓唐文人”,他能有这种惊世骇俗的远见和卓识吗?
孙中山奉安纪念碑
1929年盛夏,在中国两大城市公祭孙中山仪式上,演出戏剧性的一幕:5月31日,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祭堂,头山满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孙中山旧友身份公祭孙中山。6月30日,北京中央公园,在刚立起的《孙中山奉安纪念碑》碑文里,铭刻着曾为孙中山秘书的刘文典的警示文字“犷彼东胡,僭盗十代,基属国护,引弓日戒。”“张皇六师,征伐四夷。”
北京《中山公园志》里的《孙中山奉安纪念碑》说道:“1929年5月孙中山灵柩迁往南京中山陵奉安。由北平妇女协会、商民协会、总工会、农民协会、学生联合会5个团体发起,经北平市政府批准,在中山公园内建孙中山奉安纪念碑一座。经中山公园委员会提议该碑设在习礼亭以北,马路以南,与南坛门相对之处,同年6月30日兴建。纪念碑文由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教授刘文典恭馔,计594字。1938年由公园拆下收藏。6月份被日占领军军部取走,公园曾向伪市公署报告备案。”
为弄清日寇把纪念碑掠走的原因,今年4月,刘文典之子刘平章把碑文寄给古籍专家诸伟奇教授求教。诸教授给刘平章回信解说道,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纪念孙中山且出自北大名教授之碑文,有收藏价值;二是,碑文可能有两处文字对倭人有触犯或忌讳,一是“犷彼东胡,僭盗十代,基属国护,引弓日戒”,这四句的意思是:凶猛强悍的东边敌人,经历十代,长期准备。我们应该加强军备,时刻警惕。二是最后一段的“张皇六师,征伐四夷”。“四夷”者,外部敌人也。其时“夷”主要指日俄;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后,“外夷”首当其冲的自然只能是日本了。这样的碑文,侵华日军当然不高兴了。
7月中旬,笔者在网上发现南京大学曹大臣的文章《日本人在中国的墓地(1871-1945)》写道:“1937年底日军占领北京,将中山公园孙中山奉安纪念碑的字迹磨平,另刻文纪念日本阵亡官兵,重树于卢沟桥边。”证明诸伟奇的第二点判断。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4-22 14:33: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文化战士刘文典(上)
下一篇:抗日漫画宣传队的烽火岁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