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悲哀的昨日将要死去,欢笑的明天已向我们走来,而人们说,你们不应该哭泣……”一群男女步履蹒跚地走在乡村田埂上,画面色调清冷低沉,歌声悲凉却透出刚毅。
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好男好女》中,这样一段画面重现了1940年几位台湾青年不满日本殖民统治,跨越海峡,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的真实历史,让人们看到残酷时代里一份纯净的理想主义情怀。
影片原型之一的萧道应出身台湾南部乡村,曾祖父萧光明是1895年组织乡勇抗击入侵日寇的客家领袖,那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中,萧道应的祖父壮烈牺牲。萧家可谓一门抗日英豪,但那段传奇往事如今却少为人知。
在萧道应之子萧开平的带领下,新华社驻台记者走进了位于台湾屏东县佳冬乡的萧家古厝。踏入穿越百年的历史现场,台湾同胞悲壮的抗日画卷徐徐展开。
1895年:古厝浴血“书房”成战场
屏东萧家祖籍广东梅县,来台历史要追溯到1786年。到萧光明是第三代,他秉持客家人勤劳、刻苦的精神,经商有成,萧家逐渐成为佳冬地区的一大家族。
萧家古厝修造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历经三代。这座五堂大宅院是台湾相当具有规模且保留完整的客家建筑,整体布局采双“回”字型围拢式格局,严密的建筑配置显现客家民居强调的内聚性与防御性。
踏入古厝,质朴之风扑面而来,与一般深宅大院不同,没有多少雕梁画栋,也不见奇花异树,但细节上却是讲求精工,不仅建造的匠师来自大陆,主要建材亦是跨海运来的,看得出客家人对传承的重视,其中包裹着朴素却珍贵的人文情感。
萧开平带着记者来到古厝核心院落紧邻的一座建筑,有着微翘燕尾的门楼牌匾上书“步月楼”,跨进去又遇一门,其上写有娟秀的“藏书小阁”四字,谁能想见,这间不大的书房,竟是萧家当年浴血抗日的古战场!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军队进兵台湾。高雄、屏东一带多个客家聚落召开会议,决意组织义军,誓死抵抗入侵者。
当年10月11日,日军第二师团18000人于屏东枋寮登陆,兵发三路进攻。萧开平告诉记者,佳冬位于枋寮、东港之间,日军如不能先占领此一战略要地,则进退维谷。当时,日军还立下告示:“揭白旗服从皇军,即可保全生命,安居乐业。否则就要杀个鸡犬不留!”
面对强敌,作为高屏客家领袖之一的萧光明义无反顾,领导乡民义勇及刘永福“黑旗军”留置的部分兵士,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
佳冬原是典型的防御性聚落,拥有栅门、城墙、刺竹林等防御设施。萧光明率众在村落周围修筑高三、四尺的胸墙,并开出枪眼,严阵以待。
“他们先是在村外田地里灌水,阻碍日军行进。”萧开平说,萧光明率众镇守4个主要栅门,当日军前进到距守军三四百米处时遭到激烈抵抗,死伤不少。随后,日军决定主攻东栅门的步月楼。“义军从门楼里向外射击,日军进退不得,只好到墙下藏身,义军于是倒下滚油退敌。”
之后,日军增援部队赶到,义军被迫弃守步月楼。这场连村中妇孺都投入战斗的“步月楼之役”从早上8点多持续至午夜,日军战死15人、受伤57人,义军则伤亡百余人。
萧开平告诉记者,双方的武器质量与人员数量比例悬殊,义军不少人拿的是木棍绑菜刀,但却毫无惧色。萧光明次子萧升祥坚守东栅门,直至战死;三子萧月祥率大刀队迎战于南栅门,身受重伤,不久也去世。
日军攻入佳冬后,放火焚村,尸横遍野。萧开平说:“日本兵进村后,闻每一个人的手,如果有火药味,就知道是抗日份子,就得抓起来。”
如今,在临近民宅中看来低矮的步月楼已不再显眼,但走上前去,仍能看到一百多年前激战留下的弹孔。
1940年:“祖国破了,要把他粘回去”
步月楼一役,萧家失去了两个儿子。所幸,萧升祥留有寡妻幼子。
1916年,萧道应出生。此时,台湾已在日本殖民统治下走过20个年头。这个从小聪颖过人的萧家子弟从祖母口中得知家族抗日的悲壮往事,也种下了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
生在殖民地,学生时代的萧道应深感备受日本人歧视、欺侮的苦闷。1936年,萧道应考入当时的“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第一届。大学期间,他的反日思想更趋浓厚,也因为渴望学习祖国语文的关系,认识了陪伴他终生的革命伴侣黄素贞。
那是大三时,萧道应听闻有福州来的老师教授汉语,便欣然前往报名学习。黄素贞教学生动活泼,除一般教学外,还教唱当时大陆的抗日歌曲,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深受学生欢迎。激昂的旋律,深深触动了萧道应早已埋藏于胸的爱国热情,回大陆参加抗战的念头也由此萌发。
其时,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打响。“下了课,大家就会谈论,认为这场战争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我们在台湾这样活下去,不如回大陆参加抗战。”黄素贞在回忆录里如是写道。
1940年春,萧道应夫妇、钟浩东夫妇和李南锋等5人先后潜赴大陆。哪知这一路并不顺利,因为身上拿不出身份证明文件,他们被国民党军队误认为日军间谍而扣押。其后,经台湾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丘念台出面,几位台湾热血青年得以脱困,而后加入了丘念台领导的“东区服务队”服务。
在抗日前线,萧道应担任外科医师,黄素贞则做护士。不久,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可因为转战,不得不寄养他人,更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不久就因病早夭。
1945年,终于迎来抗日胜利,萧道应携妻返回台湾,后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医系。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萧道应与大学同窗许强、同往大陆抗战的钟浩东等不少台湾精英知识分子一样,不满国民党当局的独裁腐败,思想左倾,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
在台湾陷入白色恐怖的年代,国民党当局大肆捕杀异议进步人士。萧道应夫妇也踏上逃亡之旅,1952年被捕。萧开平曾对记者开玩笑说,他应该就孕育于父母避难途中。
台湾学者王晓波追忆与萧道应的交往,讲过这样一段往事:“一个清晨,萧老提了几斤牛肉来送我,并抱来两个花瓶,是他自己做的,一个完好,一个是摔破了再烧过的。萧老特别拿着那个破花瓶给我,跟我说:‘这个花瓶就好像我们的祖国,破了,要把它粘回去,合在一起。我老了,没有用了,把它交给你。’”
2014年:萧家后人致力传承祖辈爱国精神
2002年9月,萧道应辞世,享年87岁。报载讣闻中写道:“缅怀先公毕生济世救人,热爱祖国贡献心力,追求国家富强统一坚贞不移。”
过去两年,萧开平两次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父亲的遗物,包括那支修复的花瓶,还有年轻时使用过的手提箱。
萧开平继承父亲衣钵,成为知名法医。他更传承祖辈的精神,参与发起成立“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并担任常务理事。
萧开平告诉记者,他小学时翻看父母的书柜,找到一本“台共叛乱史”,赫然看到父母的姓名列在其中,还清楚记载着他们是“共产党的同路人”以及坐牢的经历。这着实吓坏了年幼的萧开平,以至于数日不言不语。
母亲发觉儿子的异状,追问之下,萧开平嚎啕大哭,委屈地说:“我的父母竟然坐过牢!我觉得是一种耻辱,以后怎么面对同学、朋友?”母亲安慰儿子说:“你的父母坐牢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我们为了国家参加抗日,为人民、国家服务的理想奋斗,怎么是耻辱?”
那之后,母亲开始向儿女讲述佳冬老家的抗日事迹,以及她和萧道应返回大陆投身抗战的经过。”萧开平说,慢慢了解了父母的理想和追求,他深刻体会到,“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父辈真正完成了作为一位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抗日精神就是爱国、爱乡、爱民。包括我父亲在内,当年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不忘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返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战者有数万人之多,都是为了争取台湾早日返回祖国怀抱。”萧开平说,台湾近30个抗日家族成立协进会,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宣扬先人抗日精神,让台湾后代子弟不要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要记取几代台湾人对祖国的热爱。
丈夫过世后不到3年,黄素贞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萧道应的侄女萧吉紫在怀念文章中写道:“这一对大时代的‘好男好女’可歌可泣的坎坷人生画下了休止符,但他们的一生事迹、爱国情操永远留在儿女、朋友、晚辈的心中,永难忘怀。”
责任编辑:唐芬 最后更新:2021-10-22 10:21: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