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边区高小历史课本
复兴历史教科书
一个民族如果保有的土地丢失还可恢复,但有两件事是必须代代相传不能丢的:一是语言,一是历史。“如果一个民族的民众不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不是可耻而是没有出息。二者结合起来,这个民族就剩下一堆仅有躯壳的动物。”可见,历史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必须重视历史,重视历史教育。
近代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中华儿女奋起反抗,谱写出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赞歌。抗日战争时期就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以历史教育为主阵地,通过编写爱国主义的历史教科书,利用历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观念。
历史教育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
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企图灭亡中国的危急时刻,民族与历史的关系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历史科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了。战时的历史教育“借历史来激发本国民族的精神以图自强,借历史来分析国际政治的大势”,成为寻求从精神上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有效途径。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从民族大义出发,依据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事实,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养成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孙中山先生指出,我们要恢复民族的地位,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吕瑞廷在编写《新体中国历史》时提出了民族主义的思想。他说:“民族主义之发达,历史之功居其半焉。”突出了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这种见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当时我国受列强压迫,国势阽危……爱国主义,抑亦时代之要求也。”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知识分子积极提倡民族主义。他们认为,中小学历史教育“实为民族复兴运动之基本工作。小学历史教科书,实为民族复兴与运动之基本酵素,以其有潜伏的普遍力量故也。”
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民族主义摇旗呐喊的。自从近代出现历史教科书开始,关于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就成为历史教科书编纂的主导思想,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更多的强调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结合当时的国情,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地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作出调整。”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根据部颁课程标准,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根据历史史实,采用适合学习心理的编辑方法,注重文化制度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现状的叙述,初中以人物为中心,高中以各项文物制度为中心,以养成民族道德观念,宏大历史教育为主旨。顾颉刚以各国为例,认为中国抗战时的情形和十九世纪中期的德国非常相似,他认为:“其实一个民族的历史,无论如何应该以民族精神为中心思想。一个民族假如忘记了它的精神,即使他能存在,也是不健全的民族了。”
历史是祖先功业和国家民族文化发达由来的记录。抗战时期,灌输青年国家民族意识,培植舍身爱国的革命精神,往往从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入手。首先,在历史教学中阐明中国历史的悠久,揭示中华民族缔造的艰难,这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其次,说明中国版图的逐渐扩大,后世子孙应该加紧保卫我们的国土,绝不让予外人毫厘。这可以增强青年的国民责任心。再次,说明中华文化的伟大,发扬中华民族的固有精神。还有一点,就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民族英雄的故事特别向青年讲述,使他们发生敬佩,由敬佩而模仿由模仿而创造”。
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分期以民族分合为标准的历史教科书。梁园东编著的《新生活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以民族的分合为标准,将中国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将秦汉以前定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为原始民族的冲突混合时期。秦汉到南北朝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秦统一结束了原始民族的冲突,秦汉和匈奴之间战和不定,后西北民族入侵,构成了汉末两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这一时期共八百多年,文化制度等逐渐发展。第三时期从隋唐到元朝末年,这一时期从分裂到统一,又从统一逐渐走向分裂,辽金元北方民族入侵,宋朝南迁。这一时期“以文化论,宋代之诗词古文禅学皆承唐后并无时代特点,虽有理学开明代学风,然宋代制度与风尚,统御唐者实较明为多,与唐作一期研究,自较便利。”第四时期为明清时期,第五时期为辛亥革命开始至当时。这五个时期的分法是依照民族的分合为依据的。
多数有识之士都关注历史教育问题
历史教育是人民行动准则的教育,历史是激发和培植民众爱国家爱民族思想的最有效工具。“兹当历史科发射曙光的时候,如何加强历史教学问题,实有研究之必要”。一国的强弱盛衰以历史教育为转移。抗战时期,历史教育工作应引起特别的重视,“历史课程的改进是刻不容缓的。关于改进历史课程,首先须改进历史教学目标”。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者李季谷提出了新历史教育论。他指出:“新历史教育的使命,是要使国民人人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而其真正目的,仍为养成一般国民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信念,确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信条。”
我们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要有爱护之心,则必先对于这个民族或国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何士能指出:“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培养人民的爱民族心和爱国心,就必须要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精神,则必先发展史地教育。而历史教育尤为整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之所寄,关系更大,因此近世各国如德苏等,无不尽量地发展历史教育。”此语进一步点出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思考。杜维明也指出:“世界上有古无今的文化很多,有今无古的文化也很多,而有古有今的文化则相当少。像中国这样波澜壮阔的文化传统简直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历史教科书的任务就是要把悠久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的史实,传授给青年一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教育。尹炎农认为:历史教育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借助历史以培育国民的民族意识,发挥民族精神以图自强。“要说明中华民族建国的情形及其与外民族斗争同化之经过,使青年知祖先创业的艰难;阐述中国固有文化之崇高与伟大及其在历史上之光荣,以坚定全民族的自信力;阐扬中国固有道德的高尚,养成学生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美德;赞扬中国历史上忠烈志士之懿言伟行,以培育青年的忠诚勇敢和牺牲奋斗的精神;痛述中华民族近百年来遭受列强的压迫,及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以激发青年的爱国心,说明为民族争取生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民族观念。同时,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充分发挥了乡土历史教材的作用。利用乡土教材,可以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然后推而广之,启发其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
(作者张绪忠,系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2-07-21 09:16: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