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舰队一万余人,首次寻找并发现夷洲(台湾),至今已有1790年;南宋澎湖属福建路; 元、明在澎湖设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1885年清设台湾省,台湾近代化之父刘铭传任台湾首任巡抚。在台任职期间,进行了编练新军,修建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开煤矿,创办电讯,发展航运,促进贸易,发展教育,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和防务的进步。
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败,清廷割台,刘铭传悲愤而死。凶耗传到祖国台湾,全岛既悲且愤。在“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誓言中,台湾人民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日斗争;
一、武装保台: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1895年日军从澳底登陆到1902年义军首领林少猫慷慨就义这一时期。杰出代表有 丘逢甲、刘永福、抗日三猛(柯铁虎、简大狮、林少猫);
1895年5月20日,清廷令台湾巡抚及大小官员回大陆。1895年5月25日,台湾官绅在丘逢甲等人的推动下,组成了“永隶清朝”的“台湾民主国”,抗击日本侵略者。1895年5月29日,日军从基隆之东澳底登陆后,开始犯下罄竹难书的暴行。英勇的台湾人民为保卫祖国领土,用劣势装备抗击日本侵略军近5个月,打死打伤敌军3.2万人。日本最精锐部队侵台主力军近卫师团被歼灭近半,师团长中将能久亲王、旅团长少将山根信成先后重伤毙命。台湾军民的武装保台斗争,开启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河,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义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死伤严重,保台抗日终告失败。经部将劝说,丘逢甲和刘永福不得不先后挥泪内渡,连横《台湾通史》记载在录。
1898年5月,日军改用怀柔政策,日本令汉奸辜显荣、林武琛、吴克明、郑芳香等人,诱降铁国山首领柯铁虎,柯由于抗日受伤患重病,签订平等和议后于1900年2月9日不治身亡。1896年6月,在汉奸辜显荣、陈绍年的劝降下,铁国山首领简精华于10月5日独自下山投降。1902年5月25日,日军再施诡计,驱使绅士劝降林火旺、陈秋菊、卢阿爷、张大猷、张吕良、刘荣、陈提、张雍、张金环、钟佑等38位义军首领和5600多义军,分别在台湾林圮埔、土库、西螺、他里雾、内林、斗六6个归顺场归降,结果被预先埋伏的日军全部杀害,苦难的台湾同胞不会忘记。1902年5月30日,林少猫大张宴席为母祝寿,苏贞昌祖父苏云英(林少猫老乡),叔祖父苏云梯向日军出卖林少猫和数百抗日英雄,被日军乘机攻入山岭, 导致林少猫等数百人抗日英雄被杀。
1895年6月3日,基隆失守,6月6日唐景崧逃回厦门。1895年6月8日,汉奸李春生、辜显荣等迎日军进台北城。各地义军并起,刘永福发布抗日告示,全岛人民展开了英勇的武装反割台斗争,台中保卫战中被誉为“黑虎将军”的杨泗洪壮烈殉国,仅彰化争夺战义军就死伤2000多人。6月下旬 宜兰、新竹相继失陷。7月下旬 丘逢甲内渡大陆。8月 爱国官兵和义军保卫彰化,重创敌寇。南侵日寇一度被遏。10月 受挫日军经补充休养后分陆海三路大举南犯。清政府下令严禁资台。军民浴血奋战,3000多壮士为国捐躯。10月20日 刘永福退返厦门。打狗(今高雄)、凤山、台南相继失陷。11月 日本宣布台湾“全岛平定”,发布台湾住民刑罚令、台湾住民治罪令和台湾监狱令,筹建台北监狱。
在1895年至1915年前后长达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中,台湾各地的民众先后涌现 丘逢甲、刘永福、吴汤兴、徐骧、林义成、林昆冈、吴彭年、王德标、杨泗洪、刘成良、林大北、陈秋菊、詹振、林李成、胡嘉猷、刘德杓、简义、柯铁虎、黄国镇、林少猫、阮振、林添福、简大狮、詹阿瑞、黄茂松、蔡清琳、刘乾、林朝、罗福星、余清芳、陈文晃、廖景琛、黄丑、黄才、赖福来、刘狮、杨胜、林发、庄录、除阿金、陈鱼、柯万力、田廷、胡细汉、詹阿苍、赖阿来、阮振、陈丁、张吕莿、张吕赤等抗日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斗争,以图台湾回归中国。
丘逢甲(1864年—1912年),爱国抗日英雄、教育家、诗人。出生于台湾苗栗县,后移居彰化。1895年,清廷割台后,丘逢甲愤然召集台湾乡绅咬指血书,联电奏清政府抗争,但清廷回电“台抗京危”。一介书生丘逢甲悲愤至极,他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人的抗日护台义军。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义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死伤严重,保台抗日终告失败。经部将劝说,丘逢甲不得不挥泪内渡,连横《台湾通史》记载在录。
刘永福(1837-1917), 抗法、抗日爱国英雄。 汉族客家人,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祖籍博白东平,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73年12月21日取得 援越抗法罗池大捷,1883年5月取得纸桥大捷,越南王晋升他管辖越南山西、兴化、宣光三省,加赐一等义勇男爵号。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办理防务。 1895年4月,清廷割台,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刘永福在义军丘逢甲、吴汤兴、徐骧、林义成、林昆冈,刘永福部将吴彭年、王德标、杨泗洪、养子刘成良等英雄相助下,在外无救援,内无粮饷的时候,英勇的与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海军舰队作战,重创日军3.2万以上。连续苦战之后,断饷缺械,刘永福派人回大陆求援,清政府不但不救济,反而将内地募款扣留,并下令封海,断绝对台增援,刘永福领导的保台抗日失败告终。
柯铁虎(1875—1900),抗日三猛之一,台湾嘉义人,本名柯铁。他在云林大坪建立了铁国山抗日基地。数千义军勇猛无比,日军疯狂报复,3万台湾同胞惨遭日军杀害。1898年5月,柯由于抗日受伤患重病,与日军签订平等和议后于1900年2月9日不治身亡。
简大狮(1870—1900),抗日三猛之一,台湾淡水人,原名简忠浩。台湾割让给日本后,简大狮在淡水起义,艰苦领导抗日三年。日军进山围剿,简大狮在台湾无法立足,潜回漳州。日寇胁迫满清逮捕他后交给日本人。1900年3月22日被日寇杀害。
林少猫(1863—1902),抗日三猛之一,台湾屏东人。1896年在凤山城南凤岭聚众数百人起兵抗日,队伍迅速发展至数千人。1898年冬,会同另一支义军林天福部出击台南。1902年5月30日,林少猫大张宴席为母祝寿,苏贞昌祖父苏云英(林少猫老乡),叔祖父苏云梯向日军出卖林少猫和数百抗日英雄,被日军乘机攻入山岭, 导致被杀害者达到数百人。
二、文化抗日:
1902年,日本在“全岛平定”后,为巩固其殖民统治,转而采取“怀柔政策”。在这一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形式多样,内容转向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争取政治上的合法权益。
这期间,台湾人民继续发动反日起义,1907年至1915年间又相继爆发了十多起抗日起义,其中以余清芳起义规模最大。1915年8月,余清芳抗日队伍在一战斗中与敌激战数日,遭敌集体杀害,只有200多人生还。
1920年前后,在东京的台籍留学生与中国大陆留学生等组织“声应会”、“启发会”、“新民会”,创办了《台湾青年》杂志月刊,积极倡导普及白话文,揭发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1921年由台湾知识分子创立的“台湾文化协会”,后来成为台湾抗日民主运动的主力。
1910年-1945年,以林献堂、林呈禄、蔡培火、蔡惠如、蒋渭水、王敏川、连温卿、谢春木、林木顺、谢雪红、简吉等为代表的一批抗日志士,先后掀起请愿、宣传等非暴力抗日运动,岛内非暴力民族抗日运动形成新高潮。台湾知识分子以笔为兵,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当时活跃在台湾岛内的著名抗日报刊有《新学丛志》、《台湾诗荟》、《黎华报》、《三六九小报》、《台湾战线》等,或介绍祖国大陆的革命情况,或抨击日当局的殖民统治,或倡导祖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文化抗日的重要阵地。此外,《台湾通史》、《台湾战争记》、《台湾八日记》、《台湾革命史》等一批史书出版,在激发台胞的斗争精神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0年10月27日,雾社起义。赛德克族马赫坡社首领莫那·鲁道长子举行婚礼,由于一名日本巡警破坏了赛德克族的风俗,导致赛德克族民众长久积蓄在胸的抗日怒火爆发。在莫那·鲁道的领导下,雾社赛德克族民众发动起义,袭击了警察所,杀死日警134人,杀伤215人。赛德克族同胞撤至山林与日军展开游击战50日,日军死伤半数。日警诱降不成恼羞成怒,对不屈的山民动用大炮、催泪弹和毒气弹,致使起义民众大部死亡,起义失败。赛德克族起义生还者516人分别被监禁于(今仁爱乡)两处集中营。1931年日殖民者挑起内乱,制造了第二次雾社事件:1931年4月25日约凌晨4点左右,都达族人夜袭集中营,赛德克族人伤亡惨重,日方将逃散的赛德克族余生者再次“收容”于今仁爱农会附近临时搭盖帐篷。眉原部落的族人伸出了“同胞大爱”,供给物资帮助赛德克族幸存者在这块土地上“浴火重生”。
三、光复台湾:
1937年-1945年,日本发动皇民化运动。包括推行日语、改日本名、拜天照神、学皇民史等,皇民奉公会正是皇民化运动洗脑机关。但大部分台湾民众以坚持民族气节为荣,不向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屈服,坚持不学日语、不改日本姓名,体现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整个中国的图谋昭然于世后,台湾同胞深深地认识到,“台湾光复”的唯一希望在“祖国胜利”。因此,他们纷纷投身于祖国大陆的抗战,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在大陆参加抗日的台胞就有20多万,并成立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抗日组织。1938年冬,“台湾义勇队”在大陆开始对日军展开武力攻击,使日军损失惨重,为抗日复台作出了特殊贡献。此外,岛内同胞为配合祖国抗日,想尽一切办法牵制日军在台力量,在高雄、基隆、新竹等地举行了大规模反“皇民化”示威游行,在阿里山等地开展游击战破坏日军设施等等,配合祖国大陆的抗战大业。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归还中国前夕,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策动一些军国主义分子和“皇民”在台湾建立起“台独”组织,这是“台独”活动的发端。第一代“台独”势力在岛外活动的主要据点就是日本,他们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培养的忠实“皇民”,有极深的“日本情结”。皇民化”代表人物有廖文毅、辜宽敏、李登辉、黄纪南、彭明敏、金美龄、蔡洁生等。这些皇民有的至今仍活跃台湾政坛,并掌握了大量的执政资源,赤裸裸搞台独,是危害祖国统一大毒瘤。
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陈仪将军为在台湾受降的代表。担任降方代表的是台湾总督兼日本陆军第10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将军,在台湾北部中山堂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中国版图。目前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但并不影响台湾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
台湾人民50年的抗日斗争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牺牲者达65万之众。正像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指出的那样,“台湾同胞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而进行的斗争,构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极为光辉的一页"。
附:《台湾民众抗日史》摘要
1387年 (明洪武二十年)
在倭寇的袭扰下,明政府撤销台湾行政和防务的巡检司,移台湾岛上居民于漳、泉二州,实行海禁。
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
明政府恢复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澎湖列岛,再次有利地抗击了日本的侵略。
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
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在侵朝过程中,派商人原田孙七郎修书致台湾居民,称台湾为“高山国”,令当地居民向日本纳贡,遭台湾人民冷遇。此后便有一些日本野心家和追逐利益的商人往台湾活动。
1603年(明万历三十年)
日本侵扰台湾,明政府派沈有容、陈第率军往剿,高山族首领大弥勒等到军前拜谒。
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
日本商人以来日本观光为名,带台湾的阿美族人到日本拜见摄政德川家康,了解台湾。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
德川家康派有马晴信侵台,因遭到台湾民众的抵抗而失败。此后对高山族人的“招降”,也遭到拒绝。德川幕府时期,曾派兵舰13只,侵扰台湾,一度侵入竹堑港(即新竹),因后援不济而失败。
1617年 (明万历四十五年)
日本侵略者入侵台湾龙门港。
1621年 (明天启元年)
日本侵略者踞台湾,“逐流求人而放之。”本年,福建人颜思齐,曾引日本人上岛。
1628年 (明崇祯元年)
日本人滨田弥兵卫借口贸易,停泊台湾,阴谋占据,因与荷兰占领者发生冲突而返回。
1871年 (清同治十年)
12月 发生“牡丹社事件”,台湾高山族居民误杀上岛避风的琉球国民,日本以琉球宗主国自居,乘机侵略台湾。
1873年 (清同治十二年)
3月 4名日本人遭风暴漂流到台湾,获救后被送回日本,日本政府不但不感谢中国,反称这4人遭劫,为侵台制造舆论。
1874年 (清同治十三年)
2月 日本政府通过《台湾蕃地处分要略》,成为日本侵台的纲领性文件。?
5月7日 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派遣3000余侵略军,在台湾社寮港登陆,进攻高山族村庄,遭到当地居民的坚决狙击。
8月31日清政府赔偿军费50万两,以求“牡丹社事件”的解决。
1875年 (清光绪元年)
日本迫使琉球王国与中国断绝关系,继而武力吞并,改为日本的冲绳县。
1886年 (清光绪十一年)
清政府设台湾省,刘铭传任巡抚。刘上任后殖产兴业,修筑铁路,设电报局、邮政局,对台湾发展贡献很大。
1894年 (清光绪二十年)
8月1日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台湾戒严。台湾省会移至台北。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率军抵台,守卫台南。布政使唐景崧任台湾巡抚。
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
3月26日 日军侵占澎湖。
4月17日 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割台凶耗传至台湾,全省悲愤,怒斥国贼,誓死守台。
5月20日 清政府勒令台湾巡抚及大小官员内渡大陆,决意放弃台湾。
5月25日 地方绅民丘逢甲等创议成立“台湾民主国”,抗击日寇侵占台湾。唐景崧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丘逢甲为“义勇统领”,立年号“永清”。唐景崧电奏清政府:“今之自主,为拒倭计,免其向中国饶舌;如有转机,自仍归中国”。
5月29日 日军在基隆之东的沃底登陆。
6月3日 基隆失守。
6月6日 唐景崧乘船逃回厦门。
6月8日 汉奸李春生、辜显荣等迎日军进台北城。各地义军并起,刘永福发布抗日告示,全岛人民展开了英勇的武装反割台斗争。
6月下旬 宜兰、新竹相继失陷。
7月下旬 丘逢甲内渡大陆。
8月 爱国官兵和义军保卫彰化,重创敌寇。南侵日寇一度被遏。
10月 受挫日军经补充休养后分陆海三路大举南犯。清政府下令严禁资台。军民浴血奋战,3000多壮士为国捐躯。
10月20日 刘永福退返厦门。打狗(今高雄)、凤山、台南相继失陷。
11月 日本宣布台湾“全岛平定”,发布台湾住民刑罚令、台湾住民治罪令和台湾监狱令,筹建台北监狱。
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1月 抗日武装民众攻进台北,与敌激烈巷战。台北至淡水一线被民众收复,切断了南北交通电讯。日军对北部地区进行报复性“大扫荡”。
3月 日政府颁布《六三法》,授予台湾总督以处置一切的专权,实行恐怖统治。
4月 抗日武装打击入侵台东卑南地区日寇。
6月 日陆军中将桂太郎、桦山资纪任总督。
6~7月 柯铁、陈发等领导的抗日武装袭击各地日军守备队,全歼云林守备队,收复林圯埔、集集街、斗南街、莿桐、南投、北斗街、斗六和他里雾等地。柯铁在云林大坪顶地区建立抗日武装活动中心,大坪顶被称为“铁国山”。
8月 日总督府颁布台湾居民户口调查规则,以管制各地居民。
10月 乃木希典接任总督。日总督府颁布“犯罪即决条例”,镇压抗日民众。
12月 大坪顶抗日武装重创日军一个团的“扫荡”,半月后转移。
1897年 (清光绪二十三年)
1月 抗日勇士率领太鲁阁高山族同胞起事抗日,日军两个营被伏歼。
同月 凤山抗日武装痛击日军守备队。
4月 抗日武装袭击东港及潮州。
5月8日 《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同胞选定中国国籍最后期限。同日,台湾同胞渡海回祖国大陆的有7000多人。当日,简大狮、詹振等率领抗日武装6000余人袭击台北,冲进市区,一度占领奎府街、大龙峒等。同年陈少白受孙中山之命入台建兴中会台湾分会。
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
2月 日陆军中将儿玉源太郎为第四任台湾总督。同月 简大狮、罗锦春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竹子山倒照湖一带,与日军激战6天,罗锦春牺牲,简大狮率部退进深山。
7月 抗日武装围攻嘉义,收复周围49个村庄。
8月31日 日总督府公布实施保甲条例。
11月15日 日总督府制订《匪徒刑罚令》,对抗日者一律处以极刑。
12月 林少猫率领抗日武装3000余人袭击潮州、恒春。柯铁等抗日武装占据大坪顶。
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
简大狮潜回大陆,被清政府抓获解交驻台湾的日寇,被杀害。
1900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
1月 番仔山抗日武装英勇抗击日军围剿,苦战四昼夜后,转移到深山。
9月 孙中山为筹备“惠州起义”,在台逗留40多天。
1901年 (清光绪二十七年)
2月 詹阿瑞率抗日武装攻入台中城内,散发抗日告示,号召人民“雪恨复清”。
11月 抗日武装攻打嘉义朴仔脚,全歼驻地日寇官吏。
1902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
5月 日寇阴谋制订残杀抗日武装的“大扫除”计划。同月 抗日武装领袖阮振、林少猫等被日寇诱捕杀害。台湾同胞抗日武装斗争转入低潮。同年 据日方统计,自1898年至本年林少猫牺牲为止,四年间,日寇杀害我抗日民众共11950人。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
5月 日总督府颁布《枪炮火药取缔规划》。
12月 高山族同胞袭击苗栗洗水坑日警。
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
3月 日总督府颁布《三一法》,制订《浮浪取缔规则》。
8月 太鲁阁和大豹社高山族同胞抗击日警镇压,激战近一个月,毙伤敌人80多人。
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5月 台北枕头山高山族同胞抗击日警镇压,激战三个月,毙伤敌人200余人。
7月 日军警疯狂镇压太鲁阁高山族同胞,将二社六部落全部焚毁。
11月 蔡清琳率众举行北埔起义,他们联合高山族同胞,袭击日警察支厅和多处分所,惩处了作恶多端的日本人。后蔡清琳等9人被日寇杀害。
1908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6月 1500余名日警察镇压宜兰南澳高山族同胞。
1909年 (清宣统元年)
自上年12月至本年4月,雾社等高山族同胞,猛烈反击日大批警察的镇压。
1910年 (清宣统二年)
日本总督府制订五年讨“番”计划,颁布《番务监视规程》。高山族同胞奋起反抗。
日本总督府制订《官有林野取缔规则》。
1911年 (清宣统三年)
辛亥革命胜利,给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以巨大的鼓舞和影响。大安溪高山族各部落联合抗击日军警的围剿,斗争坚持一年,毙伤日军警数百人。
1912年 (民国元年)
3月 爆发“林圮埔事件”。刘乾、林启祯响应辛亥革命,建立秘密组织,袭击林圮埔警察支厅,激战7天。
6月 嘉义农民黄朝、黄老钳举行土库起义,号召乡民驱逐日寇,因泄密被杀害。
12月 孙中山派同盟会会员罗福星等同志秘密到台湾,宣传抗日复台,回归祖国。
同月罗福星组织陈阿荣等在南投聚集数百人建立抗日组织,事败被捕入狱,此事称为“南投事件”。
1913年 (民国二年)
3月 罗福星等发表《大革命宣言书》。
4月 在罗福星鼓动下,张火炉等人以铁砧山、罩兰为据点,组织武装力量,不幸事败,张等50余革命志士壮烈牺牲。此事被称为“新竹事件”。
6月 大嵙莰溪上游高山族同胞拒交枪械,日总督亲率日军一团和炮兵队,及台北、桃园、新竹三处警察进行围剿。各社高山族齐起抗敌,战斗中日军伤亡惨重。
7月 罗福星策动台南人李阿齐(又名阿良),到大目降高山族同胞住区,宣传抗日,准备起义,因泄密而失败,被称为“关帝庙事件”。
8月 孙中山、胡汉民东渡日本经台湾,在台北下榻。
12月 罗福星发动“东势角事件”。赖来组织80多人起义,赖来在战斗中阵亡。
同月 日警在全台大搜捕,罗福星等921名革命志士被捕,其中罗等200余人被杀害。此事与南投事件、新竹事件、东势角事件、台南关帝庙事件等并称为“苗栗起义”。
1914年 (国民三年)
6月 罗阿头、罗狮、罗陈集合数百人起义。
同月 日总督佐久间亲自指挥万余军警进攻太鲁阁,高山族同胞奋勇迎敌,苦战90天,毙伤日军300余人,佐久间坠崖身亡。
1915年 (民国四年)
3月 台北新庄人杨临等70余人密谋起义,事败,杨等被日寇杀害。
5月 西来庵事件(又称噍吧哖起义)。余清芳、江定、罗俊3人为首领,率领数千民众起义。7月,起义军队进攻噍吧哖(今台南玉井乡),全歼甲仙埔、大邱园、小张犁、阿里兰等地日警。起义被日军镇压下去,1000多人被日寇判为死刑,这在世界审判史上是罕见的。
1918年 (民国七年)
6月 孙中山东渡日本,途经台北,逗留一夜。
1920年 (民国九年)
1月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留日台籍学生在东京成立“新民会”,并创刊《台湾青年》杂志。林献堂、蔡惠如任正副会长,会员共百余人。?同年参加“新民会”的台湾学生在东京成立“台湾青年会”。
1921年 (民国十年)
10月 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成立。这是民族主义重要启蒙文化团体,主要成员有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洪元煌、林幼春等人。在该协会影响下,台湾各地青年相继组织各种文化团体。
1922年 (民国十一年)
1月 旅居北京的台湾学生成立“北京台湾青年会”,蔡元培、梁启超、胡适等为名誉会员。大陆各地的台籍学生也纷纷成立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1923年 (民国十二年)
1月 日总督府宣布实施《治安警察法》,镇压台湾同胞的政治活动。
8月 台北青年会成立即被查禁。
11月 汉奸辜显荣受日总督之命,拼凑“台湾公益会”,以对抗“台湾文化协会”。
1924年 (民国十三年)
6月 上海台湾青年会组织集会,散发“勿忘此耻”传单。
7月 台湾文化协会在台中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台湾公益会充当日寇汉奸的丑恶行径。
1925年 (民国十四年)
3月 台北5000余人在台北文化协会举行孙中山逝世追悼大会。
6月 彰化县北斗郡下二林等四庄的蔗农反对日本殖民者的剥削压榨,成立蔗农组合总会,后被强行解散,多人被起诉判刑。
1926年 (国民十五年)
6月 台湾农民组合筹备委员会在凤山召开会议。
10月 为抗议日本人歧视,台北商工学校台湾籍学生全体罢课。
1927年 (民国十六年)
3月 在郭沫若等人影响下,广东中山大学等台籍学生组建“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发表《告中国同胞书》,呼吁:“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该团部分成员返回台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同月台湾中坜、桃园的佃农成立农民组合会,展开抗缴租谷的斗争。
4月 台湾市2000名人力车夫和嘉义修理厂工人分别举行罢工。
6月 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向天皇奏折,系统地提出了侵略中国、亚洲及全世界的“百年大计”。史称“田中奏折”。
7月 蒋渭水等人脱离台湾文化协会,另组台湾民众党。
11月 台湾文化协会组织新竹市数百名群众游行示威,抗议日警暴行。
12月 台湾农民组合举行全岛第一届大会,成立了全台领导机构。农会会员迅即发展到数万人,农民运动蓬勃展开。
1928年 (民国十七年)
1月 台湾近代产业工人第一个组织台湾机械工会联合会在台北成立。
3月 在台湾民众党影响下,台湾工友总联盟成立。
4月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帮助下,台湾籍共产党人在上海举行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第一次代表大会,建立党的组织。
8月 日警查禁中坜、桃园两地农会,农会涌到警察派出所,捣毁其门窗。
12月 台湾农民组合召开第二届大会。大会号召台湾工人、农民和一切被压迫的民众,团结战斗,反击日寇的镇压。
1929年 (民国十八年)
2月 日警疯狂镇压台湾农民联合会,总部及各地支部200多名领导者和干部被捕。
同月 日本殖民当局2月12日突然出动全部警察、特务在全岛大搜捕,文协、工会、农会等组织的成员1000多人被捕下狱。此即“二一二”事件。
6月 国民党当局拒绝台湾民众党代表赴南京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同月上海台湾青年团成立。
9月 《田中奏折》被苗栗人蔡智堪从日本皇室书库中抄录后,辗转刊在南京《时事日报》上,引起轩然大波。
11月 台湾文化协会在彰化召开代表大会,改组领导机构,修改纲领。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2月 台湾工友总联盟在台北召开联盟大会,号召“拥护中国工农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被日警强行解散。
8月 林献堂、杨肇嘉等人创立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10月 台湾籍共产党人在台北召开会议,提出要在工农民众中积极开展活动的方针。
10月27日 爆发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雾社高山族同胞为反抗日本殖民者的压迫奴役,经过周密计划发动起义,共毙伤日警数百名,日本殖民当局调集大量日军,并动用飞机、大炮以至使用化学武器,极其野蛮地残杀起义民众,被日军杀害的有900余人。日寇暴行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日本政府被迫撤换台湾总督及有关人员。
1931年 (民国二十年)
1月 台湾共产党人在凤山成立改革同盟。5月,改革同盟领导人在淡水召开台湾共产党第二次临时大会。
2月 日本总督府取缔解散台湾民众党。
4月 上海台湾青年团改名为上海台湾反帝大同盟。
6月 日警在台湾境内搜捕共产党人,许多领导人和党员被捕,革命转入低潮。同月 厦门反帝大同盟台湾分盟成立。
1934年 (民国二十三年)
7月 汉奸辜显荣被天皇特任为日本贵族院议员。
9月 台湾总督向林献堂等下令,停止“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同月 台中紫云寺道士曾宗组织众友会起义,失败。同月 爱国青年郑清水只身潜入日本基隆警察署,炸毁部分建筑物,炸伤两名日本人。即为“基隆爆炸事件”。年末台湾人口总计5194981人。
1936年 (民国二十五年)
3月 “埔里社事件”,南投埔里几十名高山族青年袭击日警察所,击毙两名日警,并散发抗日传单。
5月 台北二中发生针对日本人的袭击事件,也称“红毛巾事件”。其主要参与者组织了“中国急进青年党”,进行反日活动。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7月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宣布台湾进入“战时体制”,强化对台湾的法西斯统治,强制推行“皇民化运动”,同时禁用中文。
11月 宜兰等地700多名矿工集体暴动,反抗日寇迫害。
1938年 (民国二十七年)
日本殖民当局设置“经济警察”,推行其经济政策。
10月 高雄、六甲等地相继发生反战暴动。
10月 广州沦陷前,抗日志士丘念台等组织“东区服务队”,在惠、潮、梅所属的25个县中,宣传抗日,发展组织,训练民众。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2月22日 台湾民众的抗日组织台湾义勇队成立,以李友邦为队长。义勇队有严密的组织,主要在浙江金华进行训练与工作,后至福建。主要从事抗日宣传,教化日军俘虏,战时医疗服务,搜集、传递情报,参与战时社会服务等活动。?同日,在浙江金华成立了台湾少年抗日组织——台湾少年团,李友邦兼任团长。
为驱使台湾同胞充当其侵略战争的炮灰,日本殖民当局颁布《国民征用令》。
3月13日 千余名被征台湾壮丁,在高雄“哗变”,600多人被杀害。其他地方也有类似事件发生。
1940年 (民国二十九年)
4月 青年教师李钦明、李启明兄弟,组织成立“台湾民族主义青年团”,事败,李氏兄弟被害。
台湾总督府为推行改姓名运动,改订《户口规则》。
1941年 (民国三十年)
2月 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成立。并发表宣言,号召台胞参加抗战。表示只有光复台湾,抗战才能胜利;只有协助祖国抗战,台胞才能获得自由解放。
11月 原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吴海水等200余名知识界人士不满日寇统治被捕下狱,多人惨死狱中,是为“东港事件”。
12月8日 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9日 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并严正声明要求收复台湾、澎湖等失地,洗雪国耻。
1943年 (民国三十二年)
日本殖民当局以“密谋组织抗日起义”之罪逮捕煤矿巨商李建兴和500多名矿工。
11月23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蒋介石会谈纪要称:双方一致同意,日本以武力夺取的东北四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12月1日 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
1月 日本在台湾各地的“皇民练成所”,强制推行同化台湾同胞的政策。
5月 台北高等商业学校学生雷灿南密谋起义,事泄被捕,英勇牺牲。
5月5日 谢娥等人密谋反日,暴露后许多学生被捕,被称为“台北二中学生与谢娥的反日事件”。
5月 台北帝国大学学生蔡忠恕等200余人密谋起义,准备收复台湾,迎接抗战胜利。日本宪兵突然进行大搜捕,蔡死于狱中。
9月 日本实施《台民征兵制度》。
1945年 (民国三十四年)
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洲、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8月15日 日本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
9月1日 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在重庆成立,陈仪任台湾行政长官。
9月2日 日本签署投降书。《日本投降条款》规定:日本政府“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同日 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的先头部队七十五师在基隆登陆。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先遣人员“前进指挥所”抵台。
10月25日 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举行。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从即日起,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重新归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这一天被命名为“台湾光复日”。11月2日 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全体成员抵达台湾。
1946年 (民国三十五年)
1月12日 中国政府宣告:台湾人民原系我国国民,以受敌人侵略,致丧失国籍,兹国土重光,其原有我国国籍之人民,自1945年10月25日起,应即一律恢复我国国籍。
1958年
日本战后首次修改教科书,鼓吹甲午战争的成果,遭到岛内外中国民众的抗议。
1971年
1月 2500多名留美台湾学生在纽约游行,第一次喊出“中国领土钓鱼岛不容侵犯”。
1982年
中曾根康弘以日本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开日本高级官员参拜靖国神社先河,引起岛内外华人抗议。
1992年
首位台籍“慰安妇”公开身份,揭露日军暴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
1996年
台湾保钓人士金介寿与香港人陈裕南、曾健成一同登上中国领土钓鱼岛。
2002年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中,大量删除有关“慰安妇”、“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的记录,并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台湾岛内民众强烈抗议。
2003年
9月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保钓人士,第一次共同携手,保卫钓鱼岛。
锦屏山文化振兴研究会 温昌凯(整理)
责任编辑:唐芬 最后更新:2021-10-22 16:41: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