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开始,不到一年,日寇便侵占我大片领土,武汉会战后,日寇更加疯狂,一举南下,想打通南北交通线,占领全中国,可日军集结兵力入侵湖南时,遭到充满血性尊严的湖南人民官兵拼死阻击和川桂等大后方的强力支援,举步艰难,最终拖入抗战相持阶段,打破了国军投降派的不可一战的谬论,随之中共发表了论持久战思想,为全国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也许大多数人只知道平型关大捷歼敌两千余、台儿庄战役歼敌上万,却不知道在湖南几十万人会战之惨烈,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那段历史。
湖南人民在抗战中承担了惨重的民族牺牲,死亡92万多人,重伤170多万人,共计伤亡群众260多万人,在湖南战场伤亡的军队32万人,毁房94万多栋,毁粮4000多万担,损失耕牛64万多头,造成经济损失12万多亿元(法币)。湖南是用鲜血和生命支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谱写抗日御侮壮丽篇章的主要省份之一,并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史册。
湖南对全国抗战兵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居全国第二位。抗战前期,湖南肩负着支援全国兵源、人力、财力、物力和战略撤退中转的重任。由于上海、武汉等战区工厂迁湘,特别是湖南军民将日军抵御在新墙河以北,争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湖南工矿业得到较快发展,近代工业企业由1938年前的90多家发展到1943年的500多家,仅次于四川,居国统区第二位z衡阳工商企业发展到5000余家,成为国统区仅次于重庆的工业中心和仅次于重庆、昆明的第三个金融中心;湘西、湘南迁建和新建了一批军需民用工厂,出现了洪江、辰溪、祁阳、新晃等新兴城市P农业生产有所回升,棉花、油菜有所增长。这些对支援全国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正是在湖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南进行的六次正面会战大都取得了胜利。这六次会战占全国22次正面会战的四分之一强,先后抗击日军力60余万人次,击毙击伤日军20万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对扭转重庆政府动摇畏敌情绪,坚定其继续抗战的决心,打击西方国家出卖中国的东方慕尼黑阴谋,挫败重庆政府内部的投降派,首次造成日军厌战情绪,均起了重要作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既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进行的第一次获得空前胜利的战役,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美国向中国提供援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再次使日军士气低落;又是太平洋战争以来同盟国接连惨败时唯一取得胜利的战役,对提高盟军士气,鼓舞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信心,支援英美军在南方作战起了重要作用。
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促使华中战局稳定数年之久,为湖南和西南各省人民争得了发展生产,支援全国抗战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战略上配合了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有利于广大敌后根据地军民渡过难关进入反攻准备阶段;常德会战的胜利牵制了十万日军,支援了盟军在南洋战役的反攻;衡阳保卫战坚持47天,延缓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计划,对盟国在欧洲和太平洋的反攻起了呼应和配合作用z湘西会战的胜利是日军由主动进攻转向被动收缩的转折点,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芷江洽阵宣告了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彻底失败,标志着中国人民近代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军中国派遣军为改善武汉地区防御态势,减轻来自鄂南、湘北、赣北方向的威胁并伺机击溃国军第九战区主力,在冈村宁次第11军编成下集结4个步兵师团共10万兵力南下,首次进入湖南境内作战。国军寸土不让,在湘北山地河流间顽强阻击。此次会战日军准备不足,组织较差,进攻阶段便有一些部队遭到侧击包围,会战后期日军撤退时因国军全面反击而一度陷入混乱,士气大受影响。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是役,日军伤亡2万余人,没有达成战役目的,属小败,但国军除了勇猛精神,在战术方面乏善可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为打击国军第九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日本中国派遣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秘密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共计45个步兵大队、26个炮兵大队,总兵力达12万余人,在狭窄正面将部队成梯次配备,采取纵深突破战术,直逼长沙。国军兵力达50万,但仍沿用以前数次会战中多路迎击的战法,未能形成坚强阻击,且无线电报大多被日军截获破译,以致日军迅速攻入长沙。国军意识到日军兵力抽调过度,其他驻地必然空虚,陈诚第六战区遂猛攻宜昌以作牵制。日军自认为已达成战略目的,逐次撤退,而因为此前突破过快,未对国军军、师级部队予以完整歼灭,在后撤途中遭到反复攻击,损失惨重。此次会战历时月余,国军损失7万余人,日军约2万余人,总的来说难分胜负。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中国派遣军为策应香港及南洋方向的作战,于12月23日再次集结4个师团、2个旅团、3个支队共12万兵力,在阿南惟畿第11军编成内从湖南岳阳南下发起攻击,意在牵制第九战区部队,使其不得南下广东。国军一线部队根据事先反复研讨的战法,依托阵地逐次抵抗,诱敌深入,使日军误以为防守空虚,遂进入长沙城内,却始终无法攻克国军第10军顽强坚守的核心阵地。国军反击部队则逐渐对日军进行合围,切断其后勤补给线。日军清醒后开始退却,国军则连续开展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对几乎弹尽粮绝的日军予以重大杀伤。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是役,国军堪称全胜,共毙伤俘日军56000多人,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全世界范围内盟军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引起巨大国际反响。
中国远征军抗战 (1941年12月23日)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中国远征军一半以上的军官和士兵都是湖南籍。湖南人不应该忘记的一段历史。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中国缅甸远征军中的重要湘籍将领 师长级的超过40人啊,都记上来吧
中国缅甸远征军中的重要湘籍将领 1
郑洞国(湖南石门):52军第二师师长,第5军荣誉一师师长(参与指挥昆仑关战役),新一军军长(后由孙立人接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总指挥是美国人史迪威)
廖耀湘(湖南邵阳):第5军22师副师长(代替师长邱清泉指挥昆仑关战役),新22师师长,新六军军长,曾获中美英三国勋章
彭壁生(湖南蓝山):第5军第200师副师长(代替师长戴安澜指挥昆仑关战役),第六军49师师长,第5军副军长
熊笑三(湖南长沙):第5军第200师副师长
余韶 (湖南平江):第5军96师师长,第5军副军长
邓军林(湖南祁阳):第5军96师副师长
宋希濂(湖南湘乡):德械师36师师长,71军军长,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中国缅甸远征军中的重要湘籍将领 2
黄杰 (湖南长沙):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军军长
成刚 (湖南宁乡):十一集团军参谋长
陶晋初(湖南宁乡):十一集团军副参谋长
龚贤湘(湖南益阳):十一集团军第六军新39师代师长
洪 行(湖南宁乡):十一集团军第六军新39师副师长
霍揆彰(湖南酃县):二十集团军司令
陈明仁(湖南醴陵):71军军长
阙汉骞(湖南宁远):54军军长
舒适存(湖南平江):新六军副军长
汪波 (湖南新化):第八军荣誉一师师长
李鸿 (湖南湘阴):新38师114团团长,新一军新38师师长,曾获中美英三国勋章
中国缅甸远征军中的重要湘籍将领 3
刘放吾(湖南桂阳):新38师113团团长,率团获仁安羌大捷,解救英军7000余人
唐守治(湖南永州):新38师副师长,新一军新30师师长
齐学启(湖南宁乡):新38师参谋长,壮烈殉国
文小山(湖南沅江):54军198师副师长,新一军新30师副师长
龙国钧(湖南长沙):新一军副参谋长,新一军新38师参谋长
李涛 (湖南邵阳):新六军22师师长
刘建章(湖南邵阳):新六军22师副师长
潘裕昆(湖南浏阳):新六军50师师长
罗锡畴(湖南双峰):新六军50师参谋长
龙天武(湖南石门):新六军14师师长
中国缅甸远征军中的重要湘籍将领 4
梁铁豹(湖南耒阳):新六军14师参谋长
梁直平(湖南靖县):新六军14师副师长
向凤武(湖南龙山):71军87师师长,71军副军长
黄炎 (湖南益阳):71军87师副师长
陈采夫(湖南临澧):71军87师参谋长,司令部美国顾问组少将组长,负责训练中国远征军
胡家骥(湖南湘乡):71军88师师长
熊新民(湖南桃源):71军88师副师长
傅碧人(湖南安化):71军88师参谋长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日军发起此次会战的目的仍是击溃第九战区主力,为此在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编成内集结了5个完整的步兵师团以及从另外4个师团抽调的相当于3个旅团的步兵部队,共计兵力15万人,其规模为武汉会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日军用心良苦,充分发挥其火力和机动力的优势,首先以一路兵力在江北发动攻势制造假象,使第六战区误以为日军意在入川,遂收缩兵力加强防守长江航道,为日军让出迂回空间;之后数路日军又南渡长江攻击湘西诸县,驱逐第九战区国军;清扫外围后,日军3个师团直扑常德。到这时战局已豁然开朗,常德之得失成为整个会战的关键,这实际上又成了兵力和意志的比拼。
常德守军是第74军号称“虎贲”的第57师8000官兵,斗志旺盛,咬牙顶住了日军倾其全力、动用包括毒气瓦斯在内一切手段的攻击,仅仅一个星期后57师就仅剩下1200多人,却仍然死战不退。此时国军10多万增援部队云集城外,这是日军曾经梦寐以求的决战时刻,但却因元气大伤,不得不全军撤回原驻地。常德遂有“东方斯大林格勒”之称。
是役,日军仅阵亡便超过1万人。有评论说,这是武汉会战以来国军“最有意义的一次胜利”。
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此次会战是日军发起的投入总兵力达65万人的豫湘桂会战的一部分,其总的战略意图是打通大陆交通线,摧毁湘西南、桂北的中美空军基地。中方称平汉铁路郑州至信阳段400公里沿线的战事为豫中会战;粤汉铁路岳阳至衡阳段400公里为长衡会战(或称第四次长沙会战及衡阳保卫战两次战事);湘桂铁路衡阳至桂林段600公里为桂柳会战。日军则称整个会战为一号作战,因为衡阳、桂林
两大目标由一路大军负责,又统称其为湘桂作战、绝号作战,以横山勇第11军军部担任前线指挥部。
为达成湘桂方向的战略目标,日军不仅抽调了华南、华北方面军的部队加强中国派遣军,还从关东军和本土抽调成建制的师团参战,为这些部队补齐编制的兵员就达10万人。其最终集结的总兵力约42万,共150个步兵大队,超过武汉会战的投入规模。
此次会战与豫中会战几乎同时打响。国军第九战区虽然事先觉察到日军将要发起攻击,却完全没有料到对方行动会如此迅猛。但是一直追求决战的日军在拥有如此庞大兵力的情况下却没有打歼灭战的计划,虽然很快攻陷长沙,直逼衡阳城下,国军主力仍得以基本成建制地转入外围。之后,号称“泰山军”的国军第10军孤军奋战,在衡阳进行了不可思议的长达48天的抵抗,大量杀伤日军。
衡阳最终失守,日军在伤亡22000人后完成既定战略目标。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又称雪峰山会战或芷江会战,是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势。日军为此集结了5个师团的部队,直接参战兵力8万人,目标是维护衡阳至桂林的铁路线,占领或摧毁芷江机场。而侵华日军主帅冈村宁次却想达成其原定的从湘西攻入贵阳、然后入川的战略设想。只是,这些目标、设想都已无异痴人说梦。
八年全面抗战打到1945年,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大陆战场上,中美空军已经取得制空权,虽然数量有限,但不再有日军狂轰滥炸的情况出现;中印公路开通,每月运抵昆明的美援物资在6万吨以上;在豫湘桂会战结束后的半年里,日军一直无力发起新的战事,国军抓紧时间按新式建军思想整编训练,全国有了36个美械师(或半美械),这些部队与同等数量的日军相比,地面炮火基本持平,近战火力则略占上风。
参加湘西会战的国军达20万之众,其中第74军、第18军是战斗力极强的抗战英雄部队,另有远征军精锐新6军空运至芷江机场担任战役预备队。
国军“能而视之不能”,面对日军攻势,除坚守若干要点外,一线部队在大量杀伤日军后逐次撤退,当日军补给线拉长,攻击渐露疲态时即突然发起全线反击。日军惨败,两个师团遭重创,1个旅团另4个联队(或加强支队)被围后逐一遭到全歼,余部几乎溃不成军,狼狈逃回原驻地。战后,日军为保全面子称战场伤亡12000多人,后来无法自圆其说,便称另有15000多人染病而亡或丧失战斗力。实际上,日军总的伤亡超过30000人,一线步兵部队损失均在70%以上。
两个月后,1945年8月21日,日军代表进入了芷江县城,但他们没有携带武器,更不是占领者,而是签订投降书。历时八年、伤亡数千万人的抗日战争终于就此落下帷幕。这历经艰辛的八年是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歌,而湖南战场就是其中最辉煌的乐章。
责任编辑:李少通 最后更新:2017-10-15 14:24: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湖南抗战:六大会战震惊中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