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日寇炮火下,无锡宜兴学校奇迹般猛增
2015-06-26 10:25:01  来源:  点击:  复制链接

  8年小学增了70%,中学数量增加近7倍;山多路险日寇难以掌控,学校得以幸存

  

  “三洲中学”原址

  

  三洲实业中学旧址铭文

  说起抗战,每个城市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可歌可泣的史书。

  在扼踞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兴,70年前硝烟散去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关于英雄、关于热血、关于战火……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在这块土地上,曾有藏于深山、隐于苇荡的弹丸一隅,因侵略者鞭长莫及而未沦陷,除了作为敌后根据地发挥重要战略作用,这里更成为战争年代一处难得的“避风港”,吸引众多流亡者到此驻足,正常的社会生态得以维持,尤其是教育。

  档案里的惊人数据

  抗战8年,

  宜兴的学校反而多了几百所

  在宜兴市档案馆保存的“抗战时期宜兴大事纪要”里,有这样一组记载:

  1937年冬,日军入侵县境,绝大部分小学先后被迫停课,城镇多数小学遭日军破坏。1938年秋,全县小学相继复课。1939年7月,全县中小学利用各种方式复学,各小学已扩展至288所,学生29000余名,中学有县立中学分部5所,私立中学1所,学生900余名。1940年7月底,全县各区有小学309所,公、私立中学8所,中学生达2200多人。1941年7月底,全县有小学在校生共计32000多人,公、私立中学9所,在校生2600余人。1942年8月,全县有小学379所,学生40000余人,中学10所,中学教职员54人……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到1945年,宜兴全县已有小学382所,比1937年时多了整整70%;中学达31所,比日军入侵前多了近7倍。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宜兴的中小学却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宜兴市档案局副局长、历史学者宗伟方看来,这与宜兴素来重学尊教的传统密不可分。

  “宜兴素来有一个‘耕读传家,士农工商以士为先’的传统民风,所以不仅富家子弟要读书,一般的工农子弟也要想方设法读书。”宗伟方告诉记者,在抗战爆发前,相比其它地区,宜兴的读书者要多一些,由于贫苦家庭孩子大多选择免费的师范,当老师的人也自然多。“在江南地区曾流传‘无宜不成校’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战乱时期,宜兴人仍以充沛的热情致力办学、求学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当然,按照宗伟方的表述,宜兴的地域特点和战时状况也使它在战争年代成为众多学校、师生的避难地,而使华东一带的中小学教育在这里得到延续和发展。

  为何这里还能办学?

  山多路险日寇攻不下,成教育避难地

  “宜兴有山有水有平原,山区山岗多,羊肠小道崎岖不平,河网密布运输不便。”宗伟方告诉记者,日军侵入宜兴后,大多集中在县城集镇,广大山区和农村鞭长莫及,因此留下了很多活动空间。

  正是得益于这种相对安定的局势,而宜兴又地处苏浙皖地区最发达的中心,沿线大中城市受战火洗礼被迫迁徙的众多文人、知识青年往往逃到这里就安顿下来。办学求学,成了这批人的普遍诉求。

  在馆藏一篇题为《抗战时期学校教育克难求存》的文章中记者看到,浙江金华中学高中化学老师避难到宜,创办了宜兴县中;私立武进初级中学的校长徐槐青逃到宜兴,创办了夏芳中学;同期落脚于此的苏州女师附小教员蒋品珍,成了夏芳中学的语文老师;先后担任教导主任、校长的李宣洁,战前是苏州中学的国文教师。

  除此之外,包括苏州中学在内的一些江南名校索性举校迁入宜兴,或到宜兴设立战时分校。一篇关于苏州美术专门学校的回忆文章记载,“苏州美专原址沧浪亭,创办于1922年,中外闻名。抗战爆发后本校被迫关闭,在宜兴当地校友帮助下筹办分校于分水墩古庙。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新四军游击队常出入其间,日寇不敢侵犯,有良好的办学环境……”

  这种“办学环境”也让南京国民政府大感惊喜。宗伟方告诉记者,抗战期间国民党先后在宜兴山区创办了多所临时中小学,并广为宣传,让苏浙皖一带的师生来此投奔。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宜兴太华、张渚一带,还留下了两处我党当年在敌后办学的遗址:一是创办于1944年,旨在吸收新四军子弟和当地学生的三洲实业中学;另一便是赫赫有名的苏浙公学,1944年从浙江转迁太华,虽然只开班两期,却为抗战救国培养了众多人才。

  师生经历何等艰难?

  学校往往是战斗爆发最密集的地方

  在宜兴采访期间,记者分别探访了三洲实业中学和苏浙公学的旧址,前者其实是当地的董家祠堂,后者在当年是汤姓富户的民居。70年沧桑过后,当年战火留下的印记却依然分明,甚至还能看到激战后残留的弹孔。“当年这两个地方除了作为学校,还同时是新四军的流动驻地。但凡遇到日伪扫荡突袭,这里就是战斗爆发最密集的所在。”宗伟方说。

  事实上,当年密布在宜兴山区的几百所学校,虽然公、私不一隶属各异,却都经历着乱世求存的举步维艰。

  从三洲实业中学或苏浙公学旧址便可看出,当年的所谓学校,除了原地的旧校舍改造外,更多是选择祠堂、寺庙或民居。史料记载,“学生上课时与神像或灵牌为伍,晚自习没有电灯、火油灯,一般是两人合用一个灯火如豆的油盏头;教师上课全部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大多数学生课桌椅配不齐,门板架起来当课桌是常有之事……”

  在《宜兴抗战史志》中记者看到,“1941年春,日军进犯山区,将县一临中所在的崇恩寺付之一炬,幸好是寒假期间并无师生伤亡;同年4月,日伪军进犯张渚,窜入涧桥京杭中学,残杀学生4人后扬长而去。”这些记载,足证当年办学的艰险。

  令人敬佩的是,抗战时期老师们几乎都是义务施教。“即便有微薄薪水,在那个物价飞涨的年代,根本难以维持生计。更何况交通不便,薪水不会定时发放,一日之差往往就要大打折扣了。”

  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宜兴中小学教育却在八年全面抗战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为后世培养了大批人才不说,对战时青少年的爱国教育以及抗日宣传也有卓越贡献。”记者在当年新四军于宜兴敌后创办的《战斗报》上看到,1940年4月,张渚一带的中学抗日救亡宣传活跃,甚至造成了“3名侵略日军因厌战或恐惧逃亡、自杀”的效果。

  背包县长的故事

  10个县长流亡到此,背着包办公

  除了中小学教育在宜兴山区这块“避风港”内得以延续发展,还时有沦陷区的党政要员流亡来此办公。流传颇广的当属张渚10位“背包县长”的故事。《张渚地志》记载,宜兴张渚镇,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至1943年9月,这里有重兵驻守,军队番号多达10余。“日军多次疯狂侵犯,双方展开拉锯战,打了6年之久,江南大片国土沦陷,唯张渚巍然存立。”

  宗伟方告诉记者,当时国民党建立“江南行政公署”,下设两个专员公署,公辖江南20多个县。“这些县沦陷后,共有10个县的县长流亡到张渚,背包办公,是为‘背包县长’。”

  这10个县长分别是:镇江县县长丁松林;常熟县县长安蔚南;武进县县长李渺世;无锡县县长徐光;昆山县县长沈霞飞;吴江县县长沈立人;吴县县长许宝光;句容县县长顾大荣;金坛县县长朱汉玺;丹阳县县长曹宗铎。“他们就在当年的纸筋厂里办公,主要是宣传抗日、收税、搜集情报和策反,在张渚一带留下了许多足迹,更成为宜兴抗战史上一段佳话。”

  无疑,“背包县长”的故事,丰满了宜兴太华、张渚一带山区作为抗日战火中相对和平的“避风港”形象。而如果用后世学者对这段历史的评述为本文作结,那就是:“漫天的硝烟里,这里弦读之声不绝,公事之繁不辍。呼应了苏浙等地全民一心抗战的愿景,铺垫了抗战走向高潮和胜利的趋势,保留了相对正常的社会生态。这方战时的‘净土’,可歌可泣。”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6-26 10:30: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精英学校

下一篇: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西南联大叙永分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