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拢军阀
刚刚解决完汪精卫叛逃事件,蒋介石开始着手对付西南军阀和他们的散兵游勇。重庆深居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军阀林立,若他们不能支持抗战,蒋介石就永无宁日。
第一个争取对象是“云南王”龙云。龙云1927年借北伐之机夺取云南统治权,此后长期担任云南省主席。抗战开始后,他一直小动作不断。1938年4月,龙云与四川军阀刘文辉等人致函已投靠日本的伪北平临时政府委员长王克敏,声称将联络四川、云南、西康、贵州四省,组成反蒋联盟,发起“和平运动”。当汪精卫出逃河内,路经昆明时,龙云曾与他两次长谈,不仅支持汪出逃,而且同意其降日计划。汪精卫则劝说龙云割据西南,与蒋介石对抗。凡此种种,蒋介石只派军统监视,隐忍未发。
直到1939年1月,汪精卫派陈昌祖与龙云会面,军统在陈的皮匣中查获龙云与汪精卫的密函,其中有叛国的语句,蒋介石才决定派白崇禧赴云南,防止龙云叛变。
1939年3月,军统刺汪未成,龙云派警务处长李鸿谟去河内慰问。3月30日,汪精卫捎回亲笔手书,要求龙云允许自己回昆明活动。这封密函被军统人员拍照,上报蒋介石。蒋立即派与汪精卫合作过的唐生智赴云南现身说法,劝告龙云“汪为人善辩多变,生性凉薄,毫无诚意,尤喜玩弄军人”,且战时“忠奸不两立”。最终说服龙云发表谈话,宣布“拥护抗战到底”。
“云南是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假如龙云跟着汪精卫走,对重庆将构成巨大威胁,中国的抗战形势必然更加艰险。蒋介石的隐忍与安抚使龙云并未走向对立,这对保证抗战胜利有重要作用。”杨天石说。
蒋介石的另一举措是逼迫“四川王”刘湘出川抗日。“刘湘成为‘四川王’,本是蒋介石及国民政府为打造‘川黔陕’抗战大后方而刻意扶植的结果。但后来反而成了打造抗战大后方的最大阻力。”钱峰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刘湘为保护自己的势力,不希望蒋介石迁都重庆,他与蒋介石的关系迅速恶化至互相提防。1937年6月,国民政府召开“重庆整军会议”,决心对混乱而庞大的川军进行整编,刘湘迟迟不肯前往重庆参会,令蒋介石甚为恼火。
迁都重庆后,蒋介石不断给刘湘制造压力。先是在四川省内制造舆论,历数川军多年内战的罪状,敦促刘湘“出川抗日”;另一方面,让前线川军的两个集团军脱离以刘湘为司令长官的第七战区。后一招尤其见效,“刘湘在成都得知两个集团军都调离了建制,心急如焚,即刻赶赴前方,要求归还建制,筹组新的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由他统一指挥,担任一个战区的对日作战任务。这才有了出川抗日。”钱峰说。
对蒋介石的逼迫,刘湘心知肚明,但他不失为血性将领。他曾跟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解释为何选择出川:“过去打了若干年的内战,报不出账来,今天有了抗战的机会,不能不尽力报国,争取个人在历史上的篇幅。而且我这次调出去的军队,约占全部半数以上,如果我不亲自去指挥,不到半年就会被蒋介石分化或消灭了。”
1938年1月20日,刘湘因病在汉口去世。死前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一遗嘱激励了更多四川军人抗战到底的决心,川军在蒋介石心中的印象、在全国民众心中的形象,从此大为改观。
大轰炸!大轰炸!
在重庆市渝中区繁华的磁器街旁,有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冰冷的花岗岩上,铭刻着一只正在流泪的眼睛,下方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抗战八年,陪都重庆逃不开“大轰炸”3个字。1939年5月3日,日军45架轰炸机连续对重庆人口密集的闹市进行轮番轰炸,19条主要街道成为废墟。5月4日下午6时,27架日机再次来袭,全市10余处街道起火,足足烧了两天。
“5月3日轰炸上半城,4日轰炸下半城,重庆最繁华的地段几乎被全部烧光,损失巨大。”潘洵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这场空袭造成3991人丧生,20万人无家可归,造成了世界空袭屠杀史上的惨烈纪录。“当时日本造谣说蒋介石跑了,想消解抗战军心。实情是,5月3日晚上到4日凌晨,蒋介石一直在街道上指挥救护,最后把他和宋美龄的车子都用来运送伤员。”宋美龄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描述了空袭后的场景:“贫与富、聪明与愚笨,在轰炸中都成了用铲子不断从闷烧房子里挖出的烧焦尸块。”
日军一度将目标瞄准蒋介石本人。1941年8月30日,日本陆军航空队第三飞行集团团长远藤三郎少将得到一个绝密的空袭命令,目标是蒋介石的住所——云岫楼。
日军共动用了27架当时非常先进的零式飞机,全程低空飞行,准确地击中了云岫楼一角,炸死了两名蒋介石的侍卫,炸伤4人。蒋介石在敌机的呼啸声中躲入防空洞,幸免于难。“从1938年到1943年,日本企图用长达五年半时间的疯狂轰炸,来消解中华民族的抵抗,迫使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投降。”杨天石告诉记者。
但要说投降,性格火爆的重庆人第一个不答应。抗战中的重庆流行着一段民谣:
“不怕你龟儿子轰,
不怕你龟儿子炸,
老子们有防空洞,
不怕!”
“按照重庆本地人的说法,就是有一种袍哥义气。”潘洵说,在民族大义面前,川渝人民出川抗战,自发捐钱捐物。“在重庆北碚从来不抓丁,全国只有这个地方,实行的是义务兵制,也就是自愿参军。”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重庆目睹了中国空军迎战日机的一幕:“多达24架的中国战斗机升空拦截那些轰炸机,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战斗机的数目越来越少。有一次,我看见单独一架中国战斗机追逐一群溯江而上的轰炸机。在那样一种时刻,我曾希望有能力为那一架小小的飞机写一首不朽的诗。”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1-13 14:29: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