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失散79年,丹江口九旬抗战女兵重见亲人
2016-07-13 10:32:06  来源:十堰晚报 2014-04-14 作者:李寅  点击:  复制链接

  13岁,体弱单薄的她,随部队出征抗日。

  16岁,她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冲在最前面救死扶伤。

  22岁,她随同大部队出征,亲生女儿自此杳无音信。

  徐州、南阳、武汉、长沙、衡阳……她漂泊多地,79年来,她一直想见一见河南周口老家的亲人。

  4月1日下午2点,丹江口城区民泰小区一房屋内,一位九旬老太站在门前期盼着,5个多小时后,她终于见到故乡的亲人。

  79年前,这位名叫王梓卿的老人,曾作为抗日医疗队护士,奋战在战场一线。此后,她随部队辗转湖北、湖南多地,和故乡的亲人失去联系。79年后,她没想到在垂暮之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了却她几十年的心愿,与亲人见面,还亲口尝到老家的面皮。

  台儿庄战役:“子弹就在眼前飞”

  10日下午,王梓卿坐在二女儿家中,视力虽然有些衰退,但精神依然矍铄,耳朵也特别好使。

  “死的人很多,子弹‘嗖嗖嗖’地从耳边穿过,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这位92岁的老人,回忆起曾经的抗战经历,仍历历在目。

  王梓卿出生于1922年,老家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田庄,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姐姐。“孩提时,父亲就去当兵,后来因为不懂事,说想去找父亲,便和同村的几个女孩儿一同随部队外出。”王梓卿说,她13岁那年,街道住了很多当兵的,在和几个闺蜜一商量,她们就和部队一起离开村子。“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后来,王梓卿加入抗日医疗队当护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她随部队一同赶赴抗战一线,参加了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一个十几岁的士兵全身的皮都被炸掉,看上去好可怜,当时印象特别深。”王梓卿声音颤抖着回忆,在战场上,许多战士的衣服都被炸弹炸烂,身上满是血渍。

  “当时日本人武器比较厉害,我军伤亡惨重。”王梓卿说,为了抢救受伤的战士,她经常和同事穿梭在战斗前沿,好多次子弹都和她擦肩而过,手榴弹和炸弹不时在身边爆炸,和自己一同救援的护士也死伤不少。

  峥嵘岁月:随部队出征,大女儿自此杳无音信

  几个月过后,王梓卿所在部队开始南下,经过南阳、信阳,再到武汉,辗转到达长沙。

  在奔波途中,王梓卿和军医靳文绪相识,没多久两人相爱,并诞生爱情结晶。

  然而,当时的战争形式非常严峻。1944年初,接到上级命令,部队马上要从长沙转移到衡阳作战。“当时,女儿才一岁多,一直寄存在百姓家中。”王梓卿回忆,接到转移命令,她和丈夫还没来得及去看孩子一眼,就随大部队匆匆走掉。

  提起这件事,王梓卿异常伤悲,大女儿在她心中永远都是一个疙瘩。王梓卿老人的二女儿靳安雪说,当时父母就这一个孩子,为了找到姐姐,父母曾多次前往旧地寻找,但战争年代,邻里乡亲们四处转移,根本找不到人,至今大姐也是杳无音信。

  衡阳保卫战:两天没吃一点食物

  1944年,衡阳保卫战爆发。

  王梓卿回忆,当时战争非常激烈,燃烧弹很快引起整个衡阳城的大火。不少房子都是木料结构,有些烧了几天几夜。

  “粮食没有了,我们没啥吃的,就忍饥挨饿,两天没吃一点东西。”王梓卿说,即使这样,大家始终没气馁,一直坚守在前线。

  王梓卿说,当时伤兵很多,由于缺医少药,很多伤兵的伤口都长了蛆虫。后来守军的炮弹和炸弹都用完了,战斗力十分薄弱。最可恶的是,日军竟向城内施放毒气弹,死伤的战士非常多。

  8月,衡阳陷落。王梓卿随部队迅速转移。不久后,抗日战争胜利,王梓卿和丈夫因医疗技术过硬,被安排到长沙市人民医院工作。

  夫亡返乡:一个弱女子养育5个儿女

  王梓卿的丈夫靳文绪是河南省邓州市人。解放后没多久,她和丈夫一同回到邓州文曲镇乡镇诊所从事医疗工作。由于两人在军队接受过正规培训,医术高超,在当地很有名望。

  然而,1961年的一天,靳文绪患病突然离世。这对一个已经有5个儿女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小女儿靳玉霞说,当时母亲才怀她两个月,次年4月份才生下她。

  “母亲一个人的工资很低,后来我们五兄妹就和母亲一起回到了农村。”靳安雪说,回到乡村后,母亲在给乡亲们看病的同时,还靠种庄稼,来养活一大家人。

  “母亲一个人养活我们5兄妹,她自己再苦再累也没委屈我们。”靳安雪说,5兄妹最差的也上了初中,在当时非常不容易。1970年,她招工到丹江口市汉江集团上班,后来她又把小妹妹靳玉霞一同带到丹江口市生活。

  石沉大海:上百封信没等到亲人的回音

  王梓卿参军后多地辗转,一直未能回到河南周口老家看一眼。这也一直是她心中一个未了的心愿。

  王梓卿随丈夫到邓州后,她和靳文绪多次给老家写信,但一直没有一点回音。“战乱年代,房屋和住户都在不断变迁,根本不可能找到。”王梓卿说,加上家庭条件困难,一直没能回周口亲自去找。

  “这一直是母亲一个最大的心愿,所以我们一定要帮他了却。”靳安雪说,母亲现在和她住在一起。她和兄妹们曾多次到周口,并托人寻找,但也没能找到失散的亲人。

  2013年,靳安雪和住在同一栋楼上的朱大姐聊天时,得知对方老家也是周口市人,便将母亲的身世告诉对方,并托对方帮忙打听。

  热情的朱大姐回老家后,多次让亲戚打探,也没音讯。后来,又将情况告诉了在当地检察院上班的一个亲戚,对方辗转打听,得知王梓卿的姐姐早已不在,但有一个女儿叫田爱琴,在当地一个单位上班。

  得知情况,靳安雪迅速和对方通电话,并视频聊天,最终确认就是母亲老家的亲人。

  心愿难了:女儿承诺一定要带母亲回周口看一眼

  这一消息让靳安雪和家人激动不已。田爱琴得知自己的姨妈还在世,随即决定从河南开车到丹江口城区看望老人。

  得知姨妈儿时爱吃面皮等家乡特色食品,田爱琴便提前做好。4月1日上午,她和家人开车从周口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奔波,赶到靳安雪的家中。

  “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能看到你们。”下午2时许,王梓卿见到老家亲人后,紧紧地抱在一起,细细地嚼着老家的特产,她的内心无比激动。

  “母亲13岁离家出走,79年来她再没能回到家中,回家看一眼这也是她最大的心愿。”靳安雪说,她和妹妹正准备于近日,开车带着母亲回周口看一眼,寻找她儿时曾经生长的一片热土。

  得知今生还能再回一趟老家,王梓卿老人注视着远方很久很久……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7-13 10:34: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特写:老兵心声——为了胜利的纪念

下一篇: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卢业香老战士病重引社会关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