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南京保卫战铁血川军:每牺牲一人,拖延一分钟
2018-11-25 09:38:43  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在地,也是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所在地。1937年南京沦陷后,30多万的中国军民被日军屠杀,惨绝人寰。至今,南京保卫战的悲壮和惨烈,仍令人难以释怀。

  日军攻陷上海后,分3路向南京进逼。第一路沿太湖北岸的京沪大道,经无锡攻南京;第二路沿太湖南岸的京杭大道,过湖州后分为两支,一支折向太湖西岸,经长兴、宜兴直指南京,另一支经泗安和广德,过芜湖回攻南京。迎战第二路日军的,就是奉调而来的川军。川军以血肉之躯和“每牺牲一人,拖延一分钟”的惨痛代价,为保卫南京城的准备和部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南京城最终仍未能保住。

  南京保卫战中

  川军扼守东南大门

  据传,在南京保卫战中,曾有2000多人一个团的官兵,在南京东南郊15公里外的青龙山神秘失踪。村里人曾发现过军人遗骸和遗弃的武器,加之村里曾住过四川兵,他们猜测失踪的2000多人是川军的一个团。这成为南京抗战的悬案。

  2015年4月,华西都市报“壮士出川——重走抗战路”全球寻访川人抗战足迹大型系列报道特派记者,采访了前往青龙山探查的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团长张定胜等人。

  张定胜透露,他们在青龙山发现了军事工事,疑与南京保卫战有关。他们也考证到,1937年12月8日凌晨,日军第九师团第7联队与广东军66军的守军部队在此曾发生过战斗,当晚阵地被日军占领。此外,村里老人们还见到,此地曾堆放过300多具身穿黄绿色军装的中国兵的遗体,当时川军身着的军服是灰色,那些应为广东、广西的部队。

  “说川军一个团在南京周边神秘失踪,完全是无稽之谈。南京保卫战中的川军一直在长兴、广德一线战斗,此后又撤入繁昌、南陵方向。南京城除了刘湘300人的川军警卫营外,再无大规模的川军在南京及附近。”张定胜说。

  那么,川军抵抗日军之战,又在何处呢?张定胜表示,川军当时负责扼守南京东南大门。以当时南京保卫战的部署来看,守卫南京城的是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从上海一路到南京,边撤边打;防守苏北平原的是东北军;川军被安排守护南京的东南大门,此地地貌为丘陵山地。张定胜认为,应该是有意安排在此,因为川军装备差,适合山地战。

  川军血战5天

  郭勋祺受重伤,饶国华殉国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院研究员戚厚杰考证,1937年10月26日,国民政府任命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为副司令长官,傅常为参谋长。司令长官部设在南京赤壁路。这些部队中,有中央军也有川军。除川军外,都是由上海前线溃退的部队,刘湘实际能够指挥的只有川军,作战地域为苏浙皖3省交界地区。

  刘湘把川军划分为两个战斗集群:一个集群以144师、146师和148师为主,部署在太湖西岸长兴南北一线,阻击沿太湖西岸和经太湖水面攻击的日军114师团;145师、147师等部队部署在泗安和广德一线公路两侧,打击由太湖向芜湖攻击的日军第6师团及第18师团。

  1937年11月26日,刘兆黎的146师最先与日军交锋。何允中介绍,刘兆黎的146师且战且走,把日军引入3里长的狭长预伏地段,借助借来的山炮,大获全胜,俘获日军6名,击毁敌坦克3辆、炮车4辆、装甲9辆等。

  郭勋祺的144师也在次日清晨与日军遭遇。日军从太湖西岸攻来,郭勋祺命令湖岸防守官兵,待敌船离岸四五百米时,集中火力一齐向敌船开火。几番血战,终将日军打退到岸边。当郭勋祺前往夹沟准备活捉被包围的二三百日军时,被太湖汽艇上的日军发现,左大腿被机枪子弹打成重伤。

  广德、泗安战场惨烈无比,虽重挫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但145师中将师长饶国华却不幸殉国。

  日军攻击泗安的是其主力第6师团和第18师团,这两个师团正是后来在南京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元凶。从11月26日到30日,饶国华的145师在泗安、广德与日军形成拉锯战。日军从太湖边上抽调出4000多人,以4辆坦克、10辆装甲车开来,在飞机的掩护下前来增援。

  145师以几乎伤亡殆尽的代价,完成了任务,可也失去了泗安、广德。30日夜,饶国华带领最后一个营对广德城作了最后的自杀式攻击,焚毁了广德机场和物资。次日凌晨,饶国华自杀殉国。

  何允中说,泗安、广德之战,阻滞了日军的西进,为保卫南京的准备和部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刘湘亲自组织和指挥的一个重要战役,也是继淞沪会战后的最大战役。

  刘湘没有想到,川军以惨烈的牺牲阻拦敌人5天后,南京仍未能保住。

  29年找寻证据

  南京保卫战应始于11月13日

  今年46岁的张定胜,研究南京保卫战有29年了。从17岁那年开始,他就从未停止过找寻这段历史的真相与证据。

  身为南京人,张定胜与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关系紧密——他的爷爷,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他的外公,是毕业于黄埔军校15期的抗战老兵,参加了随枣会战和豫南会战;而他,花了半辈子的时间,在寻找和研究南京保卫战。

  张定胜的另一个身份是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团长。他说,1995年的南京,街道、山川、河流等并没有大的变化,仍保持着1930年代的格局,是寻找和研究南京保卫战的好时段。

  “我们与时间赛跑,寻访人证和物证,在老兵们去世前,让老兵们回忆那一段历史,我们也查阅了众多史料。”张定胜说,算算时间,经历过南京保卫战的老兵,距今差不多有100岁了,每年都有离世的。

  不仅张定胜,包括一些专家在内,均认为南京保卫战开始于1937年11月13日,并非12月1日。张定胜说,11月12日上海陷落后,南京保卫战就已经开始,并非以日军12月1日下达“攻占敌国首都南京”的时间为准。

  “南京保卫战名为南京,发生地并非一定在南京,而是以南京为中心,东西250公里、南北180公里的范围,跨越苏浙皖3个省份。”张定胜说,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告移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南京保卫战随之结束。

  “如果南京保卫战的时间开始于12月1日,那么川军就没有参加南京保卫战。”川军抗战史专家何允中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实际上,川军在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时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60多个师的中国军队,都已消耗过甚,元气大伤。新近赶来的“不灭倭奴不还乡”的川中精锐,成为阻挡进攻南京日军的主力部队,并掩护了南京守城部队的撤退,为中国军队西撤和再部署赢得了时间。不把川军之战归入南京保卫战,是不客观的。

  6.5万川军对5万日军

  没有川军,

  南京会更早沦陷

  川军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是第23集团军所属的第21军、第23军,军长分别为唐式遵和潘文华,共辖5个师另2个独立旅,其中包括郭勋祺的144师、饶国华的145师、刘兆黎的146师,兵力约计6.5万人。

  川军守卫的南京东南大门,包括宜兴、长兴、广德、芜湖等一线,当时的川军有6.5万人,面对的日军有3个师团及1个联队,共5万多人。

  张定胜分析说,从人数上来看,川军并不占优势。根据当时的国力和军事,中央军与日军的对比应该是5:1,即5个中央军才能对抗1个日军,更何况是被称为“草鞋军”的川军。也就是说,川军当时如要守住南京东南大门,至少需要30万人。

  当时守卫南京的部队有20多万人,日军5个师团及3个联队共13万多人。根据军事专家的研究,当时需要80万中国军队才可勉强守住南京。

  张定胜说,川军出川后最早的、硬碰硬的抗战,是在南京。为什么如此认为?张定胜有他的解释。他说,山西战场上的川军,充其量只是一个“陪护”。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中央军打没了,全线溃退,南京保卫战才轮上了川军。“其实都知道,让川军硬碰硬地对日军,是以卵击石。”

  张定胜认为,川军的这一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也是川军的机会。南京保卫战中,守护南京东南口的只有川军,川军以血肉之躯抵挡来犯之敌。“毫不客气地说,没有川军,南京会更早沦陷。正是川军以死相抵,以每牺牲一人,为南京中央军的撤退及再部署拖延一分钟的代价,抵挡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主动出击与被动挨打

  川军打出老虎般威猛

  南京保卫战是抗战正面战场22次重大战役之一。南京是当时的首都,川军当时是“勤王之师”,参加南京保卫战,对川军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成都市档案馆的资料显示,在1938年10月出版的第23集团军抗战一周年特刊上,有篇文章叫《川老鼠变成川老虎》,说的是日军形容川军是胆小的“老鼠”,部队中一位黄姓中士忍无可忍,喊出“老子们是川老虎”。此时的部队正在广德、泗安一线阻击日军,掩护南京部队撤退的任务,此役打出了川军老虎般的威猛。

  可见,当时川军抗战的悲壮与斗志。张定胜认为,从整个南京保卫战战场来看,川军的表现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在被动挨打的中央军嫡系面前,川军战术灵活机动,并能主动出击。

  张定胜介绍,郭勋祺部曾截杀日军的一个辎重联队,而且是选择在辎重联队返回的途中下手,击毙日军100多人,并全身而退。刘兆黎部也是且战且退,将日军引入埋伏圈,获得大胜。

  “这些战例,对于墨守成规、不知如何与日军打仗的中央军来说,深具典范意义。”张定胜说。

  南京保卫战后,没能撤走的川军中,唐式遵的144师、146师的部分队伍留在了宜兴、芜湖一带打游击战,直到1942年。

  张定胜说,他们寻访中听闻,芜湖、宜兴一带,留下的川军很多没有回家,留在了当地娶妻生子,再也没有回到四川。遗憾的是,他们多年努力没能找到这些老兵,也可能是寻找得太晚了,这些老兵很可能都已去世。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1-25 09:40: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壮怀激烈,“死字旗”彰显川军魂民族魄

下一篇:连番遭嫌弃 滕县之战川军以血雪耻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