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滇缅公路
云南省政府采取非常时期的动员办法,要求滇西各县政府征集民工,限令1937年12月动工,1938年8月全线顺利通车。此期,20余万民工同时上阵,沿县县长亲自监工督修,并由滇黔绥靖公署派出官员分赴工地监督施工。
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起自昆明,终至缅甸的腊戍,分东西两段。东段由昆明至下关,长434.8公里,1936年前已通车。西段由下关至畹町,长524.6公里,于1937年12月动工,到1938年8月全部完成,随后又修通畹町至缅甸腊戍一段,长186.6公里。
这条唯一的国际通道,是云南人民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抢修的。在《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雄壮、悲愤的歌声中,人人奋不顾身,日以继夜地奋战在工地;包括不到应征年龄的大理、永平等县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就是一例。很多民工离家较远,自备粮食、自带被服和工具。没有任何机械设施,用的全是锄头、铁镐、扁担、箩筐等工具,在悬岩峭壁之上和深谷急流之中辟山开路。民工们在高山之上忍饥受寒,日晒雨淋,餐风露宿,战胜了惊心动魄的天险。沿途又流行疟疾,由于缺医少药,疾病和工伤死亡的人数约达二三千人。1938年9月21日的《云南日报》曾报道说:“曾经有不少的征服自然的男女战士粉身碎骨,血肉横飞,可怕的死于无情岩石底下,怪凄惨的牺牲于无情的大江之中,还有不少的开路先锋则死于恶性疟疾的暴力之下。”充分反映了千里滇缅路,是云南人民,特别是滇西人民忍受巨大的痛苦和艰辛,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抗日路。
全线完工通车时,仅西段就使用“1233万立方的土石方,大中桥梁7座,小桥522座,涵洞1443道”。1938年8月31日全线通车。国际上赢来了一片惊呼和赞扬。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到。”英国外交部派二等秘书莫里新,于当年8月冒雨考察了滇缅路,他指出工程的艰巨并赞扬工程的伟大。美国总统罗斯福电令驻华大使詹森取道滇缅公路视察回国,报告说:“滇缅公路工程浩大,中国政府能在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且修筑滇缅公路,物质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属人力开辟,全赖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其工程之艰巨宏伟,“可同巴拿马运河的工程媲美”,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表示十分敬佩。
滇西抗战
据《大公报》记者当时报道腾冲的情况时说:经过47天苦战,使蒙受858日“亡国之痛”的腾冲,终于在9月14日上午10时重见光明。我军攻入城后,历数日寇在城内的堡垒,不下三百多座。发现腾冲城内不仅找不到几片好瓦,连青树叶也一片无存。由此可看出,“每一寸土地,都是浴血搏斗得来的”据不完全统计,“人员伤亡达90581人,财产损失达三万亿余元”,为抗战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
滇西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最早的胜利之一,它鼓舞了全国人民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勇气和信心。当时昆明出版的抗日的《民主周刊》发表评论说:“失地收复,实滇省为最早。”反映了滇西抗战的胜利,对中国抗日战争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抗战中,当时仅有9百万人口的云南,无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开始后,随着京、沪、武汉、广州大片国土沦陷,许多内地学校、工厂、机关纷纷迁入滇,大批沦陷区人民涌入云南,加上国民党驻滇部队,总计1百余万人。粮食一向不能自给的云南,靠多年的储备粮和人民节衣缩食,才保证了在滇人员的供给。据龙云后来回忆,抗日战争“云南涌来的军民不下百余万人。滇越铁路又早已中断,粮食没法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滇省粮食能供应不缺,积谷实在起了不小的作用”。支援滇西战场反攻,供给积谷达220万石,其中80%是保山提供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仅美军进驻昆明就达2万余人。云南人民为保证驻滇美军的物资供应而竭尽全力。至1945年抗战胜利的4年中,总计供给美军“肉猪8.76万头,菜牛5.840万头,鸡蛋约8760万斤,面粉21.9万袋,蔬菜1752万斤”。这些巨大的统计数,是云南人民节衣缩食,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并有力地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为国统区的抗日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14 15:37: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云南忆抗战:部队大都积极抗日
下一篇:云南抗战时期的防空(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