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至9月,香港社会都会集体纪念抗战。7月7日卢沟桥事变纪念日,民间组织和政党政团,从中环游行至日本驻香港领事馆,焚烧日本帝国主义军旗,声索钓鱼岛主权,要求日军赔偿兑换军票的损失。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官方举行隆重纪念仪式,特首率特区重要人物亲临。
香港有三个本地纪念日。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略香港。同年12月25日,英军向日军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在香港称“重光”。欧洲战场上,面对德国,卢森堡直接投降,丹麦抵抗2小时,比利时抵抗12小时,荷兰抵抗5天,挪威抵抗2个月。香港18天的保卫战,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可以参考英军的抵抗。
日军占领香港后在皇后大道中举行入城式
1941年12月7日,日本向英国宣战。12月8日,日本军队渡过深圳河。英军在新界设50多座炮台,炸毁主要道路,一旦情势不利,便退守香港岛。12月9、10日,两军在新界城门水塘对峙。12、13日,日军进入九龙,英军全部撤回香港岛。18日,日军从港岛东部的北角、太古一带登陆。12月25日,英军弹尽水断,向日军投降。
约12000士兵参与香港保卫战,包括5000名英国人,4000印度人,2000加拿大人,1000华人。有华人脱掉军服,侨装为民,逃回内地,继续抗日。英国一直认为能抵抗半年,没想到18天就战败。时任民国驻香港总代表陈策拒绝投降,乘坐没有被缴获的鱼雷艇,率众突围,登陆广东惠州。
陈策将军在惠州登陆
沦陷时期,香港160万人口,锐减到60万。死的死,逃的逃。有10万难民,循水路至广州,被诱骗到珠江口南石头集中营,成为日军波字8604部队细菌战的实验品,或被活体解剖,几乎无人生还。战时香港百业萧条,房屋租赁的票据,稀罕到拿来展览,只有日语学校“蒸蒸日上”。
战后为何没能收回香港
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惨胜也是战胜国。蒋介石主张收回香港,罗斯福起初同意。丘吉尔抗议,认为根据《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是英国领土。香港岛和九龙的归属,没有纳入《中英新约》的谈判当中。蒋介石当时还想提前收回新界,也没有办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1号令,中国全境包括东三省、台湾,越南16度线以北,由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受降。香港属于中国第二战区,总司令张发奎。
8月16日,重庆政府声明接收香港。8月18日,英国抗议。8月20日,美国支持英国的要求。蒋介石提出折中方案,由他授权一名英国将军,接受日军的投降。英国不同意,认为支持蒋介石的要求,就是承认香港是中国领土。双方僵持不下,蒋介石一度以派兵收回香港威胁。
8月30日,英国军舰抵港,继续殖民统治。9月16日,英国任命的夏悫将军接受日方投降,中国、美国、加拿大派代表出席。三方代表商议在受降书上签字,表明是见证人。中方代表潘华国拒绝,认为签字就表明,中国承认香港属于英国,故而未签。1949年,解放军南下,至深圳河止。英国人在“借来的时间”和“借来的空间”经营香港,1997年为止。
香港最后的老兵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港区287人,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获章者部分是抗战老兵,部分是其后代,如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王剑秋之子王晓玉(刘晓庆的先生)。
香港的抗战老兵,绝大多数原属东江纵队。东纵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惠阳、东莞、深圳、香港等地的抗日组织。香港活动范围,集中在日军兵力较弱的新界。许多老兵是新界原居民,只说客家话。抗战胜利,东江纵队部分原地复原;部分据国共重庆谈判,编入华东野战军,随部队北上;部分在英方要求下,维持本地治安,两年后完全解散。
东江纵队营救的美军克尔中尉及太太
东江纵队是战时香港唯一的抗日力量,营救过多位国际友人和文化名人(何香凝等),凭借位置和语言优势,破译过重要情报,也维持了战时的治安。东纵的贡献,基本没有得到港英政府的承认。回归之后,所有东纵老兵及遗属得到应有荣誉。
离港时,东江纵队在九龙设立办事处,即新华社香港分社前身,回归前代表中央负责香港事务。2006年,时任国防部长郭伯雄访美,送给美方的礼物,正是被东江纵队营救,美军克尔中卫的感谢信。
中国远征军在港也有十多个老兵。有的本是香港人,不愿参与内战逃回香港;有的随国军去台湾,回不去内地,辗转来港;有的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开放后来港。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远征军在1942年至1945年两次入缅,帮助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灭日军4.9万人,打了大胜仗。其他老兵,有飞虎队飞行员、东南亚游击战士、国民党宣传队成员等。
以下与大家分享东江纵队、中国远征军和飞虎队,三位获得纪念章的老兵的故事。
8岁入伍的小鬼通讯员
第一位,是东江纵队通讯员林珍。1935年,林珍出生在一个有革命传统的家庭,父亲林景英是黄埔二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退役来港教书,30年代离世。1943年,因不堪日军的羞辱,林珍和母亲离港,追随已经加入东江纵队的姐姐。
在深圳大鹏湾港九大队通讯班,林珍成为小鬼通讯员。通信员的任务是送信,山路一走一天,每天早上出发,晚上回来。信交到手上,已经是火柴棍,除了收信人是谁,她一概不知。有新线路,班长带着先走,叮嘱碰到敌人,摔一跤也好,怎样都好,不能把信弄丢。
1944年,港九大队伤员增加,大队部成立伤兵医院,林珍承担基本护理任务。最让她难忘的,是一位排雷失误炸伤眼睛的战士。拆纱布的时候,她的手指头在人家眼前晃,可一点反应都没有。她特别难受,觉得帮不上忙。对方开导她不要伤心,等抗战胜利,回到香港,当了真护士,再来给他治眼睛。
香港东江纵队
1945年,林珍随母亲回到香港,没有胜利的喜悦,也没有迎接英雄的美好景象。她总是回想部队有力量的组织生活。在自家私塾读完初中,她到广州读高中,1953年毕业考取北京体育大学,1956年分配到西安体育学院,1963年调至沈阳,1995年退休。
1985年,东江纵队在广州成立联谊会,林珍见到了多年未联络的老战士,想回香港看看。可是亲人已经去世,无法办探亲签证,要去只能定居。1995年12月,她回到阔别40多年的香港,发现内地的退休金不够用,先后在大学食堂传菜,在办公室当文书,在学校教太极拳和普通话,2010年停工。
林珍现在是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15年10月,在香港各界举行的庆祝抗战7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林珍代表香港抗战老兵发言,向统战部长孙春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统战部长孙春兰向港九大队通讯员林珍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走出野人山的百岁老人
第二位老兵,是中国远征军的万麓斌。1918年,他生于江西南昌的书香世家,祖辈中过进士,有良好的古典中国文学功底。他的自传回忆录,用旧式章回体写成,以七言绝句作每篇首尾。
1937年,万麓斌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1938年,看到全国主要城市相继沦陷,他决定投笔从戎。1939年,考取黄埔军校17期。1941年,前方急需补充兵员,参加上高会战。1942年,来到缅甸,司职排长,随部队往野人山方向撤退。
万麓斌
4月是缅北雨季。装有枪支、米袋、水杯,衣服合计20公斤的行囊,被连绵不断的雨水打湿,越来越沉,体力不支者脱离队伍,再没跟上。有人草鞋被割坏,光脚走路,被蚊虫毒蛇咬伤,几小时化作白骨。有人吃到有毒的食物,中毒而亡。
渴了,喝接在壶里的雨水;饿了,吃路边的葛粉;累了,原地休息10分钟。野人山里,没日没夜,终于有一天,天气晴了,上空有飞机盘旋。他按事前约定的暗号,铺开布板联络,飞机空投来了电台,药品,干粮等应急物品。前后20多天,队伍走出山区。
1944年,万簏斌奉调回国。1949年,与蒋经国同机,从舟山抵达台湾。1955年,晋升少将。1962年,申请退役。蒋经国问,为什么?他说,身体不好。蒋经国说,有证明吗?他沉默不语。对方说,老先生(蒋介石)还没有退休,你有什么难处呢?
他说,惦记在大陆的妻儿。很多人在台湾又成了家,可他一定要调查清楚,如果妻子没改嫁,他绝不再娶。当时两岸不通信,内地的信息,只能透过香港。他以军职外调来港,办理侨务,很快得悉妻子还在,儿子已经工作。
万麓斌与马英九
1973年,万簏斌升为中将。他成立旅游公司,环游世界,在大学教中文,1984年退休。1985年,他回到故乡,见到了阔别36年的妻儿。走的时候,儿子不过7岁,再见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退休时,万簏斌有两种选择。一是领取长俸,二是一次性买断。这时,家里来信说要盖房子,急需钱,他就一次性领了钱。几年后,出国热,孙子想深造。他觉得,儿子没能好好读书,是他的责任,为了弥补,他全力支持孙子读书。一来二去,就花的差不多了。
他考虑过带着妻儿去台湾。可台湾没有房产,家眷不能跟同住。他觉得,妻子抚养儿子长大,儿子理应在妻子身边。于是,他一人返回香港。现在,每月领3000多港币的综援,住在约10平米的公屋中,1000多付房租水电,300多吃饭,每年回江西老家几次。他说,一人做饭简单,煮面下菜,房间自己打扫,清洁请义工,10元一次,每天读报写文章,钱够用,时间不够。
万麓斌是个倔强的人。如果当年领取的是长俸,依照他的级别,现在退休金是6万港币/月。对此,他不敢想,也不埋怨。90岁时,他还和60多岁的儿子比赛走路,发现自己快。现在走不过儿子了,仍然腿脚灵便,不用拐杖。他最期望的是找人聚会聊天,然而大家都去了,极偶尔凑一桌人,不是拄拐杖就是坐轮椅,他这样硬朗的打着灯笼难寻。
最后的飞虎队员
第三位是飞虎队员陈炳靖。他1918年出生,1937年毕业于厦门海事学校航海科,赴上海实习。看着国统区满街的尸体,他放弃了实习,考取笕桥中央航校空军第12期。1941年赴美受训,1942年学成回国,编入飞虎队。
1943年10月1日,陈炳靖首次执行任务,返航时受日军拦截,座驾遭日军袭击,在中越边境原始森林跳伞。陈炳靖在森林里行走了六天,碰到浑身毛发的野人,在其指引下走出森林,找到法军寮哨获救。
飞虎队员陈炳靖试飞任务前在座驾上留影
法军护送往外走时,被日军巡逻人员发现,引渡给日方。日军打开他的伤口却不医治,发炎化脓,高烧不止。经过审讯,他从南京宪兵队押送至上海江湾美军集中营。此时,陈炳靖精神恍惚,昏昏沉沉,只觉得大黑洞不断向上飘飞,看到一片白色的光彩,醒来恍如隔世。后来,他发现所有“死而复生”的人,梦见的都和自己一样,是真的“死了一次”。
飞虎队全称中国空军美籍志愿组,几乎都是美国人。日军因此把陈炳靖送入美军集中营,可由于坚称是中国空军,1943年底转至南京老虎桥监狱。狱友怜惜他伤重,又是飞行员,给书记长一职,免除劳役住单间。1944年底,他又发起高烧,自忖大限已到,想着是在床上离世,不是在原始森林,已经十分满足。
某天深夜,陈炳靖发现有人为他注射针剂,惊问药从何来。对方说,一位台籍日本兵偷拿,嘱咐千万不可泄露,否则偷药人必死。多年来,他一直借此说明台湾人是中国人,也一直寻找这位救命恩人,可惜没有找到。
陈炳靖与太太
1945年8月22日,陈炳靖得知,第二天早上会释放他和另外两名军官。之前,他从没听过谁能活着出去,只知道押送至雨花台是在早上。他再认大限已到,当晚同狱友道别。第二天八点,监狱少校主官与翻译向陈炳靖九十度鞠躬,返还个人物品,对他说出去之后摆正心态,做鬼也不要报仇。
陈炳靖一脸惨白,拿出玻璃片,随时准备自我了断。谁想到,来人自称是国民政府地下工作人员,把车停在了南京六福饭店,店内有人出来迎接,告知日本已经投降,你们自由了。
陈炳靖回到后方治疗,由于伤势关系,不再从事飞行工作,调至地面部门。1949年撤退至台湾,曾担任驻加拿大和菲律宾武官,1959年以中校身份退役。他说,自己在台湾,父母在大陆,夹在中间,当中国人太难。太太是广东人,不谙国语,所以两人来香港定居,从事国际贸易到90年代。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9-12 14:41: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香港秘密大营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