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华近代史,从来都有“无湘不成军”、“无川不成军”之说。前者,尤以曾国藩、左宗棠剿太平军,复新疆而扬名;后者则是在抗战8年中前仆后继,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闻世。
在四川大邑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有一以川军抗战为主题的展馆。结束处的墙上,悬挂一白旗,正中间为一个斗大“死”字,让人观之心头震撼不已——这就是声名远播的川军抗战“死字旗”!
四川,包括当时的西康省,在抗战中为全国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至1945年,国民革命军中尚有战斗力的部队30%均为川军,实际战斗人员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而提供纯劳力的壮丁占了全国壮丁1/5以上,其阵亡将士亦居全国之冠。
七七事变后,川军参与作战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川军牺牲更多的是“无名英雄”,即普通战士。川军第43军26师老战士何聘儒回忆淞沪会战时说:“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付出了最惨烈的牺牲。
曾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山崎大队。川军26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全师4000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600多人,伤亡85%以上。
1937年10月后,淞沪战役广德战场,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的部队,战斗尤为惨烈。饶国华离川时对家里人说:“我此去,为国而战,义无反顾,万死不辞!”
日军发起总攻,倾泻成千上万吨的炮弹。饶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惨重。饶国华说:“前人史可法曾说过‘以城为殉’,我誓与广德共存亡!”阵地失守,他毅然率剩余仅一营部队冲入敌阵,以图恢复,终因寡不敌众,身陷重围,弹尽援绝,11月30日晚,他举枪自戕殉国,年仅44岁。
1938年1月20日,带病的一级陆军上将刘湘去世,垂危前亦下令反攻收复芜湖;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湘曾在一张纸条上写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还留下遗嘱:“余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中,第22集团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师团以重炮飞机猛攻。弹尽粮绝,王铭章在县城中心指挥残部顽强抵抗,腹部中弹踉跄倒地。部下扶他,王铭章大吼道:“不要管我,老子死在这里痛快!”面对汹涌冲来要抓“大俘虏”的日军,他挣扎着高呼“杀敌,抗战到底啊!”举枪自戕殉国,受重伤的300多川军官兵,不愿被俘受辱,他们大叫:“小日本必亡!”——这些战衣破裂、伤痕累累的中国军人迎着冲上城的日军,在一片手榴弹爆炸声中消失在烟雾中……指挥“徐州会战”的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就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1937年7月后,在成都蜀华中学高中毕业的黄士伟热血沸腾,考入川军第21军。1938年9月10日,武汉大会战。黄士伟及独立工兵18营,潜入梅埂地区敷设地雷,扫荡日军死伤不少……但工兵排张排长及士兵50余人,先后英勇阵亡,无一人生还!1942年5月28日凌晨,他们在兰溪巧设地雷阵。日军酒井直次中将率第15师团经此,酒井被炸死。日军战史后来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往事可追,我们还是回到“死字旗”的传奇故事中来。
那是1943年,神州大地到处是硝烟弥漫,号角声声。四川,作为抗日的大后方,也在连续6年遭受日军的大轰炸下满目疮痍。路上行人衣衫褴褛,天地之间一片灰色,昔日的天府之国毫无生气。而在东线战场,侵华日军正发起攻占湖南常德的战役。国军且战且退,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战略收缩逐次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战争的消耗从来都是相互的。对于训练基础、装备水平、战术战法都全面落后于侵华日军的国军来说,这个消耗就更加明显。1938年的藤县保卫战,122师杀伤敌4000余人,自身也损兵5000余人。而在常德保卫战中,中国军队伤亡更是达到了6万人之多。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大规模战役的不断打响,加上西线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与日军拉开战幕,抗日前线到了兵员极度匮乏的紧要关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军阀内战时户户青壮年逃兵役、跑壮丁的消极抵抗截然不同,巴蜀大地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
在成都新津,已经82岁高龄的老人高尚奇,不顾“养儿防老”的古训,亲手将3个儿子送上抗日前线,身边一个不留。在当时,嫁龄姑娘传唱这样一段歌谣:“叫声郎君要听真,好男就该去当兵。你不抗日不嫁你,留你一世打单身。”
在四川安县,王氏儿郎王建堂请缨杀敌,慷慨从戎加入“抗日义勇队”。快要出发时,王建堂的父亲、安县农民王者成从曲山镇寄来一个包裹,请邮局转交就要出征的儿子。这个包裹首先到了县长成云章的手里,他打开一看,不禁为包裹里的内容感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包裹里是一块大白布做成的旗帜,旗的正中写着一个苍劲有力大大的“死”字。
“死”字的左右两侧写着这样的几行小字:
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
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好一曲燕赵悲歌,壮士断臂!
县长成云章在县里举行的欢送大会上举起这面“死”字大旗,反复宣扬,郑重地交到王建堂手中。王建堂在雷动的掌声中接过大旗,雄纠纠地步入军旅。
千千万万个王者成用同样或类似的方式,将儿子“赶”出家门,加入到出川抗日的行列。这些年轻人脚蹬草鞋,身披蓑衣,在成都经短暂训练后,扛着“汉阳造”步行出川抗日。他们中的很多人,这一去却再也没回来。
川军抗战纪念馆中,有许多反映川军壮士前线英勇杀敌的档案史料与烈士遗物,唯独这面“死字旗”给观者冲击最大,印象最深。旗面上那个偌大的“死”字,让观者见之不寒而栗。如果有一线生机,没有人愿意选择死亡,尤其不会让自己的骨肉去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再看那旁边小字:“伤时拭血,死后裹身”,老父亲不是不知战争的残酷,甚至已经替儿子抱定必死之决心,而正是这必死之心,唤起了那一代军人无穷的斗志。如今想来,中华文明之所以5000年延续不绝,正在于这个民族有着与敌人以命相搏、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王建堂从军后,被编入29集团军44军,前线作战7年,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作战英勇,担任过副官、参谋和副营长,受过三次伤,实践了“伤时拭血”的誓言,两度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国防部通令嘉奖。走出去的川军也都是好样的,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图存与独立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中伤亡的326万国民革命军将士中有64万为川军将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间,全军阵亡的85万人中有26万川军。同时,川军被俘人数也是国民革命军中最少的,整个抗战中共2.4万余人被俘,不到总人数的3%。而阵亡比例高达1/3,在淞沪会战中,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后在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歼敌4万日军后有20余万川军士兵伤亡。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便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川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944年5月在豫中会战中,奉命担任掩护,在转移途中,司令部直属队不幸与日军穿插分队遭遇,李家钰当场中弹身亡,成为抗战中殉国的川军最高级别将领。对于这段历史,李宗仁将军曾说:“八年全面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这些倒下的川军将士,上至总司令,下至普通一兵,没有谁纠结过“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老话。在他们眼中,有的只有家国安危,民族存亡。个人的生命,家庭的兴衰,早已与这个国家和民族融为一体,须臾不可分离。
一面川军“死字旗”,是不灭的精魂,支起钢筋铁骨,筑成一个民族的品格与气质。沙砾上立不起刚壁千仞,水面上浮不起泰山万钧。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就会在风雨凄迷中失去方向,在鼓角铮鸣刀光剑影中失去斗志。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注定没有出路;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注定没有坚强的脊梁;一个丰碑坍塌的民族,注定走不远、立不久,最终心如散沙、溃不成军。缅怀先贤、告慰英烈,牢记历史、传承遗志,是民族的良心和社会的道德,是太平盛世不可忘却的记忆!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9-26 10:02: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无川不成军 八年征兵325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