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中国银行对甘肃的贡献
2017-10-10 14:34:52  来源:搜狐网  作者:李贵义、陈卫东  点击:  复制链接


1941年遭受日本飞机轰炸后的中行兰州支行办公大楼


兰州支行报请为西北机器面粉厂放款


岷县中行服务甘川公路建设


中行投资兴办甘肃水利林牧公司


天水中行支持宝天铁路建设



兰州支行短期放款办法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由于地域偏远、信息闭塞,加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位于西北边陲的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内地。抗日战争爆发后,甘肃作为大后方,迎来了工、农、林、牧业的全面发展,既充实壮大了甘肃的基础产业,也有力地支援了反法西斯战争。作为中国民族金融业的中流砥柱,中国银行在抗战时期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银行在甘肃的发展变迁

  早在1915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就派人来兰州实地调查,并购买房屋拟筹建中国银行,但计划未能落实。到1924年,经多方努力,中行兰州支行开始筹备成立,隶属汉口分行。当年10月15日,中行兰州支行正式营业,业务范围包含汇兑、存款、贷款等。以后的十多年间,由于政局的跌宕,中行兰州支行在军阀及政府相互倾轧的夹缝中艰难营运,时办时停,发展缓慢。到1929年12月,地方军阀政府令中行兰州支行停业。

  1939年7月,中行兰州支行复业,办理国际汇兑、存贷款等业务。不久,在天水、武威、酒泉、张掖、玉门、岷县、平凉、宁夏、西宁等地设立办事处,并在秦安、徽县设立办事分处。最初,这些机构与兰州支行统归西安中国银行直接管辖,简称雍行(陕西、甘肃古属雍州之地,故名。下文中的“雍兴”亦为此意),后来由兰州支行管辖。

  1939年日本占领香港之后,两年前从北京迁到香港办公的中国银行总驻港处又将一部分人员从香港迁到甘肃天水,一年后又迁往西安,而后天水中国银行改称天水办事处。

  1942年9月,四联总处(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联合办事处的总称,成立于1937年8月)以第240次理事会通过《扩展西北金融网筹设原则》决议,决定“四行在原有之机构的人员,应逐渐加强充实,俾可随时应付”(《经济建设》1944年新2卷第4期),自此,中行兰州支行的人员及业务开始发展壮大。抗战期间,中国银行在甘肃增设机构,开展农贷,投资实业,资金调拨日益灵活,地方经济大见活跃,对发展西北交通、开发西北国防资源、增加产品供给、繁荣后方经济、服务抗战,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中行兰州支行移交兰州军管会。由于西方经济封锁,国内经济高度集中,中行在甘肃业务寥寥。1951年,中行兰州支行被撤销,其业务、人员等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1976年,中行兰州支行再次组建。随着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甘肃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以及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行在外汇、外贸领域的传统优势重新得到发挥,社会影响不断提升,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已经成为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创办雍兴公司 发展民族工业

  1937年7月7日,日寇悍然进攻卢沟桥,我宛平驻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甘肃深居内陆,又是连接苏联的重要通道。为了抗战需要,加之国民政府早先就有“开发西北”的构想,因此,在兰州等地大力发展工、农业,甘肃迎来了工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行不但在甘肃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而且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大力支持工业建设,在陕西成立了“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发展甘肃工农业经济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1941年10月10日,“雍兴公司”在甘肃天水成立(总部设在西安),仅在甘肃兰州就设立了兰州毛纺厂、西北机器厂兰州分厂、兰州制药厂、兰州面粉厂等四大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兰州毛纺厂:1939年创办,占地40亩,资本金60万元,经理张宜斋。产品有单幅斜纹呢、单幅合股花呢等。兰州解放后,该厂由人民政府接收,即后来的兰州第一毛纺厂。

  西北机器厂兰州分厂:1941年成立,为甘肃最大的机器制造企业,资本金50万元,经理潘炳兴。生产设备先进,产品品种较多,满足了全省工业企业和群众的需求。

  兰州面粉厂:1942年12月建成,日产面粉500多袋,经理韩巨川。该厂的创建改变了传统的水磨、人力磨、畜力磨等效率低下的制粉方式,面粉质量较高,受到广泛的欢迎。

  兰州制药厂:成立于1940年7月,资本总额为225万元。张鸣岗、丁宪祜先后任经理。主要生产各种纯碱、肥皂、甘油等日用化工产品。

  以上公司从总经理、副经理到财务负责人,大多是来自中国银行兰州支行的员工。

  此外,不属雍兴公司但由中行参与投资的有甘肃水泥公司(资本金450万元,中国银行为第二大股东,出资占比33%)、甘肃矿业公司(总资本1000万元,中国银行控股25%)及兰州制革厂。

  兴办水利林牧公司 支持农、林基础建设

  甘肃自古林木繁盛、水草茂密。但由于历代恣意砍伐树木,加之战祸频仍,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整个甘肃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日益恶劣。

  1940年9月,中国银行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来甘考察,与省政府商定成立甘肃水利林牧公司,资本总额1000万元,由省政府出资300万元,中国银行出资700万元。该公司于1941年4月24日正式成立,由当时中行董事长宋子文任董事长,甘肃省长谷正伦任副董事长。当时,甘肃水利林牧公司集中了全国知名农、林业及水利专家,如水利专家沈怡、原素欣,林学家邓叔群,畜牧学家黄异生,农学家汪国舆、李竞雄、盛家廉等。

  1.水利事业“东成西就”,效益斐然|

  (1)水利勘察、水文监测在甘肃省内首次大规模进行水文勘察和监测。公司成立了3个水利勘察组,从农田水利、水利发电、疏浚河道、水土保持四个方面进行前期勘察。同时,在黄河、洮河等河流上设立了7个水文站实施水情监测。

  (2)整治河道、兴修水利河西地区:投资5000万元,对河西十七个县灌溉用的43条旧有渠、沟进行了整理修缮。整修后,可灌溉田地面积达到38万多亩。与此同时,进行水利基本建设,新修了大小型水利工程56处,为

  甘肃增加和稳定了40多万亩水浇地。在河西走廊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土坝水库鸳鸯池水库,解决了酒泉、金塔两县多年的灌水之争。1947年7月竣工,投资16亿元,挖填土石方60多万立方米,蓄水1200万立方米,灌地7万亩,成为我国建成的具有近现代风格的水库。水库的建成,对维护河西的生态平衡,保护水土、防止流失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鸳鸯池水库被当地人誉为“流进一潭碧水,倒出万担金粮”,至今仍发挥着防洪、蓄水、灌溉的功能,继续造福于河西人民。

  河东地区:在临洮、永登、靖远、皋兰、泾川等县新修了洮惠、湟惠、溥济、永丰、永乐、肃丰等11条灌溉万亩以上较大的灌溉渠,继而又兴建了兰丰、登丰等渠,加上其他水利工程共有23处,灌溉面积近35万亩。抗战胜利时有近半数已经全部完工或接近完工。在兰州市、皋兰、榆中、泾川、天水、甘谷、敦煌、武威等十七县市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合计灌溉面积在10万亩以上。

  2.林业建设育、伐结合,管理有章

  1942年在位于洮河上游的卓尼县建立一个合理采伐、永续利用的示范林场,设立了第一林区管理处,由公司森林部主任邓叔群兼任主任,开办资金150万元,进行林木管理和育苗等,这个林场一直保持到1970年。

  3.畜牧事业遍地开花

  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成立后,其畜牧部于1941年10—12月在岷县设立了奶牛场和养蜂场各一处,进口了一批小型奶油分离机。10月,又在拉卜楞寺建立夏河奶品制造厂,就地收购藏民生产的鲜奶,制造酪素及白塔油。1942年4月陇南畜牧场成立后,夏河奶品制造厂、岷县奶牛场及养蜂场均归属陇南畜牧场经营,资金积累达到500万元。同年,在兰州西郊周家庄成立兰州牧场,专营奶牛饲养、奶制品供应等。

  4.水土保持工作稳中求进

  公司成立后,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护站天水站;在兰州徐家山试点水土保持事业,利用水平沟、鱼鳞坑种草种树,籍以保持水土。此项工作由原中国银行农贷稽核、时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的张心一组织完成。

  不懈的努力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统计资料显示,1934年甘肃省耕地面积为2167.6万亩,到1946年增加到2616.7万亩。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主要农作物小麦由1937年的824万亩增加到1944年的865.2万亩,产量也由1937年的832.8万市担增加到1944年的1083万市担,油料作物则超过战前平均产量的54.7%。生产的粮食不仅满足本省的需要,而且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大力发展农贷业务 帮助广大农村发展生产

  甘肃是农牧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比大。农田贫瘠,十年九旱,农业欠收,经常发生饥荒,大量农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由于当地金融服务业十分落后,一些地主、财主乘机向农民发放高利贷,盘剥本已贫困不堪的农民。

  1939年,中行兰州支行成立伊始,就开始在全省尝试办理农业贷款业务。据1941年《中国银行甘肃农贷分县一览表》显示,中行兰州支行不仅在远离城市的农业县份岷县、西固、张掖、民乐、酒泉、天水、徽县、成县、康县、两当、临洮都有规模不小的农贷业务,而且在卓尼、夏河这两个以牧业为主的藏族县也有农贷放款。

  1941年6月末,兰州支行在省内14个县的贷款余额为726.6万元,比年初的261万元增长175%,贷款种类有信用、抵押、水利等三项,其中信用贷款692万元,占三类贷款的95%。兰州支行还委托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发放搭放贷款。贷款农户83.73%为自耕农,13.10%为半自耕农,有648个农业合作社获得中行贷款。在上述贷款中,小额信用贷款占了较大比重,说明此类贷款基本上面对的是没有任何资产的贫困农民,真正体现了扶危助困的目标。

  在大力发放普通农贷的同时,兰州支行还在全省积极办理“农业推广贷款”、“农田水利贷款”等具有长远效益的贷款,如协助甘肃天水农业推广所向各合作社推广“斯字棉”35800亩,向直属企业“甘肃水利林牧公司”修建的湟惠、洮惠等渠的建设提供贷款支持。

  据《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记载,天水县三阳川农村纺织业历来比较发达,但技术落后,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兰州支行从1941年8月起着手辅导各合作社兼营纺织,协助社员更换旧式织机。不久,兼营纺织的合作社发展到15家,社员600多人,参与纺织的社员家属有1600人,每月可产标准棉布6800余匹。同年12月成立三阳川合作社纺织联合供销处,承担供应原料、推销成品以及改良机具、训练纺织技术等工作。产品远销陇西及岷县,深受群众欢迎。陕西洋县各合作社仿照天水做法也颇见成效。

  中行兰州支行对农贷业务有一套十分高效的管理制度。在该行1941年呈报上级行的《中国银行甘肃省历年来农贷业务概况》中有这样的记载:

  一、农贷机构之沿革:1939年春中国银行于兰州设行后,即开始办理农贷业务。设专员一人,奉经理之命主持辖内各区内外勤一切农贷事宜。内勤设办事员若干人,处理内部工作;外勤于各集中之农贷县份设工作区,派主任辅导员一人,主持该区农贷事宜。下设各县农贷通讯处,驻辅导员若干人,办理调查、贷款、辅导工作。

  二、农贷人员之配备:1.内勤工作人员除办理例行事件外,并办理统计、审核、设计与有关机关接洽等事宜。兰州内勤工作人员有两人。此外,专员及各区主任辅导员除必要之外勤、视察及接洽外,其他时间均为内勤工作。2.外勤工作人员除与有关机关接洽外,并办理农村调查、贷款、监放、辅导等工作,但每一外勤辅导员以负责五十社为标准,倘于工作清淡时期,或做其他农村调查,或调内部实习会计及其他业务等。

  中国银行的农贷业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正如《中国银行甘肃省历年来农贷业务概况》所言:“1.减少了高利贷按甘肃省高利贷普遍在月息四分以上,甚至有对本利者(借国币壹圆,月底还国币贰圆),本行放款已达七百多万元,倘按月息四分计算,计息二十八万余元,而本行现以月息八厘计,约为五万余元,无形中减少农民无谓负担年约国币二百七十余万元。2.增加了农产。3.提高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仰如购买储券、服从兵役、缴纳正当税捐等。”

  结 语

  一切历史的价值都在于利用。在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全民抗战中,中国银行的前辈们虽然没有在充满硝烟的抗战前线浴血奋战,但是他们在祖国的大西北,在抗战的大后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必胜信念,以金融力量积极参加了经济抗战,书写了忠于祖国、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的精彩篇章!他们在西北地区投资建厂,兴办实业,大力发展农贷业务,极大地增加了工农业产品供给,活跃了城乡经济,尤其是在当时基础薄弱的甘肃发展了工、农、林、牧业,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的一些建设项目至今仍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中国银行支持甘肃发展、参与全民抗战的丰碑!

  在以金融力量参加全民抗战的同时,中国银行在甘肃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人员不断增加,在省内外分支机构超过十家,业务范围不仅有存款、贷款、国内结算、国际汇兑,还以全资、参股等方式,兴办水泥厂、面粉厂、制药厂、呢绒厂、动力酒精厂,开展仓储、产品购销等业务,服务客户遍及公路、铁路、党政机关、军队以及广大农户,还为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对长期抗战、开发西北具有战略意义的宝天铁路和甘川公路提供金融服务,当时中行的业务规模和社会声誉都为同业翘楚。尤其让人敬佩的是,在上世纪40年代甘肃经济萧条、交通落后、灾祸频仍的情况下,在没有本行机构的十几个农业县份,中行人进村入户,向穷乡僻壤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农民引进良种、推广农机、发展手工业,使金融服务惠及大众,中行声誉也深入人心。70年前,中国银行以金融力量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46年3月,中国银行副总经理、常务董事贝祖贻先生在就任中央银行总裁前所写的《贝祖贻告别中国银行同人书》中,这样赞扬中国银行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本行历史悠久分枝遍布国内外,信用卓著声誉普及各阶层。是皆董事长、总经理暨诸同人戮力同心经之营之之成果,要非幸致。尤以抗战八年,本行同人均能意志坚毅、忠贞不拔,不仅中华民族立国精神之表现,实亦本行同人处身社会之楷模。”

  诞生于辛亥革命的中国银行,2012年2月5日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百年中行,百年辉煌。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银行已进入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的今天,回顾70年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民族灾难,寻觅中行前辈在陇原大地留下的足迹,会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对中国银行来说,那是一段充满艰辛和苦难的历史,也是一段承载辉煌与荣光的历史。它展现了百年中行披荆斩棘、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表现了百年中行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关头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行人忠于祖国、金融报国的远大抱负!这是中行前辈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给后人留下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引领着当代中行人不断开拓创新,朝着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奋进,创造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伟业!

  (本文作者系中行甘肃省分行李贵义、陈卫东,原文连载于2011年12月9日、16日、23日出版的《中行职工》报,该报创刊于1950年,是全国唯一的毛泽东题写报名的企业报刊。)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10 14:37: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血祭抗战中的陇原大地之办工业

下一篇:红色甘肃丨碧血红砂岘——西北抗日义勇军的悲壮往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