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水泥厂
“山”牌商标沿用至今
1944年,16岁的李志良为了躲避抓壮丁,从家乡自贡荣县逃到乐山。听说嘉华水泥厂的工人不会被抓壮丁,他便主动报名当上长工,操作厂里的“打水机”,为全厂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嘉华水泥厂,1938年由重庆华西兴业公司董事长胡叔潜发起筹备,选址乐山城东马鞍山,于1942年建成投产。“在此之前四川只有重庆有水泥厂。”文史专家魏奕雄告诉笔者,当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党政机关和各类工厂迁四川,水泥需求量骤增,胡叔潜便抓住这个机遇筹备水泥厂。
嘉华水泥初产之后不断提升质量,于1943年5月成功注册“山”牌商标专用权,乐山市档案馆里至今存有当年“山”牌商标的注册证。“经过专业检验,‘山’牌水泥的产品质量达到英美标准。”魏奕雄说,1943年,嘉华的“山”牌水泥被当时的四川省政府评估为超等奖,声名大振。
嘉华水泥厂(大门)
李志良来到嘉华水泥厂的时候,工厂的发展已经蒸蒸日上,厂里的工程师专门从上海招聘,还有留美归来的。“当时我们厂长是胡光燕,是胡叔潜的弟弟。”87岁的李志良回忆说,厂里已有近200人,长工(普通工人)都住草房,而职员就住好一些的瓦房。“忙的时候还会聘临时女工来搓煤球。”
什么是搓煤球?李志良告诉笔者,当时水泥的生产流程为先打碎石灰石,与混合好的焦煤等原材料磨成粉,临时女工再将粉搓捏成团,这个约汤圆大小的团子,就被大家喊作“煤球”。接着将团子晒干,烧制后进行粉碎,再加石膏磨细就成了水泥。“临时女工搓一盘煤球可以拿二两米,要是熟工搓得快,一天能搓上五六十盘。”当时长工一个月的工资大概能买3斗米,而工资最高的技术工人拿1石2斗米,所以熟练的临时女工一天拿的工钱十分丰厚。
“我们的水泥好,要卖到成都、重庆去,泸州南田坝的机场也在用。”李志良说。据乐山市档案馆资料显示,嘉华水泥还销售给当时的军事委员会特种工程下属的工程处、交通部川陕公路工务局、乐西公路工程处、四川省水利局等。据魏奕雄考证,自1943年至1945年,嘉华水泥平均每年行销西南各地四五万桶(每桶170公斤)。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为巩固抗战大后方作出贡献。
数十年过去,这家成长于抗战期间的工厂仍在运行,而当年声名大振的“山”牌商标,如今的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仍在使用。
嘉乐纸厂
故宫文物登记也用这纸
嘉乐纸厂创办于1926年,由成都著名作家李劼人联合在法国学习造纸的王怀仲、乐山华新丝厂老板陈宛溪等人筹建。“中华民国十四(1925)年秋,有几位成都办报朋友偶然相聚,说到四川手工纸虽好但不便印报,而洋报纸又贵,我们有的是原料,何不妨办一机器制纸厂来试一试?于是李劼人君便推荐王怀仲来办此事。”市档案馆现存有当年“嘉乐制纸厂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与现在”的手写档案,详细记载了嘉乐纸厂的筹建过程。
几名发起人很快筹集5万元,在乐山徐家牑建成四川的第一家机器造纸厂,于1927年开始产纸。但由于设备落后、技术不高等多种原因,该厂曾数次停闭。抗战爆发,大批机关、院校、单位迁来四川,纸张的需求量激增,嘉乐纸厂得到国民政府经济部贷款支持,获得新投资、添置新机器,还合并了重庆的“四川造纸厂”,才迎来发展高峰。
现年92岁的彭笃民1951年被分配到嘉乐纸厂,据他回忆,当时的嘉乐纸厂,还保持着抗战时期大发展后建成的模样,瓦房的办公楼、厂房、库房、宿舍一应俱全。“那时造纸先用切草机把草料切成十来厘米长,由传送带送上14立方米大小的球里面,用碱水翻滚蒸煮几小时,倒出来冲洗干净,再抽进打浆机打碎,最后送进造纸机造纸。”
抗战时期的嘉乐纸厂(大门)
“嘉乐厂生产的纸包括打印纸、道林纸、新闻纸、牛皮纸、包装纸,年产量为1000吨左右,仍然供不应求。”文史学者魏奕雄说,1943年6月18日,打印纸和新闻纸被政府列为管制物资,购买须向经济部日用必需品管理处申请办理准购证和准运证。
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后,对文物清理登记需要纸张,便由嘉乐纸厂来提供。现存于市档案馆的嘉乐纸厂档案中,就有1940年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向嘉乐纸厂“备函商购”的文件。“但故宫用纸只是很少量的部分,我们整理档案发现,抗战期间四川一带的新闻办报和教学用纸,几乎都是嘉乐纸厂提供的。”市档案局管务科科长钟少兵说。
“因为技术和环保等多种原因,嘉乐纸厂后来停工破产,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是它曾经辉煌过,作了很多贡献。”如今回想起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厂,彭笃民显得有些感慨。
责任编辑:李娟 最后更新:2019-06-06 10:27: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鲜为人知的抗战公路 乐西路
下一篇:抗日乐山与侯氏烧碱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