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彩云之南:抗日名城数长沙
2015-11-21 11:33:30  来源:共识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个人,在一个城市的跌宕起伏并不十分重要,但一个城市对于一个族群,一个民族,甚至对整个国家都有着重大影响,这个城市就很不简单。

  论文明史,她可称历史文化名城。

  论战争史,她是当之无愧的抗战名城。

  她,就是长沙。

  八年全面抗战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期间,反复出现的一个地名就是——长沙。四次正面对抗,一把焚城大火,一次次的重创让千年古城长沙几近毁灭,却又一次次奇迹般地涅槃重生。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自古,长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长沙的魅力若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来评价,是无法估量的,当然,我们不希望战火在这座古城留下更多的痕迹,希望文化和经济的大潮能永远淹没岁月的伤痕。但我们绝对不能忘怀七十年前的艰难抗战,更不能忘记长沙保卫战中牺牲的英烈们。是他们的英勇拼搏、是他们血染的风采,为古城长沙增添了夺目的光辉。

  长沙得名的由来,缘于湘江中的那块长洲。以一块江中之洲命名,而非以大江命名,如此谦逊的长沙人,似乎淡化了长沙自古以来的特殊地位。

  长沙地处湘江下游,居洞庭之南,衡岳之北,踞华中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如此地理位置,历史总会以最恰当的方式,赐予其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商贸交汇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文化碰撞地带等焕发出来的异彩,无不“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文人虽赋予山水的灵性,但今天的湘江已不再“漫江碧透”和“鱼翔浅底”,终年流淌的江水都挟着泥沙。泥沙俱下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金属镉的重度污染,使鱼米之乡的米,镉名远扬。

  超标镉米如落水之狗,人人喊打。

  湘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实在让人担忧。

  长沙人亦可代表大部分湖南人。

  说文化,惟楚有材,于斯为甚。

  “泥沙俱下”还有另一层意义,你懂的。

  从另一个星球看地球,人类很可笑,有的和谐相处,莺歌燕舞;有的阶级斗争,人人自危;有的企望长生,有的却自寻短见。

  善人恶人都是人。人之初,性本恶,扬善抑恶,世界才能太平。

  在我看来,人性有善有恶,某些宗教,某些主义都是让人类人性善恶转换的催化剂。典型“伊斯兰国”的邪教徒,对人类的恐怖袭击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血案,让善良的人们无法安睡。

  讲人性,湖南人善良豁达、“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但湖南人的恶人亦不少,小恶人,有张军的杀人抢劫案,臭名远杨;大恶人,扬名天下,谤满全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民以食为天。长沙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之一,膏腴的水土必然带来物质的丰富,这或许是长沙人养成慷慨大方,热情好客的客观因素。

  养成一方人的性格,那是世世代代一切因素积淀传承的结果,其中,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长沙是历代人文荟萃之地。

  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行吟于沅湘之间,他的纵身一投,让汨罗江呜咽和歌吟了二千多年,中华民族的神经每到端午节就会隐隐作痛。

  汉武帝时,政治家、文学家,贾谊被贬谪于长沙任长沙王太傅,尽管居庙堂之远,仍忧国忧民。后人们甚至就把长沙作为“屈贾之乡”来凭吊。

  屈原和贾谊的遭遇是古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他们忧国爱民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人。

  唐宋时期,骆宾王、李白、杜甫、李商隐、李邕、释怀素、欧阳洵、李龟年、辛弃疾、岳飞、胡寅、文天祥、朱熹等骚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文。这些人的思想是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的星光,一代又一代的长沙人便踏着星光远行,诚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沙人的求索精神延绵不绝。

  湖南人喜欢辣椒,炒菜做汤最主要的佐料除了盐就是辣椒,说气候寒冷要以辣椒暖身子,似乎不对,北方更寒冷,但北方菜的辣味不及湘菜,而且长沙的夏天也是热浪逼人,但长沙人依然可以大汗淋漓而大嚼辣椒,这只能解释是长沙人具有豪爽的性格和敢想敢干的精神。

  另外,长沙还有一款举世无双的食品,即堪称食品一绝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好比我们批判了几十年的“资本主义”。

  臭豆腐在长沙已流行了几百年,有向全国辐射传播的趋势。

  若去百年老字号火宫殿品尝一下正宗的臭豆腐,满嘴盈香,乐不思归。

  若携带美女到步行街逛街,第一要点:小心扒手。

  长沙“里手”不少,但扒手却誉满三湘,甚至全国。

  在此,需敬告外地诸朋好友。

  众所周知,长沙还是近代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曾在长沙开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黄兴在长沙创立华兴会,高举反封建帝制之大旗;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与何叔衡等人创立共产主义小组,中共成立后,毛泽东等人成立中共湘区委员会,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潮。

  若侃“正能量”,长沙在中国革命史中焕发出的强烈光芒。如今,渐成时尚的红色旅游中,长沙应是红色浓重的旅游胜地,刘少奇故居、徐特立故居、杨开慧故居、湖南第一师范旧址、橘子洲头等等,都是浴火的凤凰,满披时代的霞光,越发光彩夺目。

  旅游就是旅游,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莫让“极左”又回头。

  去它妈的“颜色”旅游,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台湾同胞又会有何感想?

  我虽出生春城,却在长沙长大成人,还生活了好几十年,不是贬低长沙,夏日火炉,秋日蚊,冬春冷湿,气候之恶劣,雾霾也不示弱京城,实在不敢恭唯。

  任何一个城市,既有卖点也有缺陷,有辉煌也有没落,尽善尽美的城市极少。巴黎血案告诉我们,地球村中还没有绝对安全的城市。

  怀想长沙,湘江水常常践梦而来……层林尽染的岳麓山俯视着湘江,倾听八百里洞庭的涛声。登上岳麓山,仰视“爱晚亭”,品味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也曾徜徉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难以忘怀的是岳麓山上的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坟茔,岳麓山有幸埋忠骨:黄兴、蔡锷、蒋翊武、刘道一、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宏业等辛亥革命先驱和志士的骨骸为岳麓山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区中,如此集中为革命志士构筑陵墓,甚为罕见。为人类的壮丽事业献身的人,其灵魂理应得到美丽的栖息地。

  再说湖南抗战中的长沙城。

  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视之为一场胜利,于是召开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检讨得失,鼓舞士气。蒋介石委员长亲临主持,发表长篇讲话。

  我从这篇讲话中看到五个重点。

  第一,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全国和国际上,都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甚至扭转了中国的外交局面。蒋委员长讲话中的一段:“湘北打了胜仗,捷电传出,大家心理为之一变,国际上的观感也就焕然一新,对我们另眼相看。”是对第一次长沙会战极高的评价。

  第二,美英法尤其是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对中国当局和民众的心理具有极大的影响。

  第三,在1939年10月长沙会战结束之后,中国当局的抗战态度十分积极,十分坚定,因此蒋委员长希望全国军民在心理上发生积极的转变。

  第四,国民政府当时鉴于欧战已经爆发,已经确立了要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捆绑在一起的战略方针,要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起,把抗战进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

  最后,我感觉蒋委员长的这番讲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讲给英美法国家领导人听的,让他们明白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1939年至1944年,日军数次进攻长沙期间,中国军队利用岳麓山的高峻地势布置重炮旅,给入侵长沙的日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对保卫长沙城起到重大作用。

  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挫败了日军打通南北通道的战略企图,对稳定全国战局,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70多年前,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为中华民族抗战付出了“最伟大、最悲壮之代价”,用血与火诠释了湖湘文化中“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踔厉敢死”、“敢为人先”的士风民气,和“刚毅执着”、“生生不息”的坚忍精神。她不仅自己抚平了战火创伤,而且接济邻里,支援前线,协同各方取得了3次会战的胜利,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战时间最长的英雄城市。

  抗战初期,作为大后方的湖南,一直是中国抗战的粮仓和兵源地。随着华北、上海、南京、武汉的相继沦陷,湖南也被推到了对日作战的最前线。

  1939年9月,由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日军六个师团约10万兵力首次向国民党第九战区的核心重镇——长沙进犯。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日军几犯长沙。然而,大部分由湖南人组成的七十三军守军殊死抵抗,让日军“一个星期拿下长沙”(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到长沙过中秋”(第二次长沙会战)、“打进长沙过新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妄言,均成梦呓。

  我认为,最惊心动魄,也最扬眉吐气的会战,要数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元旦,长沙城外,日军兵临城下,千年古城迎来第三次会战的决战。

  “当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推行的是‘天炉战法’,他把长沙布置成消灭‘铁板’日军的熔炉之底,等着日军突破新墙河、汨罗江等防线后,再‘请君入瓮’。”

  于是,整整4个昼夜,中日双方军队对峙于长沙城内,巷战、肉搏、血拼,攻与守,反复“拉锯”。

  当年枪林弹雨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繁华。黄土岭、金盆岭、左家塘,这些当年鏖兵的战场,早已变成长沙的中心城区。但人们不曾忘记,70多年前,这座城市曾弥漫无边战火与血光的侧影。

  1942年1月3日,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日军主力攻至冬瓜山阵地,见驻守的预10师28团工事密集,日军大量投掷燃烧弹,阵地瞬时成了火海,很多士兵被活活烧死,更多的人坚守在战壕里。

  见守军不退,日军又组织敢死队,将炸药绑在身上冲进阵地。为了夺回阵地,团长葛先才也组织了敢死队,队员们在20多挺机枪的掩护下,冲向冬瓜山,趁日军立足未稳,拉响炸弹与敌同归于尽。

  葛先才带着剩下的58人退守到长沙城南门外,召集城内的担架兵、输送兵、马夫、伙夫阻击日军进城。在岳麓山上炮兵部队的支援下,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竟打退了日军十余次冲锋。

  不久,湘北各条防线的部队纷纷赶到长沙城四周。为了防止被全歼,长沙城外的日军四处溃逃。湖南人坚韧的“犟”劲,死死钳制住了日军的凶顽。

  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用伤亡2万余将士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5万余人,蒋介石评价说,“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英国《泰晤士报》赞颂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

  

  中国军队胜利回长沙

  我常陪外地朋友游岳麓山。来者目的明确,申明不是游山玩水,他们敬仰的就是为国捐躯的抗战英烈。

  有一次,我们爬到山顶,山顶的炮台遗址立着石碑,静静守望着湘江之畔的城市;青山环抱之中的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墓碑,仰头望去尽是肃穆庄严;云麓宫外,围栏上镌刻了5000多名长沙会战阵亡士兵的名字,记录着英烈们的功绩。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除了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也是一个地点集中、规模大、保存好的抗日战争纪念地。岳麓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山中的一草一木目睹过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一幕。

  从20世纪三十年代始,岳麓山相继建成了岳王亭、忠烈祠、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陆军第十军三次长沙会战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长沙会战碑、阵亡将士名录石栏等。山中仍留有当时的战壕、弹坑,以及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等处遗址,并出土有枪支、子弹、钢笔、印章、电话筒等抗战遗物。

  麓山景区管理处曾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完成了抗战史迹的全面修缮,以慰英灵。值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再次将岳麓山的抗战遗迹记录如下。

  (一)云麓宫---响鼓岭区域

  

  长沙会战碑位于响鼓岭石亭内,高2.35米,宽1米,花岗岩护框,碑两面玻璃罩护,碑正面篆刻“长沙会战碑”五字,碑正反两面均有文字,记述了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九月,日寇以十八万之众,兵分六路会攻长沙,当时国民党第九战区全体将士奋起抗日,忠勇用命,人民协同,合围设伏,取得歼敌三万的胜利。

  碑文落款为:陆军中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长吴逸志。中华民国三十年七月七日。

  碑文首段称:

  伊古已来,一战而决国命者有之矣,未有一战而系世界之祸福者也。有之,自长沙会战始。初,倭寇连陷广州、武汉,趁势直趋岳阳,迫长沙。长沙散地焚如弃如,几为决定之命运。长沙失,则湘南湘西并危,桂林、韶关亦皆殆哉岌岌,西南之屏藩尽撤,行都之拱卫空矣。总裁雄断,立下必守之命,艰巨之任以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时,将军方灭松浦师团于德安万家岭,寇焰顿衰,故虽得岳阳而次且不敢遽进。将军已赴镇,救死扶伤,劳来安辑,日夜讨训,完备以待。镇长沙九阅月,寇走头无路,内阁连倒,妄冀侥幸一逞,以靖其民之厌战。于是悉其丑类二十万众,联合海空,由赣北鄂南湘北六路来攻。且宣播于世界,刻期十月一日占领之。骄狂之态,恍如苻坚之视晋人矣。

  此碑2011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战壕、炮兵阵地

  

  岳麓山上留有大量的抗战遗迹,像炮兵阵地及无数的战壕,现存战壕遗迹长达10余公里,曾发掘出大量的弹药、枪支等遗物。

  在第三次会战中,薛岳根据岳麓山对长沙的瞰制作用,将战区直属独立炮兵旅配置到岳麓山,以支援长沙守军的作战,令李玉堂以一个营的兵力在湘江西岸和岳麓山占领阵地,掩护炮兵,还令第10军的两个炮兵团,先以一部放在第一线阵地后方,支援警戒部队和第一线守备部队作战,而后视情况全部撤到岳麓山,加强岳麓山的炮兵火力,以形成对天心阁方面和长沙东南地区日军的毁灭性火力打击,并有73军前来增守岳麓山。

  目前山上的战壕由于年深日久,周边落下的土将战壕垫高了,最深的地方不到1米,在两侧的内壁或者长满了野草,或者露出光秃秃的黄土。景区管理处择几处筑以说明碑,加以标识。炮兵阵地遗址正在认证之中。

  二.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石栏

  

  该石栏现在云麓宫前坪,用作围栏,计有19块长2米、宽0.5米花岗岩质地的石板,按序列铭刻着数千名在长沙会战中牺牲的烈士姓名。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清风峡—白鹤泉区域

  一.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战时指挥所遗址

  

  位于清风峡爱晚亭西侧。1941年12月30日,薛岳为就近指挥督战将指挥部从长沙的二里牌搬迁到岳麓山上的此处,成为第三次长沙会战最高指挥中心。

  (三)赫石坡区域

  一.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心。

  该指挥所现遗存的部分为防空洞,圆顶花岗岩结构,占地面积30平方米,外门系卯榫门框,花岗岩质地,厚重坚固,门框高1.8米,宽1.5米,高2.2米,深15米,花岗岩券顶,沙石地面。这里树高林密,极其隐蔽。1980年代从这里出土有大量枕木等构件

  遗址于2011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岳王亭后山坡上,原为“十五师剿匪阵亡将士公墓”所在,1946年为纪念在抗战中阵亡的73军全体阵亡将士,将此处建为“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墓前有百数十级宽阔的石级导入,左右各有墓门,墓区十分宽敞。公墓底座呈四方形,底座上矗立着长方形墓碑。墓塔高约6米,正面刻有王东原所题写的“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的墓名,左右侧刻有“精神不死”、“风云长护”的赞语。塔座四面皆有文字,正面文字为原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隶书题写的一副挽联:“誓死卫国家,以昭来者;壮气塞天地,是曰浩然。”其余三面分别为“名山忠骨,万古长青”、“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凛冽万古”。

  墓塔之后,为存放阵亡将士骨灰的洞穴,题额:“忠义观”,两侧有对联:忠昭大麓;义塞苍冥。进入观内有长约5、6米的甬道,正对甬道后居中一室上书:“军司令部直属部队”字样。这里存放的是73军司令部直属部队阵亡将士的遗骨,左右各有两室,每室两进,每室四壁均有多层隔板用作存放骨灰罈,从左至右分别存放着“暂编第五师”、“第十五师”、“第七十七师”、“第一九三师”阵亡将士的遗骨。由于“文革”的破坏,所遗骨灰全部被毁,题款人的姓名全部被凿去。墓塔南北两侧有甬道,题额为“蹈仁”、“履义”、“ 报功”、“崇德”,甬道外有分层排列的73军官兵坟墓。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73军最后一任军长韩浚指令专人督建此公墓,供奉73军阵亡将士的遗骨。

  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扫荡一切,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同样未能幸免。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墓的破坏程度愈加严重。2001年、2005年麓山景区管理处两次对公墓进行了修缮。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7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区域约400平方米,位于73军墓北侧。碑的形制与73军公墓墓塔相似;座北朝南,通高5.2米,占地面积4.2平方米,各部分均为花岗岩材质。碑分四层,一层为高出地面0.2米的正方形基座,北侧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碑围,正面刻青天白日图案;二层高0.9米,平面呈方形,下部砌成坡状与基座相连,上部石棱突出呈半圆形;三层为边长0.7米的立方体,四侧中部内凿0.1米,形成边长0.4米的平面,内嵌汉白玉石板。板上有文字叙事,现仅存东西两侧石板以行书繁体竖刻数行文字;四层为高3.1米的方锥体,四面均以行书竖刻文字,上施朱漆,正面书“陆军第七十三军七十七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背面书“浩气长存”,东西两侧也均有题字,东侧书:“英雄百战无余敌”,西侧书“党国千秋重此碑”。77师在历任师长彭位仁、柳标明、韩浚的率领下,在湖南一带抗击日军,屡建功勋。“长沙会战”中所部众多官兵壮烈殉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时任73军军长的韩浚在修建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时,在墓侧建此纪念碑,并立烈士名录碑刻。2010年被公布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时,日军在营田登陆成功,为发泄淫欲,在所到之处,借口调查户口,寻找女人。家住营田镇东武穆乡的易玉涛,看到妻子在街上遭遇搜索的日军,奔跑逃避,被日军枪击而亡。他痛苦万分,浑身充注仇恨的力量,操起菜刀,躲在门后,伺机报仇。果然,日军闯进了他的家,第一个进门后,易玉涛砍了他的头,第二个进来,易玉涛又砍下他的头。日军一哄而入,开枪射击,打死了勇武果决的易玉涛,随后放火烧房。

  此事过后,著名戏剧家田汉到湘北考察时,从易玉涛两个儿子的口中得知这桩事情,捐资把玉涛夫妇合葬于其故宅之后,树了一块墓碑,上书“易玉涛勇士夫妇之墓”,还写了一首记事诗,刻在墓碑之上:

  九月二十三,敌来武穆乡。

  将士殊死战,人民纷逃亡。

  易君独不去,磨刀待豺狼。

  两儿伏后山,妻子倒短墙。

  易君隐门后,奋刀歼敌双。

  旋敌大队来,血泊沉鸳鸯。

  一抔黄土隐,千秋白骨香。

  人人易玉涛,中国永不亡。

  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是中国军队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胜利来之不易,但我们湖南人民不会忘记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的长官司令薛岳。

  我们说薛岳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是指他是抗日战争时期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人。国民政府授予薛岳将军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

  拙文侃长沙,她不但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当之无愧的抗战名城。今借网友七律一首,既颂长沙城,又不忘抗战英烈,湖南人民会永远记住薛岳将军。

  七律:战长沙

  五年鏖战撼神州,誓卫星城众士仇。

  截击无遗横扫寇,围追有序灭蚍蜉。

  断弦畿犬新河叹,失性冈貅岳麓愁。

  巧布连环飞捷报,天炉战法著春秋。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11-21 11:38: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本亲王眼中中共抗战:军纪严明 敌后战场威力大

下一篇:草鞋岭:长沙会战的最前沿阵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