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陆军讲武堂26年的办学历程中,共走出了4个国家的5位重要领导人,他们是朱德、叶剑英、崔庸健(朝鲜)、李范奭(韩国)和武海秋(越南)。共培养学员9000多人,300多位成为将军。
杨宏光便是讲武堂出身的将军之一。一个从绥江走出,从考入讲武堂开始从军之路,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在江西九江接受日军投降的滇军将领。他的经历,也是云南陆军讲武堂众多抗日将领的一个缩影。
在云南陆军讲武堂陈列馆杨宏光将军的遗物和照片前,杨儒圣缓缓说起了父亲当年抗战的事迹。
首战台儿庄歼敌千余
我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此后很长时间里,母亲基本不谈父亲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开始收集资料,拜访父亲的老战友,才逐渐还原出我父亲的人生经历。
父亲1892年出生于昭通绥江县太平乡古楼坝,从当时的省立昭通中学毕业后,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最终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军校毕业后,父亲回到云南,曾经担任过讲武堂的教官,并在唐继尧的部队中先后担任过排长和工兵营长。
1927年时,父亲担任北伐后援军第一师少将副师长,并于1928年担任国民革命军38军第七师副师长。
到了龙云主政云南时,父亲曾担任过省政府高参、军需局局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要职。“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云南整编4万余人的60军,下辖三师六旅十二团,父亲任第183师541旅旅长。1937年,60军于重阳节当天在巫家坝机场举行誓师大会。10月10日,父亲随军开赴前线,徒步40余日到常德集结后,才坐上火车开赴抗日战场。
1938年4月22日拂晓,60军抵达台儿庄战场,父亲指挥的部队首先于陈瓦房与敌遭遇,打响了滇军抗战的第一枪。下属的营长尹国华率尖兵连奋勇消灭日军,抢占陈瓦房,才使后续部队得以展开。敌军在七八辆坦克的火力掩护下,由四面逼近,全营500余官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尹国华不幸阵亡,最后全营仅1人生还。
26日傍晚,敌军集中火力,猛击东庄阵地,团长严家训重伤牺牲。27日午后,日军企图采取中央突破战术,直取台儿庄,调集重兵猛攻正面。傍晚,敌人集中几十门大炮火力轰击东庄、火石埠。
军长卢汉命令父亲率部伏击日军。当敌军炮击一停,父亲迅速将部队撤至东庄前面,埋伏于麦田里。当日军大部队在距东庄500米处,发起冲锋,敌人以为中国军队全被炮火轰光,便蜂拥而至。当日军到达50米之内,该旅事先埋伏的两个营,轻重机枪一起扫射。此后滇军接着展开白刃战,不到半夜,日军约1000余人几乎被全部消灭,缴获轻重机枪50余挺,步枪700余支,战刀30把。父亲亲自指挥的东庄伏击战挫败了日军正面突破台儿庄的图谋。
徐州会战后,蒋介石令云南以183师为基础组建新三军,父亲所部转属该军,长期在赣江流域抗敌。1939年2月父亲升任60军183师师长,所部一面整训,一面参加南昌会战,在奉高安攻防战中牵制敌军。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又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1940年5月父亲升任新三军代军长,1941年1月晋升新三军中将军长。
代表中国军队九江受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翌日,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任命父亲为九江前进指挥所主任,要求新三军日夜兼程到九江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兼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笠原幸雄大将及其指挥的驻九江部队和从广西、湖南退经该地区的日军投降。
新三军的云南将士在父亲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进入九江。九江人民扶老携幼,欢迎中国军队入城。鞭炮声雷鸣,欢声震天。门前、窗口、屋顶、街上,到处都有欢迎的群众。9月4日,笠原幸雄由汉口乘专轮到九江。
5日,在九江柴桑港新三军司令部,受降仪式举行。新三军司令部庄严肃穆,笠原幸雄、参谋长富佛伴藏等一行日军军官向受降官新三军军长杨宏光、参谋长卓立、183师师长余建勋、新编12师师长唐宇纵等人脱帽行鞠躬礼。
日军主将笠原幸雄和两个陪同官,对主受降官杨宏光,恭敬肃立,聆听宣读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写的中国战区第一号训示令。读完后,由笠原幸雄在受降证书上签字。从签字之日起,九江地区日军司令部改为善后联络部,日军各级指挥官即失去指挥权,不得发布任何命令,不得批示任何公文,只能按照中方训令遵办。
受降仪式上,笠原幸雄将自己腰间的佩剑解下献给父亲。在九江投降缴械的日军,有步兵第十三、第五十八两个师团及步兵第二十二、八十四和八十七等旅团,还有海军、空军各一部及后勤机关、野战医院等。
解除武装的日军大部分被指定在湖口、彭泽等地,还有一部分在长江北岸湖北省的贵梅境内集结,待命遣送回国。
为了搞好接收日军所缴物资的工作,新三军特别成立了接收处,下分武器、弹药、器材、车辆、船舶、马匹等组,所有接收事宜大约进行了两个星期。
1945年9月下旬,新三军裁撤,父亲调任第6兵团副司令官,卷入内战漩涡。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父亲在第6兵团医院住院,随医院院长白尚文等人一起投诚,后送江北解放团学习。
两天后,60军在曾泽生军长率领下举行了著名的长春起义。1949年9月,父亲回滇,于12月9日在昆明随卢汉起义。1950年6月,父亲在昆明病逝,终年58岁。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15 16:47: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全民族抗战 云南滇南保卫战(下)
下一篇:抗日战场上的滇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