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回首抗战时期的材料名校、名家
2018-03-17 14:41:26  来源:材料人网2015年  点击:  复制链接

  201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众所周知,中国军民为了争取这次胜利,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而那对于当时的大学来说,抗战同样是一场浩劫。整个抗战史,也是大学颠沛流离的搬迁史。因钢铁是重要战争资源,开矿炼钢在当时认为是实业救国的重要方式。因此,很多青年才俊选择投报矿冶系。在这里,让我们通过当时2所著名大学回首那些材料名校前身和材料名家的抗战岁月。

  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早在抗战爆发前,清华大学就已经开始就迁校做好了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1936年春,校长梅贻琦赶赴湖南长沙与省主席何健商讨建立分校事宜。双方同意以湖南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左家垅校址兴建校舍。与此同时,清华还秘密运送一批图书、仪器到汉口。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清华与北大、南开迁往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当年10月开学。可惜好景不长,南京、武汉相继沦陷,湖南成为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于是,长沙国立临时大学于1938年2月再次转移,迁往昆明。

  1938年7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共设包括工学院、理学院在内的五个学院,物理系、机械工程系二十六个系。不过,西南联大中并没有矿冶系。

  但早在搬迁之前,清华开始筹建包括金属研究所在内的5个特种研究所。金属研究所1936年在长沙筹备,1938年正式在昆明成立。该所由物理系主任吴有训任所长。

  虽然战火纷飞,生活条件艰苦,但金属研究所还是取得不菲的成绩。在合金研究与炼制技术方面金属研究所与矿厂、兵工厂合作,对它们冶炼技术的提高有较大的贡 献。此外,球墨铸铁之父王遵明还在教授《钢铁的热处理》、《冶金学》之余,发明了高度热电压合金。理论方面则以X射线与晶体构造的成就最为突出。著名金属 物理学家余瑞璜仅1942年就连续在Nature上撰文4篇。其中,《结晶分析x光数据的新综合(法)》和《从x光衍射相对强度测定绝对强度》两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开辟了强度统计学领域。所以余被认为是“世界第一流的晶体学家”。

  清华大学金属、无线电和农业特种研究所科研人员合影。第一排站立者左四为叶企孙、左五为梅贻琦,下蹲者中为吴有训。

  中南大学前身——中南矿冶学院建校元老黄培云先生也与金属研究所有过短暂的交集。1938年9月,从西南联大毕业的黄培云先生在金属研究所任助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直至1941年10月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西北工学院

  1937年7月30日,日军从大沽口登陆,旋即攻占天津。我国第一所近现代大学——北洋工学院也走上了内迁之路。当时,教育部令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即西北联大。不过,与存在8年之久的西南联大不同,西北联大就因种种原因仅仅维持不大一年就被“肢解”成5个。1938年7月,以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成立了西北工学院,在城固县古坝路开课,由原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任院长。

西北工学院平面图

  西北工学院矿冶系由北洋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的矿冶系合并而成。与北洋工学院仓促搬迁不同,焦作工学院地处华中,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先期将设备、仪器、图书、标本和实习工厂的机床等教学用具尽数搬迁至西安,再运至城固县,成为西北工学院宝贵的财富。而北洋工学院的矿冶实力在全面抗战前也是国内一流,并且培养了全国首批冶金学硕士。因此西北工学院的矿冶工程系相对全国来说是最为雄厚的。

  与此同时,西北工学院也是大师云集,教授们大多有出国留学经历。比如冶金方面,就有魏寿昆先生。1936年,刚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进修回国的 魏寿昆被任命担任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教授,并随之迁徙到西安。随后,魏寿昆先生就任西北联合大学矿冶系主任、教授,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教授及工科研究所矿冶研究部主任。不过,魏寿昆先生在西北工学院时间并不长。1939年到1946年,他辗转贵州、重庆多地,从事冶金教学和研究工作。

  虽然身处战乱,魏寿昆先生还是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尤其是小型钢铁工业技术的改进及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上卓有成效。比如他提出了小型贝塞麦炉的去磷程序以及用贝塞麦炉与马丁炉双联的操作方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他发明“静置后处理法”,使氧化镁的含量提高到99.5%,达到制造高质量镁砖的要求,并从理论上阐明了氧化镁提纯的化学机理。他还进行了从钼矿提取钼化合物,炼制钼铁及钼合金钢的研究,提出了综合利用钼矿的不同方案。

  从西北工学院也走出了一批日后成为中国顶尖材料科学人才,如师昌绪先生、李恒德院士。

  战后院系调整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西北工学院各部分均返回复校。而在随之而来的1952年院系大调整,让现今很多材料名校有了或深或浅的渊源。1952年,天津大学 (即更名前的北洋工学院)冶金系和采矿组金属系并入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采矿系采金属组并入北京钢铁学院。焦作工学院的冶金系,于 1950年并入东北工学院。而东北工学院于1993年正式复名为“东北大学”。留在陕西的西北工学院,其矿冶系分别合并到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 和北京钢铁学院。而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起源于西北工学院的机械学系。由此可见,西北工学院对国内矿冶系的巨大贡献。

  本文由材料人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7 14:43: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徐诵明:中国高校西迁抗战的一面旗帜

下一篇:抗战时期流亡新蔡的外地学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