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广植棉
抗战爆发后,除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外,我国其他主要棉区大部分被日本军队所占领,原棉供应急剧减少。就甘肃而言,棉花、棉布长期依赖于河南、陕西输入,此时颇感紧张,棉价飞涨,民衣维艰。据1941年全省户口统计,甘肃全省人口为615.6万人,以平均每人每年需要棉花7.8斤(英国人Todd估计数量),全省年需要棉花量为53.58万余担,但当时全省棉花产量不足3万担,相差50余万担(44)。因此,抗战时期,甘肃省政府在适宜棉花种植的地区引进和试验棉花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1938年,甘肃省农产改进所先后在天水、成县、徽县发放棉籽1.7万斤,种植1300余亩,每亩产棉可达55斤以上。次年,又于甘谷、武山等10县发放棉籽4000余斤,“令其试种,成绩尚佳”。该年陇南区有上好棉田1500余亩,总产量9万余斤(45)。1939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在皋兰区、陇南区、陇东区进行植棉试验,取得了成绩,如在皋兰试验的脱字棉、斯字棉、德字棉等3种,“试验结果,以成熟较早之脱字棉生长最佳,每亩产量约皮棉三十五斤”;在天水等13县发放棉籽17 000斤,“成绩较佳之棉田,天水约600亩,徽县约500亩,成县约200亩,平均每亩产棉可达55斤以上”(46)。1940年,甘肃省在农业促进委员会、中国银行和合作委员会的努力下,在陇东、陇南推广棉种8.3万余斤,植棉0.97万余亩(47)。这次推广植棉面积地域虽广,但有的地方效果并不显著,如武山“试种结果,未获成棉一斤,故乡人十分疑惑,大部乃改种他物,棉田顿减”(48)。1941年3月,全国经济委员会与甘肃省政府建设厅会商,由双方共同投资,成立甘肃省棉业推广委员会,并邀请省农业改进所、合作事业管理局、四联办事处兰州分处等机关参加甘肃棉业推广事宜,全省分为河西、陇南、陇东三大推广区域,需要经费44万元,由经委会承担半数,在天水等12县区设立推广植棉办事处,共植棉6.5万亩(49)。1942年,甘肃植棉推广办法是在规定的各重要棉区,“分别设置特约示范棉田,依规定条件,选约适当棉农,从事栽培美棉示范及繁殖良种”。植棉推广以“集中人力、集中区域”为原则,选定天水、徽县、成县、武都、泾川、靖远为推广区域,直接发放棉种推广4119亩,指导棉农自留种推广18 984亩,共计23 103亩(50)。
甘肃推广的棉花品种有亚洲棉、美棉与非洲棉。如“皋兰、榆中等沿黄河各县,多植脱字棉,系由前甘肃省植棉推广指导所推广者。天水、秦安、陇南产棉各县,多脱字棉或退化洋棉。高台、临泽等县,为一矮形之亚洲棉。至敦煌县种植之洋棉,系新疆吐鲁番输入,康县之洋棉系陕西输入”(51)。河西以亚洲棉最占优势,东至民勤,西至敦煌,都有种植;非洲棉在金塔县有纯种植区,在安西、鼎新、敦煌等县与中棉混种;美洲棉是抗战时期引进,在金塔、安西郊区有种植(52)。
通过推广和种植,甘肃形成了河西、陇南、靖远等棉花主要产地。河西棉花主要产于敦煌、高台、张掖等县,据调查,敦煌“棉花产于黑河中游,敦煌县城附近,此流域约占河西棉田之半数”,全县棉区共有5400亩,年产棉花52.1万斤。高台年产50万斤,张掖年产12万斤,临泽年产14.4万斤,金塔年产19.5万斤。陇南棉花主要产于武都、成县、天水、两当等地,如武都“棉花生产,不但在甘南首屈一指,即在全省亦有相当地位,棉田约21 000市亩,每年可产棉800 000斤,纤维细长,光泽洁白,多脱字和斯字棉,品质不亚于陕棉”;成县在抗战时期棉花种植普及全县,1942年统计棉田9600亩,年产棉花28.8万斤;另外,天水年产49万斤,徽县年产18.8万斤,两当年产10万斤,文县年产5万斤,西和年产3万斤,康县年产1.5万斤。陇东也有棉花出产,但数量比较少,如崇信棉田约120亩,产额2400斤;灵台植棉700亩,产额1.4万斤(53)。又据民国《靖远县志》记载年种植棉花1.6万亩,产棉50万斤(54)。又据甘肃省贸易公司、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对全省28县植棉调查,植棉面积17.7万亩,年产棉花422.3万斤,“棉田数目,以敦煌为最大,武都、高台、天水、靖远、金塔、临泽、成县、徽县、泾川等县亦属可观”(55)。抗战时期甘肃棉花产量有所增加,1943年是6.5万担,1944年为5.3万担,1945年为6.7万担(56)。尽管所产棉花距离需求尚远,但甘肃棉花引进、试验和推广所取得的成绩应当得到肯定。
3.改良砂田
砂田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使用的一种农业技术(57)。从学理上看,砂田对农业耕作的意义是:“(一)凡土层上面铺有砂粒之田,虽受烈风酷日之吹晒,而土壤水分永可保存;盖地面砂有疏松碎砂一层,破坏黄壤之毛细管,阻止土壤水分之蒸发,作物赖以滋养,繁殖蓬勃。故压砂可以抗旱,以济雨量之不足,并可调剂其不匀。(二)压砂之田吸热极易,能接收日光之温度,介入土中,增高地底之温度,有改良气候之功效,故寒冷之地一经铺砂,诸物可植矣。(三)甘肃土壤带有碱性,危害作物……压砂制止碱盐之上升,在同一地带(皋兰古城川),土壤里层之可溶性盐类砂田与水田相差二十余倍(砂田土壤之可溶性盐类总量为0.095%,计氯化钠0.042%,碳酸钠0.013%,硫酸钠0.040%;水田土壤可溶性盐类总量为0.220%,氯化钠0.098%,硫酸钠0.122%),故砂田有解消土壤碱性之力。(四)压砂之田,土层湿润,不因霪雨而地表板滞,虽甘省秋雨连绵,无补农时,但因地面压有砂石,雨滴注入土内,固为封存,以备不时之需,故一经播种,发育早而且速。(五)农田能保持肥分不至流失,且能稳固作物根茎,加强抵抗风灾力。(六)压砂之田,少生杂草。”(58)即土地铺砂有保墒、保热、保肥、抗碱、抗风等作用。据言“砂田蓄水力特强,得一次足雨来年即可丰收,如明春能再得雨一二次,则麦产每亩可得二市石之多”(59)。甘肃农民对如何选择砂粒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他们看了附近的山势和河流的情形,可以判断以往的山沟和河道的流向,和所挟带砂砾应冲击在什么地方,以及品质的好坏,一经挖取出来都不大错”。取砂的地方可分为3种,一是山砂,是从山根内挖取的砂粒;二是河砂,是从河边滩地挖取的砂砾;三是井砂,是从平地向下挖取的砂粒(60)。砂田是黄河上游区域干旱区比较成熟的一种农业技术,但砂田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水砂田的寿命不到六年,旱砂田不到二十年”,故砂田地区有“苦死爷爷,富死儿子,穷死孙子”的农谚(61)。也就是说祖父一辈辛辛苦苦铺砂,儿子坐享其成,到孙子时代砂田已经老化。
1935年,中国农民银行兰州分行成立后,农行组织相关人员对砂田进行调查,主要分布在皋兰、景泰、永登、永靖、榆中、靖远等县,共约80余万亩,其中皋兰最多,达24.6万余亩,约占1/3(62)。在另一调查中,甘肃砂田分布在兰州、皋兰、榆中、靖远、景泰、永登、永靖、临夏、会宁、海源、固原、湟惠渠特种乡等地,有的县份砂田占农田比例较高,如皋兰占22.5%,永登占14.4%,景泰占26.1%,靖远占4.1%(63)。按照砂田的使用寿命,光绪初年改良的砂田,到20世纪20~30年代已有五六十年,砂田已经老化,如1934年调查,甘肃“原有砂田荒废半数”(64),省城附近中山村合作社“社员数百人,全赖砂田为生,而砂田衰老之程度”占75%以上(65)。砂田的老化程度已经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自北洋政府以来,尤其国民军入甘后,苛捐杂税繁重,导致农村经济破产;二是社会动荡不安,农民不能安居乐业;三是砂田改良成本高,“更换新砂需成本浩大,农民本身无能力(66)。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投资改良砂田的办法,但没有落实。
1942年冬季,中国农民银行开始举办土地改良铺砂放款,对甘肃老化砂田进行改良。据记载,农行协助“皋兰一带农民铺换新砂四千余亩,贷数二百万元,甚为农民所欢迎,于三十二年(1943年——引者注)度更扩大之兰州、靖远、洮沙等县市,贷数总额达一千余万元,迨本年度(1944年——引者注)开始更增加为三千三百万元,区域亦扩大至兰州、皋兰、榆中、永登、靖远、景泰、临洮、洮沙、永靖等九县市,计截至七月底止已贷出二千余万元,铺成新砂地二万余亩”(67)。甘肃铺砂贷款工作进行了4年(截至1945年6月)。举办的具体情形如下:(一)放款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中部干旱少雨,有砂田传统的皋兰、靖远、榆中、永登、临洮、洮沙、景泰、兰州(市)及湟惠渠特种乡公所等地。(二)放款对象。以农民组织的信用合作社为对象,申请贷款的农民为参加合作社的社员。(三)贷款办法。凡申请贷款的社员,“须以改良之土地,交由合作社为向农行申请贷款之抵押担保”,银行向社员发放贷款的条件是:“1.借款社员须为忠实勤恳并无不良嗜好之自耕农民。2.为顾及农民之资金及劳力供应起见,每社员每次最多得申请改良土地五市亩。经调查属实,始行贷放,并派员监察各社分别贷给各社员。”放款期限为2~3年,以分年平均等额的办法归还贷款,不同年份利息分别是:1942年月息8厘,1943年月息1分,1944年月息2分5厘。(四)放款数量。抗战时期通货膨胀,法币贬值,不同年份每亩放款数量不同,1942年每亩400元;1943年上半年800元,下半年1200元;1944年上半年1600元,下半年2000元;1945年上半年2500~3000元。各年贷款总额为:1942年114 750元,1943年10 317 468元,1944年39 426 834元,1945年76 913 551元。从1942年冬季至1945年6月,砂田改良共举办4年,改良土地46 782.04亩。如表4。
从表4看,1945年中国农民银行在甘肃10个行政区组建了288个土地改良信用合作社,参加社员9820人,贷款7691.3万元,共计改良土地4.7万亩。根据当时调查,有83个社2489名社员将第一次借款偿清后,续贷第二次借款;有6个社227名社员还清两次借款,已借第三次贷款。合计放款次数累计377个社,社员14 579人次。以此计算,每亩平均放款1744.08元,每社每次贷放204 014.73元,每社员平均贷放5275.63元,每社员平均铺砂亩数3.208市亩。(68)
4.病虫害防治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抗战时期农业改良和增加粮食生产的主要内容。甘肃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小麦、高粱、糜子、大麦、燕麦、玉米等的黑穗病,小麦黄锈病、麦秆蝇,小麦、豌豆、水稻的麦象虫等,棉花角斑病、炭疽病、枯萎病、棉蚜虫等,马铃薯疫病,园艺作物病虫害有黄筋菜虫、猿叶虫、鹅绒金龟子、瓜守、豆金龟子、梨虫、栗色金龟子、跋虫、蝼蛄、苹果巢虫、卷叶虫等等。这些病虫害对农作物威胁很大,一旦发生,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农作物减产。如小麦一旦患有杆黑穗病,轻则叶发黄,重则全部枯死,受害麦株90%以上不抽穗,即便有穗也呈畸形。黑穗病是甘肃主要病害,一旦发生必然导致农业减产。据省粮食委员会估计,麦类的黑穗病使每年的麦产量损失平均在22%以上(69)。据当时临洮农校调查,黑穗病导致该县小麦平均年损失达20%(70)。1941年全省14县发生黑穗病,平均损失17%,折合法币1亿5千万元(71)。抗战期间,天水、徽县、成县、平凉、泾川等地发生豆象虫害,导致豌豆减产50%左右;甘谷麦蛾虫导致小麦减产70%;漳县麦秆蝇侵害麦苗,受灾重者损失在60%以上(72)。
1939年,甘肃省农业推广所投资经费12万元,在陇南进行了蚜虫的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73)。因小麦黑穗病危害最大,故1941年甘肃把防治黑穗病当作粮食增产的中心工作,选择14个县作为重点,自6月1日开始到7月1日结束,根据工作报告,取得的成效如表5。
1941年,甘肃防治黑穗病268.6万余亩,以平均减少麦产损失5%、本省常年平均产量1担计算,被防治的14县共可减少粮食损失137 800担。但时人认为:“这次拔出黑穗病实未达到增产的目的,最大的效果是使农民知道了黑穗病的名词,或是他们对黑穗病之为害多一层认识。”(74)尽管通过防治病虫害未必能达到目的,但增进了农民对病害的认识。
1942年以防治黑穗病为主要工作,以兰州、皋兰、岷县、天水、临洮、张掖、平凉、徽县、泾川、榆中、靖远等11县市为重点防治区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防治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教农民“实施温汤浸种与碳酸铜拌种”,一是技术人员到田间动员农民“拔穗选种,拔穗防治散黑穗,选种防治腥黑穗”(75)。平凉秋季作物高粱、燕麦、大麦的主要病害为黑穗病,其次是高粱絮黑穗病,预防黑穗病20万亩,“以拔穗、选种为主要防治方法”(76)。为防治小麦黑穗病,张掖增粮指导团选择54户农家作为示范户,158亩示范田,通过“碳酸铜拌种”的方法防治黑穗病,试验的结果是小麦发病率降低到8.9%,比1941年减少近20%(77)。1942年泾川县防治病虫害取得了如下成效:(1)拔除大麦坚黑穗。4月,农业推广人员在泾川一个庙会上拿着大麦坚黑穗让赶庙会的农民看,使农民知道什么是大麦坚黑穗及其危害。经过宣传“农民均能自动去拔除,共焚烧了三千余穗”。(2)防止小麦旱杆蝇。5月中旬,该县阮陵乡发生了旱杆蝇,农业推广人员前去宣传,动员拔除500亩,焚毁5万株,使其灾害程度降低到1%~2.5%。(3)防止豌豆象虫。(4)拔除高粱黑穗。本年雨水不调,泾川高粱黑穗病达6.6%~30%不等,最严重的每亩要拔除200余株,从6月下旬到7月,技术人员集中全部精力指导农民防治该病害(78)。临洮县玉井等乡镇98户农家的2000余亩麦田,经防治后,每亩比往年平均增收小麦0.15~0.2斗。另有55户农家的110.5亩大麦防治竖黑穗,每亩平均增收0.17斗(79)。据统计,1942年全省防治麦病200万亩,防治高梁、小米、糜子等黑穗病84万亩。农技人员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被农民亲切地称呼为“麦病先生”。农民赞扬他们说:“麦病先生到咱家,不吸烟来不喝茶,下田寻着麦灰穗,口口声声喊着拔。”(80)
《甘肃农推通讯》发表一些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的文章,普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知识。该刊1942年8月出版的第1卷第2期发表了《作物害虫之普通防治方法》,介绍了11种方法:(1)保护并利用天敌侵杀害虫;(2)勤于田间耕锄、除草、清洁、冬耕等,使害虫减少潜伏的机会;(3)灌水泡田以溺死土中和作物根部的害虫;(4)应用遮避法以隔绝害虫的聚集,如纸套、笼束果实,以胶质物涂在树干下部阻止害虫爬攀等;(5)徒手或利用器械扑打害虫;(6)寻找害虫群集的地方用火烧杀;(7)在树干周围用草束诱杀越冬的害虫,或刮除果树粗裂外皮,减少害虫越冬潜伏机会;(8)利用害虫的习性,分别施以光、色、食物、作物、气味或声音引诱害虫,以扑杀害虫;(9)采用药剂喷撒以窒息或毒杀害虫;(10)利用日光曝晒收获物(如储粮),使其充分晒干,以防虫侵入或生虫;(11)修建合理仓库,进行科学管理,以防潮、防热、放害虫和防雀、防鼠等(81)。有的以信箱的形式问答,如第1卷第2期的《答复洋芋疫病防治法》、《答复豆象防治法》;第1卷第5期的《小麦黄锈病防治法——答临洮孙威君》、《栗春橡之防治方法——答靖远增粮指导团》等。这些都有利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知识的普及。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11 14:38: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