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③:抗战英烈王金华的死亡证书。本报记者 倪光辉摄
图④:采访小分队到宋喜成的亲人家中采访。段晓梦摄
制图:张芳曼
一沓沉甸甸的影印件——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不久前寄到本报编辑部的案头。死亡证书是在山西省左权县莲花岩的崖壁上发现的,影印件尽管模糊不清,但能辨认出,开具这批死亡证书的,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
83个生命全部定格在1939年,那正是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日寇铁蹄蹂躏我四万万同胞的血雨腥风的日子。
时光荏苒,倏忽76年。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是怎么被发现的?英烈的亲人找到了吗?死亡证书的背后,是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小分队踏上追寻之路。
(一)
■人间四月天,这83张死亡证书把我们带到那浴血奋战的抗日岁月。采访小分队带着对83位英烈的缅怀之情,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帮助下,进入左权县。
左权县原名辽县,地处太行山主脉西侧,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1942年5月在这里壮烈牺牲,辽县因此更名为左权。当地人告诉我们,抗战时期全县7万多人有3万多人参战,1万多人牺牲。可以想象,巍巍太行山下,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场景何其壮烈!
4月25日,在左权县企业家高乃文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83张抗日英烈死亡证书的原件。
那是一沓泛黄的纸张,上边缘处有清晰的圆孔,当时应是用线缝在一起。经过76年的岁月侵蚀,线已无踪影,纸张已残缺,但上面蓝黑色的字迹清晰可辨。
死亡证书记录了83位抗日英烈的姓名、职别、年龄、籍贯,以及诊断、治疗经过和死亡原因、主治医师等基本信息。83人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仅15岁。如果他们健在,最小的今年也91岁了。
翻看一张张死亡证书,仿佛看到抗日烽火在太行山上燃烧的场景。
高起考,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二营九连战士,28岁,死因是双腿炸伤、败血症。
崔利霞,总修械二所修械组组长,36岁,死因是右下腿炸伤、左手炸伤。
还有徐金荣,特务营探查连战士,17岁;杨上有,一营二连班长,23岁;崔珠朝,三营九连战士,23岁……
能证明这些鲜活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只剩下这一张张发黄的“死亡证书”。
记者发现,这83份死亡证书,死因除了枪炮伤,大多是急性肠炎、痢疾、伤寒、感冒等疾病。
张德朝的死亡证书上这样记载:“诊断:流行性感冒。1939年8月15日于南郊村入院,8月16日早三点钟牺牲。此人来时就不会说话,来的时间不够二十四小时就牺牲了,所以连队职别都不知,也未经治疗。”
那是个严重缺医少药、缺吃少穿的时期。八路军战士大多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加上超负荷的行军打仗,得个感冒、肠炎,就可能被夺去生命。
当翻到宋喜成的死亡证书时,大家眼前一亮,因为这是在左权县境内唯一找到了亲人的英烈。
“职别:卫生部青年队学员;姓名:宋喜成;年龄:16岁;籍贯:(晋)辽县东乡上庄村人;何时何地入院:1939.8.3在武乡南郊村入院……死亡日期:1939.8.12下午二点钟牺牲。”这份死亡证书,是由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第五所开具的。
听说宋喜成的亲人就在几十里以外的上庄村,我们驱车赶往那里。
74岁的宋丙辰老人是宋喜成的侄子,宋喜成是他的三叔。他向记者讲述,“奶奶活着时,常跟我念叨,你三叔要是在就好了,他的力气大,不像你,一次只能挑半桶水。” 宋家祖籍河北邢台,宋喜成的父亲逃荒至左权县,以行医为生。1939年,八路军在左权县得到发展,3个儿子宋玉翠、宋玉川、宋喜成都参了军。玉翠、玉川后来均有下落,唯独小儿子喜成生死不明。
当志愿者在两年前拿着宋喜成的死亡证书找到宋丙辰时,他老泪纵横地说,爷爷奶奶如地下有知,也该放心啦。
上庄村的李主任告诉记者,这份“死亡证明”虽然来得迟了,但宋家总还算幸运的。在这个村里,至少还有5户人家,前辈当了八路军后至今都没有下落。
(二)
■左权县小荫沟峡谷,山岩层层叠叠,典型的太行山红砂岩层地貌。沿沟内石径而入,约1公里,就是莲花岩了。岩壁上排列古石屋三处,上顶十丈崖,下临百米坡。沿着陡峭的石阶,我们攀援而上,终于来到了发现死亡证书的那间崖居。
桃花开了,杏花落了,满山遍野点点红霞。站在上崖居俯瞰峡谷,莲花岩景区游人往来穿梭,一派安乐祥和,更让人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左权县小荫沟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秦莲昌向我们介绍说,2009年,左权县桐峪镇莲花岩准备开发旅游,在打扫山上多年无人居住的崖居时,清洁工王福勤和李玉生发现了这沓发黄的死亡证书。后经辗转,交到莲花岩景区老板高乃文手上。
“5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发现了那沓证书。”年近70岁的王福勤大娘站在炕上,手指着屋顶上一道漆黑的岩缝对记者说。如今,崖居已收拾齐整,看守崖居成为她的专门工作。
68岁的秦莲昌,是在莲花岩边长大的。村里人口本来就不多,当年和秦莲昌一家住过崖居的老人也都相继离世。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起八路军打仗的故事。
1939年7月,日军第三次侵占左权县城,从此开始对县城及公路沿线村庄数年的盘踞,直至1945年。1939年7月,一二九师司令部等移驻左权县东南的桐峪镇。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指挥下,一二九师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死亡证书显示,83位英烈的入院和死亡时间大多在1939年7月到12月。从时间和地点来看,他们很可能就是在这些战役中受伤并牺牲的。
1939年前后,那是怎样的抗战岁月呢?1938年,中共中央北方局进入太行山,领导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司令部等在左权县驻扎。1940年,八路军在这里领导了抗日反攻的“百团大战”。八路军总部在左权麻田镇总共驻扎1457天,连同在邻近的武军寺驻扎236天,共计1693天。抗战8年,八路军总部在麻田驻扎5年之久。
而这期间,一二九师卫生部及其医院就设在附近的桐峪镇一带。由于日军扫荡频繁,又地处太行山区,卫生部各医院多依靠民居作医院。为了防止日军突袭,各医院都分散成几个医疗所。遇到敌人扫荡,各所驻地便不时转移。可以推测,有些医疗所就建在只通羊肠小道的崖居上。
(三)
■从北京出发前,本报编辑记者亲手折叠了83只千纸鹤,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发现死亡证书的崖居缝隙处,我们献上用83只千纸鹤串成的花环,深深一鞠,告慰83位英烈,寄托我们的哀思……
究竟是谁将83张死亡证书放置在崖居石缝中?也许是医院转移时情况紧急没来得及带走,也许是保管这沓死亡证书的人遇难前转交给老乡的,也许……历史没有也许,死亡证书为什么被放置在崖居石缝中,也许将成为永久之谜。
迟来了76年,83位英烈的亲人还能一一找到吗?“这些英烈虽然有名字,却是‘无名’英雄,因为年代太久了,很难找到他们的后人。”志愿者告诉记者。况且,许多英烈牺牲时才十几岁,还没有娶妻生子,哪有后人。
从83张死亡证书看,他们来自晋、冀、鲁、豫、川、陕、甘等7个省份,其中山西籍29人。由于行政区划数次变更,死亡证书上的许多村子如今也很难寻找。目前,29名山西籍英烈,找到亲属的仅宋喜成、王金华两位。
能找到王金华的亲属,也颇为偶然。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光晋,得知发现了抗日英烈死亡证书,立即组织“寻找山西籍英雄家人”志愿者小分队。死亡证书上记载,王金华是山西昔阳县上郭庄人。小分队便来到昔阳县,几经周折,在县民政局的几百份革命烈士档案中,发现了上郭庄村王金华的名字,终于找到了王金华侄女的儿子张海英。
宋丙辰、张海英是幸运的,毕竟他们在多年后知道了亲人的下落。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还有很多抗日英烈的后人们,仍不知失去多年的亲人魂归何处。
采访中,不断有消息传来:北京的王炳尧等书法家,为83位英雄书写了碑文;山西清徐县农民孙铁丑,将在自己开发的生态林中为英雄修建墓园……
我们切盼,76年云外漂泊的英魂,早日入土为安。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6-16 09:19: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浴血同仇 琼崖全面抗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