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杀害了。一次他讲南宋名将刘掎在顺昌(现在的阜阳)抗击金兵,声音悠悠然、苍苍然地叙述南宋委屈求和,金人毁约南下,烧杀抢掠,别有一番悲愤,讲得同学们的脊梁骨都挺了起来。当讲到刘剞派敢死队偷袭金兵跳起来杀敌时,两眼圆睁,锋利有光,许多男同学不觉挥手做刀劈状。课堂上,老师口里说的是金兵,心里想的却是日本鬼子,父亲和同学们耳朵里听的是顺昌,心里想的是淞沪、台儿庄和长沙会战。
国立22中提倡“学校家庭化,老师父兄化,学生子弟化。”教务主任张敏之老师,既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又关心学生的品德修养。针对学校缺医少药而学生经济困难的情况,他耐心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不花钱能治病的偏方,如嚼白萝卜出汗可治感冒,吃大蒜可治泻肚、痢疾,小块肥皂塞入肛门可治便秘等。而对少数富家子弟生活奢侈的现象,他则公开严厉训导:“你老子当顺民,当汉奸,刮地皮,搜民膏,取不义之财,让你们挥霍浪费。在国难当头的今天,你们不配作国立中学的学生。”训育主任王明伦特别注意学生的仪表,要求同学们穿着整齐,走路昂头挺胸,有革命青年的气概,“竖起两根硬骨头,打下牙来和血吞”。
父亲家境贫寒,在最困难时,连姐姐送他的那件夹袄也卖掉了。一位姓同乡老师,借给了父亲可以买一块(家乡民间计量单位,相当于180市斤)麦子的钱。而父亲至死也没有还上老师的这笔“物质加精神”的债务。据母亲讲,这位老师是莱阳(今莱西)岚家寨人,而姓氏名谁已无处查找了。
读书不觉春已深
“阜阳城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叫柴集的小镇,民风淳朴,老乡热情,白墙青瓦,石街土路,晨雾昏烟,小桥流水,古树蔽日。在艰难的抗战岁月,是一块难得的读书学习的僻乡静地。校本部就在柴集镇上,一分校在柴集东北方向倪老宅。”
2008年晚秋的一天,我来到父亲回忆中的柴集小镇和后湖的倪氏庄园。当年阜阳的柴集镇,现属阜南县,后湖的倪氏庄园现位于柴集镇的三塔集。从阜阳市区向西南行20多公里就是柴集镇,再由柴集镇向东北行三几公里,便到了父亲当年在一分校读书的旧址——后湖的倪氏庄园。倪氏庄园是民国时期安徽第二任督军倪嗣冲的旧居之一。安徽第一任督军张勋建立了“辫子军”,倪嗣冲则创立了一支称着“安武军”的新军。1914年,倪嗣冲为纪念及缅怀在历次战役中阵亡的安武军将士及倪氏家族的子弟兵,在蚌埠黄庄清真寺北建了一座庙祠。1941年,蚌埠沦陷后庙祠原址被改为学校。1942年春天,倪嗣冲老家的倪氏庄园也被征为成城中学的分校校址。
当时的倪氏庄园,为庄主倪老布所有。《国立第二十二中学校史述略》对倪氏庄园做了十分详细的记载:“东西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分成四面水濠环绕的东西两部分,中间有木桥相连。水濠两侧有参天大树,古藤缠绕,浓荫蔽日。东部是茂密的竹林,西部南半空旷,为农用打麦场院,后来成了学生露天饭堂;北半是住宅区,四面环已更阔更深的内濠。内濠南面架一木桥与外界相通。住宅区内的西边一小部分是倪家佃户居处,其余的地方建成三个院落。最北端是倪家内宅,倪老布一家居住。南端的东西两院,分别处于联系内外院落的大路两侧。倪家把这东、西两院和整个竹园都无偿借给学校,并允许在竹园内兴建教师和宿舍。还在外濠的南面拨出十多亩良田,辟为操场和菜地。1942年3月初,姜冸润、孙啸东两位老师,开始在后湖收容初一、初二年级新生。”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五年头。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而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此间,日军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所以阜阳虽然是抗日大后方的前哨,但仍是一块未遭日寇侵占的乐土。1942年9月到1944年8月,父亲在后湖的倪氏庄园度过了极其宝贵的近两年的抗战中学时光。
伫立在事过境迁的倪氏庄园,迎着颖河畔清凉的风,我遥想着1942年皖西北阜阳的秋天。这年九月的一天,早操、升旗仪式结束后,国立二十二中正式开学了。这一天,父亲“穿着退掉了颜色、打着补丁、洗得很干净的衣服,背着流亡途中一直在身边的旧书包,按高矮个排着队走进了教室”。这一天,父亲“很幸福,上第一堂课,是摒住了呼吸在听课”。因为对年少的父亲和他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手中的笔就是回击日寇的钢枪,这安静的课堂就是抵御日本强盗的战场。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当时,学校开设了国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军训、体育、音乐、美术等十多门课程。同学们学习起来,如饥似渴,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父亲回忆说:“那时候,觉肯定要睡,饭也没有忘记,只是常常吃不饱,饿肚子。”
抗战进入最艰难时候,大后方人民的生存已进入了临界状态。抗战前中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有1、5亿人,抗爆发后大后方一下子涌入了1亿人口,而当时的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有的家庭8年间没有吃过一滴油,一次肉。著名的西南联大闻一多教授上街卖过刻章,教授自己养过山羊。处在抗日后方前哨的阜阳,老百姓的生活更每况愈下。父亲说:“那个时候,中国人都有一种饥饿感。许多人的理想是打败日本鬼子,吃一顿饱饭。”
“当时,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一切行动听从号兵的号令。起床、集合、吃饭、熄灯,都要听号兵的号声。不同的号声,表达了不同的号令。起床号是升调,朝气蓬勃;集合号声调短促,事情紧急;熄灯号调子舒缓,温馨悠扬;开饭的号声最有意思,两断一长,‘滴滴...嗒,滴滴...嗒’,像是在喊‘开饭了’。”开饭号一响,父亲和同学们就冲出教室直奔操场。学校德操场成了露天的饭厅,碗筷饭菜摆在地上,男同学都是蹲着或席地而坐。吃的是一箩到底的粗面粉和高粱面做成的杠子馍,每人每餐一个,每个重约十二两(十六两秤,相当于现在的),而大多的时候,只能吃糙米混合着稗子、稻壳、小石子、稻谷、老鼠屎等杂物的混合米,同学们戏称是“抗战八宝饭”。菜盘里,“三峡星河影动摇,米盆热水几滴油”。副食有名无实,同学们多半弄一撮盐撒在饭上佐餐,可谓“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饭量少的女同学尚可饱腹,饭量大的男同学到了上午第四节课已是饥肠辘辘。父亲和许多男同学一样,吃不饱,正餐之外,会以槐花、榆叶、田螺、麻雀、鳝鱼、蚕蛹、野蒜和野韭菜充饥。实在饿极了,有时就到附近田里偷吃老乡的花生、向日葵、玉米。“拔老乡的长果(花生),只是握住花生叶子向上提一提,摘几个成熟的再按下去;掰葵花子时候,每只只掰十几粒;剥苞米(玉米)棒子,只取米,苞皮仍放在苞米杆上。其实老乡到了第二天就知道自己的庄稼被偷了,但很少有人声张。掩耳盗铃啊。”父亲的忆述,是我听过的对成语“掩耳盗铃”最生动的解析。
父亲离开家乡时得到的消息是学校管吃管住,所以走得时候为方便行路,只是身着时令衣物,连被褥都没带。据《校史》记载:1941年冬到校的一小部分同学发过一身单军衣,1942年暑假后到校的发过几尺白布,直到1943年元旦,全体同学才每人发过一身棉布军衣。
和许多同学们一样,父亲一年到头只有一套军衣。尤其到了冬天,因没有衣服换洗,衣服的襟缝与身体得腋窝部位都长满了蝨子。每到星期天,大家避开女同学,在太阳底下脱下棉衣捉蝨子。蝨子藏衣缝里,肚子吃的白胖,像一粒上等的白米。由於卫生不好,同学们都生过疥疮,连女生也不例外。“疥是一条龙,先在手背上行,腰里转三圈,腿弯里扎老营。”疥疮奇痒,身上长着密密麻麻的水疱,伸手去挠,水泡挠破了,黏液流出来,就开始溃烂。结疤的时候,形成片片鱼鳞状,令人恶心生厌。 “疥上脸,用席卷。” 疥疮严重时无药可救,可以致人死命,只有等著用草席裹尸。据当地人讲,蝌蚪性凉,疥疮性热,以凉祛热,生吞蝌蚪治疥疮有疗效。于是,有胆大的同学生生吞蝌蚪,“喝下去,凉飕飕、滑溜溜的。”父亲胆量不大,可为了治疥疮,也吞咽过蝌蚪。
父亲和他的同学们大都经历过被日寇奴役的屈辱生活,所以极具发奋学习、报效国家的志气。上课饿了,就回宿舍猛喝水。春天到了,把棉衣改成夹衣,夏天将长裤裁成短裤,衣服补丁摞补丁。买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4-03-19 14:35: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安徽流亡学生在湘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