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和中共晋冀豫省委共同研究决定,立即组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进纵队” )前去创建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并任命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为司令员,中共晋冀豫省委书记李菁玉为政治委员。
1938年1月中旬,东进纵队出师太行山,挺进冀南平原。4月27日,冀南军区宣布成立。八路军所到之处收编、改造游杂武装,摧毁伪组织,声威大震。与此同时,各级抗日政权和救亡团体也先后组建起来。8月中旬,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正式成立。开创了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
冀南四地委所辖10个县,被敌人所控制的邢(台)济(南)路拦腰斩断,分割包围,各县均处在敌人碉堡、据点、公路、壕沟的格子网中,特别是路北四县敌人频繁向我袭击,根据地处在被敌摧毁的危险中。但地委领导不畏缩、不胆怯,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妇女是一支抗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此,冀南区四地委于1941年决定建立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即培训县区妇女工作骨干,使她们成为一支有文化、有觉悟、有能力的妇女干部队伍,以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四地委责成四分区妇救会负责筹建。
根据四地委、专署指示,学校定名为冀南四分区妇女干部学校,我被任命为校长,党内任支部书记。
妇女干部学校学生的来源由各县、区群众团体推荐及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学习期限不定,毕业后分配到各县、区及群众团体机关单位任职。
由于战争环境,四地委、专署的领导同志特别关心妇女干校的安全问题,为此决定妇女干部学校随同地、专机关活动在滏阳河两岸及邢济路的临清、企之、清江、广曲等县。
妇女干校的经费、供应等,与其他所属单位实行同一标准。干校按教职员、学生实有名额造册报送四专属有关部门,核发定量的粮、油、菜金、津贴等。
干校的职员有郭佩秀(1941年4月调妇女干校任教,秋季因病休息)、杨松坡(1941年5月到校任教)、刘香亭(1941年秋到校任教)。 其他职员还有葛甫、徐明、梁育才等人,于1941年5月妇女干校开学后陆续到校工作。
在战争环境中,人力物力极其缺乏,创办一所学校的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干校当时只有一块不足一平方米的小黑板,一块缺了角的刻字钢板和一支刻字铁笔,一支记时用的小闹钟;生活和炊事用具就是一口大行军锅,一把大铲,每人一条可装五六斤米的布袋子,每个学生自备碗筷。这就是干校的全部家当。但是,我们几位校领导的干劲很大,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多方奔跑,求得各方面大力支持援助,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妇女干校开办起来了。
1941年5月间,四专署所属的威县、南宫、广宗等县妇救会和机关团体陆续介绍来了很多学生,因是战争环境,没有固定校址,就随地专机关活动于各县,每到一处,就借住老乡的房子当校舍。到校早的学生,有郭吟雪,曲蕴甫,刘辉,赵步慧,任慧贞等,她们的年龄从十三四岁到十八九岁不等。有几位地专领导同志的亲属也被送到干校学习,如张霖之同志的妹妹张淑文,肖一舟同志的堂妹肖凤志、肖凤仪,张浩天同志的妹妹张敏,马东斗同志的女儿马宝欣等。
学生有四十多名,我记得名字的有:曲韵甫(王树荣)、赵步会、田斌、李玉竹、任惠贞(李英)、吴志英、郭吟雪(郭树平)、张玉真(张淑洁)、吴志芳、刘辉、张延芳、王涛、常双、王再生、房民英、邱秀芝、齐建敏、张焕、李辉、李苏、刘庆超、粟国英、高爱风、张爱华、吴淑珍、沈凯、张敏(张志超)、马宝欣(马方晓)、王四美、刘金凤、王文静、张振敏、吴慈范、肖凤志、肖凤义、刚惠荣、张淑文、贾杰清等。这些学生分为四个班,推选曲韵甫、郭吟雪、刘辉、刘庆超为各班班长,她们是老师的有力助手,负责一个班的学习、吃住行军等生活方面的事务。这些学生的文化成度参差不齐,为便于教学,依其文化程度编为为两个大班,进行复式教学。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课后进行辅导。课本的编写、刻、印等工作,均由我和郭甫、杨松坡等人负责。
干校的师生教职员工共50多名,除3名炊管人员是男同志外,其余都是女同志。我们将学校师生中的党员组成一个党支部,由我任支部书记(后由马庚同志担任)。这些女学生在革命的大熔炉中,毫无娇骄二气,遇着什么困难,毫不畏惧,毫不气馁,这是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分不开的。她们在学习上严格遵守制度,教学相长,刻苦学习;在生活上泼泼辣辣,抢着干重活累活,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亲如家人;行军时不怕苦不怕累,身体好的主动帮助体弱的背行李和米袋,互助互让已成良好校风。有时日夜连续行军不得休息,人困马乏疲劳不堪,她们从不叫苦。记得有一位年龄仅有十三四岁的李苏同学在夜行军时,她边走边睡,掉进土坑里仍迷糊未醒。
徐明同志担任管理员,这个同志非常能干,既是管理员又是炊事员,吃的米、面、菜等全由她一人张罗,有时没柴烧,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三五结队到村外去捡。
干校的老师仅三、四位,她们既是指挥员又是工作员,也可以说是保育员。同学们大都是十几岁刚出家门的女孩子,我们对她们不分事情大小都得操心。我们每到一村庄只住几天,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行军和安全等都被当作头等大事。我们随同地专机关一同转移到威县三区一带时,报到的学生多起来,老师们忙于开学前的繁杂事务,徐明同志更加忙碌不堪。有一天,刘香亭老师让郭吟雪回家找位炊事员帮徐明老师,由于村里人知道这个工作又苦又累都不愿意来,只好将其本家的堂侄郭渭湘带到学校。他来后看到学校缺粮缺柴困难重重,只干了三天就不辞而别了。干校是在这种极度困难的环境中办起来的。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5-06-01 16:12: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福州青商学校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内迁丽水的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