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
常州西部为丘陵山地,茅山山脉和宁镇山脉矗立其间。东部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平原水网地区,湖泊棋布,河港纵横。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即提出在苏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一重要任务。1938年5月,新四军开赴苏南敌后抗日战场,经过艰苦卓绝、错综复杂的斗争,在日伪的心脏地区立足生根,发展壮大,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山地抗日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5月15日,毛泽东又作出具体的指示:“力争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早在4月28日,新四军组建先遣支队深入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揭开了新四军东进的序幕。
新四军第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傅秋涛等人率领下,一路东进,6月12日挺进至溧阳竹箦桥。13日晚,部队从天王寺与薛埠之间越过溧(水)武(进)公路,进入茅山地区。15日,第一支队继续前进到宝堰,司令部设于前隍村,部队积极布置战斗,广泛开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第二支队在支队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率领下,6月中旬也奉命从皖南出发东进。
新四军到达苏南后,对于地方武装的方针是“帮助和扶植一切民众武装,使它发展扩大。中心是争取同新四军一块抗日,达到统一指挥,建立纪律,洗刷坏分子,学习和开展游击战”。围绕这个方针,新四军一、二支队加强了对抗日武装的政治领导,将地方武装吸引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新四军第一支队到达茅山地区后,即与管文蔚领导的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取得联系,并授予管部“丹阳游击纵队”番号。部队经过整训、建党和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大大提高了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逐步开辟了以访仙桥为中心,包括镇江东乡、武进北乡、扬中县等在内的丹北游击基地。
新四军进入苏南时,各种中间势力处于观望状态。纪振纲是茅山东麓“茅麓公司”的经理,拥有1.3万多亩土地,主要经营茶叶,是茅山地区一位颇有资望的民族资本家。苏南沦陷后,他收容广东籍散兵游勇二三百人成立自卫武装。新四军到达苏南后,即把团结争取纪振纲抗日作为开辟该地区的重要一着棋。陈毅亲自做纪振纲的工作,致书相邀纪振纲到西旸会晤。由于途中遭遇敌人,耽误了时间,当陈毅赶到时,纪振纲已带人离开。陈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仅带二三随行人员步行十几里山路,登门造访,使纪振纲深受感动。陈毅与他开诚相见,以民族大义相期许,打动了纪振纲。纪从上海募购药品药械运送到茅山;设法掩护新四军伤员;出面召集士绅募捐寒衣近5000套,赠给新四军。1938年冬,日本侵略军一度占领茅麓公司,对纪施加压力,纪被迫出走,行前将其自卫武装悉数交给新四军。他到上海后,仍然与新四军保持着联系,继续为抗战出力。
经过新四军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周围,为抗战大业共同奋斗。在金坛,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许浩率领近百人枪的县常备队,同新四军合作抗日,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激战中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溧阳的陈湘甫、金丹武的岳道仁、夏震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在苏南开展统战工作取得成功的代表人物。
东进“江抗”杀敌
1938年底,日本侵略军在苏南常驻兵力达3.2万人。日军采用攻守并用的战术,深入重要集镇,构筑“梅花桩”式的据点,对初创的茅山抗日基地进行扫荡。
1939年2月下旬,周恩来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和军部领导人共同商定“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早在1938年9月,第二团参谋长王必成率领一个营,经丹北向东,到江阴四石桥等地进行侦察,与梅光迪、朱松寿的两支游击武装取得联系。10月,梅光迪、朱松寿部被授予“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的番号(简称“江抗”三路),在武进南部戴溪桥、洛阳一带活动。“江抗”三路积极打击日伪军的骚扰活动,并派出民运工作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壮大抗日进步力量。“江抗”三路完成了创造新四军东进前哨基地的任务,但也付出了代价,特别是第一支队参谋长胡发坚于1939年3月15日在洛阳谈家头村收编大刀会时不幸牺牲。
1939年5月1日,叶飞率第六团从茅山地区出发东进,在武进南部戴溪桥与“江抗”三路会合。部队使用“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并成立总指挥部,由梅光迪任总指挥,叶飞(化名叶琛)、何克希、吴焜(化名吴克刚)任副总指挥。第六团对外称“江抗”二路。
5月5日,江南抗日义勇军1000余人从武进横林附近越过京沪铁路,进入东路地区。“江抗”以梅村一带为基地,分兵向苏州、常熟进发。为了进一步扩大新四军的影响,6月24日,“江抗”二路夜袭了浒墅关日军据点,炸死炸伤敌警备队长等20多人,并烧毁了浒墅关火车站,破坏一段路轨,使京沪线交通一度中断。7月下旬,“江抗”二路一部在顾复生部配合下,奔袭上海西郊程家桥、虹桥一带的忠救军直属第二大队姚友莲部,在搜索过程中,袭击了虹桥飞机场。“江抗”东进上海近郊的军事行动,不仅鼓舞了沦陷区人民,而且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在武进北部小新桥地区,部队在徐绪奎团长指挥下,击溃了数十名日军的骚扰进攻,毙敌10余名。还派出便衣侦察人员破袭京沪铁路,炸毁常州至奔牛间的铁路桥,迫使敌运输一度中断。尔后,为保卫江南指挥部,“江抗”二团又转战到了茅山地区。
8月底,“江抗”已由东进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武器装备也大大加强;特别是扩大了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振奋了东路人民的抗日热情,发展了地方党的力量,开创了东路地区人民抗战的新局面。
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进入苏南后,在频繁的战斗中,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入手,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在强调自愿的基础上,有步骤地进行了扩军工作,逐步实现新四军地方化、江南化。1939年四五月,金坛直溪桥和西旸一带有170多名青年参加了新四军。同时积极扶持发展地方武装的基础上,将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升为主力。如吴甲寅、朱春苑领导的金坛游击纵队、许维新领导的游击队等,经过整训,先后编入新四军建制,上升为主力部队。由于贯彻了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方针,到1939年秋,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由初入苏南时的4000余人发展到14000余人。
1939年8月,为了加强对第一、第二支队的统一指挥和领导,新四军军部决定增设江南指挥部的建制。1939年8月14日,新四军军长叶挺电呈国民党第三战区:“本军第一、二两支队活动地区毗连,为便利作战及在战斗战役中能配合行动以收协助之效,故将二支队暂归一支队陈司令指挥。”8月17日获得第三战区的批准。尔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式成立。由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罗忠毅任参谋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成立,统一了苏南地区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及地方武装的指挥,对于继续巩固、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的作用。
召开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新四军在开辟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积极培养和慎重发展党员,并着手建立党的各级组织。
1938年7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派吴仲超、邱东平带领一批干部,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名义,在第一支部活动的丹阳延陵地区发动群众,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不久成立中共苏南区工委,9月18日改为中共苏南特委。10月,中共苏南特委派周苏平到丹北地区负责地方工作,在镇江、丹阳、武进北部和扬中等地组建党的基层组织。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还分别建立了溧阳地区、江当溧地区和江溧句地区党的组织。1938年7月,第一支队派民运干部到金(坛)溧(阳)边境的西岗、社头一带建立了党支部。同年12月,在第一支部领导机关驻地溧阳地区,陈毅派张之宜、陆平东、朱行厚三人回家乡工作,并组成以张之宜为书记的中共溧阳工委,工委经过4个多月的工作,建立了20多个支部,于翌年5月建立了中共溧阳县委,张之宜任书记。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工作,在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活动区域里已经建立了3个特委、14个县委(工委)。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加强党对根据地建设的领导,1939年12月19日,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金坛县建昌圩丁家塘召开,会上宣布成立中共苏皖区委员会。这标志着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一年来先后在各地创建的分散的游击基地不仅地理上连成一片,军事上统一指挥,而且从党的领导体制上也统一为一个整体。
中共苏皖区委员会成立后,决定向金丹武地区发展。在金丹武地区初步开辟后,中共苏皖区委指示金丹武县委向长滆地区发展。在长滆地区,李复和诸葛慎、蒋铁如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先后接受新四军的领导,分别活动于宜兴臧村和金坛第三区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4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命“江抗”二团经太滆地区去东路,中共苏皖区委派彭柏山等10多人随“江抗”二团到太滆地区工作。地方党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发展党员,在武进南部和宜兴北部分别建立了小型武装。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新四军在苏南敌后实行了战略展开,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自下而上地逐步建立起来。至1939年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建成。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09 14:52: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烽火中的射阳
下一篇:南通公安在反清乡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