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籍军队参战序列
今年(指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中国军人们英勇顽强、威武不屈。这其中,也包括不少黔籍军人。当时作为中国的穷省、小省的贵州省,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以黔籍军人为主体的部队有10个陆军师。从1937年8月至1945年,据国民政府兵役部及军政部兵役署的统计,贵州壮丁配额为700388人,实征壮丁数是580416人。当时贵州人口不到一千万,征兵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在6%以上。抗战8年,正面战场上有80余万多穿着草鞋、装备简陋的黔籍军人抗击侵华日军。
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由黔军改编成的或以黔籍官兵为主体组成的部队共有10个师。黔籍官兵在对侵华日军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陆军八十五师
八十五师的前身,主体是李燊的四十三军。1930年谢彬任新编第十师师长,陈宏远为副师长。
1934年,师长谢彬在鄂西围剿红军时作战阵亡,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贵州人陈铁接任八十五师师长,陈宏远仍任副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十五师调至第一战区参加抗战,从蚌埠、徐州出发,开赴河北抗日。曾参加过忻口战役、同蒲路、侯马战役,成为山西抗日的一支基本力量。
陆军八十二师
八十二师原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属下的一个独立团。团长罗启疆是贵州松桃人。1930年初,罗启疆回贵州松桃老家后,即将带来的五百多人枪扩成一个团,还把秀山乜架的文代章的三百多人枪也扩编成一个团,后组建三个团,约三千余人。经湖北省主席何雪竹保举罗启疆为独立三十四旅旅长。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日军兴。独立三十四旅由罗启疆旅长率领,由贵州镇远出发,步行到武汉,乘船到镇江,改乘火车到上海参加抗日,是年12月,撤到安徽宣城。罗启疆向军事委员会建议:将兵员少、装备差的部队编并补充他部,再成立一些师,加强其装备,加紧训练,才能战胜日寇。这个建议得到蒋介石的采纳,独立三十四旅被整编成一个团,并入第四军九十师,委任罗启疆为预备十三师师长。1938年夏,奉命调到武汉准备参与保卫武汉的大会战。这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令将原湖北省荣锦芳的八十二师与预备十三师合编成新八十二师,罗启疆任师长、欧百川为副师长,取消预备十三师番号,正式纳入国民政府陆军序列,参加武汉会战。
1940年春,师长罗启疆突患阑尾炎,病殁于岳阳阵地上。罗师长遗体被指定葬“于南岳山,实行国葬,其生平事迹宣付史馆”。这是罗启疆师长的荣誉,也是对他一生的结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实行整军,撤掉八十二师番号,将该部编入一O三师。
陆军一O二师
一O二师的前身是黔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贵州遵义人。1935年在贵州威宁编为一O二师。
1937年“七七”事变后,柏辉章率领全师请缨抗日。曾参加苏州河、大场、罗店诸战役。淞沪会战后,编入第八军黄杰军长的建制。1938年夏,随第八军参加徐州会战。是役,一O二师在砀山苇楼与日寇拼杀,坚守阵地近10日,毙敌五百余人。接着经整训补充又参加武汉会战和南昌会战。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为追悼102师为国捐躯的将士,柏辉章报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在贵阳市大南门外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陆军一O三师
一O三师,原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王家烈的基本力量,1935年,改编为陆军一O三师。
一O三师组成后,即开往四川涪陵。1937年“七七”事变后,调上海。在淞沪会战中,坚守江阴要塞。与日寇海军陆战队作战十余次,固守要塞二月之久,使日寇由江阴登陆的目的未能实现。
1939年后,一O三师调第六战区参加鄂西会战,编入第八军建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第八军整编为第八师。1949年10月,在广东三水投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了光明之路。
陆军一二一师
一二一师,原系黔军二十五军的一个师,师长犹国才、参谋长吴剑平。1934年后,犹国才将部队交给吴剑平。
1938年初,一二一师调第六战区,编入九十四军建制。日寇撤退时,九十四军向敌进攻。美军顾问称赞九十四军的英勇善战为中国军队中少见之优良军队。1945年,日寇投降,九十四军奉命调往上海及天津接收。1948年,九十四军在北京随傅作义起义。
陆军一四O师
一四O师,原系陆军第九路军总指挥兼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属下的教导师。蒋介石入黔后,该师列入国民政府陆军序列。
1936年冬,王文彦(贵州兴义人)任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一四O师奉命扩编为三旅六团。1938年参加台儿庄会战,在坚守禹王山、望母山、宿羊山等地战斗中,配合六十军艰苦战斗月余。
1940年秋,一四O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元月,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3年,一四O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参加第四次长沙会战;在衡阳南昌战役后,该师因长期对日作战伤亡过大,一四O师番号被撤销。
陆军新编第八师
新编第八师是原贵州二十五军王家烈军长的第三师,师长蒋在珍。
1935年该师编入国民政府陆军序列,翻号为新八师。1937年“七七”事变后,调至河南郑州、安阳等地构筑工事。
禹门战役后不久,又开赴晋东南之阳城,转属九十三军军长刘戡指挥。
1944年9月,随九十三军调到广西,参加反攻桂林、全州等役,全州陷落,九十三军惨败,新八师全军覆没。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12 14:46: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