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6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的1.3万人聚集在雨中。而在10天前,他们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军的约10支不同番号的部队聚集在泾阳县云阳镇,组成了八路军129师。
红军对日抗战的“出师表”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为了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应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之邀,中共中央决定陕北红军南下。12月16日,红军一部由彭德怀、左权等率领,沿洛川至三原公路南下,12月19日在三原的鲁桥、泾阳的云阳一带集结完毕。
为了实现和平,一致抗日,根据中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军主力于1937年1月8日、9日由陕甘边推进到三原、泾阳、富平一带。
驻在三原十七路军渭北警备司令赵寿山为了同红军搞好关系,专门安排了一个连驻守在县城北门,约法三章:第一,见了红军要握手问好,表示欢迎;第二,红军携带武器可以自由出入,不用检查;第三,红军问路要热情作向导。
根据协议,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红军总部改称八路军总部,朱德任总指挥(9月11日改称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陆军115师、120师、129师。115师师长林彪,全师1.55万人,集结在三原县和泾阳县;120师师长贺龙,全师1.4万人,在富平县庄里镇集结;129师师长刘伯承,全师1.3万人,在泾阳县集结。
1937年8月22日,八路军115师343旅作为先遣部队,从三原出发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9月1日,八路军总部和115师一部在云阳大操场举行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誓师大会,三原东关操场设分会场。因为当时习惯上把云阳称“三原云阳镇”,因此史称“三原誓师”,也叫“云阳誓师”。
鱼水一家人的军民关系
“你如果询问一些老年人,他们可能都会说红军在他们家住过”,2015年4月,泾阳县党史办主任张兵说。
泾阳县有关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曾大量的对一些村民、泾阳县籍贯的红军进行过一次谈话。主要内容是让大家回忆“云阳誓师”的前后。
泾阳县蒋路乡水磨村村民马福禄记得,当时刘伯承就住在他家的四椽厅里。马福禄记得刘师长办公的地方有电话,前后门都有哨兵,刘师长胖胖的,中等身材。
马福禄的母亲因为是大户人家,精通琴棋书画,刘伯承一有空闲就和马福禄的母亲谈古论今,探讨学问,对弈怡心。
泾阳县椿树吕村人吕福瀛说,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个营的红军,营部就设在另外一村民吕福海家里。他记得营长姓李,个子小,黑皮肤。而该营下面的一个十一连,就驻扎在吕福瀛家里。十一连的连长勤务兵是陕西人,吕福瀛热天劳动回家,这个勤务兵还帮忙拿毛巾给吕福瀛擦脊背。连领导经常问他,家里有什么农活需要红军帮忙,“部队给群众干活干得既快又好”。
吕福瀛记得当时的红军衣衫破旧,可是大家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他们早晨出操,中午训练,晚上睡觉以前都要唱歌,开会之前也要唱歌。红军的歌很多,吕福瀛记得《五月里的鲜花》的两句歌词,“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除了唱歌外,红军无论是官是兵,都在学习认字。吕福瀛听说课本是徐海东编的,他记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咦!哪里的炮响?噢!他们过年”。
红军的纪律严明,也给吕福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红军在村里驻了七八个月,村里从未发生过东西丢失和社会治安的案件,红军走后,各家各户寻门槛,因为红军在的时候几乎是夜不闭户。红军临走的时候,向群众借了不少的铁锨等农具,说要到韩城以东什么地方修建工事,当时都向主人打了借条,部队走了很长时间听不到音讯。有人议论这些农具恐怕没指望了,就在这个时候,谁料想“红军”把农具送了回来。
“我们是穷人的队伍”
泾阳县蒋路乡高村人吕振为记得红军才到来的情景。1937年8月,“我们这一带有人造谣说,共产党来了后共产共妻,活埋人等。红军出山后,我们这儿的老百姓纷纷逃到北边的山庄一带,红军下来那天,刚好我们村的张进生结婚,新媳妇连花轿都没敢坐,迎亲的群众一看红军下来了慌慌张张各顾逃命,没料到红军态度和蔼地对群众说,‘你们不要怕,我们是穷人的队伍’”。
群众一看红军并不像坏人造谣说的那样,就把心放下了,各自把自己家的人往回叫。
泾阳县云阳镇王孟村人张兴振回忆,1937年8月的一天,“我在我舅棉花地里拔棉花秆,姚家和马池两村的村民因为浇地放水打起架来。正打到激烈的时候,红军从口镇方面下来,红军立即劝解双方,向在场的群众宣传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团结一致打日本’”。
从1937年8月下旬到9月底,陆续从泾阳、富平等地出发的八路军将士过澄城、合阳等地,到达黄河西岸的韩城,从芝川古渡口渡过黄河,开赴抗日战场,115师到晋东北,120师到榆次地区,129师到达晋北。八路军刚投入战斗,便打出了115师平型关大捷、129师陈锡联团夜袭阳明堡机场及115师、129师娘子关重创日寇的辉煌战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抵抗日寇的信心,成为抗战当中的一道亮色。
华商报记者崔永利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6-24 10:09: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