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1939年4月9—12日,中共中山县委在四区江尾头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以下称县委第二次武装工作会议)。出席是次会议的有中山县委班子成员,部分区委负责人、中共南顺工委林锵云和澳门工委林锋等中共澳门工委和南顺工委的负责人也列席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总结了自第一次武装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分析了全县的抗日形势;作出了计划在中山建立由党领导的三种武装的决定:一是建立由县委直接领导的骨干武装,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人员武器、地盘和给养等问题,这支队伍要在党的领导下,以八路军、新四军为建军榜样,锻炼成为一支具有坚强的意志、铁的纪律、训练有素,能在任何艰苦条件下进行英勇战斗的人民军队;二是利用国民党的地位,挂国民党部队的招牌,发展我党的武装力量。具体做法是选派党员进入国民党和地方团队,秘密组建、掌握抗日武装;三是加强和扩大由党控制下的乡村自卫队武装。如乡警队、更夫队、自卫队等。采取以上三种形式,建立、发展、壮大抗日武装,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1940年5月,中共中山县委派党员欧初到大南沙莲池涌(今港口镇)筹建队伍,从一、四、五、六区抽调13人,成立了中山抗日游击小队,部队对外挂国民党地方部队“挺进第三纵队第一支队大队新建小队”番号。建队不久即转移到牛角沙(今阜沙镇)驻扎,渐发展到四五十人,扩编为中队,称中山抗日主力中队。
1940年底,共产党员杨子江掌握了“挺三”第二支队的一个中队,共产党员黄石生、周增源分别担任了一区和二区国民兵团的常备中队长。
1941年11月,广游二支队第一中队挺进石军沙,内称第二主力中队。
至此,党领导的中山抗日武装已从抗战初期只有一个小队和一些乡村的乡警队,发展到有两个主力中队,另外还有九区梁伯雄大队,二区有杨子江中队、一区有黄社雄中队、四区有刘震球民兵集结中队和李志海中队。全县各地的一批由党领导的乡警队、更夫队、自卫队的力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数由几十人发展到二三百人。
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部队,其战场救护和医疗卫生工作,也是随着部队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的。部队初创时期,没有医务人员,缺医缺药,1943年2月中共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后,在部队迅速发展和战斗十分频繁的情况下,加强了战场救护和医疗卫生工作。1944年2月,指挥部正式成立卫生室,设政治、卫生行政、业务三个部分,主任周扩源,各连队卫生员和医站约60人,其中女同志占80%以上,各区设立的医疗分站,分站长是女同志。这批妇女卫生战士,紧密依靠群众,在极端艰苦困难的环境中,出色地完成了医治、护理伤病员和安全护送伤病员随军转移的任务,得到了战士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部队缺乏医生,周扩源动员了以从医为职业的父亲周耀涓到部队当外科医生;女卫生员周兰动员其母亲陈章贤到部队负责采制中草药。卫生室建立前后,为适应部队医疗卫生工作的迫切需要,在中山县五桂山举办了两期卫生员训练班,学员结业后分配到各医站和大队、中队工作,成为部队的医疗卫生骨干。又通过这批骨干,在实践中培养出新的卫生员50多人,使部队的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在医疗力量薄弱,设备简陋,药品和医疗器械奇缺的情况下,卫生战士们从实践中学习,向民间中西医学习,运用土方土法医治伤病员。没有止血带,就用经过消毒的石头片为伤员压迫止血;没有消炎药,就用捣烂的生姜为伤员包扎伤口;没有手术刀,就用经过消毒的刀片来代替。卫生战士们还就地取材,使用鸭脚树皮、雷公根、狗肝菜、茅根等多种中草药防治常见的疾病和流行病,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流感、疟疾、脚气、夜盲症、疥癞等疾病对指战员们的威胁。
七、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
1940年3月7日石岐为日军占领,附近的一、二、四、五、六区也相继沦陷。从此,中山县便先是在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后是在中共珠江特委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以五桂山为根据地,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大队(后扩展为支队),并建立了民主政权。国民党的一些部队也同共产党结合,组成一支“抗日歼伪,保卫家乡”的游击队伍。1942年1月,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派罗章有、黄智带领一支18人的先遣队进入五桂山区合水口、石门一带,了解民情、社情、敌情,为开辟抗日根据地打前哨。2月,欧初、王鎏带领第二主力中队六七十人进驻五桂山,与罗章有先遣队会合。3月,卫国尧带领第一主力中队40多人,进驻五桂山,同第二主力中队、先遣队会合。三支部队合共120多人,分别驻在白企、贝头里、长江、石门等乡村。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建立了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延安派来珠江三角洲开展游击战争的军事干部、中共中心县委委员谢立全,代表中心县委驻五桂山领导中山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山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广东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直接指挥下,同日军共进行了140多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有300多人牺牲了。在中山沦陷后,领导坚持抗日武装斗争的出色领导者有:林锵云、梁嘉、谢立全、谢斌、谭桂明、欧初、梁其达、罗章有、杨子江等。他们在中山抗日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一直为中山人民所景仰和传颂。
八、中山民众支援抗战
抗日救亡的怒吼声震撼着中山城乡大地。中共中山县委因势利导,发动民众组织救亡团体,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中山话剧协会、石岐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中中别动队以及各区、乡的抗敌后援会、战时服务队、大刀队、自卫队、救护队等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及城乡。
1938年3月,县立中学成立中山别动队,随即加入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改名为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中别动队。10月,中山县抗先筹委会成立。1938年12月9日,来自全县各区、乡的胸前佩戴着抗先队徽章的2000多名青年齐集在西桠县立七小大操场,参加“12·9”三周年纪念大会。省“抗先”也派陈能兴前来参加大会。大会宣布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简称“抗先”)成立,总队长由国民党县长张惠长担任,副总队长为中共中山县委书记孙康。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山县委组织的抗先队伍达3000多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抗日团体,也是全省抗先人数最多的县队。
继抗先成立后,于1939年1月,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以下简称为县妇协)在石岐成立。同样基于统战工作的需要,由张惠长的妻子薛锦迥任会长,副会长由共产党员刘紫云、梁秀芳担任。县妇协工作由县委妇女委员梁绮卿直接领导。县妇协是抗战时期中山妇女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抗日群众团体,会员以抗先队里的女队员为骨干,吸收各阶层先进妇女参加,在一、四、五、八、九区都成立了妇协区分会,会员发展到1000多人。
张惠长(1889~1980年),字锦威,张家边大环村人。1915年到美国寇狄斯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术。1917年毕业回国,任大元帅府侍从武官。次年任大元帅府参军副官、航空处副处长。旋奉命赴闽,组建援闽粤军飞机队。1920年曾与杨仙逸驾机参加讨伐盘据在广州的桂系军阀。1922年任航空局副局长、北伐军飞机队队长。1927年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航空处处长。次年以“航空救国”之名义,驾“广州”号飞机环飞全国。1929年任南京航空署署长、中央航空学校校长。1931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委,并随孙科到广州,任西南空军总司令。其间曾发出号召空军人员誓不参加内战的通电,得广东空军人员签名响应。1932年派丁纪徐率机北上赴上海支援淞沪抗日;接着又派杨官宇、刘植炎率领广东100多名空军人员到福建,协助组建十九路军飞机队。1935年被派任驻古巴公使。1937年10月任中山县长,接受中共有关联合抗日的主张,组织建立抗日救亡群众团体“抗先队”,任总队长(中共党员孙康任副总队长),并领导中山守备队,在横门、叠石等地抗击入侵日军。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7月,张复任中山县长。1947年任立法院委员、国大代表。1949年后往台湾。1980年7月17日在台北病故。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19 15:06: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中山(上)
下一篇:粤军出身的抗战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