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汝桂中心县委的建立和重组
湘粤赣边红军游击支队进驻沙田接受改编时,西边山特区委也随同转移到了沙田,中断多年的组织联系开始恢复。其时西边山特区委隶属赣南特委(原中共赣粤边特委撤销后,改为赣南特委)。红军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属部开赴江西大余池江后,沙田设新四军留守处,顾星奎任主任。西边山特区委也以新四军留守处名义在沙田一带秘密开展活动。
1938年2月2日至6日,中共赣南特委在大余池江召开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由项英主持,汝城县党组织负责人顾星奎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了各级党组织今后的工作任务:开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发动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广泛开展青年和妇女工作。
为适应党组织发展的形势需要,会议之后,赣南特委在西边山特区委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共资(兴)汝(城)桂(东)中心县委,顾星奎兼任中心县委书记,彭寿其任副书记,刘芝禄、李书福、钟乐喜为委员。资汝桂中心县委机关设沙田万寿宫新四军留守处内。
中心县委与新四军驻沙田留守处一套人马,两个机构,但工作各有侧重。沙田留守处是公开的合法机构,公开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心县委是秘密组织,负责党组织建设和地下武装活动;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巩固抗日团体;宣传中共抗日政策纲领,发动爱国青年参军抗日;贯彻减租减息政策,改善人民生活,优待抗日军人军属,供应抗日物资;反对内战,反对分裂,反对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
中心县委开始隶属赣南特委领导。1938年2月,湘南特委恢复后,组织关系改属湘南特委领导。同月,湘南特委书记向中心县委和留守处人员传达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精神: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应以民族利益为重;要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打败日本侵略者;要反对投降,谨防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要注意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党不在南方公开直接建立武装,但要注意掌握可靠的武装力量。
这一时期,党的组织活动处于半公开状态。一些在大革命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汝城人,纷纷来到沙田找中心县委,恢复了组织关系。中心县委与各基层组织之间单线联系,各支部之间不横向联系,避免出现问题时造成重大损失。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投降、分裂活动加剧,中心县委活动转入秘密状态。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刘芝禄调湘南特委工作后,中心县委曾一度停止活动。
1938年冬,李明秋、刘芝禄奉湘南特委指示,在资兴黄草坪重组资(兴)汝(城)桂(东)中心县委,赖绍尧为县委书记,李明秋为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刘芝禄为组织部长。中心县委机关设黄草坪,负责领导三县党的组织建设和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春,为尽快培养干部,中心县委组织三县党员骨干前往郴州万胜旅馆参加湘南特委举办的训练班。汝城县委先后派范卓、钟碧楚、范鼎盛、雷乐云等人参加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纲领和有关党建知识。夏,中共汝城县委以开办妇女文化补习班的名义,在土桥栽培江举办了青年妇女党员和积极分子训练班。训练班由何大群、朱家基负责,范莲仙、卢晓云、卢正秀、何凤梧等8人参加了学习。接着,在城郊厚坊村也秘密开办了党员学习班,朱汉樵、曹永泰、朱训贤等人参加了学习,朱琦、何大群等授课。主要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党的基础知识、统一战线等内容。
同年冬,资汝桂中心县委撤销,汝城、资兴、桂东三县党组织改属湘南特委直接领导。
二、汝城县委的重组
1937年10月,赖绍尧、范卓、范致远赴沙田新四军留守处,与西边山特区委书记顾星奎取得联系,获准成立中共汝城临时区委,赖绍尧任书记,范卓任组织委员,范致远任宣传委员。因赖绍尧曾在中央苏区工作,党组织关系尚不在县内,范卓的组织关系也是从游世雄部队转回来的,赖绍尧、范卓两人来汝城工作均带有考察性质,故称临时区委。1938年3月至4月,汝城临时区委(也称资汝桂边区委)正式成立,赖绍尧任书记,范卓、范致远任委员。兼管资兴、桂东两县的党组织工作。汝城临时区委原隶属西边山特区委领导,后特区委撤消,临时区委隶属资汝桂中心县委领导,管辖热水、东岭、横迳、长安、城内、永安、田庄等7个支部,有党员60多名。
1938年5月,何秉才从国民党上饶集中营释放,被湘南特委派回汝城配合赖绍尧、范卓开展党的工作。何秉才回县后,在家乡土桥永安村开办“逊利”合作社,经营粮油、食盐和日杂用品,借以掩护组织活动,筹集党的活动经费。7月,中共汝城县委在资兴黄草坪成立,赖绍尧任汝城县委书记,何秉才接任汝城临时区委书记,范旦宇任组织委员,范卓任宣传委员。
同年冬,湘南特委调赖绍尧为资汝桂中心县委书记,命何秉才、范卓、范旦宇、范致远等人重组中共汝城县委。资汝桂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刘芝禄召集何秉才等4人在田庄开山庙开会。宣布何秉才任县委书记,范卓任组织部长,范致远任宣传部长,范旦宇任统战部长。汝城县委重组后,汝城临时区委撤销,县委机关迁县城星光书店。
三、基层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1937年9月,赖绍尧从江西回汝城后,在热水秘密组织了伐木放排工人水陆平安会和造纸工人蔡伦先师会等进步组织,并输送了一批青年到沙田参加新四军。汝城临时区委成立后,赖绍尧于县城、田庄、外沙、热水等地联络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时期失散的党员何大修、欧阳昌、钟碧楚、刘光明、朱性清、朱道行、朱赤等人,研究恢复党的基层组织。首先,范卓在长安村恢复和发展了范达尊、范灿堂、范致远等22名党员,建立了中共长安支部。其后,热水、东岭、田庄、外沙等地党组织相继恢复。在城内,通过何大修、朱伟成、宋扬庭等人联络,发展党员10余名,建立了中共城市支部。
为加强与湘南特委的联系,汝城县委在资兴黄草坪、滁口、旧市等地建立了交通联络站。1938年至1939年,县委书记何秉才与外沙支部书记朱性清来到黄草坪、旧市,以开豆腐店为名从事秘密活动,发展了杨师项、何良珠等12名党员,建立了中共黄草坪支部,杨师项任支部书记。
1938年2月,湘南特委书记王涛来汝城检查工作,听取了汝城临时区委书记赖绍尧的工作汇报后指示:汝城党组织恢复、建立后,有了一定发展,党组织与社会各方面建立了相当的关系,统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党员素质太差,应加强党员教育和发展新党员。
为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1938年夏,湘南特委组织部长周里亲到汝城组织举办了两期党员和积极分子训练班。第一期在长安耕读村范卓家中举办,训期七天。朱汉樵、朱琦、郭力军、刘光明、何大仁等人参加了学习。第二期在水东村的水东小学举办,朱书诚、朱志元、朱善猷、朱英等人参加了学习。主要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前途、党的基本知识等。周里主讲党的建设。办班期间,发展了朱书诚、朱志元等10余名党员,建立了中共水东支部。通过学习培训,党员骨干的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为了加强党在县城区的工作,1938年冬,县委书记何秉才组建了中共汝城区委(又称汝城市委或城厢市委),陈卓坤任区委书记,朱书诚任组织委员,朱琦任宣传委员。汝城区委下辖工人支部、郊区支部、学生支部、街道支部,有党员50多人。至1939年冬,全县建立了4个区委,37个基层支部,有党员460多名,团员50多名,是湖南省委所辖各县中党员人数较多的县之一。?
1938年12月16日,县委针对部分支部不注意收党费,致使组织活动经费困难的问题,发出了《中共汝城县委关于征收党费的通知》。通知指出:党费是组织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党员交纳党费,从物质上帮助党,是应绝对履行的义务,是党员的基本条件之一。要求凡有职业的党员,都应主动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党组织;家中经济比较富裕的党员,更要多交党费,资助组织。各支部还要求党的积极分子和开明绅士向党组织捐资。同时,要求各地在开展组织活动时,必须勤俭节约,不要乱花党费。全县各地党支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县委的“通知”,党员缴纳党费的意识得到加强。
四、竞选乡保甲长
1937年底,张治中主政湖南,强调乡、保长要由各地的校长、教员或其他知识分子担任,中共组织支持张治中这一作法。各地撤换了大批乡、保长,并在全省分区进行训练。为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省政府开办湖南省地方行政干部学校,以实现从县到乡镇的人事更换。汝城县政府选派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培训班学习。汝城党组织也想办法派了一批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进入培训班。
1939年,国民党汝城县基层政权换届选举。依据《湖南省保甲法规》,各地保甲长可通过竞选产生,参加了省地方行政干部学校培训的知识分子大多竞选上了保长。为加强党组织对乡村基层政权的影响,中共汝城县委发出“所有共产党员应尽一切努力和可能,打进国民党各级行政机构里去工作”的指示,各基层支部纷纷派出党员知识分子、党员教师去参加基层政权竞选。北乡、东乡、西乡均有相当数量的共产党员担任了乡、保、甲长等职。全县共有19名共产党员被选为保长。中共党员范致远当选为土桥横迳村保长后,发动横迳村群众抗征苛捐杂税,揭露镇长何仲伟贪赃枉法行为,在县城引起轰动。县政府下令免去范致远保长职务。横迳村党支部发动村民公推民意代表到县政府请愿,强烈要求留任范致远,县政府只得收回成命。
汝城党组织发动党员竞选乡保长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湖南省委书记高文华在向中共中央汇报时指出,“汝城去年7月时,还有19个共产党的保长同志”,“这是我们党在统一战线活动中依据的资本”。1939年4月11日,湘南特委书记王涛也在《湘南报告》中对汝城党的工作进行了表扬:“汝城党的组织,较以前实际、具体和巩固了,新的知识分子党员增加了,并且争取了两个高小的校长。支部能经常开会,出壁报,每晚与群众开座谈会谈时事,党的工作逐渐渗透到基层。”
责任编辑:李亚平 最后更新:2014-09-13 10:19: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汝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下一篇:湘北各县民众的协力抗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