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流动大学的抗战》纪录片剧照 刘建民供图
□受访专家河大校史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刘建民
□采访记者马国福
核心提示
河南大学建校于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教育家,在清代开封国家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改建为中州大学、中山大学,至1930年改为河南大学,抗战前夕有文、理、法、农、医五个学院,在校学生1000余人。它是我国建校较早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当时国内规模较大的一所大学。1937年12月,日寇的铁蹄已践踏到黄河流域,豫北、豫东沦陷,省城开封危在旦夕。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河南大学撤离开封,虽辗转搬迁,但始终坚持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躲避日寇流动办学
“1938年初,河南大学农学院和医学院首批迁往豫西镇平,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及校本部迁往鸡公山。”河大校史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刘建民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从此,河南大学开始了长达8年的流亡生活。这次搬迁是在校长刘季洪的主持下进行的。学校先将学生集中起来接受战时训练,然后才开始分批起程。凡能带走的图书与贵重仪器均精心包装,分批运走。不能搬迁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和实验用具等均登记造册并派专人留校守护。抗战8年,河南大学搬迁5次(鸡公山、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陕西宝鸡,医学院则多次由荆紫关到汉中,又到宝鸡)在嵩县潭头5年,其他地方多则一年,少则数月。不仅办学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师生还遭受日寇的疯狂迫害和残杀,这在当时全国高校中是罕见的。”
鸡公山是全国闻名的避暑胜地,新式楼房较多。河南大学迁去时恰值隆冬季节,大部分房屋无人居住,学校便租来使用,很快安顿下来。不久,豫南战事紧张,河南大学准备再次搬迁。经多次商议,学校决定迁往豫西山区。这样既可避开日寇,又不脱离省境。
1938年10月,王广庆接任校长。他首先将羁留在鸡公山的文、理、法学院迁到镇平,以期在镇平安定扩充。镇平为豫西南重镇,社会文化安定,民风淳朴。河南大学迁至镇平后,借用部分官舍、寺庙,又租赁了一部分民房坚持上课。
由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军得寸进尺。1939年5月,日寇进攻新野、唐河,镇平危急。河南大学又北越伏牛山,经方城、叶县、宝丰、临汝、伊阳、伊川抵达嵩县,行程600余里。医学院迁到嵩县城内,校本部及文、理、农三院均到潭头。嵩县与潭头相距百里,途中高峰耸峙,深涧幽谷,羊肠小道,行走困难,校内联系极为不便,但师生不畏艰辛,坚持教学。迁到嵩县、潭头的师生共1100余人,借民房居住,为保证教学需要,又兴建一批草房。在潭头设总图书馆,各院又设分馆,计有中外文图书7万多册,杂志200多种,还有各种仪器3.1万多件。农学院租得农作物试验场地30亩,棉作及园艺试验场地各10亩,又与小学合作开办苗圃,并接管山地千亩,栽种果树和作造林之用。由于潭头为盆地,周围是高山,农林园作物齐全,本身就是一个大试验场地,师生们利用这一良好条件,努力开展教学与科研。医学院初迁嵩县时,有附设医院和高级助产职业学校。这年冬,又添设春季班及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于次年3月招生上课。
无论在嵩县还是在潭头,都是在秋季正式上课,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读书风气更浓。朝日初升时,山坡上,房舍内;夜晚时,盏盏油灯之下,师生们备课、读书,孜孜不倦。1939年5月至1944年4月,河大师生同仇敌忾,战胜万难,在嵩县潭头度过了五个春秋。
好景不长危险来临
1942年3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决定将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办学经费紧张的危难状况得以缓解,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六大学院,成为当时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
“1944年4月,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河南,国民党军汤恩伯部不战而退,将敌军引到伏牛山中,潭头危急。”刘建民沉痛地说,“全校图书仪器及师生衣物损失惨重,特别是师生及眷属10人竟惨遭屠杀。医学院院长张静吾教授被俘,夫人被害,侄儿张宏中受重伤。女生李先识、李先觉,教师昊鹏、商绍汤等均死于此难。农学院院长王直青教授被迫当挑夫,中途跳崖,幸被树枝挡住,重伤生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欠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1944年初夏,河大迁入嵩县已经5年,其间坚持在炮声中办学,每年都有毕业生走出大山,又有新生来到这里学习。最重要的是河大广邀教授,拥有几十位海归博士,人才济济,学术力量雄厚。在潭头期间,嵩县山区给了个好环境,使河大能够安静于此“藏学”,培养了五届毕业生。但好景不长,令人悲愤的大屠杀悄然来临!
1944年5月9日,潭头镇麦田一片金黄,布谷鸟欢快地鸣叫,渲染着丰收的喜悦。但日军正在逼近,危险来临了。
河大师生虽在深山,但已感到了危险。在随即召开的会议上,化学系负责人李俊甫、文学院院长嵇文甫都主张尽快撤离。
潭头危急紧急撤离
1944年5月12日晨,师生们分路撤退,约定到25公里外的大清沟(在今栾川境内)会合。但还是有一些教师家属和学生未能及时撤走,突降的大雨和山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当时医学院有个学生名叫李广溥,头一天才从嵩县县城转移到潭头。他后来回忆:“12日一大早,就看见汤恩伯部溃兵从门前经过,询问前线战况如何,他们都低头不语,只顾向深山奔逃。看其狼狈相,就知前方战事不妙。我们到达伊河岸边时,已听到日军大炮的轰隆声。涉水过伊河后,大家避开正路,专走羊肠小道,以免被日军追上。我背着一个大包袱,还要推着自行车,在乱石丛中行走,行动非常困难。傍晚,我们一行人到达大清沟,借宿农舍棚檐下。当晚开始下大雨,一连三天不停。多亏农学院农学系学生李德瀛家(是当地大户)开仓放粮,大家才免受饥饿。天晴后我们离开大清沟,进入山高林密重峦叠嶂的伏牛山腹地,往淅川县荆紫关前进……”
荆紫关山高林密,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利于藏身和办学。但这种长途跋涉,真难为了教授们,他们都花钱雇挑夫挑着行李和书籍。外科教授生景清的夫人(高级助产士职业学校教师),坐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号啕大哭,原因是挑夫扔掉她的行李自顾逃命去了。他们一路上不时和国军溃兵走在一起,溃兵们都吊儿郎当的,根本没有战斗力,往往正在行进时,忽然两边山头上有人持枪高喊:‘站住!’这些溃兵都乖乖缴械,以求保命。汤恩伯部大量的枪械和辎重,就这样被豫西百姓收缴了。
血泪斑斑罄竹难书
虽然1000多名师生已经撤出来了,但失踪的师生说不定已落敌手,生死难测。
那么,失踪的师生到底在哪里?李广溥曾有记述:“5月15日9时,数百名日军分两路侵入潭头,尚未撤离的师生四散躲避,但为时已晚。此时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师生们不知该逃往何处,部分教师家属和数十名学生盲目地向北山转移,恰与一股日军骑兵遭遇,日军开枪,致使6人饮弹身亡,20余人被俘。”
5月16日,潭头河大校园变成了日军兵营。这时,原农学院院长郝象吾已担任训导处处长,农学院院长是王直青。王院长和段再丕教授等20名师生被俘后,被鬼子兵用枪押着做苦役,段再丕和助教吴鹏各背着一架经纬仪。为保护学校教学仪器,吴鹏与一名日本兵厮打起来,立刻被杀害。石如璨同学遭日军毒打,倒在地上。段再丕被迫挑上担子,王院长身背5支卸掉枪栓的钢枪,双手各提一篮鸡蛋。两位大学教授,多次遭到日军的毒打。行至秋扒(在今栾川境内),王院长决心一死,纵身跳下山崖,日军连发两枪,以为他已摔死,就离开了。
次日,王院长被潭头附近一青年发现,将他背到安全地带。挑着担子的段再丕起先尚能勉强走路,后来鞋子磨烂了,无法再穿鞋。行至一村庄附近,他要求方便。一名日军让他去路旁的麦地,说完便继续往前走。段再丕乘机爬到一姓常的农民家里,在那里休息了两天,得知该村已是卢氏县所辖了。
被俘的教授尚如此,学生的命运更惨。李先识、李先觉是对双胞胎,同年考入河大医学院,姐姐李先识已婚,妹妹李先觉未婚,两人品学兼优,活泼开朗。5月15日晨,她俩听到四周枪声大作,还有日军飞机投下炸弹。一队日军骑兵冲进校院,仪器室、标本室的门被砸开,教学用具被泼上汽油烧掉。
天下起了大雨,医学院的几个女学生在前边奔逃,几十名日军在后边追赶着喊:“不要跑!花姑娘的不要跑!”一日军搂住一女学生,那个女生拼命反抗……最终,几名女生被日军追上,被押着往前走,日军不时地用枪托打学生,还对女生动手动脚。
姊妹俩感到屈辱,李先觉说:“姐,我们落到日本人手里,生不如死!”李先识说:“就是!你看前面有口水井,咱俩一起跳井,也好让同学看到,捎话给咱家中二老,知道我们死在潭头!”妹妹说:“宁可死,不受辱!跳!”说着说着,姐妹俩来到井旁,双双跳入井中。鬼子发现了,过来向井内开枪。这时,男生朱绍先(或称朱绍良)趁机狂奔而去,被一日本兵赶上,一刺刀将他捅倒,肠子都流了出来。几天后,附近农民过来掩埋了他的尸体,在坟头插一木牌:河大学生朱绍先之墓。该墓至今犹存。
生存困苦艰难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经济窘迫,河南大学的经费开支也非常紧张,师生们患难与共,克服一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尽最大可能保护学校财产。河南大学虽经几次搬迁,但一直坚持按国家对大学的要求去办学。”刘建民说,“其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的机构虽先后两次进行过裁并,但其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严格有序地进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学每到一处,都能尽量结合当地实际,以自身的智力优势为当地群众办些好事。”接着,刘建民讲了河南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如何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故事。
其一,开设医院,为群众防治疾病。嵩县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缺医少药情形极为严重。劳动人民患病,多求助于鬼神巫祝。河南大学医学院迁到嵩县后,在经费减少、物资短缺的条件下,努力增设医院。其附属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开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等,终日为求诊者治疗,甚至在汽灯下做外科手术。儿科、妇科更是不论时间,凡有病人,便立即处理。医学院的教授大夫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人民的信赖,与山区人民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
其二,创办学校,为地方培养人才。嵩县潭头为山区小镇,文化教育极为落后,河南大学迁至此地后,先后创办七七中学(初中)、伊滨中学、伟志小学、潭头幼儿园,教育系还办了简易师范和体育训练班。1942年又建立七七高中。教师力量雄厚无比,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医学院在嵩县招了一批高中毕业生,精心加以培养,使之成为合格的医生,为改善山区的医疗条件作出了贡献。
其三,宣传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潭头地区耕作技术极其原始,农学院针对此种状况,大力宣讲科学种田,推广先进技术,广大农民受益匪浅。1942年春,小麦黄锈病蔓延,农民深受其害。农学院农艺系教授王鸣岐细心观察研究,发现此病是由伏牛山一带所产黄檗、淫羊藿等叶上的黄锈病病菌飞散后传播于小麦所致。于是,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了这种病虫害,使小麦获得了好收成。还是1942年秋天,豫东蝗虫成灾,洛阳嵩县一带人民十分惊恐。农学院的陈振铎教授积极率领同学防治,使蝗害得以控制。农学院的师生还开设“一病一治”讲座,每周一次,介绍病虫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展示标本,配合图片,普及科学知识。
其四,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针对山区闭塞、文化极其落后的状况,河南大学的师生们尽力向山区群众传播文化知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教育系向社会演出的《屠户》、《献金救国》、《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具有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不顾安危抢救财产
1944年,河南大学撤离潭头后,伏牛山区人民对师生慷慨相助,留宿供食,带路送行,给了巨大支援。学校迁到荆紫关时,当地居民纷纷腾出房舍,安顿师生。8月在西峡口招生,10月正式上课。
许多师生为保护学校的财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化学系的李俊甫,在日寇将至、大难临头之际,不顾个人安危,顾不上携带家人,只身跑到实验室,带走了当时学校最贵重的仪器—白金锅。到荆紫关后,李俊甫又自告奋勇返回潭头抢救学校的图书、仪器。在李先生的带领下,青年教师陈西河、卢锦梭等连夜返回潭头。
此时潭头处于一片恐怖之中,被日寇杀害的群众及师生的遗体尚未掩埋。他们避开日寇汉奸的搜查,掩埋了同伴的尸体,将学校的贵重物资打包装箱、起运,一连奋战多日,将理学院的大部分财产运到了安全地带。
会计余志光于中原事变前夕,带着支票,到中央银行河南分行(当时在卢氏县)去提取款项。因事变突起,不敢携带巨款,只取回两万元作为搬迁的路费,匆匆逃到荆紫关。不久,他只身潜回潭头,将散乱的账簿集中起来,精心整理,雇人挑往荆紫关,使学校的账目未受到重大损失,从而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的继续开展,使学校在困难的环境中能够坚持办学并生存下去。当时,虽然遭到巨大的创痛与损失,但师生坚持办学的精神始终未减,一面积极筹备开学,一面派人返潭头抢运残留的图书、仪器。农学院还租到农作物及园艺试验场地40亩,并与镇公所合办苗圃供实习和荒山造林之用。
继续西迁曙光初照
1945年3月,日寇又在西南发动攻势。不久,南阳失守,国民党军队退守西峡一带,河南大学在荆紫关难以存留,遂西迁陕西。
学校吸取了潭头劫难之教训,先派精干人员赴陕洽商校址,将学校尚存图书、仪器等物品一律包装,运到西安河南会馆暂时存放。师生眷属一律步行,经商南,越秦岭,过蓝田,于4月中旬抵达西安。当时西安败兵云集,逃难机关比比皆是,衣食住行都很困难。河南大学数百人,一下拥到西安,更是困难重重。河南大学在西安盘桓数日之后,奉教育部之命西迁宝鸡附近的石羊庙、卧龙寺、姬家殿(现今的宝鸡县八鱼乡)等地暂时安居。
迁至石羊庙时,河南大学仅有文、理、农三院学生600多人,教职员及眷属500余人。医学院此时尚在汉中,经洽商后部分迁至渭河南岸姬家殿,与校部隔河相望。6月,田培林担任校长。田先生与各方面关系密切,经费的困难逐步得到缓解。
“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才结束。”刘建民说,“消息传来,河南大学师生无不欢欣鼓舞、归心似箭。田培林校长决定抓紧时间结束课程,待期考结束后,学生便可自行编组返校。为做好从宝鸡返回开封翌年复课的准备,田培林多方活动,从河南省善后救济分署争取一笔经费,又派遣精干人员先行返汴做准备工作。1945年10月底,河南大学从宝鸡返回开封,8年的流亡生活从此结束。”
抗敌训练班培养抗日英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在城市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需要组织知识青年到乡村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参加抗战。”刘建民说,“这一时期,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应运而生。”
11月,河南省委通过河大进步教授嵇文甫、范文澜举办了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简称抗训班)。学员来自开封各大中学校,还有流亡到开封的外地知识青年。抗训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抗战形势、统一战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游击战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民族英雄史话、大众哲学等。
后来又成立了“河南大学抗敌工作服务团”,服务团从开封出发,沿平汉线南下,利用多种形式,播撒救亡种子。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封各界人士成立的救亡团体,使当时的开封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原救亡中心。资料显示,在抗战初期奔赴延安的各界人士中,河南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12月中旬,济南失守,豫北吃紧,形势日趋紧张。省委决定提前结束抗训班,学员一部分北上送往延安;一部分组成“农村服务团”,在范文澜等人的带领下,沿平汉路(北京到武汉的铁路)南下,深入广大城镇乡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经过动员,近百名学员参加了服务团。团内划分为宣传、壁报、戏剧、歌咏、生活、保卫等小组。1938年1月底,服务团到达舞阳,通过演街头剧、教唱救亡歌曲、出时事壁报、画宣传画、办夜校和识字班、协助舞阳青年救国会开展活动等,使舞阳很快成为河南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服务团又先后到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南阳等地,所到之处走乡串户发动群众,组织妇救会、青救会、农救会等救亡团体。11月,受省委指示该团编入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信阳挺进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大抗敌训练班培养出一大批抗日干部。这支队伍深入农村,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怒吼”救亡觉醒民众
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和扶持下,开封的抗日救亡团体纷纷组建。河南大学学生首先组建起“怒吼”歌咏队和“大众”剧团,其后又组建了话剧团。北平和天津流亡开封的学生则成立了“平津流亡同学会”,留日归国学生成立了“旅日流亡同学会”。由开封师范、开封高中、北仓女中、静宜女中等学校组成的话剧团,辗转20多个县镇,奔走呼号,演出500多场话剧,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号召民众抗日保国,杀敌御侮。上海著名文艺工作者贺绿汀、洪深、冼星海、金山、崔嵬等纷纷前往开封演出救亡剧目,并热情辅导开封救亡文化活动。
1938年8月,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河南大学“青年救国会”等组织迅速发展推动救亡运动。9月,在中共河南省委领导下,嵇文甫教授与王阑西、姚雪垠同志领衔创办《风雨》周刊。后来著名教授范文澜和方天逸也担任主编,并改为五日刊。《风雨》一问世,立即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与欢迎,销数激增。该刊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还刊载《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共给在华旧本士兵诸君的号召》、《毛泽东同志与合众社记者的谈话》等重要文件,实际上起着我党领导河南抗日救亡运动的作用。
此时,英文系学生周震中和经济系学生邓子健、赵以文同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一个小组,积极组织流亡剧团、农村服务队等,展开抗日活动。同年冬,范文澜、嵇文甫、刘子厚(当时叫马致远)等在河南大学组织了“抗敌工作训练团”。宣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游击战术和中国问题等。在这个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服务团”,由范文斓教授率领,徒步南行到许昌、舞阳,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阻挠,通过演讲、演剧、唱歌、走访等各种形式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不久,“服务团”改称“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到达信阳。他们在河滩上搭起戏台,演出《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游击队之歌》,歌声悲凉雄壮,震撼人心。台上台下,热泪盈眶。后来,“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转战湖北襄樊一带,又返南阳,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1940年,在潭头,由嵇文甫教授作词,陈梓北教授作曲,写出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河南大学校歌》。歌词为:“河水泱泱,嵩岳苍苍,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多难兴邦,国仇莫忘!三民是式,四维允张。欹欤吾校永无疆!欹欤吾校永无疆!”校歌表达了广大师生的感情,广大师生又为歌词所激动,爱国心潮汹涌澎湃,为抗日而刻苦工作与学习的精神更加高涨。此时的刘建民低吟着这首歌曲,不知不觉,记者和他都已泪流满面。
“河南大学创建于1912年,迄今已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的师生员工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种种困难,虽曾多次迁移办校地址,但始终矢志教育,艰苦奋斗,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努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在河南教育史和河南大学校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令人振奋的一页。”刘建民最后说。(相关材料由河大校史馆提供)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15-05-04 15:17: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