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热血金华人牢记峥嵘抗战史 有人写书有人修家谱
2018-01-08 09:07:07  来源:金华新闻网2015年 记者:盛游  点击:  复制链接

  记者 盛游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临近,有两位金华人各自用不同方式,纪念这一历史时刻。

  施化果是金东区源东乡人,他历时7年,调查走访76位抗战亲历者,写成一部27万字、讲述当年金华人民英勇抗日的书籍初稿,目前正在修改当中,人民出版社已与他有过联系。

  董兼明是兰溪市马涧镇人,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询问老者,他不断修缮家谱,其祖辈百年前曾有三迁,爷爷、父亲两辈人经历了抗日战争,有心酸的过往,更有为家仇国恨而奋发图强。

  “再不抢救,就没有了!”

  去年10月23日,施化果来到源东邢村,跟89岁的陈姜琴老人、91岁的邢金镲老人聊天。陈姜琴老人回忆说,日本人打进邢村时,她17岁。日本人是从义乌吴店那边过来的,在上姜村的山背上与国民党军队打了起来。因为日本人多,国民党军队撤到上姜村后山。日本人赶过来搜山,好多村民被杀,她婶婶当时怀有身孕,被日本人的子弹打穿腹部,死了。为了逃过日本人的追击,她滚到山脚下,才躲过一劫。日本人从三个方向进入邢村,在邢村住了一夜,第二天后半夜往太阳岭方向撤退,临走时还一把火烧了邢村祠堂和祠堂周围的民宅,抓走4个男壮年,这4个人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等日本人走掉,邢村的男女老少才敢从躲藏的深山里出来。等大伙回到家,发现猪、羊、鸡、鸭全被杀光了。那几年,村民患烂脚、黄胖肚的特别多。

  “这些文字再鲜活,都得先从亲历者口中说出来。”施化果说,他调查走访的76人中,年纪不一,最让他心痛的,就是还没来得及抢出那段历史,老人便离世了。徐正溪今年93岁,曾任长塘徐村村支书,参加过长塘徐阻击战等行动,今年1月5日,徐正溪离世,施化果十分痛心。

  “那些记忆再不抢救,就要没有了!”施化果说,这7年来,每次去了解、去发现历史,他都催促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尽力还原和抢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抗击侵华日寇的那段历史。如施长福、施樟洪、童贵孙、张良田等人组织参与的“源东吃刀会” (后改称抗日暗杀队)保卫时任国民政府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在金考察抗日工作等,在党史中就没找到详细记载。

  《烽火金华》呼之欲出

  “我想给这本书取名《烽火金华》。”施化果说。

  说起写书,施化果并不陌生。当“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舌尖上的陷阱》一书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此书作者正是施化果。

  “第一本书讲食品安全,第二本书写抗战纪实小说,风格差异怎如此巨大?”面对记者提问,施化果说食品安全知识是他的专长领域,写抗战纪实小说,更多的是扎根心中的历史使命。这份责任感,从他小时候就已萌芽。

  施化果说,他家中有6人参加过抗战。“从小,就听长辈们回忆抗战的事,那时候,觉得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施化果说,自他写书起,再回头去听老人们讲述,不觉得有趣了,常要咬牙切齿。

  为了搜集更多第一手资料,施化果深入衢州、富阳、萧山,以及金东源东、傅村、曹宅、孝顺,义乌上溪、义亭,兰溪马涧、横溪等地调查取证。“有时找不到当事人、见证人,我就通过熟人联系,一次联系不上,就第二次、第三次去他家。”施化果说。他还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党史材料,以求尊重历史、吻合历史。

  远去的记忆不能磨灭

  在兰溪市马涧镇里庄行政村有个很不起眼的自然村———方坞,在兰溪市地图中也找不到它。100多年前,一些董姓人家迁至此地,目前居住人口不足20人。在修缮家谱的过程中,董兼明的思绪逐渐被拉回那段战争岁月……

  1943年夏,董兼明的大伯董金仁20多岁,在当时是主要劳动力。因家境贫寒,一家人等米下锅,董金仁只能外出找活干。董金仁来到竹马替人家割稻子换取大米或工钱,当时日军侵略金华,且在金华一带实施细菌战,投放鼠疫。董金仁不幸得了鼠疫,从此一病不起。

  东家托人捎信到偏僻的小山村,爷爷董裕长接信后,与弟弟裕荣,裕金商量,决定前往竹马将董金仁抬回来。因一听鼠疫都谈虎色变,当时无人可找,三兄弟只好自己去金华用担架把董金仁抬回家。

  家人用山上采的草药救治,不见好转。不久后,裕长、裕荣、裕金三兄弟也染上鼠疫,全部病倒。再后来,村上董姓人家一一病倒,相继去世,一大家子只剩下妇孺。周边村民听闻后,没人再敢来方坞。

  “我父亲也许因为年幼时目睹家中的巨大灾难,1955年便走出家门去部队服役,为国尽忠。”董兼明说,他修缮家谱、了解历史不是因为无法忘记仇恨,而是为了让自己、让后辈牢记历史,发愤图强。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1-08 09:07: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永恒绝响:浙江陆上抗战第一枪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组织和抗日武装及根据地(1)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