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儿庄战役中据守禹王山、望母山的140师
左路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于1938年1月2日,从崂山湾登陆,占领青岛,沿胶济路西进,与津浦线上的第10师团南北呼应以会师台儿庄,合攻徐州。中国方面调集60万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组织徐州战役。决定让开津浦路诱敌深入,待日军进攻台儿庄时“围而歼之”。
为迅速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使中国丧失抵抗能力,日军继续增兵,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1938年4月18日,日军向徐州地区发动了新的进攻。日军在与中国军队激战6昼夜后,未能攻人台儿庄,兹改向禹王山发动进攻。禹王山是台儿庄外围和徐州东南部的唯一的制高点,位置十分重要。防守禹王山的是刚调到第五战区的六十军(滇军)和一四O师。六十军坚守禹王山20多天,时六十军一○七团中校团副陈大川参与此役,表现英勇。
陈大川,贵州人,1903年生于兴义县乌沙乡,兴义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昆明成德中学,毕业后经贵州省政府选送入云南讲武学校十八期学习。毕业后在滇军先后任排长、连长。1932年又考入中央步兵学校深造,毕业后返滇军任营长。1938年4月徐州会战时,陈大川以副团长代理团长,坚守禹王山阵地,在此激战三昼夜,在进攻胡山日军阵地时以身殉国,时年35岁。1938年秋葬于兴义城郊将台营。
一四○师同六十军并肩作战,在台儿庄大战中,一四○师阵亡官兵2000余人。其中一四○师八三六团副团长王俊臣即在保卫禹王山、望母山战斗中阵亡。
王俊臣,贵州遵义人,曾在第四军任营长。1935年调入一四○师,先在七一八团任营长,后任八三五团中校团副。1937年底奉命随部保卫潼关,在河南省沿黄河南岸布防。1938年4月,王俊臣随一四O师奔赴鲁南,奉命坚守禹王山、望母山。王率部反复冲杀,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血战旬余,在与日军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壮烈牺牲。
五、据守砀山阵亡的平坝人陈蕴瑜将军
砀山是徐州最西部的一个县(解放后划入安徽省),县城在陇海铁路线上,距徐州84公里,是五战区通往后方的唯一要道,形势险要。1938年5月19日晚,三○四团在团长陈蕴瑜率领下,于20日上午10时奔赴韩道口(河南省夏邑县境内),敌我双方在此拼杀两昼夜,敌以一个师团的兵力分股向一○二师进攻,敌兵力3倍于一○二师,23日早晨,日军渐渐逼近韦楼庄的外壕。陈团长在兵尽弹绝的情况下决定突围。他先命第一营机枪连连长陈开本推进机枪位置加强火力掩护,自己则亲率20余人向日军冲杀前进,为全团开避突围道路,但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陈蕴瑜,名怀珍,1900年2月2日生于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先在邻村石板房(安顺县属)高等小学堂读书,后转平坝县白云庄新高小就读。毕业后又考入贵州省模范中学,后考入贵州省陆军讲武学校第二期学习。以优异成绩在军校毕业后,出任黔军排、连长。1921年随部队奉孙中山先生令讨伐桂系军阀,以克柳州有功晋升营长、团副。后任黔军第四混成旅参谋长。复充任二十五军军部上校参谋、第三师副官长、贵州省保安团总部副官长,兼军警督察处参谋长、第二师副官长等职。曾先后兼任黔西、织金、水城、正安、思南、威宁等县县长。
陈蕴瑜牺牲时,年仅38岁。他的战友余维华有诗悼云:
露齿白骨满战场,
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
活人不及死人香。
六、花园口决堤的执行者、桐梓人蒋在珍将军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后,集合南北两路兵力,准备夹击夺取中原。第一战区提出:掘开黄河大堤,利用黄河水淹没开封、中牟之间的铁路、公路以阻挡日军的进攻郑州的对策。5月31日,蒋介石回电批准了提议。蒋在珍接受决堤任务后,立刻做出了布置。他先派出一个团执行警戒,谎称日寇快打到这里,把花园口黄河大堤周围10里以内的老百姓强行赶走隔离,不许他们知道掘堤的事。6月4日,在中牟县境的起口掘堤,后又改在迥水沱弯处,并加大决口的深宽度。6月7日仙又挑选出80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编成五个组,每个组分为挖土与运土两班,昼夜不停地进行掘堤工作。6月9日上午10时许,黄河大堤决口出水。
当时正值黄河上游的雨季,奔泻而下的滔滔黄河水,历时4天3夜,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涡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
黄河水泛滥,在军事上形成了广阔的大片地障,给日军的西进造成了困难和损失,日军的进攻被迫停止。位于黄河泛滥区中心的日军,其来不及撤走的车辆、火炮、战车等辎重武器装备等,均沉入水底,不少人员、马匹被水冲走。黄泛区的人民以巨大的牺牲代价,为保卫武汉赢得了军事上的宝贵时间。
蒋在珍,字丕绪,1897年2月生于贵州省桐梓县官仓乡响水田一个普通平民家庭。响水田小学毕业后,考入贵州讲武学校,从此步入了行武生涯,先后任二十五军团长、旅长、师长。1935年4月,该师改编为新编第八师,1937年9月开赴河南抗日前线,后转战晋东南。1938年6月,因指挥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有功,被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授予其部属奖金。1947年11月27日晋升为中将。后因调其到军委办公厅任中将参议,蒋在珍末就职请退赋闲回桐梓老家,在仙人山上砍了一根方竹做手杖,上刻“不愿临风舞俊杰,回乡归隐伴侬行”的联语,以泄心中的不满。1949年12月24日,率残部在遵义起义。
七、武汉会战中的86军军长桐梓人何知重将军
徐州战役后,日军认为再将武汉这一指挥中心占领,就有可能迫使蒋介石屈服,完全征服中国,为实现这一战略目的,日华中派遣军在畑俊六指挥下合击武汉,前后动用兵力达12个师团,120余艘舰艇,500余架飞机,中国军队以第五、第九战区联合保卫武汉。自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占安庆,会战开始。
9月15日,日军一支强大的攻击部队,向驻守田家镇要塞的第九师发动进攻。从侧后包围敌今村支队并向广济之敌发动进攻以牵制敌人兵力的是第二十六军、四十八军、八十六军。八十六军上至军长何知重中将,下至普通士兵,几乎清一色是贵州人。
何知重在武汉会战中,率部于外围田家镇、松山口等地抵抗日军进攻,连打了三个大胜仗,消灭敌军一个联队,缴获甚多,受到军政部多次表扬。
何知重,贵州省桐梓县新站镇大河坝鹅秋台人。幼年丧父,跟着祖母迁住桐梓县城。曾就学于贵阳勤工俭学学堂陶瓷科,攻读绘画专业。从戎后1919年毕业于贵州讲武学校。先后任黔军连长、团副官、副营长、二师司令部上校副官处处长。1925年任省长公署上校参谋。1929年任二十五军军部副官长、第一师副师长兼湘黔边区“剿匪”副司令。1932年任师长兼司令。1935年5月7日,随黔军整编,该师编为第一O三师,何仍任师长,随调四川,其后率部参加抗战。解放前夕,何知重回到桐梓。1949年12月24日,和陈铁、王家烈、吴剑平、柏辉章、蒋在珍、陈德明一起宣布起义。于1950年被特邀出席贵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后安排在省政协资料室当顾问。1976年10月4日在贵阳病逝。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12 14:57: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