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甘肃各种农业改良与推广仅仅是一个起步,没有完全展开,影响了改良的绩效。如引进适合甘肃种植的泾阳302小麦,在抗战时期和抗战后,只是陇南和陇东地区小面积种植,涉及农户只有1000余家,推广面积只有5000余市亩;棉花推广中,最高年份年产棉花6.7万担,仅能满足全省需要量的12%;甘肃砂田面积80余万亩,抗战时期改良面积不足10万亩,仅占12.5%;肥料推广和病虫害防治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改良与推广存在绩效不足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技术改良与推广绩效不足?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1)农业改良时间短。尽管从晚清以来,甘肃农业改良工作已经开始,但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直到抗战时期进入相持阶段后,1941年,中央政府为了把西北建成坚持长期抗战的后防基地,各种农业改良才提上日程,到抗战结束,短短四年时间,一些技术尚在试验阶段,无法全面推开。(2)农业改良经费投入不足。抗战时期农业改良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银行的农贷和政府的补贴,因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如砂田技术改良,以1945年货币值计算,改良1亩砂田需要1744元(法币),将剩余的70万亩砂田全部改良,需要122 080万元,当年银行投资仅有7691万元,仅占需要量的6.3%。投资不足,影响了农业改良的效益。(3)农民农业技术知识不足。农业改良针对农民进行,而“农民的知识水准低,脑筋简单而固执,尤其对于农业□地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方法,如果有人对他经营的农业种子、技术、农具有所改变,他一定会惊起怀疑的目光,好奇的心理和藐视的态度”(103)。农民的农业知识薄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改良与推广的进行。(4)部分地方存在农业推广与农贷两个系统配合不默契。1942年10月,皋兰粮食增产指导团与王家台等5家合作社商议收购小麦种124.5石,拟贷款47 139元,可播种小麦853亩。但农行以合作社“保证责任贷款,超出保证金额”为由,不予放贷(104),导致收购麦种搁浅,影响了来年小麦推广事业。
总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建设抗日后方基地”和“西北开发”的口号下,甘肃省设立了农事试验场和农业推广所(中心),农林部在本省建立了推广繁殖站,中央农林试验所在天水设立土保持试验区,形成了以省农业改进所为中心,农林部和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督导,省农业推广委员会领导和县农业推广所(中心)具体负责,中国农民银行等提供了资金支持,由农会和合作社与农家相联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银行资本参与其中,为农业改良提供了资金支持。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吃穿的问题,重点在增加粮食产量和种植棉花,为此在小麦优良品种培养、砂田、肥料和棉花推广方面着力最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遭到了日寇的蹂躏,“农产衰退,惟在大后方和解放区,颇有发展”(105),而抗战时期甘肃农业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农业技术改良和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甘肃农业破败和农村凋敝的现象,正如魏宏运先生所言:“甘肃农业经济在战时的发展,是引人注目的,它走出了旧有的轨道。”(106)尽管农业改良与推广存在绩效不足的问题,但毕竟使甘肃农业“走出了旧有的轨道”,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这是值得肯定的。就中国经济整体而言,抗战时期中国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华北与黄淮平原地区农业发展完全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经济举步维艰,但在国民政府各种农业政策影响下,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说明国民政府部分实现了大后方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
注释:
①相关研究参看拙文《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②如谢国兴在谈到安徽省从清末到抗战前的农业技术改良问题时指出:“皖省在清末至抗战前,先后设立过不少农事试验场,种类包括农、林、畜牧、垦殖,层级涵盖中央、省、县,部分不无成就,多数形式意义甚于实质贡献。”(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23页)
③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80页。
④徐凯希、张苹:《抗战时期湖北国统区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第71页。
⑤郑起东:《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古今农业》2006年第1期,第52~66页;吴伟荣:《论抗战期间后方农业的发展》,《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221~243页;陆和健等:《西部开发的先声:抗战时期西部农业科技之推广》,《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19~123页。
⑥李丛泌:《西北农业概况》,《新西北月刊》第4卷第5期,1941年7月15日,第29页。
⑦《农业改进所两年来工作报告》,《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93~95页。
⑧蒋杰:《一年来之省县农业推广》,《农业推广通讯》第6卷第1期,1944年1月,第24页。
⑨(12)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下)》,《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16、11~12页。
(10)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1页。
(11)《县农业推广所组织规程》,《农业推广通讯》第7卷第2期,1945年2月,第67页。
(13)何家泌:《三年来之各省推广繁殖站》,《农业推广通讯》第7卷第5期,1945年5月,第44页。
(14)任承统:《黄河上游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三十年度工作计划大纲》,《农林新报》1941年第10~12期合刊,第2页。
(15)甘肃天水农林部水土保持试验区:《三年来之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1946年2月印行,第1~2、6页。
(16)傅焕光:《傅焕光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17)杨红伟:《1940年代的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述论》,《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6期,第278页。
(18)乔启明:《农会与农业推广》,《农业推广通讯》第1卷第4期,1939年4月,第3页。
(19)杨渠统、王朝俊等:《重修灵台县志》卷3“风土志·庶政·农林”,1935年铅印本。
(20)白册侯、余炳元:《张掖县志·建置志·民国新建置》,1949年油印本。
(21)郭普:《天水农推工作的“新攻势”》,《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3页。
(22)黄正林:《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第79页。
(23)国光:《张掖农村工作之联系》,《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4页。
(24)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处1947年版,第33页。
(25)《各种农贷暂行准则》,《农业推广通讯》第2卷第4期,1940年4月,第45~47页。
(26)成治田:《甘肃农贷之回顾与前瞻》,《中农月刊》第6卷第10期,1945年10月,第33页。
(27)中中交农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秘书处:《四联总处三十一年度办理农业金融报告》,出版年不详,第86~89页。
(28)郭荣生:《我国近年来之农贷》,《经济汇报》第10卷第9期,1944年11月,第83页表1。
(29)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35页。
(30)农促会成立于1938年5月,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设立的农业经济机构,主要负责统筹战时农业推广事宜和帮助后方各省设立农业推广机构,1939年创办了《农业推广通讯》。
(31)编者:《最近四月》,《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21页。
(32)《甘肃天水区水土保持协进会组织章程草案》,《农业推广通讯》第3卷第3期,1941年3月,第82页。
(33)《三十一年度推广鉴定小麦品种暂行办法》,《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
(34)农技人员在泾川检定与选育优良品种时,考虑了当地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生产习惯等因素:一是地形地貌,老筋麦适合在原地种植,白麦适合川地种植。二是生活习惯,本地居民吃饭以面食和馒头为主,老筋麦适合做馒头,白麦适合做面条。三是农制,早熟、晚熟都需要种植,早熟小麦适宜种植在原地、川地,既可避免雨季的影响,还可种植小糜子;晚熟小麦种植可以调剂人工,即在小麦收割季节,本地农民组成“麦客”到陕西关中“赶场”,关中小麦收割后,正好本地小麦可以收割。综合了这些因素之后,决定选老筋麦和白麦为本地优良品种(张清海:《泾川农家小麦品种检定报告》,《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15页)。
(35)张掖增粮指导团:《张掖县小麦品种检定初步报告》,《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3期,1942年9月,第11~12页。
(36)王新之:《甘肃粮食产销之研究》,《粮政季刊》1947年第4期,第115页。
(37)匡时:《推广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3~14页。
(38)高文耀:《平凉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续)》,《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16页。
(39)罗绪、郭世杰:《陇东冬小麦之检定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5期,1947年5月,第23页。
(40)侯同文:《泾阳三○二小麦在甘肃之适应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第27页。
(41)(42)侯同文:《泾阳三○二小麦在甘肃之适应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第26~28、28~29页。
(43)侯同文:《泾阳三○二小麦在甘肃之适应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第30、26页。
(44)刘渊浚:《甘肃省植棉推广问题之探讨》,《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3页。
(45)陈通哉:《陇南物产志略》,《西北论衡》第10卷第6期,1942年6月,第20页。
(46)《农业改进所植棉工作报告》(1939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06页。
(47)《农业改进所植棉推广报告》(1940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12~113页。
(48)统计组:《甘肃各县局物产初步调查》,《甘肃贸易季刊》第5~6期合刊,1943年9月,第35页。
(49)黎小苏:《甘肃棉业概况》,《经济汇报》第8卷第3期,1943年8月,第88~89页。
(50)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1页。
(51)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中国棉产统计》,1947年印行,第15页。
(52)俞启葆:《河西植棉考察记(二)》,《农业推广通讯》第2卷第10期,1940年10月,第20页。
(53)统计组:《甘肃各县局物产初步调查》,《甘肃贸易季刊》第5~6期合刊,1943年9月,分别见第30、23、85、92、39、90、47、63页。
(54)范振绪:《靖远县新志》第4编“农业略”。
(55)王兴荣:《甘肃的棉麻生产》,《甘肃贸易季刊》第5~6期合刊,1943年9月。
(56)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8页。
(57)据张波等人考证,砂田起源于明朝中期,距今大约四五百年的历史(张波:《不可斋农史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又据记载,康熙年间,“甘省大旱,赤地千里,草木俱枯,偶有田鼠做穴土中,带出砂石,滩于地面,而此砂之上,竟有绿色作物生长,引起农民之注意,乃试为仿行,竞有成效。嗣复经改良,遂渐次推广”(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9页)。尽管属于传言,但自康熙以来,砂田逐渐成为黄河上游河谷从事干旱农业耕作的一种技术,使一些不毛之地可以开垦为农田,“兰州北山秦王川,昔称五谷不生者,近则产粮最多,省会民食取给于此”(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信三》第12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10页)。同光年间,左宗棠镇压回民反清斗争后,在恢复和重建甘肃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提倡仿照兰州北山秦王川方法推广砂田,“贷出协饷库银,令民旱地铺砂,改良土地。于是各地流行,成为甘肃特有之砂田。盛行于皋兰、景泰、永靖、永登、洮沙、靖远等县。利用荒滩僻壤,铺砂耕种。化不毛之地,成为良田”(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95页)。
(58)魏宝珪:《甘肃之碱地铺砂》,《中农月刊》第4卷第2期,1943年2月,第67页。
(59)章元羲:《陕甘青等省保水保土及水利视察报告》(1943年11月),油印本,藏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277/56/(2)。
(60)李清堂:《西北的砂田》,《水利委员会季刊》第3卷第2期,1946年6月30日,第56页。
(61)王达文:《甘肃省农产畜牧概况》,《国际贸易导报》第8卷第12号,1936年12月15日,第165页。这句农谚还有一种说法:“父劳死,子饱死,孙饿死”,即砂田是“十年经营,十年收获,再十年则地力尽矣”(范揖唐:《甘肃耕田与肥料调查》,《西北论衡》第9卷第4期,1941年4月15日,第49页)。
(62)孙友农:《甘肃砂田之研究》,《中国农民银行月刊》第1卷第2期,1936年2月。
(63)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10页。
(64)(66)汤惠荪、雷男、董涵荣:《甘肃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期,1942年6月,第155、155页。
(65)孙友农:《甘肃砂田之研究》,《地政月刊》第4卷第1期,1936年1月,第91页。
(67)张华民:《二年来之甘肃土地金融业务》,《甘肃地政》第2卷,1944年9月,第19页。
(68)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处1947年印行,第33~40页。
(69)李清堂:《西北的砂田》,《水利委员会季刊》第3卷第2期,1946年6月30日,第55页。
(70)李茂:《陇南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报告》(1940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18页。
(71)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2页。
(72)郭海峰:《甘肃省粮食作物之四种重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3期,1942年9月,第5页。
(73)《农业改进所陇南治蚜报告》(1940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15~116页。
(74)王新之:《甘肃粮食产销之研究》,《粮政季刊》1947年第4期,第117页。
(75)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2页。
(76)高文耀:《平凉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9页。
(77)张掖增粮指导团:《碳酸铜粉拌种效果报告》,《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4期,1942年10月。
(78)张清海:《半年来的泾川农业推广》,《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4期,1942年10月,第14~15页。
(79)匡时:《农推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4期,1942年10月,第15页。
(80)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2页。
(81)郭海峰:《作物害虫之普通防治方法》,《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7页。
(82)(84)侯同文:《甘肃农田肥料改进的商榷》,《新甘肃》第2卷第1期,1947年11月,第48、52页。
(83)李中舒:《甘肃农村经济之研究》,《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1943年12月,第33页。
(85)陈希平:《甘肃之农业》,《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1943年12月,第311页。
(86)李廓清:《甘肃河西农村经济之研究》,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26430页。
(87)侯同文:《甘肃农田肥料改进的商榷》,《新甘肃》第2卷第1期,1947年11月,第47页。
(88)《甘肃省各县推广冬耕实施办法草案》,《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7页。
(89)李中舒:《甘肃农村经济之研究》,《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1943年12月,第101页。
(90)高文耀:《平凉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4页。
(91)匡时:《推广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3~14页。
(92)张桂海:《一年来之甘肃农业改进工作述要》,《新甘肃》第2卷第2期,1948年4月,第73页。
(93)甘肃天水农林部水土保持实验区:《三年来之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1946年2月印行,第6页。
(94)甘肃省政府:《甘肃省政府三年来重要工作报告》(1940年12月6日~1944年4月15日),1944年5月印行,第51页。
(95)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9~610页。
(96)1944年只有少部分县的局部地方遭遇雹灾、水灾、虫灾、旱灾(见袁林:《西北灾荒史》,第608~609页),对全省粮食生产影响较小。
(97)市石与市斤之间换算关系是:水稻1石=108斤;玉米、小米、高梁、黍子、糜子1石=150斤;小麦、大麦1石=115斤;豆类1石=154斤(见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第344页),马铃薯按照100斤为1石计算。下文斤、石的折合都是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换算的。
(98)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1910-1953),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99)笔者认为抗战时期是近代甘肃农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农业改良与推广因素外,还包括:(1)社会从动荡中稳定下来,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2)国民政府的农贷政策(见拙文《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等。
(100)章元羲:《陕甘青等省保水保土及水利视察报告》(1943年11月),油印本,藏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277/56/(2)。
(101)根据《甘肃统计年鉴》表63《主要农作物面积与产量估计》中的相关数据计算,1946年印行,第100~106页。
(102)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36页。
(103)董涵荣:《农业推广成功的第一个条件——人》,《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5页。
(104)匡时:《推广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4页。
(105)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73页。
(106)魏宏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11 14:43: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