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中坚强的老战士徐特立
纪念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0周年
徐特立,湖南省长沙县人,1877年2月1日生。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后潜心办学,是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习的老师,声望很高,被誉为教育界的“长沙王”。
南昌起义时,徐特立被推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兼党务委员会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领导教育人民委员部。并以58岁高龄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春,毛泽东给他写信祝寿,称“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宝塔山下,贺寿信电如雪片般飞来。徐特立发表《我的答词》说:“……让我这老古董来推动伟大的革命,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将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并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我愿继续站在抗日战争最前列,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临危受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在延安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应沉着地完成必需的准备,随时准备出发,到抗日的前线去。听了毛泽东的动员报告,年过花甲、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的徐特立热血沸腾,当即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请求,让他到抗战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更好地动员群众,团结各界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斗争,支援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征得国民政府的同意,决定在西安、武汉、重庆、长沙等重要城市公开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联络机构。根据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派徐特立回湖南,以八路军高级参议名义,出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代表。
1937年11月26日,徐特立和王凌波一道离开延安,途经武汉,向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请示工作后,于12月9日抵达湖南省会长沙,在犁头街南方旅社住下,即着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组建工作。年底,在东长街徐家祠堂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公开挂牌办公,徐特立任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王凌波为通讯处主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一建立,就迅速开展工作,在湖南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八路军驻湘代表从革命圣地延安来到国民党统治区长沙,一时城内轰动,前来拜访探望者数以百计,不少还是亲朋故旧。徐特立热情地向他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节省办公经费,只招待茶水而从不请人吃饭。两年后他离开长沙时统计,只是会见法国记者时请过一顿便饭,花了5块钱招待费。国民党的高官衣装笔挺,出入乘车,徐特立却始终身穿八路军的粗布军装,撑一把雨伞,徒步在城中奔走,不认识的人以为他是军中的老伙夫。国民党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约见时,徐特立走到省政府门口,门卫拦住说:“今天张主席会见八路军代表,别人免进。”徐特立解释说自己便是八路军代表,门卫不信,要把他轰走。张治中久等不至,派人再去相请,得知个中原委后,对比国共两党不同的干部作风,对共产党更为钦佩。
身手不凡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建立之初,正值日军占领上海,进逼南京,湖南有许多人对战争前途、民族命运十分担忧,希望听一听共产党的看法和主张,因此来访者纷纷提问:战局将会如何发展?共产党究竟是真与国民党合作抗日,还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对于这些问题,八路军通讯处工作人员根据党的一贯主张,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徐特立对大家说:“现在对日抗战,是一场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只要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组成坚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抗战坚持到底,胜利是完全有把握的。”针对人们的疑虑,徐特立态度十分明确:“我们共产党是坚决抗日的,是真诚讲团结的,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人们从他精辟而坚定的话语中,消除了对国共合作的疑虑,增强了对抗战前途的信心。
徐特立对于各界来访者都热情接待,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团结争取工作。为了宣传党的主张,他经常出席在银宫电影院的星期名人演讲,以及青年会、文抗会、职抗会等团体召集的座谈会,会见各方面人士,同他们交换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看法,并不失时机地发表言论与文章,宣传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到达长沙后的第三天,他就在银宫电影院宣讲党的洛川会议精神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听众达数千人,把影院挤得水泄不通。当天,徐特立还会见报界记者畅谈抗日诸问题。当时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还未公开发表,但徐特立离开延安前已从毛泽东那里倾听了卓越的见解,对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有相当的理解。因此,在与长沙新闻界的接触中,徐特立谈了很多精辟见解。他在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时说:“有人以为日本没有煤,没有铁,我们抗战六个月,日本帝国主义就必然崩溃。日本帝国主义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危机是事实,可是把它估计得这样低,不但离开事实,而且是于长期抗战有害。”他尖锐地指出:“那些唯武器论者,对抗战前途悲观也是不当的。我们虽然没有大量现代化的武器,我们可以从敌人那里夺取,我们可以从战争中补充。”他满怀信心地说:“打游击战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拿手戏,我们将通过游击战发展壮大,越战越强。”他的这些言论通过集会和报纸发表之后,对鼓舞全省人民的抗战斗志起了积极作用。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出版发行,徐特立同周恩来、王明、董必武、博古、叶剑英、叶挺等同志撰写发表了题词。在湖南,徐特立号召三湘人民组织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团结一致,共抗日寇,保卫家乡。根据不同听众,他在讲演时选择不同角度和内容,注意宣传策略,讲求实际效果。他在长郡中学讲演就没有直接阐述抗日救亡问题,而是联系亲身经历,现身说法,鼓励人们反封建、抗外辱、爱国爱民、团结抗战,还以“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与大家共勉,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1938年3月通讯处迁至长沙市寿星街2号,10月27日周恩来、叶剑英从武汉撤退到长沙时即住在此处。11月12日,国民党当局在长沙烧起“文夕大火”,周恩来等人目睹古城浩劫,义愤填膺地驳斥所谓“焦土抗战”政策,迫使蒋介石接受三点善后办法,并开展善后救灾工作。善后工作结束后,周恩来请叶剑英给救灾队员讲《论持久战》思想,徐特立讲中国革命史,增强人们对中国革命艰苦性、复杂性的认识。
在长沙,徐特立外出讲演十分频繁,当时的联合大学、第一师范学校、青年会礼堂、教育会礼堂、荷花池中央戏剧学院、火宫殿等处,都是他经常应邀讲演、作报告的地方。他那百折不回的意志,迎难而上的毅力,严肃认真的精神,平易近人的作风,给各界群众留下深深的印象。
徐特立到长沙后,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着手恢复和发展党组织,1938年1月16日成立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1938年7月改为中共湖南省委,高文华为书记。省工委成立时,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已在长沙公开挂牌办公,为省工委工作开展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处于地下状态的省工委秘密负责党组织发展、干部调配及领导群众团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工作;公开的八路军通讯处则着重做各党派上层的统战工作。党在全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及恢复发展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湖南党组织的领导下,湖南省长沙市先后成立了各界抗敌会、文抗会、妇抗会、工抗会、学抗会、商抗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徐特立还担任了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常务理事。在徐特立支持下,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黎澍、潘开茨、田汉、廖沫沙等相继创办了《观察日报》、《抗战日报》、《长沙日报》、《前进》、《火线下》、《长沙青年》等进步报刊,积极开展抗日宣传鼓动工作。《抗战日报》由田汉等人创办,廖沫沙主编,每期社论由徐特立审稿发排,他还动笔撰写社论,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战日报》紧贴现实,通俗生动,发行量多达3万份以上,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份抗战报纸。大量救亡报刊和书籍如潮水般涌进三湘大地,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和持久抗战主张传播到广大民众之中。
巧妙周旋
抗日战争初期,湖南党组织尚处于恢复阶段,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作为公开机关,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推动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很快营造出国共合作抗日的政治局面,为湖南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成立之初,担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的张治中在政治上态度较为开明,对共产党的态度友好,对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也很尊重。通讯处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上层社会的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徐特立多次找张治中商谈有关抗日救亡问题,使他接受中共组织民众抗日的一些主张,允许建立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等救亡团体,同意释放关押在湖南的红军将士和共产党员,并为中共活动及各级组织深入基层发动民众,推动全省的抗日救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徐特立也注意同赵恒惕、刘岳厚、赵君迈等国民党军政要员的联系合作,扩大抗日统一战线。
1938年春,徐特立获悉原工农红军抗日先遣军参谋长乔信明等20多位同志,被国民党江西监狱转到长沙陆军监狱,毅然前往监狱探望。他向身陷囹圄的战友介绍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新形势,讲解党的抗日方针政策,鼓舞他们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听闻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将他们秘密转移予以杀害,徐特立立即找省主席张治中交涉,终于迫使国民党将乔信明等人从桃源监狱中释放出来。徐特立指示通讯处安排这些同志治病和学习,护送他们前往延安或奔赴前线八路军、新四军,参加抗日斗争。据童小鹏回忆,有一次,国民党浏阳县长逮捕一名中共基层组织负责人,借故以刑事犯予以处决。徐特立告诉了张治中,张查明属实,即把那个县长撤职查办。
为前线筹集和转运军需物资,是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经常性工作。一是向湖南各界及海外华侨募集医药用品和通讯器材等,如印尼华侨捐献的万金油,东南亚华侨捐献的军用救护汽车,宁乡县党组织发动群众为八路军募集的防毒捐款,长沙衡光工业社职工捐献的钱及寒衣等。二是根据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统筹安排,由驻湘通讯处向国民党衡阳军需处办理交涉,领取八路军、新四军的军饷和武器弹药、被服等,或转运至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昌新四军办事处,或直接运送延安。通讯处还为延安和前线部队采购急需的纸张、通讯电器及医疗器械。筹集物资是一项艰巨工作,医疗用品和通讯器材一直为国民党政府所严格控制,为了尽可能多地募集,通讯处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大量工作。
国民党政府实行征兵制兼募兵制,各地强行抽丁现象严重,广大民众深为反感,中共湖南省工委多次向国民党省政府建议改革兵役制。1938年春,徐特立代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多次在省广播电台讲演《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呼吁国民党政府将带有军阀性质的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并实行八路军行之有效的军民一致、官兵平等、优待抗日军人及其家属、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等措施。各抗日团体积极响应徐特立的号召,配合全省兵役宣传周行动,支持政府动员广大爱国青年参军参战,完成或超额完成湖南每月征兵任务。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湖南不少进步青年迫切要求奔向延安,投身中共领导的全民族抗日斗争。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为做好输送工作,先后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招生委员会的名义,在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周南中学、含光中学等学校招收约600名学生和进步青年,或送往延安,或送往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分配至八路军的有130多人,许多人在斗争中锻炼成为优秀的革命骨干。通讯处还将一部分湘籍共产党人的子女、亲属及革命烈士遗孤送往延安,其中有毛泽东的侄子、任弼时的女儿、彭德怀的侄子,徐特立的儿子、儿媳,王凌波的儿子、女儿,都被送往延安参加抗日斗争。参加各抗日军队的人数更多,1938年4月一周内浏阳县就有1000名青年开赴抗日前线;衡阳城乡工人参军的在1000人以上。长沙的织造、缝纫业工会,益阳的织造、靴鞋工会,南县的码头工会,铜官的陶业工会,醴陵石成金煤矿工会,都掀起了工人参军抗战的热潮。据国民党当局统计,湖南全省八年全面抗战中参军人数为210万人,仅次于人口大省四川。
团结抗战
为了适应当时的斗争环境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对外作为八路军的公开派出机构(1938年8月起也作为新四军驻湘办事处),对内是共产党的工作机关。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领导下,为恢复和发展湖南地方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上级调到湖南的党员干部,大多同通讯处联系,再转湖南省委安排工作;对失去组织关系而又要求恢复的党员,也由通讯处严格审查再交地方党组织;通讯处迁到邵阳后,还协同地方党组织多次举办党员训练班,徐特立、王凌波等都担任讲课任务。
湖南各地发展党员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小学教师,有文化,容易接受中共的抗日主张,同时通过他们的桥梁作用,可以深入到乡村中去开展党的工作。二是农村中的农民,大革命时期的影响很深,贫苦农民对共产党有好感,有利于发展党组织,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三是城市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不少机器厂、兵工厂迁移来湘,厂里的党组织随之到湖南,并发展工人党员。长沙等城市的一些行业中,也有党组织活动。
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湖南省工委加强了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在各级党委中设立统战部门,先后指定党在各地的公开代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徐特立、省工委任作民、湘南特委王涛、耒阳李振鹏、岳阳彭援华、衡阳李华辑、汝城何秉才、溆浦翟根甲和谌鸿章、湘乡王俊恒、南县文士祯等,以公开或半公开身份,就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等问题,与党、政、军、商、学等各界人士广泛协商,积极开展统战活动。同时,通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桂东和平江等地新四军留守处、战时书报供应所、《观察日报》、《抗战日报》、塘田战时讲学院、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湖南妇女工作委员会、文抗会、基督教青年会等机关、报刊和团体,广泛发展统一战线。
湖南省工委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确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是,既不破坏统一战线也不失自己的立场,人民有抗日救国的权利和义务,共产党员不是例外,做群众工作是共产党的生命,不能放弃。徐特立及驻湘通讯处的同志们,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比较注意方法,加强与各方面人士的联系,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开展工作。在社会上层,主要是争取有实力、有名望、有能力、愿抗日的人士,并通过这些人,进行下层群众的工作;对行政专员、县长、区乡保甲长、青洪帮、资本家等,争取一个算一个。徐特立多次发表赞成青帮、洪帮抗日的言论,认为青帮、洪帮有几百年的历史,不是一纸命令能消灭的,只有改造是有益于抗战的。对学者、政治家、作家、绅士等名流,则利用他们的名义掩护工作。
1938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和徐特立通过统战关系,借用湘籍国民党上层人物名义在武冈县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邀请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覃振为院长,湖南省参议会议长赵恒惕为董事长,张治中任名誉董事,并邀请各界名流任董事。讲学院历时7个多月,培训两期共250余名学员,为抗战输送了急需的人才,被誉为“南方的抗大”。徐特立将这称之为“统一战线的中间桥梁”,“一切同情我们的人常在于我们经过他们做统一战线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他们保存他们一切旧的社会关系。若党外的干部弄到和我们一样,那就将统一战线的中间桥梁割断了。例如黄炎培的人,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人,有和我接近的,我每次都劝他们保存旧的社会关系”。
1938年8月29日,徐特立作为湖南党组织负责人之一,赶到武汉,同王明、周恩来、博古一道回延安参加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他见到了分别一年的毛泽东,聆听了他的讲话,学习了刚发表不久的《论持久战》等重要文章,领会了中央精神,增添了新的力量。会后,毛泽东邀见徐特立,听取他关于湖南统战工作和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对于湖南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不辱使命
1938年11月下旬,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负责联系包括湖南在内的南方数省和香港党的组织。
1939年初,徐特立再次从延安回到湖南,以新的姿态投入抗战工作。长沙大火后,按照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全部迁至邵阳东门外两路口曾家院子,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领导。
193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在邵阳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博古、委员徐特立、高文华,湖南省委委员、特委和部分县委书记及进步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博古在会上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总结检查前段工作,布置今后任务,选举省委领导班子,高文华任省委书记,徐特立任省委委员、统战部长。同时,叶剑英从衡阳来到邵阳,察看湘西南山区和雪峰山一带的地形,准备在此开辟抗日游击区。同年4月,省委在邵阳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研究如何进行紧急战争动员、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大力发展党组织等计划。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内部对日妥协、对内反共倾向明显增长。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和“限共”、“反共”的方针。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代司令薛岳,在湖南推行防共、反共政策,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第九战区政工会决定,对共产党要“感化、溶化,在必要时分化瓦解之”。由国民党当局包办的省动员委员会取代了有八路军驻湘代表参加的省抗战统一委员会。张治中主政时就筹备的省临时参议会,中共方面曾提出应同国民参政会一样有各党派、各民众团体的代表参加,并推荐徐特立等13人参加,但薛岳上台后组建省临时参议会时竟不列一人。
为了达到防共、反共的目的,国民党省党部顽固派发表演说和文章,在政治上污蔑共产党,在机关团体中清查排除共产党。薛岳甚至不准八路军、新四军设立通讯处,不准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在湖南居住,纵容部下调查和破坏中共组织和抗日团体。
《观察日报》被封和塘田战时讲学院被解散,就是薛岳推行反共政策、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严重事件。1939年4月底,周恩来视察新四军工作时路经衡阳,召集湖南省委负责人高文华、徐特立、任作民等开会,针对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活动加剧的形势,作出关于转变党的组织形式与群众工作方式的指示。他要求省委整顿、巩固党的组织,向党员进行秘密工作教育;组织发展要坚持“质重于量,巩固重于发展”的方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中共湖南省委一般地停止了组织发展,着重进行党内思想教育;同时,派省委干部到各中心县委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不再兼任群众团体的职务。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湖南党的组织形式和群众工作方式开始实行转变。
1939年8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接到国民党第九战区通令,被迫停止办公、撤销机构。1940年2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工作人员撤往桂林,薛岳竟然命令衡阳警备司令部通知徐特立“限期离湘”。1940年8月,徐特立不得不离开长沙,经重庆返回延安,结束了在湖南将近三年的特殊使命。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历时三年,为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8月返延安后,徐特立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央宣传部第二副部长,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1947年,全国解放战争打响,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步步紧逼。党中央决定在撤离延安之前为徐特立祝寿,毛泽东题词称赞:“坚强的老战士——祝特立同志七十寿辰。”
延安《解放日报》出版庆祝徐特立七十大寿特刊,刊登毛泽东题词“坚强的老战士”、周恩来题词“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题词“当今一圣人”、刘少奇题词“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彭德怀题词“徐老是人民教育家”、吴玉章贺词“七十更强歌战士,万方救难赖人师”。朱德、康克清联名写过一首七律:“徐老七十寿而康,正气凛然如雪山。岁岁不忘歼敌事,朝朝只见诲人忙。言为尔训身为则,群有师尊党有光。现代圣人称颂久,德高望重公堪当。”
中共中央的贺信写道:“亲爱的特立同志:党的中央委员会热烈庆祝你的七十大寿!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你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你坚持着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热情,使懦夫为之低头,反动派为之失色。”
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为一名中央委员祝寿,是空前的举动,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抗日战争中,徐特立以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模范行动,“岁岁不忘歼敌事,朝朝只见诲人忙”,无愧于“坚强的老战士”的光荣称号,而载入绚丽多彩的抗战史册。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5-04-08 09:54: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湖南抗战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